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来源的次黄嘌呤一磷酸盐脱氢酶抑制剂2264 A和B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洁 可爱兵 +8 位作者 张雪莲 郑智慧 朱京童 路新华 李业英 崔晓兰 石英 张华 贺建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3-466,共4页
利用自建的快速高效的次黄嘌呤一磷酸盐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分离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2264 A和B,通过对其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的分析确定2264 A为cyclopenol,2264 B为vi... 利用自建的快速高效的次黄嘌呤一磷酸盐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分离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2264 A和B,通过对其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的分析确定2264 A为cyclopenol,2264 B为viridicatol。2264 A和B对IMPDH的IC50分别为69.68、11.86μmol/L;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2264 A和B分别在322.6和65.8μmol/L浓度下可完全抑制由Con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表明2264 B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均表现出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2264 A的活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一磷酸盐脱氢酶 免疫抑制剂 Cyclopenol Viridicat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及其促进酿酒酵母核酸合成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赟 夏天晴 +2 位作者 徐丽丽 李在禄 鲍晓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3,共11页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属于药食同源,近年来已在新型食品增味剂、保健品、抗病毒制剂及农用增产剂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主要通过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获得,然后被酶促...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属于药食同源,近年来已在新型食品增味剂、保健品、抗病毒制剂及农用增产剂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主要通过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获得,然后被酶促转化成多种降解物及衍生物,以满足市场需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公认的食品安全性微生物,且核酸含量较高,是理想的RNA生产微生物。微生物系统工程团队(本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强化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有利于提高酿酒酵母核糖体RNA(Ribosome RNA,rRNA)的合成。而从医药角度,IMPDH一直被作为研发抗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药物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MPDH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酿酒酵母IMPDH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同工酶及表达调控机制,并结合IMPDH与rRNA合成的关联,展望了其在提高酿酒酵母核酸产生中的作用,以期为突破核酸产业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酸 鸟嘌呤核苷三磷酸 表达调控 核酸 核糖体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假单胞菌亚磷酸盐脱氢酶的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及其酶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袁航 罗著 +5 位作者 杨玉梅 刘延娟 高艳秀 刘娴 龚明 邹竹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0-137,共8页
亚磷酸盐脱氢酶(PTDH)以NAD+为辅助因子催化亚磷酸盐氧化生成正磷酸盐和NADH,在辅酶再生和基于亚磷酸盐的磷利用等方面有着潜在重大的应用价值。以土壤宏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两轮PCR扩增得到全长亚磷酸盐脱氢酶基因PsPtx。通过酶切将... 亚磷酸盐脱氢酶(PTDH)以NAD+为辅助因子催化亚磷酸盐氧化生成正磷酸盐和NADH,在辅酶再生和基于亚磷酸盐的磷利用等方面有着潜在重大的应用价值。以土壤宏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两轮PCR扩增得到全长亚磷酸盐脱氢酶基因PsPtx。通过酶切将它克隆到质粒pET32a(+)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PsPtx)。序列分析表明,PsPtx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大小为1 011 bp,其推导蛋白由336个氨基酸组成,理论分子量大小为36.5 kD。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析表明PsPtx编码蛋白属于亚磷酸盐脱氢酶,含有保守的NAD+结合基序和催化功能残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sPtx基因来源于一无法确定种名的土壤假单胞菌。另外,PsPtx基因经IPTG诱导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PsPtx蛋白用组氨酸标签亲合层析纯化,其以亚磷酸钠盐为底物的酶比活性为3.75 U/mg。该PsPtx功能基因的获得为其后续应用研究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假单胞菌 磷酸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生物学特性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俊明 何孔旺 +7 位作者 倪艳秀 张雪寒 杨志彪 祝昊丹 温立斌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 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力以及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mpdh基因敲除后,引起GN061215生长曲线迟缓期延长,降低了GN061215生长曲线平台期OD600峰值,同时截短了GN061215菌株成链长度;GN061215、GN061215(△IMPDH)对46种代谢底物利用能力一致,对2种代谢底物利用存在差异;GN061215(△IMPDH)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较GN061215菌株有一定程度的下降。SDS-PAGE显示GN061215(△IMPDH)菌体的粗提蛋白质条带较GN061215有显著减少;基因芯片比较GN061215、GN061215(△IMPDH)基因转录差异发现,下调基因中存在36个关联核糖体大、小亚基合成的基因,而在上调基因中不存在该类基因,表明impdh基因的丢失影响了GN061215菌株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进而显著减少了GN061215菌株菌体蛋白质的表达,这可能与GN061215菌株毒力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次黄嘌呤核苷酸 核糖体蛋白质 表达谱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基因在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中的分布
5
作者 倪艳秀 周俊明 +7 位作者 张雪寒 温立斌 吕立新 郭容利 俞正玉 茅爱华 何孔旺 陆承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52,共5页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次黄嘌呤核甘酸脱氢酶(IM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34个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缺12型)国际标准株进行了IMPDH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17型、24型、32型、33型和34型外,其他29个血清型都为阳性...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次黄嘌呤核甘酸脱氢酶(IM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34个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缺12型)国际标准株进行了IMPDH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17型、24型、32型、33型和34型外,其他29个血清型都为阳性,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3%~100.0%,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为94.7%~100.0%。为进一步研究IMPDH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次黄嘌呤核苷酸基因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博 王彤 +1 位作者 盛尊来 杨洪亮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开发新型抗隐孢子虫病药物,本研究采用Autodock和GOLD两种软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将21种已报道的具有抗隐孢子虫作用的化合物与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CpIMPDH)和人源IMPDH(IMPDH2)进行对接。综合分析并推测山莴苣... 为开发新型抗隐孢子虫病药物,本研究采用Autodock和GOLD两种软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将21种已报道的具有抗隐孢子虫作用的化合物与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CpIMPDH)和人源IMPDH(IMPDH2)进行对接。综合分析并推测山莴苣素17有望成为CpIMPDH选择性抑制剂,后续工作将以此为基础对山莴苣素17开展进一步的验证性试验。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可以减少试验的盲目性,节省人力、物力,加快新兽药的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次黄嘌呤 抑制剂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性异种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IgM型诱生抗体水平的关系
7
作者 朱彤 田超睿 +4 位作者 郭晖 朱学海 沈世乾 夏穗生 陈忠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 采用仓鼠到大鼠移植模型 ,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的关系。 方法 仓鼠心脏移植于SD大鼠颈部 ,按不同剂量及配对方案给予免疫抑制剂 ,单磷酸肌苷 (次黄嘌呤苷 )脱氢酶抑制剂(ERL) 10~ 30mg/(kg·d)... 目的 采用仓鼠到大鼠移植模型 ,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的关系。 方法 仓鼠心脏移植于SD大鼠颈部 ,按不同剂量及配对方案给予免疫抑制剂 ,单磷酸肌苷 (次黄嘌呤苷 )脱氢酶抑制剂(ERL) 10~ 30mg/(kg·d)、雷帕霉素 (RAD) 1 0~ 1 5mg/(kg·d)、环孢素A (CyA) 5~ 10mg/(kg·d)。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 ,ELISA法测定移植心被排斥时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 ,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 结果 对照组移植心平均存活时间为 (3 7± 1 1)d。单用ERL和Cy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无延长 ,RAD组有一定的延长 (6 0± 0 9)d ,P <0 0 1;联合用药组可见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1) :ERL +CyA、ERL +RAD、RAD +CyA及RAD +ERL +CyA组的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8 0± 3 5 )d、 (10 3± 4 7)d、 (12 8± 2 9)d及 (10 0± 2 2 )d。排斥时大鼠抗仓鼠IgM反应显著受抑制 ,且平均抗体水平与平均移植物存活时间呈负相关 (r =- 0 86 2 ;P <0 0 5 )。结论 仓鼠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受体血清IgM型诱生抗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 ,ERL、RAD与CyA配合使用能有效抑制大鼠抗仓鼠IgM并明显延长异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存活时间 仓鼠 抗体水平 受体 异种移植 大鼠 延长 负相关 次黄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8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过氧化活性 猪场废水 活性 生态塘 磷酸盐 厌氧出水 废水灌溉 综合利用 氨氮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