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员的多项指标测定及综合分析
1
作者 吕俊陞 钱仪贞 +7 位作者 孙常省 张兆瑞 孙德光 马寿思 李安民 李树康 徐启彬 赵君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38例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运动员进行了心脏x线透视、休息时心电图、心音图、阿托品试验、蹬车次极量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测定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等多项指标检查,结果如下。一、一般资料... 38例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运动员进行了心脏x线透视、休息时心电图、心音图、阿托品试验、蹬车次极量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测定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等多项指标检查,结果如下。一、一般资料男21例、女17例。年龄:<20岁24例、20~29岁13例、>30岁1例。运动年限:2~5年18例、6~10年17例、>10年3例,休息时平均心率51.5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次极量运动 阿托品试验 窦缓 运动 体育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的肢体血流(文献综述)
2
作者 P.Ozolin 李晓烟 罗炳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9-11,共3页
在运动生理学研究中,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训练的适应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有关此方面的综述报道颇多,但主要论及训练过程中心脏结构及其功能的适应性改变;而本文则重点讨论肢体的血液供应以及常规训练对它的影响。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肢... 在运动生理学研究中,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训练的适应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有关此方面的综述报道颇多,但主要论及训练过程中心脏结构及其功能的适应性改变;而本文则重点讨论肢体的血液供应以及常规训练对它的影响。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肢体血流实验表明,耐力训练运动员休息时的前臂血流明显小于未训练者。这一变化不具特异性,即受训肢体和非受训肢体的血流都减少,例如,长跑运动员休息时的上肢血流也减少。但是,受训程度不同,上述变化不同,如网球运动员的受训手血流比对侧血流下降的程度要大。就整体看,血流变化的程度与运动性心搏缓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流 次极量运动 常规训练 安静状态 增加运动 运动 长跑运动 受试者 血液供应 定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不同时间行6分钟步行试验的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5
3
作者 蹇祥玉 叶秀莲 +3 位作者 路海云 郑韵仪 罗莹怡 吴丹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提前行6分钟步行试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69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于出院前1d行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组于PCI术后第4天行6MWT.比...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提前行6分钟步行试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69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于出院前1d行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组于PCI术后第4天行6MWT.比较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及试验中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BORG评分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及试验中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BORG评分、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将6分钟步行试验提前至术后第4天进行安全可行,可以评价Ⅰ期心脏康复的效果和运动能力,使患者出院前能更好得掌握自我训练方法,从而提高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 6分钟步行试验 次极量运动试验 心脏功能 心脏康复 运动耐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与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辉 孙景权 张一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8,共5页
目的:对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6-minutes stairs climbing and descending test,6MSCDT)的台阶数、峰值摄氧量(VO_2peak)与Bruce方案测得的最大摄氧量(VO_2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推测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探讨6MSCDT能否准确反映人... 目的:对六分钟上下楼梯试验(6-minutes stairs climbing and descending test,6MSCDT)的台阶数、峰值摄氧量(VO_2peak)与Bruce方案测得的最大摄氧量(VO_2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推测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探讨6MSCDT能否准确反映人体心肺耐力,为今后完善简易心肺耐力测定方法提供一点新的思路。方法:随机招募69名志愿者,进行6MSCDT和最大摄氧量的测试,计算6MSCDT测试结果,然后比较其与逐级递增负荷试验(Graded Exercise Testing,GXT)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6MSCDT的峰值摄氧量与GXT的最大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911,P<0.01);6MSCDT的台阶数与相对峰值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751,P<0.01);6MSCDT的台阶数与GXT中的最大摄氧量存在高度相关关系(r=0.556,P<0.01)。得到了以体重、台阶数和性别为自变量的推测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r=0.888,R^2=0.789,调整R^2=0.779,SEE=0.408L/min)。结论:6MSCDT可以用来推测最大摄氧量,并且可以成为一种评价心肺耐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楼梯 逐级递增负荷试验 心肺耐力 最大摄氧量 次极量运动 峰值摄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