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花岗岩中原生与次生白云母的鉴别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体为例
被引量:
21
1
作者
章邦桐
吴俊奇
+1 位作者
凌洪飞
陈培荣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中存在3种类型白云母,即原生白云母、交代型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其平均晶体化学式分别为:K1.62Na0.06Fe0.32Mg0.39Ti0.02Al4.89Si6.54O10(OH)4(原生白云母)、K1.55Na0.07...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中存在3种类型白云母,即原生白云母、交代型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其平均晶体化学式分别为:K1.62Na0.06Fe0.32Mg0.39Ti0.02Al4.89Si6.54O10(OH)4(原生白云母)、K1.55Na0.07Fe0.43Mg0.24Ti0.03Al4.96Si6.50O10(OH)4(交代型白云母)、K1.51Na0.07Fe0.27Mg0.21Ti0.00Al4.98Si6.65O10(OH)4(次生白云母)。根据富城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结合白云母、黑云母稳定曲线及合成花岗岩初融曲线对比分析,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中交代型白云母是在花岗岩结晶过程中交代较早晶出的黑云母形成的,其形成温度高于花岗岩熔体的固相线温度(~650℃),故应归属于原生白云母。本文提出根据岩石学宏观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岩相学微观特征区分花岗岩中原生白云母与次生白云母的综合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
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富城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白云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广文
潘家永
+4 位作者
彭花明
任锦荣
范鹏飞
李海东
张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9,共8页
白云母是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花岗岩、伟晶岩、云英岩和变质岩中,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选取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的白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大...
白云母是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花岗岩、伟晶岩、云英岩和变质岩中,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选取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的白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白云母,即原生白云母、交代型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且岩相学特征各异。结合前人对原生与次生白云母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以及岩相学特征,认为交代型白云母应归属于原生白云母。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结晶温度为801~872℃,指示其形成于地壳浅部,压力不大的条件下,且岩浆中水分、An组分(更长石)的存在导致岩浆白云母结晶时深度较浅,只有在聚敛构造环境下才能结晶出原生白云母等条件,推断出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深度可能小于11~15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原生
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大岭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沩山岩体多期云母的Rb-Sr同位素年龄和矿物化学组成及其成岩成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
27
3
作者
丁兴
孙卫东
+3 位作者
汪方跃
陈林丽
李秋立
陈福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23-3840,共18页
华南分布了大量的印支期-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其成岩及相关成矿过程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选择湖南典型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沩山岩体为例,通过细致研究其中多期云母的单颗粒Rb-Sr年龄及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它们对相关成岩成矿过程的指...
华南分布了大量的印支期-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其成岩及相关成矿过程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选择湖南典型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沩山岩体为例,通过细致研究其中多期云母的单颗粒Rb-Sr年龄及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它们对相关成岩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单颗粒云母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显示,沩山复式花岗岩主体唐市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1.9±5.8Ma(MSWD=3.8),主体边部的新浦高演化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7.0±13Ma(MSWD=1.6),主体内部的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结晶年龄为210.1±3.3Ma(MSWD=0.21)。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及激光探针LA-ICM-MS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沩山复式花岗岩中黑云母或白云母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指示该岩体多期岩浆的温度、氧逸度以及源岩浆成分的差异。本文研究还表明,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属于次生白云母,不能用来限定岩浆源区深度及岩石成因。鉴于多期云母的成分分异趋势及指示意义,我们认为沩山复式花岗岩多期岩浆具有同源关系,均来自于同一深部大岩浆房,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构造背景下经历分离结晶和/或同化混染作用侵位而成。其中,印支晚期及之后的二云母花岗岩可能最具铀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
云母
Rb-Sr年龄
黑
云母
原生
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沩山岩体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岗岩中原生与次生白云母的鉴别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体为例
被引量:
21
1
作者
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机构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基金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YK08)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CI-04)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306007)
文摘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中存在3种类型白云母,即原生白云母、交代型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其平均晶体化学式分别为:K1.62Na0.06Fe0.32Mg0.39Ti0.02Al4.89Si6.54O10(OH)4(原生白云母)、K1.55Na0.07Fe0.43Mg0.24Ti0.03Al4.96Si6.50O10(OH)4(交代型白云母)、K1.51Na0.07Fe0.27Mg0.21Ti0.00Al4.98Si6.65O10(OH)4(次生白云母)。根据富城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结合白云母、黑云母稳定曲线及合成花岗岩初融曲线对比分析,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中交代型白云母是在花岗岩结晶过程中交代较早晶出的黑云母形成的,其形成温度高于花岗岩熔体的固相线温度(~650℃),故应归属于原生白云母。本文提出根据岩石学宏观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岩相学微观特征区分花岗岩中原生白云母与次生白云母的综合鉴别方法。
关键词
原生
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富城岩体
Keywords
primary muscovite
secondary muscovite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
Fucheng pluton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78.959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白云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广文
潘家永
彭花明
任锦荣
范鹏飞
李海东
张涛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核工业二三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9,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4B02)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U1403292)联合资助
文摘
白云母是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花岗岩、伟晶岩、云英岩和变质岩中,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选取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的白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白云母,即原生白云母、交代型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且岩相学特征各异。结合前人对原生与次生白云母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以及岩相学特征,认为交代型白云母应归属于原生白云母。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结晶温度为801~872℃,指示其形成于地壳浅部,压力不大的条件下,且岩浆中水分、An组分(更长石)的存在导致岩浆白云母结晶时深度较浅,只有在聚敛构造环境下才能结晶出原生白云母等条件,推断出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深度可能小于11~15 km。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原生
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大岭上
Keywords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s
primary muscovite
secondary muscovite
Dalingshang
分类号
P619.22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沩山岩体多期云母的Rb-Sr同位素年龄和矿物化学组成及其成岩成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
27
3
作者
丁兴
孙卫东
汪方跃
陈林丽
李秋立
陈福坤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23-3840,共18页
基金
科技部973项目(2012CB416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112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090374)联合资助
文摘
华南分布了大量的印支期-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其成岩及相关成矿过程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选择湖南典型的花岗质复式大岩基——沩山岩体为例,通过细致研究其中多期云母的单颗粒Rb-Sr年龄及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它们对相关成岩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单颗粒云母Rb-Sr等时线定年结果显示,沩山复式花岗岩主体唐市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1.9±5.8Ma(MSWD=3.8),主体边部的新浦高演化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年龄为227.0±13Ma(MSWD=1.6),主体内部的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结晶年龄为210.1±3.3Ma(MSWD=0.21)。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及激光探针LA-ICM-MS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沩山复式花岗岩中黑云母或白云母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指示该岩体多期岩浆的温度、氧逸度以及源岩浆成分的差异。本文研究还表明,巷子口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属于次生白云母,不能用来限定岩浆源区深度及岩石成因。鉴于多期云母的成分分异趋势及指示意义,我们认为沩山复式花岗岩多期岩浆具有同源关系,均来自于同一深部大岩浆房,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构造背景下经历分离结晶和/或同化混染作用侵位而成。其中,印支晚期及之后的二云母花岗岩可能最具铀矿找矿前景。
关键词
单颗粒
云母
Rb-Sr年龄
黑
云母
原生
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沩山岩体
华南
Keywords
Single-grain mica Rb-Sr age
Biotite
Primary muscovite
Secondary muscovite
Weishan granite
South China
分类号
P578.959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花岗岩中原生与次生白云母的鉴别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体为例
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白云母研究
黄广文
潘家永
彭花明
任锦荣
范鹏飞
李海东
张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南沩山岩体多期云母的Rb-Sr同位素年龄和矿物化学组成及其成岩成矿指示意义
丁兴
孙卫东
汪方跃
陈林丽
李秋立
陈福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