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热作用对原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特征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迪 郑朝阳 +3 位作者 王宇 周文喜 苏劲 蔡郁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59,共6页
原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分析是油-油、油-源对比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会受多种次生作用的改造而改变原始面貌。二叠纪发生的地幔柱事件不仅改造了塔里木盆地早期油气的储集条件,伴随的异常热作用对油气的地... 原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分析是油-油、油-源对比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会受多种次生作用的改造而改变原始面貌。二叠纪发生的地幔柱事件不仅改造了塔里木盆地早期油气的储集条件,伴随的异常热作用对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寻找TZ421井、TD2井、ZS1(ZS1c)井、TZ62井等受异常热作用改造的证据以及分析其原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的变化,发现原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特征记录了塔里木盆地存在的多种类型的异常热事件,反映了原油原始碳同位素特征经历的改造。通过分析异常热作用改造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反映了热液和岩浆热作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以及热蚀变作用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特征产生的差异性改造,揭示了不同类型异常热作用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馏的影响。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在作为塔里木海相原油端元油划分的依据时还需谨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正构烷烃 碳同位素 异常热作用 油-源对比 地幔柱 次生改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原油稠化地质成因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宇平 范小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5,46,共5页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惟一发现工业油流的古近系陆相残留盆地。早期勘探已揭示,油藏埋藏深度超过1 500 m为稀油,然而新完钻的W1井在1 800 m钻遇的原油仍偏稠,可见该盆地原油纵向分带性复杂。为明确原油稠化地质成因及有利稀油富集带,采...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惟一发现工业油流的古近系陆相残留盆地。早期勘探已揭示,油藏埋藏深度超过1 500 m为稀油,然而新完钻的W1井在1 800 m钻遇的原油仍偏稠,可见该盆地原油纵向分带性复杂。为明确原油稠化地质成因及有利稀油富集带,采用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原油性质、原油分布规律、原油稠化地质成因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盆地古近系牛堡组原油稠化主要受次生改造作用控制,并非低熟油所致;W1井油藏位于牛堡组顶部不整合面以下800 m油气氧化界面以内,由于该井位于盆地中央凹陷带中部断裂带,构造解释和岩心观察均显示断裂及高陡裂缝发育,导致原油轻组分散失,故油质偏稠,从而明确了该盆地原油纵向分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化地质成因 次生改造作用 油气氧化界面 稀油富集带 牛堡组 伦坡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