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旭红 俞剑莹 +2 位作者 吴敏华 叶晓英 黎绵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测定方法 改进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的浓度对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显色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东 李宇超 曲俊伟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环境空气中氨进行了监测,采用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探讨了氨的浓度对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显色的影响。在测定过程中发现氨的浓度在超出一定范围后会对显色反应产生较大影响,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讨。
关键词 氨的浓度 次氯酸钠-水杨酸 显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中微量氨的水杨酸-次氯酸钠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桑宏庆 钟涌海 刘效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肉中粗氨的新方法,可用于肉品新鲜度的检验。在常温下,NH3在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催化下于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作用,生成稳定的蓝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60为1.84×104L/mol·...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肉中粗氨的新方法,可用于肉品新鲜度的检验。在常温下,NH3在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催化下于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作用,生成稳定的蓝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60为1.84×104L/mol·cm,Sandell灵敏度为0.001μg/cm2,回归方程为:y=0.108x+0.0022线性范围为:0~0.5μg/ml,相关系数为0.9999,回收率在96%~103.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 水杨酸-次氯酸钠光度法 测定方法 粗氨 新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次氯酸钠光度法测定肉中的粗氨 被引量:1
4
作者 桑宏庆 孙慧 《肉类研究》 2002年第4期44-46,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肉中粗氨的新方法,可用于肉品新鲜度的检验。在常温下,NH3在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催化下于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作用,生成稳定的蓝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60为1.38×104L·mol...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肉中粗氨的新方法,可用于肉品新鲜度的检验。在常温下,NH3在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催化下于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钠和水杨酸作用,生成稳定的蓝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60为1.38×104L·mol-1·cm-1,Sandell灵敏度为0.001μg·cm-2,回归方程为:y=0.0368x-0.0019,线性范围为:0~0.5μg/ml,相关系数为0.9968,回收率在96%~103.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次氯酸钠光度法 测定 粗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法海水氨氮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皇甫咪咪 曲建强 +4 位作者 李燕 徐阁 石军 杜军兰 侯纯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对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法测量海水氨氮化学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对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法试剂配比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试剂配比。同时,用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法和靛酚蓝法测量24个海水水样,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在反应温度为35... 对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法测量海水氨氮化学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对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法试剂配比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试剂配比。同时,用水杨酸钠-次氯酸钠法和靛酚蓝法测量24个海水水样,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在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0 min时,用改进后的方法分别测量60、120μg/L的氨氮标准溶液,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2.8%,回收率分别为99.8%、100.8%。该方法试剂无毒、环保,操作简单、快速,可满足营养盐自动分析仪现场快速测量的要求,提高仪器的环境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次氯酸钠 氨氮 海水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高浓度氨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韵敏 王里奥 +1 位作者 胥腾屯 宋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为提升化学法对环境空气中高浓度氨的检出浓度,采用正交实验对《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4—2009)中气体采集流量、采样体积、吸收液浓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得出,采样体积对空气中高浓度氨的测定影响... 为提升化学法对环境空气中高浓度氨的检出浓度,采用正交实验对《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4—2009)中气体采集流量、采样体积、吸收液浓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得出,采样体积对空气中高浓度氨的测定影响显著。当采集流量为400mL/min、采样体积为5L、吸收液摩尔浓度为0.010mol/L时,对体积分数为0.05%的氨标准气体的回收率最高达96.69%。优化法氨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379.46mg/m^3,比标准法测定上限浓度提升了约30倍。采用标准法、优化法和气相色谱法对重庆市长生桥填埋场场界内空气中的氨进行测定,发现标准法氨检出浓度偏低。优化法与气相色谱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优化法有助于空气中氨的吸收,适用于有氮源污染的场界内空气中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高浓度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因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