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的调查及培育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月多
郑富源
+3 位作者
江波
周家骏
邓观贵
欧阳洪云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9-43,共5页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复层结构,层次明显。其林木生长较马尾松纯林、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快。经疏伐抚育和适当施肥,促进了生长。
关键词
马尾松
常绿阔叶树
次生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存活对密度和生境的响应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令君
张春雨
+1 位作者
姚杰
赵秀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180,共9页
【目的】探究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在群落、龄级和物种3个水平对幼苗存活的影响及相对重要性,为温带森林幼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209个幼苗监测样站连续3年(2016—2018)的动态监...
【目的】探究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在群落、龄级和物种3个水平对幼苗存活的影响及相对重要性,为温带森林幼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209个幼苗监测样站连续3年(2016—2018)的动态监测及光照和土壤条件的测定,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划分零模型、生物模型、生境模型和全模型4个模型,在群落、龄级和物种3个水平分析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2016—2018年累计调查到乔木幼苗共计3970株,分属19种10科13属,其中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幼苗树种是水曲柳、紫椴、色木槭、红松和东北枫;至调查结束时(2018年9月),幼苗死亡数量共计2644株,存活率为33.4%;在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幼苗邻体个体数、土壤有效钾和全磷含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在龄级水平上,不同年龄幼苗个体的存活对生物邻体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响应存在差异,当年生幼苗存活率与同种幼苗邻体密度和异种幼苗邻体密度均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且与异种大树邻体胸高断面积之和显著负相关(P<0.05),多年生幼苗存活率与生物邻体变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土壤有效钾和全磷含量等非生物环境因素显著正相关(P<0.05);在物种水平上,幼苗个体存活的影响因素表现出种间差异,水曲柳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幼苗邻体个体数显著正相关(P<0.05),色木槭的幼苗存活率与同种大树邻体胸高断面积之和显著负相关(P<0.05),紫椴幼苗在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的生境中存活率更高,而红松幼苗偏好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土壤环境。【结论】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共同影响乔木幼苗存活,但其相对重要性随年龄和树种而变化。当年生幼苗存活主要受邻体的影响,而生境因素对多年生幼苗存活影响更显著。密度制约效应在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群落中得到验证,与土壤养分条件相关联的生境过滤作用对幼苗存活影响显著。在林分更新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幼苗个体存活影响因素的种间和龄级差异,在主要树种育苗及林下补植中需结合考虑不同树种偏好的生境因素进行适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
针阔
混交林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乔木幼苗存活
生物邻体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注森林健康 加快发展混交林
3
作者
王纯明
《国土绿化》
2005年第3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森林健康
混交林
苗木运输
次生混交林
改造
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西次生针阔混交群落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陈会智
黎艳明
周毅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35-40,共6页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经采伐干扰和人工造林后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参照CTFS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06年在广东粤西马尾松针阔次生林建立2 hm2固定监测样地。在对样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与...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经采伐干扰和人工造林后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参照CTFS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06年在广东粤西马尾松针阔次生林建立2 hm2固定监测样地。在对样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1)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207种,隶属于79科144属,数量优势科为茜草科、大戟科、樟科、番荔枝科、紫金牛科、禾本科和蔷薇科;单种属植物较多(101属),占总属数的70.14%。林下植物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绝对优势,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2)物种的丰富度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灌木层>藤本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Simpson指数则为乔木幼苗>藤本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
次生
针阔
混交林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的调查及培育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月多
郑富源
江波
周家骏
邓观贵
欧阳洪云
机构
浙江省林科所
浙江省建德林场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摘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复层结构,层次明显。其林木生长较马尾松纯林、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快。经疏伐抚育和适当施肥,促进了生长。
关键词
马尾松
常绿阔叶树
次生混交林
分类号
S7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存活对密度和生境的响应
被引量:
4
2
作者
孟令君
张春雨
姚杰
赵秀海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18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17YFC0504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643)
文摘
【目的】探究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在群落、龄级和物种3个水平对幼苗存活的影响及相对重要性,为温带森林幼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209个幼苗监测样站连续3年(2016—2018)的动态监测及光照和土壤条件的测定,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划分零模型、生物模型、生境模型和全模型4个模型,在群落、龄级和物种3个水平分析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2016—2018年累计调查到乔木幼苗共计3970株,分属19种10科13属,其中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幼苗树种是水曲柳、紫椴、色木槭、红松和东北枫;至调查结束时(2018年9月),幼苗死亡数量共计2644株,存活率为33.4%;在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幼苗邻体个体数、土壤有效钾和全磷含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在龄级水平上,不同年龄幼苗个体的存活对生物邻体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响应存在差异,当年生幼苗存活率与同种幼苗邻体密度和异种幼苗邻体密度均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且与异种大树邻体胸高断面积之和显著负相关(P<0.05),多年生幼苗存活率与生物邻体变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土壤有效钾和全磷含量等非生物环境因素显著正相关(P<0.05);在物种水平上,幼苗个体存活的影响因素表现出种间差异,水曲柳幼苗存活率与异种幼苗邻体个体数显著正相关(P<0.05),色木槭的幼苗存活率与同种大树邻体胸高断面积之和显著负相关(P<0.05),紫椴幼苗在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的生境中存活率更高,而红松幼苗偏好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土壤环境。【结论】密度制约和生境过滤共同影响乔木幼苗存活,但其相对重要性随年龄和树种而变化。当年生幼苗存活主要受邻体的影响,而生境因素对多年生幼苗存活影响更显著。密度制约效应在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群落中得到验证,与土壤养分条件相关联的生境过滤作用对幼苗存活影响显著。在林分更新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幼苗个体存活影响因素的种间和龄级差异,在主要树种育苗及林下补植中需结合考虑不同树种偏好的生境因素进行适当管理。
关键词
次生
针阔
混交林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乔木幼苗存活
生物邻体
生境
Keywords
secondary mixed conifer and broad-leaved forest
generalized mixed linear model
survival of arbor seedlings
biotic neighborhood
habitat
分类号
S754.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注森林健康 加快发展混交林
3
作者
王纯明
出处
《国土绿化》
2005年第3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森林健康
混交林
苗木运输
次生混交林
改造
抚育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西次生针阔混交群落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陈会智
黎艳明
周毅
机构
广州市白云区绿化工区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35-40,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局项目"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与研究"
文摘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经采伐干扰和人工造林后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参照CTFS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06年在广东粤西马尾松针阔次生林建立2 hm2固定监测样地。在对样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1)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207种,隶属于79科144属,数量优势科为茜草科、大戟科、樟科、番荔枝科、紫金牛科、禾本科和蔷薇科;单种属植物较多(101属),占总属数的70.14%。林下植物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绝对优势,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2)物种的丰富度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灌木层>藤本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Simpson指数则为乔木幼苗>藤本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
关键词
粤西
次生
针阔
混交林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物种组成
Keywords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secondary conifer and broadleaf mixed forest
understory vegetation
species diversity
species composition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的调查及培育试验
胡月多
郑富源
江波
周家骏
邓观贵
欧阳洪云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存活对密度和生境的响应
孟令君
张春雨
姚杰
赵秀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注森林健康 加快发展混交林
王纯明
《国土绿化》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粤西次生针阔混交群落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陈会智
黎艳明
周毅
《广东林业科技》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