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花菜根异常次生结构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玉心
蔡体久
李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利用光镜观察了风花菜(Rorippa islandica(Oed.)Borb.)的根的发育过程中的解剖结构的变化,发现风花菜根具有异常次生结构,第一年早期次生结构中,在导管周围形成额外形成层并由额外形成层向内外分裂形成大量的薄壁组织,从而使根快速增粗...
利用光镜观察了风花菜(Rorippa islandica(Oed.)Borb.)的根的发育过程中的解剖结构的变化,发现风花菜根具有异常次生结构,第一年早期次生结构中,在导管周围形成额外形成层并由额外形成层向内外分裂形成大量的薄壁组织,从而使根快速增粗,在根的横切面上,导管分散在薄壁组织当中。第一年晚期的次生结构中,由木质部中薄壁组织细胞反分化形成额外形成层,许多分散的额外形成层片段连接形成形成层环,形成层环向内向外分裂形成三生木质部及三生韧皮部,从而构成三生维管组织环,三生维管组织环形成方向由外向内,可以形成多环。第二年风花菜的韧皮部以及皮层中的薄壁组织反分化形成额外形成层,并且由额外形成层片段连接形成额外形成层环,进而分裂形成三生维管组织环,而且在皮层中可以形成多层,形成的方向为由内向外。风花菜根不同发育时期的异常次生结构是与其生理活动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花菜
异常
次生结构
三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用植物川牛膝根中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泓
胡正海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89年第1期21-25,共5页
药用植物川牛膝的根内具有异常的次生结构。其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维管柱外围发生的异常形成层通过正常的活动方式完成的。后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外产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位于韧皮部的外侧。每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内产生...
药用植物川牛膝的根内具有异常的次生结构。其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维管柱外围发生的异常形成层通过正常的活动方式完成的。后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外产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位于韧皮部的外侧。每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组成异常维管束。其中,木质部最先开始分化。异常维管束排成螺旋状,分散在结合组织中。除最外轮一些木质部束之间的结合组织是厚壁组织外,其余结合组织都是薄壁的。由于初生结构和早期的次生结构是正常的,所以,这种异常结构可能是后起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膝
异常
次生结构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菠菜根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泓
何忠东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59-65,共7页
在菠菜的成长根内,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3或4轮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被薄壁或厚壁结合组织分开。在根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都是正常的。但是,后来在正常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的顺序先后发生3或4轮异常形成层。第...
在菠菜的成长根内,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3或4轮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被薄壁或厚壁结合组织分开。在根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都是正常的。但是,后来在正常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的顺序先后发生3或4轮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向内衍生的细胞。后一轮异常形成层是在前一轮异常形成层最先向外产生的薄壁组织中发生。各轮异常形成层都以正常的方式活动,产生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根
异常
次生结构
发育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蓬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志军
杨培君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34-37,共4页
沙蓬成长茎中,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2轮以上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厚壁木质化的结合组织。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是正常的,但后来在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顺序先后产生2轮以上的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
沙蓬成长茎中,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2轮以上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厚壁木质化的结合组织。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是正常的,但后来在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顺序先后产生2轮以上的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由发生在韧皮部外缘的弧状片段和维管形成层的束间片段共同构成。后一轮异常形成层在前一轮异常维管束韧皮部外的薄壁细胞中发生,有一些区域与前一轮的部分片段相连。各轮异常形成层首先向内分化木质部,而韧皮部较晚在异常形成层外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蓬
茎
异常
次生结构
发育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生植物驼绒藜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及其发育
被引量:
17
5
作者
祝建
张泓
+1 位作者
马德滋
陶维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藜科旱生植物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成长茎由木栓组织、异常形成层、不规则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木质化厚壁结合组织和中央正常的维管柱所组成。木栓组织很发达。异常形成层连成环状。异常维管束外韧型。结合组织细胞紧密围绕...
藜科旱生植物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成长茎由木栓组织、异常形成层、不规则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木质化厚壁结合组织和中央正常的维管柱所组成。木栓组织很发达。异常形成层连成环状。异常维管束外韧型。结合组织细胞紧密围绕在各个异常维管束之间。正常的次生维管柱由数个扇形维管束组成,位于维管束内的束中形成层已失去分生能力。中央的髓细胞大多破毁。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都是正常的。而以后的次生生长由初生韧皮部外方保留的原形成层细胞发生的异常形成层活动所代替。起初,异常形成层仅向内交替产生结合组织细胞和异常维管束,而后来同时还向外分化木栓细胞。这种异常的次生结构对旱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
次生结构
发育
驼绒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次生裂隙结构面发育条件下的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
3
6
作者
谭波
郑健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1-565,共5页
次生裂隙结构面发育是导致膨胀土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其发育并在坡体吸水膨胀的作用下将普遍导致边坡沿结构面的滑坍破坏。以"南友"高速公路宁明段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分析为实例,重点考虑裂隙结构面的强度因素,采用AN...
次生裂隙结构面发育是导致膨胀土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其发育并在坡体吸水膨胀的作用下将普遍导致边坡沿结构面的滑坍破坏。以"南友"高速公路宁明段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分析为实例,重点考虑裂隙结构面的强度因素,采用ANSYS软件的热-力耦合计算功能模拟边坡的降雨入渗以及产生的膨胀力并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不同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行大量计算,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次生裂隙面发育后的边坡安全系数较低,有效处治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次生
裂隙
结构
面
残余强度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寒与非抗寒植物实生苗根茎结构的差异
被引量:
5
7
作者
肖平
朱俊义
+1 位作者
肖智
赵忠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79,共2页
采用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抗寒植物辽东桤木、水曲柳与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天女木兰4种植物实生苗根、茎的结构。结果表明:抗寒植物辽东桤木和水曲柳1年生实生苗根部、茎基部、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旺盛,次生结构完整;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和天...
采用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抗寒植物辽东桤木、水曲柳与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天女木兰4种植物实生苗根、茎的结构。结果表明:抗寒植物辽东桤木和水曲柳1年生实生苗根部、茎基部、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旺盛,次生结构完整;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和天女木兰1年生实生苗的根部及茎基部次生生长较旺盛,次生结构完整,但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极弱,次生结构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桤木
水曲柳
悬铃木
天女木兰
次生结构
抗寒性
非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果忍冬不同品种果柄离区发育显微结构
8
作者
娄爽
霍俊伟
+1 位作者
秦栋
刘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118,共4页
以蓝果忍冬品种蓓蕾、海参崴为材料,在田间观察记录果实、萼片及果柄发育过程的表观性状,并用石蜡切片法对其果柄离区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探究蓝果忍冬易落果原因。结果发现,蓝果忍冬离区内有若干层细胞,细胞小而致密。随果实发育,果...
以蓝果忍冬品种蓓蕾、海参崴为材料,在田间观察记录果实、萼片及果柄发育过程的表观性状,并用石蜡切片法对其果柄离区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探究蓝果忍冬易落果原因。结果发现,蓝果忍冬离区内有若干层细胞,细胞小而致密。随果实发育,果柄次生结构进一步发育。幼果膨大及转色期,蓓蕾和海参崴的离区无差异。果熟初期,蓓蕾和海参崴的离区出现一定差异,海参崴部分离层细胞初步形成;随着果实变软,进入果熟中期,海参崴离区髓部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断裂;当果实完全软化时,海参崴离区髓部的裂痕更加清晰,果柄与果实之间的连接仅靠维管束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果忍冬
器官脱落
果柄离区
发育过程
次生结构
显微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岩变质变形作用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
19
9
作者
李小诗
琚宜文
+1 位作者
侯泉林
林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影响下的结构成分演化,该文对淮北煤田经历不同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煤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的测试和分析。FTIR显示,变质和变形作用对大分子结构的降解和...
为了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影响下的结构成分演化,该文对淮北煤田经历不同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煤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的测试和分析。FTIR显示,变质和变形作用对大分子结构的降解和缩聚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激光Raman光谱显示,变形作用导致大分子结构中次生结构缺陷的产生,变质作用对次生结构缺陷和芳族总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韧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应变能,对降解和缩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脆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热能,促进降解的进行,对缩聚作用的影响较小。低变质阶段煤岩以降解作用为主,高变质阶段则以缩聚作用为主。在变质变形作用的影响下,脱落的小分子优先补充嵌入大分子结构的次生结构缺陷中或残留的芳环缩聚形成芳族结构,从而提高煤岩结构的稳定性,且韧性变形比脆性变形更容易导致次生结构缺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变质变形作用
变形机制
大分子
结构
次生结构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乌头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秦明珠
李文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中药附子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ü,Debx.的当年生侧生块根。川乌为乌头的二年生侧生块根,即乌头的当年生侧生块根(附子)到第二年则为川乌。附子、川乌的组织结构已有详细报道,但乌头的肥大直根、侧生块根即附子的初生结构及次...
中药附子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ü,Debx.的当年生侧生块根。川乌为乌头的二年生侧生块根,即乌头的当年生侧生块根(附子)到第二年则为川乌。附子、川乌的组织结构已有详细报道,但乌头的肥大直根、侧生块根即附子的初生结构及次生结构、异常结构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未见报道。本文报道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乌头类中药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材料及方法取乌头种子(1987年12月采自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园)播种萌发后不同生长阶段的肥大直根及乌头不同生长阶段的侧生块根,按石蜡切片法制成连续横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肥大直根
初生
结构
次生结构
异常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分布、发育和生理功能
被引量:
7
11
作者
张玉秀
刘培卫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5期3589-3592,共4页
木间韧皮部是植物异常次生结构的一种。针对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和分布存在着很大分歧以及它的生理功能还不清楚的现状,对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分布和发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推测。旨在为木间韧皮部术...
木间韧皮部是植物异常次生结构的一种。针对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和分布存在着很大分歧以及它的生理功能还不清楚的现状,对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分布和发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推测。旨在为木间韧皮部术语规范使用提供帮助,为进一步探索含有木间韧皮部的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为深入研究木间韧皮部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间韧皮部
内涵韧皮部
异常
次生结构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茎构造剖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潘国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从茎的种类、茎的变态、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结构等方面详细解剖了植物茎的结构,以期提高对植物茎的认识,保护与开发自然界的植物。
关键词
植物
茎
种类
初生
结构
次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沙生植物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研究
被引量:
20
13
作者
安守芹
张称意
+1 位作者
王玉魁
郝玉光
《中国草地》
CSCD
1996年第3期30-36,共7页
对杨柴、花棒、沙拐枣、柠条四种沙生植物根、茎、叶成熟部位的横切面永久切片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吉果表明,四种植物具有明显适应干旱、高温沙质环境生态条件的典型特征,绿色光合组织表面被有深厚的用质层,栅栏组织高度发育,茎中...
对杨柴、花棒、沙拐枣、柠条四种沙生植物根、茎、叶成熟部位的横切面永久切片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吉果表明,四种植物具有明显适应干旱、高温沙质环境生态条件的典型特征,绿色光合组织表面被有深厚的用质层,栅栏组织高度发育,茎中有发达的导水组织,根的次生结构中有发达的木栓层。除此之外,它们的旱生结构还行不同之处,沙拐枣幼茎具有发达的贮水细胞,杨柴、花棒、柠条的根、茎次生结构则对比鲜明,根部韧皮部发达,茎中木质层部发达。旱生结构的不同可能导致其抗旱性出现差异,这方面有侍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植物
营养器官
初生
结构
次生结构
早生
结构
原文传递
题名
风花菜根异常次生结构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玉心
蔡体久
李强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424)
文摘
利用光镜观察了风花菜(Rorippa islandica(Oed.)Borb.)的根的发育过程中的解剖结构的变化,发现风花菜根具有异常次生结构,第一年早期次生结构中,在导管周围形成额外形成层并由额外形成层向内外分裂形成大量的薄壁组织,从而使根快速增粗,在根的横切面上,导管分散在薄壁组织当中。第一年晚期的次生结构中,由木质部中薄壁组织细胞反分化形成额外形成层,许多分散的额外形成层片段连接形成形成层环,形成层环向内向外分裂形成三生木质部及三生韧皮部,从而构成三生维管组织环,三生维管组织环形成方向由外向内,可以形成多环。第二年风花菜的韧皮部以及皮层中的薄壁组织反分化形成额外形成层,并且由额外形成层片段连接形成额外形成层环,进而分裂形成三生维管组织环,而且在皮层中可以形成多层,形成的方向为由内向外。风花菜根不同发育时期的异常次生结构是与其生理活动相适应的。
关键词
风花菜
异常
次生结构
三生
结构
Keywords
Rorippa islandica (Oed.)Borb.
anomalous secondary structure
tertiary structure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用植物川牛膝根中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泓
胡正海
机构
西北大学生物系
出处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89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药用植物川牛膝的根内具有异常的次生结构。其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维管柱外围发生的异常形成层通过正常的活动方式完成的。后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外产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位于韧皮部的外侧。每一轮异常形成层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组成异常维管束。其中,木质部最先开始分化。异常维管束排成螺旋状,分散在结合组织中。除最外轮一些木质部束之间的结合组织是厚壁组织外,其余结合组织都是薄壁的。由于初生结构和早期的次生结构是正常的,所以,这种异常结构可能是后起的特征。
关键词
川膝
异常
次生结构
解剖学
Keywords
Cyathula officinalis
Anomalous secondary structure
Development
分类号
Q944.5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菠菜根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泓
何忠东
机构
西北大学生物系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59-65,共7页
文摘
在菠菜的成长根内,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3或4轮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被薄壁或厚壁结合组织分开。在根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都是正常的。但是,后来在正常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的顺序先后发生3或4轮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向内衍生的细胞。后一轮异常形成层是在前一轮异常形成层最先向外产生的薄壁组织中发生。各轮异常形成层都以正常的方式活动,产生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组织。
关键词
菠菜
根
异常
次生结构
发育
解剖
Keywords
Spinacia oleracea, Root, Anomalous secondary structure
分类号
S636.10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蓬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志军
杨培君
机构
塔里木农垦大学生物基础课部
西北大学植物解剖研究室
出处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34-37,共4页
文摘
沙蓬成长茎中,正常维管柱的周围具有2轮以上呈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厚壁木质化的结合组织。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是正常的,但后来在维管柱的外围以离心顺序先后产生2轮以上的异常形成层。第一轮异常形成层由发生在韧皮部外缘的弧状片段和维管形成层的束间片段共同构成。后一轮异常形成层在前一轮异常维管束韧皮部外的薄壁细胞中发生,有一些区域与前一轮的部分片段相连。各轮异常形成层首先向内分化木质部,而韧皮部较晚在异常形成层外缘发生。
关键词
沙蓬
茎
异常
次生结构
发育解剖
Keywords
Afriophyllum squarrosum , anomalous secondary structure ,developmental anatomy.
分类号
Q949.745.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生植物驼绒藜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及其发育
被引量:
17
5
作者
祝建
张泓
马德滋
陶维海
机构
宁夏农学院生物系
西北大学生物系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文摘
藜科旱生植物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成长茎由木栓组织、异常形成层、不规则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及其间的木质化厚壁结合组织和中央正常的维管柱所组成。木栓组织很发达。异常形成层连成环状。异常维管束外韧型。结合组织细胞紧密围绕在各个异常维管束之间。正常的次生维管柱由数个扇形维管束组成,位于维管束内的束中形成层已失去分生能力。中央的髓细胞大多破毁。在茎的发育过程中,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都是正常的。而以后的次生生长由初生韧皮部外方保留的原形成层细胞发生的异常形成层活动所代替。起初,异常形成层仅向内交替产生结合组织细胞和异常维管束,而后来同时还向外分化木栓细胞。这种异常的次生结构对旱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
异常
次生结构
发育
驼绒藜
Keywords
Ceratoides latens, anomalous secondary structure,development.
分类号
Q949.745.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次生裂隙结构面发育条件下的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
3
6
作者
谭波
郑健龙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1-565,共5页
基金
交通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2318000)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KFJ090307)
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重点实验室项目(桂科能07109005-11)
文摘
次生裂隙结构面发育是导致膨胀土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其发育并在坡体吸水膨胀的作用下将普遍导致边坡沿结构面的滑坍破坏。以"南友"高速公路宁明段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分析为实例,重点考虑裂隙结构面的强度因素,采用ANSYS软件的热-力耦合计算功能模拟边坡的降雨入渗以及产生的膨胀力并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不同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行大量计算,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次生裂隙面发育后的边坡安全系数较低,有效处治是必要的。
关键词
膨胀土
次生
裂隙
结构
面
残余强度
安全系数
Keywords
expansive soil
epigenetic fissured structural plane
residual atrength
safety factor
分类号
U416.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16.16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寒与非抗寒植物实生苗根茎结构的差异
被引量:
5
7
作者
肖平
朱俊义
肖智
赵忠蕊
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79,共2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资助(吉教科合字[2005]第153号)
文摘
采用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抗寒植物辽东桤木、水曲柳与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天女木兰4种植物实生苗根、茎的结构。结果表明:抗寒植物辽东桤木和水曲柳1年生实生苗根部、茎基部、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旺盛,次生结构完整;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和天女木兰1年生实生苗的根部及茎基部次生生长较旺盛,次生结构完整,但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极弱,次生结构不完整。
关键词
辽东桤木
水曲柳
悬铃木
天女木兰
次生结构
抗寒性
非抗寒性
Keywords
Alnus sibirica
Fraxunus mandshurica
Platanus orientalis
Magnolia sieboldii
Secondary structures
Cold-resistance
Poor cold-resistance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果忍冬不同品种果柄离区发育显微结构
8
作者
娄爽
霍俊伟
秦栋
刘朋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1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7213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103037)
文摘
以蓝果忍冬品种蓓蕾、海参崴为材料,在田间观察记录果实、萼片及果柄发育过程的表观性状,并用石蜡切片法对其果柄离区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探究蓝果忍冬易落果原因。结果发现,蓝果忍冬离区内有若干层细胞,细胞小而致密。随果实发育,果柄次生结构进一步发育。幼果膨大及转色期,蓓蕾和海参崴的离区无差异。果熟初期,蓓蕾和海参崴的离区出现一定差异,海参崴部分离层细胞初步形成;随着果实变软,进入果熟中期,海参崴离区髓部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断裂;当果实完全软化时,海参崴离区髓部的裂痕更加清晰,果柄与果实之间的连接仅靠维管束维系。
关键词
蓝果忍冬
器官脱落
果柄离区
发育过程
次生结构
显微
结构
分类号
S663.90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岩变质变形作用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
19
9
作者
李小诗
琚宜文
侯泉林
林红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35
40972131
+3 种基金
4103042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9CB219601
2006CB2022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05030100)资助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影响下的结构成分演化,该文对淮北煤田经历不同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煤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的测试和分析。FTIR显示,变质和变形作用对大分子结构的降解和缩聚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激光Raman光谱显示,变形作用导致大分子结构中次生结构缺陷的产生,变质作用对次生结构缺陷和芳族总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韧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应变能,对降解和缩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脆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热能,促进降解的进行,对缩聚作用的影响较小。低变质阶段煤岩以降解作用为主,高变质阶段则以缩聚作用为主。在变质变形作用的影响下,脱落的小分子优先补充嵌入大分子结构的次生结构缺陷中或残留的芳环缩聚形成芳族结构,从而提高煤岩结构的稳定性,且韧性变形比脆性变形更容易导致次生结构缺陷的形成。
关键词
构造煤
变质变形作用
变形机制
大分子
结构
次生结构
缺陷
Keywords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
Metamorphic and deformation
Deformation mechanism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Secondary structure defect
分类号
P618.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乌头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秦明珠
李文亭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
长春中医学院中药系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文摘
中药附子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ü,Debx.的当年生侧生块根。川乌为乌头的二年生侧生块根,即乌头的当年生侧生块根(附子)到第二年则为川乌。附子、川乌的组织结构已有详细报道,但乌头的肥大直根、侧生块根即附子的初生结构及次生结构、异常结构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未见报道。本文报道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乌头类中药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材料及方法取乌头种子(1987年12月采自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园)播种萌发后不同生长阶段的肥大直根及乌头不同生长阶段的侧生块根,按石蜡切片法制成连续横切片。
关键词
附子
肥大直根
初生
结构
次生结构
异常
结构
Keywords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Lateral root tuber: Swollen taproot
Primary structure
Secondary structure: Abnormal structure
分类号
Q949.746.5 [生物学—植物学]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分布、发育和生理功能
被引量:
7
11
作者
张玉秀
刘培卫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5期3589-3592,共4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3HNB0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183)
协和青年基金项目(33320140078)
文摘
木间韧皮部是植物异常次生结构的一种。针对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和分布存在着很大分歧以及它的生理功能还不清楚的现状,对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分布和发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推测。旨在为木间韧皮部术语规范使用提供帮助,为进一步探索含有木间韧皮部的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为深入研究木间韧皮部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木间韧皮部
内涵韧皮部
异常
次生结构
生理功能
Keywords
interxylary phloem
included phloem
anomalous secondary structur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分类号
Q944.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茎构造剖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潘国清
机构
浙江省永嘉县四海山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文摘
从茎的种类、茎的变态、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结构等方面详细解剖了植物茎的结构,以期提高对植物茎的认识,保护与开发自然界的植物。
关键词
植物
茎
种类
初生
结构
次生结构
分类号
Q944.5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沙生植物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研究
被引量:
20
13
作者
安守芹
张称意
王玉魁
郝玉光
机构
内蒙古林学院
出处
《中国草地》
CSCD
1996年第3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对杨柴、花棒、沙拐枣、柠条四种沙生植物根、茎、叶成熟部位的横切面永久切片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吉果表明,四种植物具有明显适应干旱、高温沙质环境生态条件的典型特征,绿色光合组织表面被有深厚的用质层,栅栏组织高度发育,茎中有发达的导水组织,根的次生结构中有发达的木栓层。除此之外,它们的旱生结构还行不同之处,沙拐枣幼茎具有发达的贮水细胞,杨柴、花棒、柠条的根、茎次生结构则对比鲜明,根部韧皮部发达,茎中木质层部发达。旱生结构的不同可能导致其抗旱性出现差异,这方面有侍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沙生植物
营养器官
初生
结构
次生结构
早生
结构
Keywords
psammophyte,vegetative organ,primary structure,secondary structure,xeromorphism
分类号
Q944.52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花菜根异常次生结构的解剖学观察
马玉心
蔡体久
李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药用植物川牛膝根中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张泓
胡正海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菠菜根异常次生结构的发育解剖观察
张泓
何忠东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沙蓬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发育解剖学研究
李志军
杨培君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旱生植物驼绒藜茎的异常次生结构及其发育
祝建
张泓
马德滋
陶维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考虑次生裂隙结构面发育条件下的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
谭波
郑健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抗寒与非抗寒植物实生苗根茎结构的差异
肖平
朱俊义
肖智
赵忠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蓝果忍冬不同品种果柄离区发育显微结构
娄爽
霍俊伟
秦栋
刘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煤岩变质变形作用的谱学研究
李小诗
琚宜文
侯泉林
林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药乌头的解剖学研究
秦明珠
李文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木间韧皮部的定义、分布、发育和生理功能
张玉秀
刘培卫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植物茎构造剖析
潘国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四种沙生植物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研究
安守芹
张称意
王玉魁
郝玉光
《中国草地》
CSCD
1996
2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