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变质多相方解石大理岩中次生相颗粒对稳定颗粒粒度的效应研究
1
作者 D.L.Mas P.D.Crowley 李红丽 《地质科学译丛》 1997年第2期5-10,共6页
在马萨诸塞州亚当斯市 Pfizer 采石场采集的富方解石 Shelburne 大理岩样品,在颗粒粒度上呈现量级变化序列。方解石的颗粒粒度范围为94~1101μm。由于这些方解石大理岩都是同温、同压、同应变条件下生成的,因此肯定有一些其它因素导致... 在马萨诸塞州亚当斯市 Pfizer 采石场采集的富方解石 Shelburne 大理岩样品,在颗粒粒度上呈现量级变化序列。方解石的颗粒粒度范围为94~1101μm。由于这些方解石大理岩都是同温、同压、同应变条件下生成的,因此肯定有一些其它因素导致了颗粒粒度的不同。颗粒粒度显示出受杂质密集度或次生相颗粒控制。在次生相颗粒体积分数小的地方出现大的方解石颗粒,且其粒度随次生相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方解石颗粒粒度(D)、次生相颗粒粒度(d)和次生相体积分数(f)之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定律 D/d=1.4/f^(0.36)来表达,此结论与用金属和陶瓷做的短期(几小时或几天)实验室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所得结果一致。颗粒生长很大程度上只受极少百分点次生相颗粒的限制,在次生相体积分数约等于5%时,颗粒生长由高度限制突变为几乎不受其限制。这些结论都表明,变质岩中次生相颗粒在控制颗粒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有效地制约颗粒生长。实验室实验中短期的次生相颗粒行为接近于变质环境下持续了几个量级序列的颗粒生长中的次生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方解石 颗粒生长 次生相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TB9钛合金次生α相析出行为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明 邱建科 +3 位作者 雷晓飞 张金虎 董利民 杨锐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研究单/双重时效热处理对TB9合金次生α相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XRD分析合金相组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着重分析微观组织形貌随时效温度变化的演变特征,测试室温拉伸性能和断裂韧度。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单/双重时效热处理对TB9合金次生α相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XRD分析合金相组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着重分析微观组织形貌随时效温度变化的演变特征,测试室温拉伸性能和断裂韧度。研究结果表明:单重时效时,晶粒内次生α相呈锯齿状和片层状析出,随着时效温度升高,α相尺寸增大,片层状α相含量增加;430℃时效时,合金强度较低,塑性较好,在470℃时效时合金强度最高;随时效温度的提高,强度先增大后维持在同一强度水平。双重时效时,晶粒内次生α相主要呈锯齿状析出,随时效温度升高,α相尺寸增大,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可达1542 MPa,且塑性变化较小。双重时效下合金的抗拉强度较单重时效大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晶界附近第二相析出强化和晶内锯齿结构α相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9合金 次生α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次生α相的影响
3
作者 郭娜 张俊庭 +2 位作者 张海丽 何俊明 孙晓光 《轨道交通材料》 2024年第6期56-60,共5页
文章以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借助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扫描电镜(TEM)的测试手段,研究了热处理中保温温度和冷却速率对次生α相板条宽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冷却后的次... 文章以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借助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扫描电镜(TEM)的测试手段,研究了热处理中保温温度和冷却速率对次生α相板条宽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冷却后的次生α相板条宽度受保温温度和冷却速率的共同影响。得出次生α相板条宽度与保温温度和冷却速率关系满足b(To,υ)=0.215[(T_(0)-910/ν)]^(1/2)的变化规律。当冷速较小(小于1℃/s)时,保温时间的延长使板条宽度增长受限;而冷速较大时,保温时间延长对板条宽度增长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激光增材制造 热处理 次生α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8(at%)Al包晶合金中β/α相的过冷形核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曼 薛祥义 +3 位作者 胡锐 张铁邦 钟宏 李金山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电磁悬浮熔炼的深过冷凝固技术实现了Ti-48(at%)Al合金的深过冷,获得的最大过冷度为295K。采用红外测温仪记录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数据,OM技术观察不同过冷度下凝固合金的显微组织,结合深过冷凝固过程中的再辉行为分析了该合金的非... 采用电磁悬浮熔炼的深过冷凝固技术实现了Ti-48(at%)Al合金的深过冷,获得的最大过冷度为295K。采用红外测温仪记录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数据,OM技术观察不同过冷度下凝固合金的显微组织,结合深过冷凝固过程中的再辉行为分析了该合金的非平衡凝固路径。运用负熵模型、经典形核理论及瞬态形核理论,研究了Ti-48(at%)Al包晶合金中初生相与次生相的形核与过冷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该合金熔体的β(bcc)相和α(hcp)相的临界形核功、稳态形核率、形核孕育时间和瞬态形核率的计算,并结合实验结果对β,α两相的形核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10K/s的较低冷速情况下,在整个过冷度(≤295K)范围内β(bcc)相总能作为初生相首先形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核 过冷度 再辉 初生 次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赋存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凤英 阎百兴 朱立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7,共5页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Mn4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并结合次生相富集系数法,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及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以残渣态为主(高于50%),其次为有机质结合态,从上游至下游...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Mn4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并结合次生相富集系数法,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及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以残渣态为主(高于50%),其次为有机质结合态,从上游至下游,沉积物中Cu形态的稳定程度逐渐增加;沿程所有沉积物样品中可交换态Pb的含量均高于当地沉积物背景值,存在较高的可迁移性和二次释放风险;在二松大部分江段和松花江干流,Zn主要以比较稳定的残渣态存在,不存在二次释放污染水体的风险;Mn的有效态含量均在流域沉积物背景值范围之内。对重金属次生相富集系数的研究表明,沿程沉积物中Cu、Pb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Zn在二松中下游的哈达湾至松原江段有一定的富集,其余江段人为输入的Zn较少;沉积物中的Mn主要为自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 次生相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17钛合金等温时效析出行为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哲 王新南 +1 位作者 祝力伟 朱知寿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学显微镜(OM)等对新型超高强韧TB17钛合金次生α相转变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经β相区固溶,520℃不同保温时间时效后,片层次生α相在β相基体上析出、形核、长大,并且与基体...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学显微镜(OM)等对新型超高强韧TB17钛合金次生α相转变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经β相区固溶,520℃不同保温时间时效后,片层次生α相在β相基体上析出、形核、长大,并且与基体具有柏氏共格关系。短时时效后次生α相呈针状,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次生α相粗化呈短棒状。析出相含量对TB17钛合金强化具有重要影响,TB17钛合金在完全析出过程中,次生α相含量增加,时效硬化作用增加。TB17钛合金次生α相等温相变动力学采用JMAK方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17钛合金 等温时效 次生相α 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西港近岸海域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万瑞安 胡恭任 +2 位作者 韩璐 崔建勇 于瑞莲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521,共7页
研究厦门西港近岸海域柱状沉积物中,12种重金属元素(V,Cr,Co,Ni,Cu,Zn,Sr,Cd,Ba,Pb,Fe,Mn)的质量比及分布特征,并采用改进的BCR四步提取法分析赋存形态,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除Ba,Pb,Mn外,其... 研究厦门西港近岸海域柱状沉积物中,12种重金属元素(V,Cr,Co,Ni,Cu,Zn,Sr,Cd,Ba,Pb,Fe,Mn)的质量比及分布特征,并采用改进的BCR四步提取法分析赋存形态,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除Ba,Pb,Mn外,其余元素的平均质量比均高于厦门A层土壤元素的背景值;Cr,Co,Ni,Cu,Zn,Cd,Fe,Mn在0~60cm深度的可提取态占比明显高于60~120cm;综合两种评价方法,P107柱状沉积物在整个沉积历史中受到除Ba,Sr外其余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污染程度加重,与厦门的近代经济发展历史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沉积物 重金属 化学形态 生态风险 地累积指数 次生相与原生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钛合金固溶过程中黑斑组织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朱雪峰 周瑜 +1 位作者 樊凯 王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89-292,共4页
TC18钛合金棒材在相变点以上固溶处理后,低倍下出现了不均匀的黑斑组织。本研究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多种表征手段,对黑斑组织进行了精准表征。同时结合热处理实验,探明了黑斑组织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黑斑组织... TC18钛合金棒材在相变点以上固溶处理后,低倍下出现了不均匀的黑斑组织。本研究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多种表征手段,对黑斑组织进行了精准表征。同时结合热处理实验,探明了黑斑组织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黑斑组织沿着棒材中心至边缘处逐渐减少。黑斑组织内部析出了大量的针状α相,且呈现出大块聚集的形貌。这是因为固溶过程中,未发生完全再结晶的大块β晶粒内部产生了亚晶和残留了一定量的位错,且由于中心位置冷却速度较慢,从而促进了次生α相的析出,进而呈现出黑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黑斑 再结晶 次生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状断口消除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黄棣光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3-77,共5页
过热情况下出现的石状断口,经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析,证明是由于次生相MnS析出的结果,通过不同参数的工艺试验,确定出石状断口出现与消失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从而提供了预防和纠正石状断口的工艺途径。
关键词 石状断口 次生相 过热 回溶 结构钢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β锻TC17钛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雨亭 李四清 +2 位作者 黄旭 弭光宝 王旭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9期59-63,70,共6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β锻TC17钛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研究,并以拉伸性能和断裂韧度试验表征不同时效处理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两相区固溶+不同时效温度热处理后,α相在β相基体上析出、形核、长大。随着时效温度的升...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β锻TC17钛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进行研究,并以拉伸性能和断裂韧度试验表征不同时效处理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两相区固溶+不同时效温度热处理后,α相在β相基体上析出、形核、长大。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次生α相含量逐渐降低且分布不弥散,抗拉强度线性下降,塑性升高,断裂韧度线性升高。经630℃不同保温时间的时效,短时间次生α相呈针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次生α相厚度d从42nm粗化至138nm,含量ωa从12.6%下降至4.5%。抗拉强度R_m与次生α相厚度、含量呈R_m=1.01ωa-0.95d+1274.1关系变化。次生α相的厚度降低和含量增加均能使抗拉强度提高,塑性和断裂韧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时效温度 时效时间 次生α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