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变质多相方解石大理岩中次生相颗粒对稳定颗粒粒度的效应研究
1
作者 D.L.Mas P.D.Crowley 李红丽 《地质科学译丛》 1997年第2期5-10,共6页
在马萨诸塞州亚当斯市 Pfizer 采石场采集的富方解石 Shelburne 大理岩样品,在颗粒粒度上呈现量级变化序列。方解石的颗粒粒度范围为94~1101μm。由于这些方解石大理岩都是同温、同压、同应变条件下生成的,因此肯定有一些其它因素导致... 在马萨诸塞州亚当斯市 Pfizer 采石场采集的富方解石 Shelburne 大理岩样品,在颗粒粒度上呈现量级变化序列。方解石的颗粒粒度范围为94~1101μm。由于这些方解石大理岩都是同温、同压、同应变条件下生成的,因此肯定有一些其它因素导致了颗粒粒度的不同。颗粒粒度显示出受杂质密集度或次生相颗粒控制。在次生相颗粒体积分数小的地方出现大的方解石颗粒,且其粒度随次生相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方解石颗粒粒度(D)、次生相颗粒粒度(d)和次生相体积分数(f)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定律 D/d=1.4/f^(0.36)来表达,此结论与用金属和陶瓷做的短期(几小时或几天)实验室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所得结果一致。颗粒生长很大程度上只受极少百分点次生相颗粒的限制,在次生相体积分数约等于5%时,颗粒生长由高度限制突变为几乎不受其限制。这些结论都表明,变质岩中次生相颗粒在控制颗粒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有效地制约颗粒生长。实验室实验中短期的次生相颗粒行为接近于变质环境下持续了几个量级序列的颗粒生长中的次生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方解石 颗粒生长 次生相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