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液电位及堆结构影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的动力学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宏煦 苍大强 +1 位作者 邱冠周 吴爱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7-1093,共7页
基于堆中溶液Fe3+与Fe2+的浓度比、颗粒空隙度、颗粒半径与各化学反应组分对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的影响,建立堆浸过程硫化矿细菌氧化反应速率动力学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较符合;堆浸过程次生硫化铜矿(辉铜... 基于堆中溶液Fe3+与Fe2+的浓度比、颗粒空隙度、颗粒半径与各化学反应组分对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的影响,建立堆浸过程硫化矿细菌氧化反应速率动力学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较符合;堆浸过程次生硫化铜矿(辉铜矿)的氧化分为2个阶段,其中,辉铜矿反应步骤Ⅰ受溶液Fe3+浓度控制,随着Fe3+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步骤Ⅱ较反应步骤Ⅰ慢,为浸出反应的限制性步骤,Fe3+与Fe2+的浓度比是影响该反应步骤的关键因素。由于受扩散的限制,反应物颗粒粒径的增大导致浸出速率下降,但粒径过小时浸出率提高不明显。当喷淋强度由3.47/(m2.h)增加到69.00/(m2.h)时,浸出率逐渐下降,说明喷淋强度过大时,造成空隙间流体与颗粒孔道流体间界面剪切力过大,不利于物质传输与交换;当堆过高时,堆中离子的传输受阻,不利于次生硫化铜矿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细菌浸出 堆浸 次生硫化铜矿 溶液电位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因素对次生硫化铜矿堆浸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宏煦 苍大强 +1 位作者 陈景河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1-335,共5页
假定生物浸出过程细菌的作用是间接作用,以实验室柱浸模拟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基于细菌生长Monod方程及收缩核模型建立细菌生长动力学因子影响硫化矿浸出速率的动力学模型,研究铜浸出速率、溶液总铁、溶液中细菌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细... 假定生物浸出过程细菌的作用是间接作用,以实验室柱浸模拟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基于细菌生长Monod方程及收缩核模型建立细菌生长动力学因子影响硫化矿浸出速率的动力学模型,研究铜浸出速率、溶液总铁、溶液中细菌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细菌产出率和细菌饱和系数对浸出速率影响的动力学规律。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浸出早期,氧化浸出速率、溶液中总铁浓度以及溶液中的细菌数量增长较快,而在浸出后期则增长较慢。计算与实际结果表明,细菌最大生长比速率、细菌产出率、细菌饱和常数及溶液中Fe离子的浓度均对硫化矿的氧化浸出速率有明显影响,尤其在浸出早期影响较大。应用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基本符合,可分析生物因素对浸出的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细菌浸出 生物堆浸 次生硫化铜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伍赠玲 赖晓康 +2 位作者 张鹏 张兴勋 康锦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生产中浸出周期长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矿石粒度、不同堆高对铜、铁浸出影响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柱浸工业试验,优化了生物堆浸工艺,缩短浸出周期,提高了铜浸出率。结果表明,矿石粒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铜的浸出... 针对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生产中浸出周期长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矿石粒度、不同堆高对铜、铁浸出影响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柱浸工业试验,优化了生物堆浸工艺,缩短浸出周期,提高了铜浸出率。结果表明,矿石粒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铜的浸出率,且不提高铁的溶出。相同粒度条件下,堆高提高有利于堆内温度保持,铜浸出率随之升高。-40mm工业柱浸出194d,铜的浸出率为62.67%,比-80mm高出1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 生物堆浸 粒度 堆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淋液流速率与气流速率对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过程温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宏煦 李安 +1 位作者 吴爱祥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4-1432,共9页
在假定辉铜矿、黄铁矿生物氧化反应步骤和反应产热一定的情况下,基于反应热的计算及热力学基本理论,建立生物堆浸过程热平衡方程,研究堆浸过程反应产热、喷淋液流速率和充气气流速率对堆中温度变化及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堆中温度... 在假定辉铜矿、黄铁矿生物氧化反应步骤和反应产热一定的情况下,基于反应热的计算及热力学基本理论,建立生物堆浸过程热平衡方程,研究堆浸过程反应产热、喷淋液流速率和充气气流速率对堆中温度变化及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堆中温度的分布及变化与喷淋液流速率(Gl)、气流速率(Ga)直接相关,且与Ga/Gl有密切关系;若喷淋液流速率Gl过大,堆中热量积聚于堆的底部;若气流速度过大,则热量通过对流上升到堆的顶部;若两种流速过大均会使热量通过底部和顶部的蒸发而损失,确定合理的Ga/Gl是实现堆中温度理想分布的途径;当Ga/Gl为2/3时,堆中温度分布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矿 生物浸出 生物堆浸 热平衡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体结构对次生硫化铜矿柱浸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升华 王雷鸣 +3 位作者 谢芳芳 陈勋 潘晨阳 艾纯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0-2348,共9页
堆体结构是影响堆内溶浸液分布均匀性和浸矿效果的关键。为探究不同堆体结构条件下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规律,选取粗、细粒径两种矿石颗粒,开展多种筑堆方式的室内柱浸实验,为期60 d,有效模拟实际堆体的多种结构,并引入CT无损探测技术,... 堆体结构是影响堆内溶浸液分布均匀性和浸矿效果的关键。为探究不同堆体结构条件下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浸出规律,选取粗、细粒径两种矿石颗粒,开展多种筑堆方式的室内柱浸实验,为期60 d,有效模拟实际堆体的多种结构,并引入CT无损探测技术,分析不同堆体结构下孔隙特征,获取了细菌浓度、p H值、铜浸出率等变化规律,以及浸矿时间与铜浸出率的关系方程等。结果表明:不同堆体结构对于矿石浸出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采用均一大粒径矿石筑堆时,矿石浸出效果最优;浸矿60 d后,铜浸出率达75.9%;当堆内含细颗粒层且其位于堆下部时,溶液下渗困难,矿石浸出效果较差,铜浸出率仅为59.5%;反之,细粒层位于上部时具有良好的分流作用,浸矿效果较优。浸矿后期,在泥质、石英等不反应物的物理沉积,硫、黄钾铁矾、硫化钙等反应产物化学胶结,胞外多聚物等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铜浸出率逐渐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矿 堆体结构 柱浸 颗粒偏析 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酸性矿坑水喷淋堆浸工业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聪 王滔 +3 位作者 邹刚 伍赠玲 赖晓康 臧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25,共6页
以酸性矿坑水为浸出剂,对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进行堆浸工业试验。重点考察了矿石性质、喷淋制度、堆浸过程中浸矿细菌的种群结构等对矿石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堆浸210天,平均铜浸出率65.9%、铁浸出率5.4%。含酸性坑... 以酸性矿坑水为浸出剂,对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进行堆浸工业试验。重点考察了矿石性质、喷淋制度、堆浸过程中浸矿细菌的种群结构等对矿石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堆浸210天,平均铜浸出率65.9%、铁浸出率5.4%。含酸性坑水喷淋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的湿法提铜工艺在工业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 堆浸 工业试验 酸性矿坑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伍赠玲 赖晓康 +2 位作者 邹来昌 康锦程 邹刚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8,共5页
采用铜萃余液从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石中柱浸铜,研究了溶液pH、温度及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出过程中,铜、铁的浸出行为存在差异,铜先于铁被快速浸出,浸出后期铜浸出率增幅较小,铁浸出率... 采用铜萃余液从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石中柱浸铜,研究了溶液pH、温度及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出过程中,铜、铁的浸出行为存在差异,铜先于铁被快速浸出,浸出后期铜浸出率增幅较小,铁浸出率快速升高。推荐的既有利于铜浸出又相对抑制铁浸出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60℃,溶液pH1.6~1.8,铁质量浓度2~5g/L。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0%以上。也提出了工业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次生硫化铜矿 生物浸出 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的细菌浸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路殿坤 蒋开喜 +1 位作者 王春 刘大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2年第5期2-5,共4页
在硫酸体系中 ,对含有辉铜矿、蓝辉铜矿和铜蓝的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的Fe3+ 浸出和细菌浸出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浸出过程的动力学进行分析 ,揭示了次生硫化铜矿的浸出过程和细菌浸出的作用机理 ,得出了细菌浸铜主要以间接机理进行的结论 ... 在硫酸体系中 ,对含有辉铜矿、蓝辉铜矿和铜蓝的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的Fe3+ 浸出和细菌浸出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浸出过程的动力学进行分析 ,揭示了次生硫化铜矿的浸出过程和细菌浸出的作用机理 ,得出了细菌浸铜主要以间接机理进行的结论 ,提出了加快铜浸出速率的 2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 铜矿 铜蓝 细菌浸出 动力学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含石墨高钙次生硫化铜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6,共4页
新疆某含石墨高钙型次生硫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95%,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92.82%,主要铜矿物为斑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其他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石英、云母、高岭石等为主,并含有少量片状石墨。铜矿物主要呈浸染... 新疆某含石墨高钙型次生硫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95%,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92.82%,主要铜矿物为斑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其他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石英、云母、高岭石等为主,并含有少量片状石墨。铜矿物主要呈浸染状、团粒状、不连续脉状、细脉状产出,粒径主要为0.037~0.15 mm,与黄铁矿、石墨等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密切。为了确定该矿石的合适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进行1粗3精2扫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为23.83%、铜回收率为75.06%的铜精矿1;精选尾矿合并进行1粗2扫浮选,精选尾矿合并粗选的粗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97%后进行3次中矿精选,获得了铜品位为13.01%、铜回收率为14.08%的铜精矿2,综合铜精矿铜品位为21.07%、回收率为89.14%的铜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矿物的分离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矿 石墨 阶段磨浮 中矿再磨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生物联合浸出次生硫化铜精矿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婧 邹平 +3 位作者 孙珮石 赵思琪 李传宽 王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针对次生硫化铜精矿在传统火法炼铜工艺中存在的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及单独生物法浸出存在的浸出周期长、浸出速度慢等缺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化学-生物联合浸出新工艺,即在生物浸出初期接种浸矿菌种的同时还加入适量化学氧化剂... 针对次生硫化铜精矿在传统火法炼铜工艺中存在的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及单独生物法浸出存在的浸出周期长、浸出速度慢等缺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化学-生物联合浸出新工艺,即在生物浸出初期接种浸矿菌种的同时还加入适量化学氧化剂硫酸高铁。实验结果表明,浸出8 d,化学-生物联合浸出的铜浸出率达98.26%,比单独生物法高41.92个百分点,比单独化学氧化法高27.3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矿 次生硫化铜矿 化学-生物联合浸出 生物法浸出 化学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的硫形态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长利 夏金兰 +2 位作者 杨益 聂珍媛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5-273,共9页
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会生成元素硫及其他含硫中间产物和衍生物,它们对黄铜矿溶解产生钝化或促进作用。研究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的硫形态转化,可以有效了解阻碍或促进黄铜矿生物浸出的关键物质形态以及影响这些形态形成的机制,从而为进... 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中会生成元素硫及其他含硫中间产物和衍生物,它们对黄铜矿溶解产生钝化或促进作用。研究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的硫形态转化,可以有效了解阻碍或促进黄铜矿生物浸出的关键物质形态以及影响这些形态形成的机制,从而为进一步了解黄铜矿的钝化机制、揭示黄铜矿的溶解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介绍了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产生的含硫中间产物和衍生物及其硫形态转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生物浸出 硫形态转化 钝化 次生硫化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