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次生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
石放
王铸坤
李建浪
孙琦
易珍丽
李斌
刘柳
尹太举
|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次生油气藏成藏特征 |
付秀丽
张顺
梁江平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3
|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远源、次生油气藏成藏过程及主控因素 |
麻伟娇
卫延召
李霞
陶士振
李勇广
赵铮亚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4
|
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赵宗举
朱琰
李大成
俞广
杨树峰
陈汉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4
|
|
5
|
中国南方古隆起对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赵宗举
朱琰
邓红婴
徐云俊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57
|
|
6
|
调整改造作用对塔中油气藏的影响 |
庞宏
庞雄奇
石秀平
向才富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7
|
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
黄薇
国成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8
|
喜马拉雅运动对吐哈盆地油气藏的影响 |
曾溅辉
左胜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9
|
油气次生成藏动力学 |
张树林
张玉明
郭飞飞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0
|
松南油伴生CO_2气的成因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 |
曲希玉
杨会东
刘立
刘娜
齐赞
唐惠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1
|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贫化与次生成藏 |
蔡立国
李双建
刘全有
汪新伟
张荣强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孤东上第三系构造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
冯玉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13
|
桂北南丹-河池构造带晚白垩世岩石圈伸展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
罗金海
车自成
郭安林
程顺有
裴先治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4
|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年代与成藏特征 |
赵靖舟
庞雯
吴少波
罗继红
时保宏
贾孝红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15
|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
朱丽旭
吕延防
吴宇
魏长柱
张维君
尚尧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6
|
中国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领域分析 |
李大成
赵宗举
徐云俊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
2004 |
8
|
|
17
|
新疆塔东地区含油气系统建设与改造 |
吕宝凤
王核
夏斌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8
|
喜马拉雅运动对江陵凹陷油气成藏的影响 |
杨长清
陈孔全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4 |
4
|
|
19
|
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勘探 |
张抗
王俊玲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川西地区南部侏罗系次生气藏形成机制探讨 |
孙甫南
曾庆庸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