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淮南煤田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比例及资源意义
被引量:
23
1
作者
张小军
陶明信
+2 位作者
解光新
王彦龙
史宝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8,共5页
主要利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计算,对淮南煤田各研究矿区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煤层气的比例进行了对比估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估算的研究区煤层气的混合比例较为一致。淮南煤田混合煤层气中次生生物成因气所占比例较大,最高达到了79%...
主要利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计算,对淮南煤田各研究矿区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煤层气的比例进行了对比估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估算的研究区煤层气的混合比例较为一致。淮南煤田混合煤层气中次生生物成因气所占比例较大,最高达到了79%,最低的也占到了43%。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也表明,煤层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可明显提高煤储层的含气量。因此,淮南煤田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对矿区煤层气资源的贡献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气
热
成因
气
次生生物成因气
混合比例
资源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淮南煤田为例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小军
陶明信
+2 位作者
马锦龙
王万春
孙国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2-626,共5页
淮南煤田煤层气属于热成因和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混合气。不同矿区和不同煤层中煤层气的δ13C1值有明显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现今淮南煤田的煤层气藏中后期生成的次生生物气与残留在煤层中的热解气混合比例不同造成的。研究显示,淮南煤田煤...
淮南煤田煤层气属于热成因和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混合气。不同矿区和不同煤层中煤层气的δ13C1值有明显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现今淮南煤田的煤层气藏中后期生成的次生生物气与残留在煤层中的热解气混合比例不同造成的。研究显示,淮南煤田煤层气的δ13C1值明显轻于我国热成因煤型气和世界主要地区煤层气的1δ3C1值,表现出了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δ13C1值的变化特征;而δ13C2值明显与我国热成因煤型气和世界主要地区煤层气的δ13C2值处于同一分布范围,表现出了热成因气δ13C2值的特征。淮南煤田煤层气的1δ3CCO2值反映出煤层气中的CO2主要为煤热解而来,部分是次生生物气生成过程中,经过了微生物的还原作用而残留的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次生生物成因气
煤层
气
淮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阜新盆地煤层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
24
3
作者
朱志敏
沈冰
+1 位作者
崔洪庆
周家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70,共4页
对阜新盆地煤层气成分、气体同位素和热演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气体组分中甲烷含量高,主要为干气;气体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1)为-58.00‰^-44.70‰,气体较轻;煤的镜质体反射率为0.42%~1.67%,热演化程度较低。另外,盆地在孙家湾期整体隆...
对阜新盆地煤层气成分、气体同位素和热演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气体组分中甲烷含量高,主要为干气;气体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1)为-58.00‰^-44.70‰,气体较轻;煤的镜质体反射率为0.42%~1.67%,热演化程度较低。另外,盆地在孙家湾期整体隆升,地下水以地表降水渗入为主,早期生成的原生生物气生成量有限且大多散失,考虑到成煤后两期岩浆活动,现今保存的煤层气为次生生物-热解混合成因煤层气,盆地煤层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应针对此类混合成因煤层气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气
次生
生物
-热解混合
成因
气
阜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煤田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比例及资源意义
被引量:
23
1
作者
张小军
陶明信
解光新
王彦龙
史宝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372065)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2CB211701)资助.
文摘
主要利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计算,对淮南煤田各研究矿区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混合煤层气的比例进行了对比估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估算的研究区煤层气的混合比例较为一致。淮南煤田混合煤层气中次生生物成因气所占比例较大,最高达到了79%,最低的也占到了43%。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也表明,煤层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可明显提高煤储层的含气量。因此,淮南煤田中后期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对矿区煤层气资源的贡献重大。
关键词
煤层
气
热
成因
气
次生生物成因气
混合比例
资源意义
Keywords
combed gases, thermogenie gases, secondary biogenie gases, mixing proportion, resources significance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淮南煤田为例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小军
陶明信
马锦龙
王万春
孙国强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2-62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2CB211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65)共同资助
文摘
淮南煤田煤层气属于热成因和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混合气。不同矿区和不同煤层中煤层气的δ13C1值有明显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现今淮南煤田的煤层气藏中后期生成的次生生物气与残留在煤层中的热解气混合比例不同造成的。研究显示,淮南煤田煤层气的δ13C1值明显轻于我国热成因煤型气和世界主要地区煤层气的1δ3C1值,表现出了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δ13C1值的变化特征;而δ13C2值明显与我国热成因煤型气和世界主要地区煤层气的δ13C2值处于同一分布范围,表现出了热成因气δ13C2值的特征。淮南煤田煤层气的1δ3CCO2值反映出煤层气中的CO2主要为煤热解而来,部分是次生生物气生成过程中,经过了微生物的还原作用而残留的CO2。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次生生物成因气
煤层
气
淮南煤田
Keywords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secondary biogenic gas coalbed gases Huainan coal field
分类号
TE12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阜新盆地煤层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
24
3
作者
朱志敏
沈冰
崔洪庆
周家云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70,共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99910010311)
文摘
对阜新盆地煤层气成分、气体同位素和热演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气体组分中甲烷含量高,主要为干气;气体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1)为-58.00‰^-44.70‰,气体较轻;煤的镜质体反射率为0.42%~1.67%,热演化程度较低。另外,盆地在孙家湾期整体隆升,地下水以地表降水渗入为主,早期生成的原生生物气生成量有限且大多散失,考虑到成煤后两期岩浆活动,现今保存的煤层气为次生生物-热解混合成因煤层气,盆地煤层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应针对此类混合成因煤层气进行。
关键词
煤层
气
次生
生物
-热解混合
成因
气
阜新盆地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secondary biogenetic-pyrogenation gas
Fuxin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淮南煤田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比例及资源意义
张小军
陶明信
解光新
王彦龙
史宝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以淮南煤田为例
张小军
陶明信
马锦龙
王万春
孙国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阜新盆地煤层气成因分析
朱志敏
沈冰
崔洪庆
周家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