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矿石粒径对次生硫化铜矿浸出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尹升华
王雷鸣
陈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71-2777,共7页
矿石粒径是影响次生硫化铜矿中铜浸出率的重要因素。为了考察矿石粒径对次生硫化铜浸出规律的影响,进行不同矿石粒径条件下的细菌浸矿摇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粒径与溶液pH成反比,含大粒径矿石的溶液pH变化比含小粒径矿石的溶液pH大...
矿石粒径是影响次生硫化铜矿中铜浸出率的重要因素。为了考察矿石粒径对次生硫化铜浸出规律的影响,进行不同矿石粒径条件下的细菌浸矿摇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粒径与溶液pH成反比,含大粒径矿石的溶液pH变化比含小粒径矿石的溶液pH大;浸矿46 h内,矿石粒径对细菌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浸矿46 h后,细菌浓度与矿石粒径成反比;粒径较小的矿石浸矿反应迅速,铜浸出率峰值较小;粒径较大的矿石浸矿反应缓慢,铜浸出率峰值较高;浸矿150 h时,矿石粒径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可以忽略;浸矿180 h后,矿石粒径0.098<r≤0.125 mm的溶液中铜浸出率可达74.37%;利用Origin拟合和方程推导,获得矿石粒径、铜浸出率与浸矿时间关系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
粒径
氧化亚铁硫杆菌
浸出率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某微细粒次生硫化铜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傅开彬
汤鹏成
+2 位作者
秦天邦
徐信
彭铁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0,54,共4页
针对四川某微细粒嵌布、低氧化率混合铜矿铜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一精三扫闭路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0%、2#油用量100 g/t、Na2S用量100 g/t、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1∶3)组合捕收剂用量250 g/t和...
针对四川某微细粒嵌布、低氧化率混合铜矿铜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一精三扫闭路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0%、2#油用量100 g/t、Na2S用量100 g/t、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1∶3)组合捕收剂用量250 g/t和浮选时间4 min条件下,获得了铜精矿产率3.34%、铜品位21.61%、回收率85.93%的选矿指标。研究结果能为该矿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
次生硫化铜
浮选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某含金浸染状次生硫化铜矿石浮选回收铜金试验
3
作者
彭建
张建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
西藏某浸染状次生硫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86%,原生硫化铜占总铜的15.05%,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76.88%,主要铜矿物为斑铜矿、黄铜矿,其他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榴石、辉石、石英等为主。为了确定该矿石中铜、金的适宜回...
西藏某浸染状次生硫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86%,原生硫化铜占总铜的15.05%,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76.88%,主要铜矿物为斑铜矿、黄铜矿,其他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榴石、辉石、石英等为主。为了确定该矿石中铜、金的适宜回收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的情况下进行1粗2精快速浮选,1粗2扫常规浮选,快速精选1尾矿与常规粗选精矿合并再磨至-0.038 mm占80%的情况下进行1粗2精2扫铜硫分离,获得的快速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7.05%、金品位为8.28 g/t,铜、金回收率分别为60.79%、50.90%;常规浮选铜精矿铜品位为17.06%、金品位为5.02 g/t,铜、金回收率分别为29.81%、23.99%。快速浮选+常规浮选、快速精选1尾矿与常规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既能避免铜矿物的过磨,保证铜的回收率,又可得到较高品位的铜精矿,获得较好的铜、金回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
矿石
快速浮选
粗精矿再磨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难选次生富集带含铜硫铁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国庆
吴磊
+2 位作者
杜淑华
夏亮
余长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3,共6页
某次生富集带硫铁矿含S 28.73%、Cu 0.61%。该矿金属矿物以黄铁矿和白铁矿为主,含少量的铜蓝、辉铜矿、蓝辉铜矿、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等含铜矿物;脉石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对该矿进行铜物相分析,铜矿物以硫酸铜为主,其次为次生...
某次生富集带硫铁矿含S 28.73%、Cu 0.61%。该矿金属矿物以黄铁矿和白铁矿为主,含少量的铜蓝、辉铜矿、蓝辉铜矿、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等含铜矿物;脉石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对该矿进行铜物相分析,铜矿物以硫酸铜为主,其次为次生硫化铜及少量原生硫化铜。硫酸铜遇水易溶解,产生大量铜离子,在浮选过程中会活化黄铁矿造成铜硫分离困难。同时次生铜矿物不仅易于过磨而增加铜在尾矿中的损失,而且容易罩盖在黄铁矿表面造成铜硫分离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回收该矿中的铜,试验采取水洗+铜优先浮选的方案,通过水洗优先回收硫酸铜中的铜,再对水洗浸渣进行铜优先浮选,回收硫化铜矿物。研究结果表明:(1)对该矿进行水洗试验,能有效地回收硫酸铜中的铜,铜回收率为47.30%;(2)水洗浸渣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石灰用量为3 000 g/t、硫化钠用量为3 000 g/t、水玻璃用量为3 000 g/t、亚硫酸钠用量为1 800 g/t、BK404用量为30 g/t的条件下,进行闭路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铜精矿Cu品位14.45%,Cu回收率46.94%;硫精矿S品位46.10%,S回收率96.22%。通过试验研究,该矿铜硫矿物均得到合理回收,研究结果为该类型铜矿资源的有效回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
硫酸铜
次生硫化铜
水洗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某低品位难选铜硫矿选矿试验
被引量:
12
5
作者
袁艳
李国栋
郭海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64,共4页
根据甘肃某低品位难选铜矿石的特点,进行了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条件研究,试验确定的工艺技术条件可有效解决次生硫化铜含量高所造成的铜硫难以分离问题。在铜硫混合浮选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铜硫混合精矿再磨细度为-0.0...
根据甘肃某低品位难选铜矿石的特点,进行了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条件研究,试验确定的工艺技术条件可有效解决次生硫化铜含量高所造成的铜硫难以分离问题。在铜硫混合浮选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铜硫混合精矿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9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混浮铜硫、铜硫混合精矿再磨后1粗1扫2精铜硫分离、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16.25%、回收率为63.9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37.45%、回收率为80.10%的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难选铜矿石
次生硫化铜
铜硫混浮
再磨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瓦基铜矿工艺矿物学与可浮性实验
被引量:
4
6
作者
傅开彬
秦天邦
+2 位作者
汤鹏成
徐信
王彬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为了查明四川瓦基铜矿矿石性质,制定合理选冶方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矿石元素质量分数、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
为了查明四川瓦基铜矿矿石性质,制定合理选冶方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矿石元素质量分数、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铜,品位为0.84%,伴生元素金品位为0.29×10-6、银品位为7.93×10-6,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辉铜矿,次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孔雀石、铜蓝和赤铁矿等,属氧化率较低的混合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长石和方解石等,含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大部分嵌布在脉石矿物孔隙处、边缘及表面,呈隐晶质集合体形态。针对矿石性质,采用硫化浮选,经过'一粗一精三扫'闭路流程选别,获得铜精矿产率3.34%、铜品位为21.61%、回收率为85.93%的结果,与现场生产指标相比,铜回收率提高了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
工艺矿物学
辉铜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石粒径对次生硫化铜矿浸出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尹升华
王雷鸣
陈勋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71-277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03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3-0669)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51)~~
文摘
矿石粒径是影响次生硫化铜矿中铜浸出率的重要因素。为了考察矿石粒径对次生硫化铜浸出规律的影响,进行不同矿石粒径条件下的细菌浸矿摇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粒径与溶液pH成反比,含大粒径矿石的溶液pH变化比含小粒径矿石的溶液pH大;浸矿46 h内,矿石粒径对细菌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浸矿46 h后,细菌浓度与矿石粒径成反比;粒径较小的矿石浸矿反应迅速,铜浸出率峰值较小;粒径较大的矿石浸矿反应缓慢,铜浸出率峰值较高;浸矿150 h时,矿石粒径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可以忽略;浸矿180 h后,矿石粒径0.098<r≤0.125 mm的溶液中铜浸出率可达74.37%;利用Origin拟合和方程推导,获得矿石粒径、铜浸出率与浸矿时间关系方程。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
粒径
氧化亚铁硫杆菌
浸出率
曲线拟合
Keywords
secondary copper sulfide
particle size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leaching rate
curve fitting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某微细粒次生硫化铜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傅开彬
汤鹏成
秦天邦
徐信
彭铁峰
机构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0,54,共4页
基金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专项资助(BGRIMM-KJSKL-2016-07)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2018GZ0403/18zs2114)
+1 种基金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13zxgk07
15zxgk03)
文摘
针对四川某微细粒嵌布、低氧化率混合铜矿铜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一精三扫闭路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0%、2#油用量100 g/t、Na2S用量100 g/t、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1∶3)组合捕收剂用量250 g/t和浮选时间4 min条件下,获得了铜精矿产率3.34%、铜品位21.61%、回收率85.93%的选矿指标。研究结果能为该矿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微细粒嵌布
次生硫化铜
浮选
捕收剂
Keywords
fine-disseminated
secondary sulfide copper ore
flotation
collector
分类号
TD923 [矿业工程—选矿]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某含金浸染状次生硫化铜矿石浮选回收铜金试验
3
作者
彭建
张建刚
机构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
文摘
西藏某浸染状次生硫化铜矿石铜品位为1.86%,原生硫化铜占总铜的15.05%,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76.88%,主要铜矿物为斑铜矿、黄铜矿,其他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榴石、辉石、石英等为主。为了确定该矿石中铜、金的适宜回收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的情况下进行1粗2精快速浮选,1粗2扫常规浮选,快速精选1尾矿与常规粗选精矿合并再磨至-0.038 mm占80%的情况下进行1粗2精2扫铜硫分离,获得的快速浮选精矿铜品位为27.05%、金品位为8.28 g/t,铜、金回收率分别为60.79%、50.90%;常规浮选铜精矿铜品位为17.06%、金品位为5.02 g/t,铜、金回收率分别为29.81%、23.99%。快速浮选+常规浮选、快速精选1尾矿与常规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既能避免铜矿物的过磨,保证铜的回收率,又可得到较高品位的铜精矿,获得较好的铜、金回收指标。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
矿石
快速浮选
粗精矿再磨
铜硫分离
Keywords
Secondary copper sulphide ore
Instant flotation
Rough concentrate regrinding
Copper and sulphur separation
分类号
TD923.7 [矿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难选次生富集带含铜硫铁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国庆
吴磊
杜淑华
夏亮
余长军
机构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3,共6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编号:2021-K-11)。
文摘
某次生富集带硫铁矿含S 28.73%、Cu 0.61%。该矿金属矿物以黄铁矿和白铁矿为主,含少量的铜蓝、辉铜矿、蓝辉铜矿、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等含铜矿物;脉石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对该矿进行铜物相分析,铜矿物以硫酸铜为主,其次为次生硫化铜及少量原生硫化铜。硫酸铜遇水易溶解,产生大量铜离子,在浮选过程中会活化黄铁矿造成铜硫分离困难。同时次生铜矿物不仅易于过磨而增加铜在尾矿中的损失,而且容易罩盖在黄铁矿表面造成铜硫分离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回收该矿中的铜,试验采取水洗+铜优先浮选的方案,通过水洗优先回收硫酸铜中的铜,再对水洗浸渣进行铜优先浮选,回收硫化铜矿物。研究结果表明:(1)对该矿进行水洗试验,能有效地回收硫酸铜中的铜,铜回收率为47.30%;(2)水洗浸渣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石灰用量为3 000 g/t、硫化钠用量为3 000 g/t、水玻璃用量为3 000 g/t、亚硫酸钠用量为1 800 g/t、BK404用量为30 g/t的条件下,进行闭路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铜精矿Cu品位14.45%,Cu回收率46.94%;硫精矿S品位46.10%,S回收率96.22%。通过试验研究,该矿铜硫矿物均得到合理回收,研究结果为该类型铜矿资源的有效回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硫铁矿
硫酸铜
次生硫化铜
水洗
浮选
Keywords
pyrite
copper sulfate
secondary copper sulfide
washing
flotation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TD923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某低品位难选铜硫矿选矿试验
被引量:
12
5
作者
袁艳
李国栋
郭海宁
机构
西北矿冶研究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64,共4页
文摘
根据甘肃某低品位难选铜矿石的特点,进行了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条件研究,试验确定的工艺技术条件可有效解决次生硫化铜含量高所造成的铜硫难以分离问题。在铜硫混合浮选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铜硫混合精矿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9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混浮铜硫、铜硫混合精矿再磨后1粗1扫2精铜硫分离、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16.25%、回收率为63.9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37.45%、回收率为80.10%的硫精矿。
关键词
低品位难选铜矿石
次生硫化铜
铜硫混浮
再磨
铜硫分离
Keywords
Low grade refractory copper-sulfur ore ,Secondary copper sulphide, Cu-S bulk flotation, Regrinding, Separation of Cu from S
分类号
TD952.1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瓦基铜矿工艺矿物学与可浮性实验
被引量:
4
6
作者
傅开彬
秦天邦
汤鹏成
徐信
王彬
机构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2018GZ0403/18zs2114)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课题(ROT-2019-YB5)
+1 种基金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编号:13zxgk07
15zxgk03)
文摘
为了查明四川瓦基铜矿矿石性质,制定合理选冶方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矿石元素质量分数、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铜,品位为0.84%,伴生元素金品位为0.29×10-6、银品位为7.93×10-6,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辉铜矿,次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孔雀石、铜蓝和赤铁矿等,属氧化率较低的混合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长石和方解石等,含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大部分嵌布在脉石矿物孔隙处、边缘及表面,呈隐晶质集合体形态。针对矿石性质,采用硫化浮选,经过'一粗一精三扫'闭路流程选别,获得铜精矿产率3.34%、铜品位为21.61%、回收率为85.93%的结果,与现场生产指标相比,铜回收率提高了5.49%。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
工艺矿物学
辉铜矿
浮选
Keywords
secondary copper sulfide
process mineralogy
chalcocite
flotation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TD91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矿石粒径对次生硫化铜矿浸出规律的影响
尹升华
王雷鸣
陈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某微细粒次生硫化铜矿浮选工艺研究
傅开彬
汤鹏成
秦天邦
徐信
彭铁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某含金浸染状次生硫化铜矿石浮选回收铜金试验
彭建
张建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某难选次生富集带含铜硫铁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朱国庆
吴磊
杜淑华
夏亮
余长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甘肃某低品位难选铜硫矿选矿试验
袁艳
李国栋
郭海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四川瓦基铜矿工艺矿物学与可浮性实验
傅开彬
秦天邦
汤鹏成
徐信
王彬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