-
题名龙山文化居民食物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靳桂云
-
机构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11,167,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鲁东南中全新世气候演化及其对龙山文化农业的影响"(项目编号:4107213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环境考古与古代人地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1AZD116)共同资助
-
文摘
龙山文化对中华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龙山文化居民食物结构的研究是龙山文化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龙山文化居民的植物性食物以农作物为主,野生植物所占比例很低,农作物包括稻、粟、黍、小麦和大麦,可能还有大豆。其中稻和粟占主要地位,其次是黍,小麦、大麦和大豆数量都很少。野生植物包括紫苏、黍亚科的某些种、藜科、葫芦科等;动物性食物包括家畜猪和狗、野生的陆生动物如鹿类和水生的各类鱼、蚌等。龙山文化居民植物性食物结构存在区域差异,泰沂山以南地区稻占主要地位,东南沿海尤甚,而泰沂山以北地区粟和黍代替稻成为主要粮食,这种情况从沿海向内地逐渐加强,这可能与自然环境以及文化传统有关,胶东半岛地区的情况则不甚明了。与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相比,龙山文化居民食物结构中新出现了小麦、大麦和绵羊,这可能与公元前第三千纪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关。
-
关键词
龙山文化
食物结构
植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
欧亚大陆文化交流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K871.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