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室进气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建新 夏智勋 +4 位作者 王志吉 郭建 张炜 罗振兵 缪万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用k ε湍流模型以及EBU燃烧模型,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三维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空气射流与富燃燃气射流动量之比、射流速度和燃气发生器喷管数量对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燃动量比在一定范围内时,若空燃... 用k ε湍流模型以及EBU燃烧模型,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三维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空气射流与富燃燃气射流动量之比、射流速度和燃气发生器喷管数量对二次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燃动量比在一定范围内时,若空燃动量比变大,则二次燃烧效率升高;降低空气和燃气射流的速度有利于二次燃烧效率的提高;并且增加燃气发生器喷管数量能增强燃气与空气在头部的掺混效果,为燃烧创造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次燃烧室 进气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渣冶炼过程二次燃烧室堵塞原因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娟 宋兵 +3 位作者 韩可喜 李凯茂 肖军 叶恩东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本文从原料、工艺、设备和操作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二次燃烧室堵塞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二次燃烧室堵塞的优化改进建议,有效降低了二次燃烧室堵塞的频率,提高了钛渣冶炼设备的连续作业率,缩短了冶炼周期。
关键词 钛渣冶炼 次燃烧室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混排涡轮级间燃烧的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泽晖 蔡元虎 屠秋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涡轮混排燃烧室ITB(Inter-stage Turbine Burner)作为次燃烧室位于高压涡轮与低压涡轮之间。文章通过建立ITB混排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点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主要工作过程参数,如风扇压比、压气机压比、高压涡轮进口温度、ITB出口温... 涡轮混排燃烧室ITB(Inter-stage Turbine Burner)作为次燃烧室位于高压涡轮与低压涡轮之间。文章通过建立ITB混排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点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主要工作过程参数,如风扇压比、压气机压比、高压涡轮进口温度、ITB出口温度(低压涡轮进口温度)的选取范围及原则;并且对带有ITB与普通的混排涡扇发动机在不同的设计马赫数下进行比较分析。文章的结果有利于混排ITB涡扇发动机各个部件的设计参数选取,进而对于混排ITB涡扇发动机的发展、分析、优化提供有利的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风扇发动机 次燃烧室+ 数学模型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透平叶栅流道内液体射流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毛艳辉 巩学梅 +2 位作者 穆勇 刘存喜 徐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813,共6页
为研究液体在透平叶栅流道内雾化特性,在直流道和折转角分别为30&#176;、60&#176;的叶栅流道内进行了液体横向射流雾化试验,试验来流速度为56-91m/s,喷嘴压差为50-400 kPa ,采用喷油杆结构布置在叶片前缘喷射燃料,用Fraunhofer ... 为研究液体在透平叶栅流道内雾化特性,在直流道和折转角分别为30&#176;、60&#176;的叶栅流道内进行了液体横向射流雾化试验,试验来流速度为56-91m/s,喷嘴压差为50-400 kPa ,采用喷油杆结构布置在叶片前缘喷射燃料,用Fraunhofer 衍射技术测量液滴雾化细度,用CCD相机记录流道内液滴射流轨迹。研究发现:透平叶栅流道内液滴轨迹同时受液气动量比、叶片折转角度的影响,在叶片前缘向吸力面侧喷和逆喷时的雾化效果优于直流道内横向侧喷。喷嘴压差大于400 kPa时,向叶片吸力面侧喷的液滴索泰尔平均直径小于30μm,雾化粒径可满足燃气轮机燃烧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unhofer衍射 横向射流 液滴粒径 射流轨迹 次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