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丝栗栲次生林类型与树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建国
叶芬
+2 位作者
盛炜彤
詹有生
童书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51,共7页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状态下,理论上3个优势树种丝栗栲、罗浮栲和木荷竞争的最终格局是:罗浮栲由于其本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竞争能力差之故,首先衰退,其次是木荷,最终本区将形成丝栗栲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3)丝栗栲林在16a以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机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提高,当林龄在23a时达到最大,当林龄为36a时,多样性指标又随之下降;(4)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为:丝栗栲、罗浮栲、虎皮楠、红楠、木荷、山杜英、钩栲、野漆、刺毛杜鹃、野茉莉。这一排序结果反映了各树种在利用以光为主导因子的生态资源上的能力及其适应性幅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栗栲
次生林类型
树种多样性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型下红松种源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魏志刚
夏德安
+4 位作者
王瑞琪
张洋
刘莹莹
李若林
杨传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7-815,共9页
在林下间隙和斑块营造红松是促进天然次生林向阔叶红松林转变的重要经营手段。不同类型的次生林林冠下生长环境各异,对红松幼林生长与适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在小兴安岭丽林实验林场不同林型(杂木林、杨桦林和硬阔林)下开展了红...
在林下间隙和斑块营造红松是促进天然次生林向阔叶红松林转变的重要经营手段。不同类型的次生林林冠下生长环境各异,对红松幼林生长与适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在小兴安岭丽林实验林场不同林型(杂木林、杨桦林和硬阔林)下开展了红松种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对红松源地径、树高、当年高和保存率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林型下红松造林效果最好为杨桦林,其次为硬阔林,最差是杂木林;铁力种源为杨桦林和杂木林林下造林用的优良种源,汪清种源为硬阔林下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丽林实验林场
天然
次生林类型
红松
种源试验
优良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丝栗栲次生林类型与树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建国
叶芬
盛炜彤
詹有生
童书振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委员会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51,共7页
基金
林业部重点项目
文摘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状态下,理论上3个优势树种丝栗栲、罗浮栲和木荷竞争的最终格局是:罗浮栲由于其本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竞争能力差之故,首先衰退,其次是木荷,最终本区将形成丝栗栲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3)丝栗栲林在16a以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机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提高,当林龄在23a时达到最大,当林龄为36a时,多样性指标又随之下降;(4)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为:丝栗栲、罗浮栲、虎皮楠、红楠、木荷、山杜英、钩栲、野漆、刺毛杜鹃、野茉莉。这一排序结果反映了各树种在利用以光为主导因子的生态资源上的能力及其适应性幅度的大小。
关键词
丝栗栲
次生林类型
树种多样性
种间竞争
Keywords
Castanopsis fargesii secondary forest type tree species diversity niche breadth niche overlap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分类号
S792.17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型下红松种源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魏志刚
夏德安
王瑞琪
张洋
刘莹莹
李若林
杨传平
机构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盐碱地研究中心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丽林实验林场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7-81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C0504102)。
文摘
在林下间隙和斑块营造红松是促进天然次生林向阔叶红松林转变的重要经营手段。不同类型的次生林林冠下生长环境各异,对红松幼林生长与适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在小兴安岭丽林实验林场不同林型(杂木林、杨桦林和硬阔林)下开展了红松种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对红松源地径、树高、当年高和保存率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林型下红松造林效果最好为杨桦林,其次为硬阔林,最差是杂木林;铁力种源为杨桦林和杂木林林下造林用的优良种源,汪清种源为硬阔林下优良种源。
关键词
小兴安岭
丽林实验林场
天然
次生林类型
红松
种源试验
优良种源
Keywords
Xiaoxing’an Mountains
Lilin Experimental Forest Station
type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Pinus koraiensis
provenance test
superior provenance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丝栗栲次生林类型与树种多样性研究
张建国
叶芬
盛炜彤
詹有生
童书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型下红松种源试验
魏志刚
夏德安
王瑞琪
张洋
刘莹莹
李若林
杨传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