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灌与暗管排水对次生盐渍土水盐运移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焦炳忠 武慧芳 +2 位作者 朱旭东 施苏齐 唐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180,共8页
为了探讨冬灌、暗管排水及生育期灌水方式协同作用对次生盐渍化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长影响规律,在宁夏扬黄灌区红寺堡区移民区豹子滩村开展试验,研究了不同冬灌模式(0、1800 m^(3)/hm^(2))、暗管排水(有、无)和生育期灌溉方式(畦灌、节... 为了探讨冬灌、暗管排水及生育期灌水方式协同作用对次生盐渍化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长影响规律,在宁夏扬黄灌区红寺堡区移民区豹子滩村开展试验,研究了不同冬灌模式(0、1800 m^(3)/hm^(2))、暗管排水(有、无)和生育期灌溉方式(畦灌、节灌)3种影响因素下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水分、作物生长指标及地下水位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差异显著,冬灌处理浅层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对应未冬灌处理;此外,布设暗管排水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含水率。各处理0~100 cm土层深度土壤盐分随时间动态变化规律差异显著,冬灌可以有效淋洗土壤盐分至深层,其中T5(冬灌、畦灌、暗管排水)处理表层土壤(0~40 cm)脱盐最显著;冻融初期各处理表层土壤(0~40 cm)在冻结及蒸发作用下出现返盐现象,随冻结深度加深,部分盐分析出并穿过冻结锋面向未冻结区运移,深层(40~100 cm)土壤盐分有所增加,解冻期在蒸发作用下盐分随水分向地表运移,表层土壤盐分含量升高。此外,冬灌结合暗管排水及生育期节水灌溉处理(T7,冬灌、节灌、暗管排水)的玉米产量及生长指标均最佳,平均产量6556.05 kg/hm^(2)、株高210.17 cm、茎粗31.31 mm、叶面积指数4.49、干物质量2634 kg/hm^(2)。暗管排水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其中T3(无冬灌、节灌、暗管排水)、T4(无冬灌、节灌、无暗管排水)地下水位埋深最低,T6(冬灌、畦灌、无暗管排水)在冬灌、生育期畦灌多重补给下,土壤含水率较高,且无暗管排水措施,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冬灌结束后达到峰值1.04 m。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扬黄灌区次生盐渍地作物种植、管理、治理方面考虑合理增加排水工程,采用高效节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盐渍土 冬灌 暗管 高效节灌 水盐运移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生盐渍土垂向剖面斥水性及其与理化性质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鑫 李毅 +2 位作者 李敏 郭丽俊 丰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4,79,共8页
为探求土壤剖面斥水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水盐含量、pH值的关系,在新疆新垦膜下滴灌棉田以10 cm×10 cm和5 cm×5 cm的网格等间距采集两个土壤剖面样品,对剖面土壤的斥水性、含水率、含盐量和pH值了进行经典统计、地学统计和... 为探求土壤剖面斥水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水盐含量、pH值的关系,在新疆新垦膜下滴灌棉田以10 cm×10 cm和5 cm×5 cm的网格等间距采集两个土壤剖面样品,对剖面土壤的斥水性、含水率、含盐量和pH值了进行经典统计、地学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次生盐渍土剖面斥水性呈中等程度变异,空间自相关性中等偏弱;土壤斥水性在40 cm深度附近时最强,在大于80 cm深度的土层斥水特征不明显;在0-40 cm深度土层,含水率与土壤斥水性正相关,在40-80 cm深度与斥水性负相关;含盐量除在0-10 cm的表层与斥水性正相关外,在其余土层均为负相关;pH值与斥水性之间多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盐渍土 斥水性 垂向剖面 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次生盐渍土牧草引种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明 《内蒙古草业》 1990年第4期32-34,共3页
为使生物治碱的方法在河套地区得以实施,而筛选适于该地区次生盐渍土上种植的牧草品种。经试验在全盐含量为1.36%的次生盐渍土上,朝鲜碱茅,湖南稷子,星星草,野大麦,紫野麦,苇状看麦娘,鹅头稗七种牧草,通过必要的栽培技术,均能正常生长,... 为使生物治碱的方法在河套地区得以实施,而筛选适于该地区次生盐渍土上种植的牧草品种。经试验在全盐含量为1.36%的次生盐渍土上,朝鲜碱茅,湖南稷子,星星草,野大麦,紫野麦,苇状看麦娘,鹅头稗七种牧草,通过必要的栽培技术,均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并能改土治碱,增加饲料来源,促进灌区畜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次生盐渍土 牧草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北川次生盐渍土高效利用途径探讨
4
作者 王永宏 赵玉川 姬文忠 《宁夏农林科技》 1996年第2期46-48,共3页
宁夏南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快慢,对推动整个宁夏经济再上新台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川水地的发展无疑起着关键中的骨干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引用有限的高矿化度库水灌溉。
关键词 次生盐渍土 改良 利用途径 固原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生盐渍土暗管+竖井排水控盐技术模式筛选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磊 吕宁 +3 位作者 何帅 尹飞虎 高志建 谭荣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6-724,共9页
【目的】评价暗管、竖井工程在新疆南疆次生盐渍化土上的排盐效果,筛选出适宜的暗管布设间距。【方法】以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二师38团撂荒地次生盐渍化土为对象,于2016~2019年设置暗管+竖井田间排水控盐试验,选取3个相邻地块,暗管布设... 【目的】评价暗管、竖井工程在新疆南疆次生盐渍化土上的排盐效果,筛选出适宜的暗管布设间距。【方法】以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二师38团撂荒地次生盐渍化土为对象,于2016~2019年设置暗管+竖井田间排水控盐试验,选取3个相邻地块,暗管布设间距分别为6、8和10 m(依次记为T_(1)、T_(2)、T_(3)),每个地块暗管埋深1.2 m,竖井井深20 m、间距120 m。【结果】(1)各处理土壤盐分在排水2年后均显著降低,T_(1)、T_(2)、T_(3)根层土壤电导率较排盐前分别下降了31.83%、50.35%、46.09%;(2)垂直方向上土壤电导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各排盐处理0~0.8 m根层土壤电导率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深层土壤,水平方向上距离竖井越近脱盐效果越明显;(3)各处理排水矿化度在排盐1年后均升高,但在排盐2年后T_(1)、T_(2)、T_(3)处理分别下降了21.41%、33.24%、18.57%,排盐后地下水位深度平均降低了1.5 m;(4)脱盐2年后种植玉米,各处理平均籽粒单产达到329.70 kg/667m^(2),单产水平T_(2)>T_(1)>T_(3),降盐效果与玉米产量呈正相关。【结论】优选出布设间距8 m(T_(2))为试验区暗管排盐工程适宜参数。采用竖井+暗管排水控盐模式,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和排水控盐共同作用,以维持南疆灌区盐渍土改良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盐渍 暗管排水 竖井排水 脱盐效果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土壤水盐动态及番茄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邵孝候 张宇杰 +2 位作者 常婷婷 叶欢 张展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探讨生物有机肥对不同类型盐渍土壤(设施次生盐渍土、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肥(不施肥、化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化肥(比例为1∶1))处理对盐渍土土壤含水率、电导率、盐分离子组成变... 为探讨生物有机肥对不同类型盐渍土壤(设施次生盐渍土、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肥(不施肥、化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化肥(比例为1∶1))处理对盐渍土土壤含水率、电导率、盐分离子组成变化和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b)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电导率最低,其次为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c)对于设施次生盐渍土,与化肥处理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的土壤盐分离子总量分别降低了23.63%和15.60%;(d)对于滨海盐渍土,与化肥处理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的土壤盐分离子总量分别降低了22.34%和10.32%;(e)番茄收获后,设施次生盐渍土各处理的NO_3^-和SO_4^(2-)在土壤盐分中的占比降低,滨海盐渍土各处理的Na^+、K^+和Cl^-占比降低;(f)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加,其次是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设施次生盐渍土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增产165.5%;(g)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设施次生盐渍土的作物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单施化肥则可能会造成作物绝产;(h)施用化肥虽然提高滨海盐渍土的作物产量,但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设施次生盐渍土 滨海盐渍 壤含水率 壤盐分 灌溉水利用效率 产量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