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影响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再认识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闫霞
温声明
聂志宏
孙伟
-
机构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5-380,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东缘深层煤层气与煤系地层天然气整体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6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煤层气高效增产及排采关键技术研究”(2016ZX05042-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煤层气藏生产规律与技术政策研究”(2017E-1405)。
-
文摘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煤层气
地质特征
次生褶皱构造
开发效果
保德区块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ary fold structures
development effect
Baode Block
-
分类号
TE32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