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调节剂诱导转Bt基因棉花杀虫蛋白和主要抗虫次生物的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永军 郭予元 +1 位作者 吴孔明 王武刚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初步探讨了水杨酸和缩节胺处理转 Bt基因棉花后顶端嫩叶中 Bt杀虫蛋白和主要抗虫次生物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 ,水杨酸和缩节胺处理不能明显影响转 Bt基因棉花顶端嫩叶中 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 ;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和缩节胺处理能够明显提高... 初步探讨了水杨酸和缩节胺处理转 Bt基因棉花后顶端嫩叶中 Bt杀虫蛋白和主要抗虫次生物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 ,水杨酸和缩节胺处理不能明显影响转 Bt基因棉花顶端嫩叶中 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 ;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和缩节胺处理能够明显提高转 Bt基因棉花顶端嫩叶中缩合单宁和芸香苷的含量 ;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还能够明显提高转 Bt基因棉花顶端嫩叶中总抗虫萜烯类物质的含量 ;而缩节胺处理对转 Bt基因棉花顶端嫩叶中总抗虫萜烯类物质的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调节剂 诱导 转BT基因 抗虫 次生物 转基因棉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虫蛋白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
2
作者 万欣 洪崇竣 +2 位作者 王进绅 宋高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目的 研究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否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方法 以天然SARS-CoV-2进入抑制剂甘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的拼合原理等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 目的 研究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否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方法 以天然SARS-CoV-2进入抑制剂甘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的拼合原理等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利用SARS-CoV-2假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该系列甘草次酸衍生物的体外抗SARS-CoV-2活性;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假病毒模型寻找先导化合物1b的抗病毒作用靶点;利用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体系,检测先导化合物1b是否作用于SARS-CoV-2病毒入侵宿主的膜融合过程;基于分子对接与定点突变技术,确定先导化合物1b与S蛋白的作用模式等。结果 先导化合物1b对SARS-CoV-2奥密克戎假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EC50值为3.28μmol/L(P<0.05),对其它SARS-CoV-2变异株假病毒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细胞-细胞膜融合实验显示1b能够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分子对接预测先导化合物1b可与S1与S2亚基交界处的空腔中的Glu309、Ser305、Arg765、Lys964等多个保守氨基酸残基产生氢键作用,亲和力为-8.6 kcal/mol。化合物1b在10、5、2.5、1.25μmol/L时对Arg765、Lys964、Glu309和Leu303突变后的假病毒的抑制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 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够靶向作用于S蛋白,特异性干扰病毒-细胞膜融合阶段,继而发挥抗SARS-CoV-2感染的作用,是一类结构新颖的小分子SARS-CoV-2融合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 刺突蛋白 甘草酸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衍生物TY501抗肺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耿艳艳 于冰 +3 位作者 周植星 胡倩倩 徐为人 汤立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索甘草次酸衍生物TY501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抗肺纤维化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TY5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经气道给予BLM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每天灌胃... 目的探索甘草次酸衍生物TY501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抗肺纤维化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TY5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经气道给予BLM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每天灌胃给予受试药。实验结束后,测定肺系数、氧分压(Pa O2),测定BALF中ALB、ALP、LDH以及肺组织中GSH、HYP含量,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4)含量。结果 1肺纤维化早期肺泡炎阶段相关指标: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肺系数显著下降(P<0.05)、Pa O2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BALF中ALP、ALB以及LDH呈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肺组织匀浆中GSH含量反馈性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含量降低(P<0.05);(2)肺纤维化晚期肺间质纤维化阶段:大鼠肺组织HYP、血清PCⅢ(TGF-β通路指标)、血清COL4(MMPs通路指标)含量,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Y501对肺纤维化治疗存在价值,能够减轻BLM诱导的肺纤维化程度。TY501可能通过阻断TGF-β的作用、抑制MMPs等多途径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减轻肺纤维化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衍生物 TY501 特发性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哌嗪衍生物A30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5
4
作者 钟里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A)哌嗪衍生物A30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18β-GA组、A30组,采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胱天蛋白酶8(c... 目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A)哌嗪衍生物A30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18β-GA组、A30组,采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胱天蛋白酶8(caspase-8)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 (2~128)μg/m L A30均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18β-GA和A30均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并且A30处理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18β-GA组。与对照组相比,18β-GA和A30组的G2/M期细胞显著增加,caspase-8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而Bcl2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A30能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强于18β-GA,与降低细胞Bcl2水平和增加caspase-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酸哌嗪衍生物A30 SMMC-7721细胞 细胞增殖 胱天蛋白酶8(caspase-8)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 被引量:1
5
作者 汤莹 胡炳成 +3 位作者 周维友 刘组亮 孙呈郭 徐士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6,462,共6页
用合成的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作催化剂,在未加入辅助还原剂和其他溶剂的条件下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温度150℃,釜压0.80 MPa,n(催化剂)∶n(底物)≈1∶4.63×105时,钴次卟啉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的... 用合成的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作催化剂,在未加入辅助还原剂和其他溶剂的条件下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温度150℃,釜压0.80 MPa,n(催化剂)∶n(底物)≈1∶4.63×105时,钴次卟啉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4种钴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的底物转化率在4 h内都达到了14%以上,目标产物环己酮和环己醇的选择性(简称酮醇选择性)在82%以上。其中,钴3,8-二硝基次卟啉二甲酯催化活性最好:环己烷转化率在3.5 h升至19.34%,环己烷氧化目标产物酮醇的选择性为82.30%,催化剂转化数达8.8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衍生物 环己烷 催化氧化 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管辉达 王秀丽 +3 位作者 林珈好 徐昕 褚福浩 王玉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90-2196,共7页
目的:合成两亲性导向分子甘草次酸衍生物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18-GA-Suc),研究其掺入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GTS-Li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1HNMR和13CNMR表征18-GA-Suc的结构,通过单... 目的:合成两亲性导向分子甘草次酸衍生物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18-GA-Suc),研究其掺入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GTS-Li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1HNMR和13CNMR表征18-GA-Suc的结构,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18-GA-Suc的投料量,低速离心法测定其掺入比率,比较修饰前后复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以平衡透析法考察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的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Suc-GTS-Lip)中3种成分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优化的处方工艺为:18-GA-Suc投料量为膜材的10%(mol·mol-1),掺入比率为96.58%。Suc-GTS-Lip形态圆整,分布均匀,其中甘草次酸(GA)、丹参酮ⅡA(TSN)和丹酚酸B(Sal B)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6.15%,81.70%,91.05%,平均粒径为128.7 nm,平均Zeta电位为-15.5m V。GA和TSN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Sal B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xon-crowell方程。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18-GA-Suc)能在脂质体膜上成功表达,本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GA、TSN和Sal B 3种成分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肝靶向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衍生物 甘草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复方脂质体 处方优化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越 张玉彦 +1 位作者 李学强 周学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22-2832,共11页
本试验研究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利用Hoechst-33258细胞凋亡染色试... 本试验研究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利用Hoechst-33258细胞凋亡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检测Caspases-3的活性进一步说明用药组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经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可诱导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酸吡啶酰胺衍生物 HeLa细胞 SMMC-7721细胞 SGC-790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覃伟权 余凤玉 +2 位作者 黄山春 李朝绪 马子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84-88,共5页
测定了假药、菠萝蜜、含羞草、飞机草、白花篙、腰果等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拒食活性、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的影响,以及对实验种群增长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所试植物乙醇提取物中假药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的... 测定了假药、菠萝蜜、含羞草、飞机草、白花篙、腰果等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拒食活性、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的影响,以及对实验种群增长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所试植物乙醇提取物中假药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的拒食活性最好,在0.01g/mL浓度下,1~5龄幼虫及成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1.52%、71.34%、60.98%、48.98%、43.75%和67.38%。植物乙醇提取物处理后,椰心叶甲发育历期延长。0.01g/mL假药乙醇提取物处理后,椰心叶甲完成1代所需时间为73.58d,明显长于对照的43.34d;而同浓度腰果乙醇提取物处理,椰心叶甲完成1代所需时间为48.06d,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对实验种群的作用因子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各植物乙醇提取物主要影响了椰心叶甲生殖力下降、卵不孵化和1~2龄幼虫死亡,导致种群增长趋势下降,其干扰作用指数分别为0.0108、0.0386、0.1764、0.2458、0.3437和0.5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次生物 椰心叶甲 拒食作用 发育历期 生命表 种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研制成禽类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新技术
9
《饲料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63-63,共1页
不使用抗生素电能防治家禽常见病的饲料生产新技术—禽类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新技术,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
关键词 生物发酵饲料 禽类 上海 生产新技术 研制成功 常见病 抗生素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生物入侵防控研究居全国前列
10
作者 陈世平 《中国果业信息》 2009年第12期37-38,共2页
11月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首届国际生物入侵防控大会圆满闭幕,来自44个国家的500多名专家在会上发出了《福州宣言》。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重视生物入侵,并提供必要资源应对这个全球威胁;建立国际专家委员会,提供科技... 11月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首届国际生物入侵防控大会圆满闭幕,来自44个国家的500多名专家在会上发出了《福州宣言》。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重视生物入侵,并提供必要资源应对这个全球威胁;建立国际专家委员会,提供科技与政策咨询:每4年召开一次生物人侵国际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福建省 防控 专家委员会 国际组织 国际大会 福州市 次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mechanisms of Cr(VI)adsorption on biosynthetically derived iron-minerals
11
作者 ZHANG Ke ZENG Xiang-feng +6 位作者 WANG Jun GAN Min ZHU Jian-yu HE Qiang HAZEN Terry C. LIU Jun-wu FANG Ying-ch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376-391,共16页
In this study,Schwertmannite,Akaganéite and ammoniojarosite were biosynthesized by different bacteria and character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cteria are critical in mediating the mineral formation process:the... In this study,Schwertmannite,Akaganéite and ammoniojarosite were biosynthesized by different bacteria and character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cteria are critical in mediating the mineral formation process:the morphology,crystallinity,grain siz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each mineral varied upon different bacteria and culturing conditions.In addition,the formed minerals’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group disparity lead to different morphology,crystallinity and subsequent adsorption performance.In particular,adsorption difference existed in iron minerals biosynthesized by different bacteria.The maximal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Akaganéite,Schwertmannite and ammoniojarosite were 26.6 mg/g,17.5 mg/g and 3.90 mg/g respectively.Cr(VI)adsorption on iron-minerals involves hydrogen bonding,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and ligand exchange.The adsorption only occurred on the surface of ammoniojarosite,while for Akaganéite and Schwertmannite,the tunnel structure greatly facilitated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nd improved adsorption capacity.Thus,the molecular structure is the primary determining factor for adsorption performance.Collectively,the results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in selecting suitable bacteria for synthesizing heavy-metal scavenging mineral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secondary minerals biosynthesize BIOMINERALIZATION Cr(VI)adsorption heavy-metal scavenging miner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夏季PM2.5中生物源SOA的分子组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衣雅男 姚蒸蒸 +8 位作者 侯战方 周瑞文 李政 刘晓迪 王亚晨 伏梦璇 魏本杰 燕丽 孟静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52-3359,共8页
为探究泰山夏季PM2.5中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BSOA)的分子组成、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6年7~8月在泰山山顶进行PM2.5样品采集,并对碳质组分、无机离子和BSOA示踪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碳(EC)和左旋葡聚糖质量浓度处于较低... 为探究泰山夏季PM2.5中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BSOA)的分子组成、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6年7~8月在泰山山顶进行PM2.5样品采集,并对碳质组分、无机离子和BSOA示踪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碳(EC)和左旋葡聚糖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且昼夜差异较小(t检验,P<0.05),表明采样期间泰山山顶气溶胶受人为污染排放的影响较小.BSOA示踪物的总质量浓度呈昼高夜低的变化特征,表明白天较强的温度和太阳辐射使得气溶胶的氧化程度比夜间强.其中,异戊二烯类SOA示踪物的质量浓度最高达(77.64±51.79)ng/m3,其次为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SOA示踪物,分别为(33.68±21.29)和(6.97±3.28)ng/m3.基于示踪物-产率法估算得出SOC异戊二烯对有机碳(OC)的贡献率(15.3%)最高.由BSOA示踪物与RH(R≤-0.45)和pHis(R≤-0.53)的负相关性可知,高湿条件可以降低气溶胶的酸度进而抑制BSOA通过酸催化氧化反应的形成.由BSOA与温度和人为源指示物(左旋葡聚糖和EC)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采样期间泰山地区BSOA主要受当地BVOCs氧化反应的影响,而受长距离传输人为污染源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源二有机气溶胶(BSOA) 异戊二烯 单萜烯 酸催化氧化反应 高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市林业有害生物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正红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6期80-83,共4页
通过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补充了当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提供了本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的本底资料,同时对本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本次普查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普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全国第三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十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刘洪林 王红岩 +3 位作者 赵群 林英姬 桑树勋 雍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我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气煤以下的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量15.13×1012m3。迄今为止尚无成功开发先例,地质成藏基础研究亟待加强。论文通过对吐哈盆地煤层气成藏条件、成藏特征分析,探讨了地质构造、聚煤作用、煤系特征、生物气形成... 我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气煤以下的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量15.13×1012m3。迄今为止尚无成功开发先例,地质成藏基础研究亟待加强。论文通过对吐哈盆地煤层气成藏条件、成藏特征分析,探讨了地质构造、聚煤作用、煤系特征、生物气形成与保存等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控制因素,初步确定了吐哈盆地煤层气成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把吐哈盆地煤层气成藏模式划分为盆内凹陷成藏模式、盆缘陡坡成藏模式和盆缘缓坡成藏模式3种类型,根据成藏过程的匹配特征把煤层气藏类型划分为储-逸型低压逸散式、储-运-逸型运移储集式两种类型,该划分方案有助于指导低煤阶煤层气成因研究与资源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勘探 次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8
15
作者 刘洪林 李景明 +1 位作者 王红岩 赵庆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22,共3页
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为了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美国粉河盆地和我国准噶尔盆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影响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因素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为了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美国粉河盆地和我国准噶尔盆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影响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因素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主要通过影响低煤阶二次生物气来影响煤层气富集程度。粉河盆地的甲烷风化带由于受到第四纪冰期以及二次生物气的影响,变得很浅;而中国西北地区由于干旱,二次生物气少,煤层甲烷风化带却很深。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正是进入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化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最终导致了中、美两国在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方面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煤阶 煤层气 气藏形成 粉河盆地 准噶尔盆地 水文地质条件 次生物 第四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二羧基乙基)-卟啉的简易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欢 胡炳成 +1 位作者 徐士超 胡田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1-703,711,共4页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在甲酸-铁粉体系下,通过调节铁粉与氯化血红素的摩尔比,一步合成(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二羧基乙基)-卟啉(双乙基次卟啉,Ⅱ)。探讨了反应过程中铁粉用量、温度、时间对目标产物(Ⅱ)合成的影响。结... 以氯化血红素(Ⅰ)为原料,在甲酸-铁粉体系下,通过调节铁粉与氯化血红素的摩尔比,一步合成(2,7,12,18-四甲基-3,8-二乙基-13,17-二羧基乙基)-卟啉(双乙基次卟啉,Ⅱ)。探讨了反应过程中铁粉用量、温度、时间对目标产物(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铁粉和氯化血红素的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 h时,目标产物(Ⅱ)产率达到97.6%。通过1HNMR、MS、UV-vis和IR测试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血红素 卟啉衍生物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啤酒问世
17
《农村科技》 2003年第9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奶啤酒 园区化建设 鲜牛奶 营养 次生物发酵技术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治理的新发展及中国因应
18
作者 郭萍 严凌成 《中国软科学》 2025年第8期10-19,共10页
2024年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通过全球首个专门规制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以下简称DSI)利用惠益分享问题的多边机制,体现了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的现代国际法理念。研究发现,该多边机制的通过可能会对中国DSI利益相关... 2024年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通过全球首个专门规制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以下简称DSI)利用惠益分享问题的多边机制,体现了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的现代国际法理念。研究发现,该多边机制的通过可能会对中国DSI利益相关方产生潜在影响,建议中国加快构建DSI协同治理工作机制,研究制定DSI利用惠益分享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I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缔约方大会 公平公正惠益分享 多边机制 中国因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