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壤区裸露坡地不同类型次降雨的产流产沙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赫 杨舜成 +4 位作者 岳晓峰 蒋芳市 张越 黄炎和 林金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探究红壤区裸露坡地在不同类型次降雨下的产流产沙规律,研究收集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红壤裸露坡地径流小区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388场降雨—径流—土壤侵蚀观测资料,采用K-means将降雨划分为4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主要降雨类... 为探究红壤区裸露坡地在不同类型次降雨下的产流产沙规律,研究收集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红壤裸露坡地径流小区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388场降雨—径流—土壤侵蚀观测资料,采用K-means将降雨划分为4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主要降雨类型有A(短历时、大雨强、小雨量、低频次)、B(长历时、小雨强、大雨量、中频次)、C(中等历时、小雨强、小雨量、高频次)3类,B、C为研究区主要产流产沙来源,贡献85%以上的径流和土壤侵蚀量。(2)次降雨径流深及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P)、最大30 min雨强(I 30)和降雨动能(E)呈线性正相关,与降雨侵蚀力(EI 30)呈幂函数关系。但降雨特征对产流产沙的总解释度小于65%,且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而减小。(3)降雨特征与产流产沙存在3种约束关系,其约束线表明降雨特征对次降雨潜在最大产流产沙的影响。其中,潜在最大径流深主要由P和E决定,潜在最大土壤侵蚀量的上限为800~900 t/hm^(2)。从降雨特征单因子影响、综合影响和约束效应3个方面分析了红壤裸露坡地的产流产沙特征,为红壤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区 裸露坡地 产流产沙 次降雨特征 约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