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月陆地区次级撞击坑特征及年龄统计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艳秋
陈圣波
+3 位作者
郭鹏举
查逢丽
黄爽
路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4,共7页
通过撞击坑的大小频率计算月表的地质年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累积分布法和相对分布法。其中累计分布法在已知撞击坑直径范围的基础上,可分为3种年代函数计算月表的地层单元,分别是Melosh和Vickery 1989(直径大于4km撞击坑),Neuku...
通过撞击坑的大小频率计算月表的地质年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累积分布法和相对分布法。其中累计分布法在已知撞击坑直径范围的基础上,可分为3种年代函数计算月表的地层单元,分别是Melosh和Vickery 1989(直径大于4km撞击坑),Neukum 1983(直径大于1km撞击坑)和李坤等2012(直径小于1km撞击坑)。应用高分辨率影像SELENE TC(10m/pixel)数据,完成了Apollo 14及Apollo 16登月区域地层单元的解译,并应用撞击坑直径-频率统计方法获取同一地层单元的形成年龄。通过与Apollo登月区域样品同位素年龄对照,得出Neukum 1983(直径大于1km撞击坑)相对于其他几种方法更加准确,同时分析了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
坑
大小频率分布
SELENE
TC数据
地质解译
年代
撞击
坑
退化
次级撞击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小型撞击坑测算月球地质单元撞击年龄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坤
刘建军
+1 位作者
牟伶俐
秦前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52-459,共8页
撞击坑统计方法是估计行星表面年代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小尺度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测定撞击年龄,并分析了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选用嫦娥二号获取的虹湾地区高精度影像数据进行验证,确定该区域...
撞击坑统计方法是估计行星表面年代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小尺度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测定撞击年龄,并分析了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选用嫦娥二号获取的虹湾地区高精度影像数据进行验证,确定该区域退化参数为350 m,直径小于30 m时次级撞击坑密集分布,使用350 m以上的撞击坑计算得到撞击年龄为3.16 Ga,误差控制在0.1 G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二号
撞击
坑
大小频率分布
撞击
年龄
退化
次级撞击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月陆地区次级撞击坑特征及年龄统计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艳秋
陈圣波
郭鹏举
查逢丽
黄爽
路鹏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37
41373068)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撞击坑的大小频率计算月表的地质年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累积分布法和相对分布法。其中累计分布法在已知撞击坑直径范围的基础上,可分为3种年代函数计算月表的地层单元,分别是Melosh和Vickery 1989(直径大于4km撞击坑),Neukum 1983(直径大于1km撞击坑)和李坤等2012(直径小于1km撞击坑)。应用高分辨率影像SELENE TC(10m/pixel)数据,完成了Apollo 14及Apollo 16登月区域地层单元的解译,并应用撞击坑直径-频率统计方法获取同一地层单元的形成年龄。通过与Apollo登月区域样品同位素年龄对照,得出Neukum 1983(直径大于1km撞击坑)相对于其他几种方法更加准确,同时分析了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撞击
坑
大小频率分布
SELENE
TC数据
地质解译
年代
撞击
坑
退化
次级撞击坑
Keywords
crater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SELENE TC data
geology interpretation
age
degradation craters
secondary craters
分类号
P184.5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小型撞击坑测算月球地质单元撞击年龄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坤
刘建军
牟伶俐
秦前清
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52-459,共8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0AA122202)
文摘
撞击坑统计方法是估计行星表面年代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小尺度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测定撞击年龄,并分析了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撞击坑的退化、次级撞击坑影响等相关问题。选用嫦娥二号获取的虹湾地区高精度影像数据进行验证,确定该区域退化参数为350 m,直径小于30 m时次级撞击坑密集分布,使用350 m以上的撞击坑计算得到撞击年龄为3.16 Ga,误差控制在0.1 Ga以内。
关键词
嫦娥二号
撞击
坑
大小频率分布
撞击
年龄
退化
次级撞击坑
Keywords
Chang’E-2
crater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rater retention age
degradation
secondary impact crater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月陆地区次级撞击坑特征及年龄统计方法
李艳秋
陈圣波
郭鹏举
查逢丽
黄爽
路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小型撞击坑测算月球地质单元撞击年龄
李坤
刘建军
牟伶俐
秦前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