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次固结系数与压力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余湘娟 董卫军 殷宗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通过正常固结软黏土室内分级加载次固结试验,得出了荷载对次固结特性有较明显影响,次固结系数与压力存在一定关系的结论.对于室内试验结果,采用修正的双曲线模型拟合了正常固结状态下土的次固结系数与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提出了正... 通过正常固结软黏土室内分级加载次固结试验,得出了荷载对次固结特性有较明显影响,次固结系数与压力存在一定关系的结论.对于室内试验结果,采用修正的双曲线模型拟合了正常固结状态下土的次固结系数与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提出了正常固结土次固结沉降量计算的一种修正方法,并以实际工程某一断面的次固结沉降计算为例,将该修正方法与其他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固结土次固结沉降计算须考虑压力对次固结沉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次固结系数 固结荷载 固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结构性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先伟 王常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6-482,共7页
天然沉积的软土普遍具有结构性,常规计算软土次固结变形的方法并没有反映结构性的影响。通过对漳州与青岛地区原状软土与重塑土进行次固结试验,研究软土结构性对次固结系数C a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土的C a随压力P增大而增大,在P接近结构... 天然沉积的软土普遍具有结构性,常规计算软土次固结变形的方法并没有反映结构性的影响。通过对漳州与青岛地区原状软土与重塑土进行次固结试验,研究软土结构性对次固结系数C a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土的C a随压力P增大而增大,在P接近结构屈服压力k时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减小,受P影响减弱,最后与重塑土的C a趋于一致;重塑土的Ca受压力影响很小,可视为常数。根据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比值a cC/C确定C a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由于结构性的影响,正常固结软土表现出"假超固结"现象,采用超固结角度对结构性软土Ca变化规律进行说明并不合适,而根据不同压力下软土结构破损的情况可以很好解释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结构性 次固结系数 结构屈服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软土次固结系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治厚 王建秀 吴江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预测软土地基次固结沉降,取上海祁连山南路地铁站地层土样进行三轴压缩固结试验,分析次固结系数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各个影响因素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主要对不同土性指标、不同载荷条件次固结系数变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次固结系... 预测软土地基次固结沉降,取上海祁连山南路地铁站地层土样进行三轴压缩固结试验,分析次固结系数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各个影响因素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主要对不同土性指标、不同载荷条件次固结系数变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次固结系数会随着土性指标的变化而变化,其影响力不会随载荷的变化而减弱,表明土性指标对次固结系数影响起主导作用;次固结系数也会随载荷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影响与土层所在的位置有关,对于深部土层以及压缩性较低的土层这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载荷因素对次固结系数影响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固结系数 三轴试验 土性指标 载荷因素 软土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软弱黏性土次固结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孟静 王云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6-470,共5页
次固结系数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常数,然而,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改变次固结系数也发生着变化。同样,大量的试验表明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含水率以及塑性指数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在着重研究北京平原区软弱黏性土次... 次固结系数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常数,然而,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改变次固结系数也发生着变化。同样,大量的试验表明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含水率以及塑性指数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在着重研究北京平原区软弱黏性土次固结特性的基础上,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对超固结土,次固结系数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对正常固结土,次固结系数随荷载增大而减小。次固结系数亦随着土样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且Cα/Cc比值为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黏性土 固结 次固结系数 压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海相软土次固结变形特性及其系数取值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维正 李天雄 +1 位作者 徐冉冉 葛孟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9-1318,共10页
次固结变形是导致深厚软土区基础设施过大工后沉降的重要原因,为研究珠海海相高含水率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和次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对珠海典型区域不同深度原状土样进行一维次固结压缩试验,分析固结压力、超固结比、不同加荷比对珠海软土... 次固结变形是导致深厚软土区基础设施过大工后沉降的重要原因,为研究珠海海相高含水率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和次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对珠海典型区域不同深度原状土样进行一维次固结压缩试验,分析固结压力、超固结比、不同加荷比对珠海软土次固结性状和次固结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次固结时程曲线呈反S型,同一土样累计次固结变形量约占总变形量的25%,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不可忽略;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在固结压力200 kPa左右达到峰值;次固结系数随超固结比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超固结比越大,土体次固结系数减小的程度越大;次固结变形随加荷比的增大而增大,但最终固结沉降量由所加的最大荷载决定。将试验得到的珠海软土次固结系数与其他沿海地区软土次固结系数对比发现:珠三角软土次固结系数在0.015~0.02之间,大于长三角和天津地区软土次固结系数,其次固结特性相对长三角和天津地区的更明显。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建立珠海软土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天然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线性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可为珠海地区软基处理合理设计和长期变形准确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软土 固结 固结 加荷比 次固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对软土次固结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7
6
作者 余湘娟 殷宗泽 董卫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3-916,共4页
现有计算软土次固结变形的常用方法是不考虑荷载对其影响的。大量的试验表明荷载对次固结有较明显的影响。本文对次固结变形与荷载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并着重研究了正常固结土的次固结特性,且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 现有计算软土次固结变形的常用方法是不考虑荷载对其影响的。大量的试验表明荷载对次固结有较明显的影响。本文对次固结变形与荷载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并着重研究了正常固结土的次固结特性,且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对超固结土,次压缩系数随荷载增大而增大;对正常固结土,次压缩系数随荷载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常固结土次固结沉降量随固结压力变化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固结 次固结系数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黏土次固结性状的变化规律与定量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玲玲 洪振舜 +1 位作者 刘松玉 陈福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6-1500,共5页
通过对6种不同的天然沉积土重塑样进行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明确了重塑黏土次固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孔隙比与对应于液限的孔隙比,得出了重塑黏土的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和孔隙比的减小而减小,且相同孔隙比下次固结系数随液限... 通过对6种不同的天然沉积土重塑样进行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明确了重塑黏土次固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孔隙比与对应于液限的孔隙比,得出了重塑黏土的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和孔隙比的减小而减小,且相同孔隙比下次固结系数随液限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定义了ln(1+e)-lnt双对数坐标下的次固结系数CαL,提出了双对数坐标次固结系数与液限孔隙比的定量关系表达式,为重塑黏土提供了简便实用的次固结变形计算方法,也为进一步完善Burland等提出的固有压缩概念与压缩理论奠定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压缩 重塑黏土 时间效应 次固结系数 液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压缩状态下上海地区软土的蠕变变形与次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徐珊 陈有亮 赵重兴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95-501,共7页
基于上海地区原状软土的一维固结试验,讨论了在不同加荷比、加荷速率及超载预压情况下软土的蠕变变形特性和次固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蠕变变形随应力水平、加荷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应力水平下,加荷比较大的土样蠕变变形较小。蠕变... 基于上海地区原状软土的一维固结试验,讨论了在不同加荷比、加荷速率及超载预压情况下软土的蠕变变形特性和次固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蠕变变形随应力水平、加荷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应力水平下,加荷比较大的土样蠕变变形较小。蠕变变形为非线性,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蠕变变形从粘弹性到粘塑性转变,加荷比较大时,这种转变更明显。对试验结果进行曲线拟和,确定Metchell一维经验模型参数,拟和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对次固结阶段试验数据的线性拟合可知,对于正常固结土,次固结系数Ca值受应力水平和加荷比的影响不大,而与加荷速率密切相关,加荷速率较大时,Ca值随荷载的增大急剧增大后略有降低。超载预压可有效减小次固结系数,从而有利于减小工后次固结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一维固结 蠕变 次固结系数 超载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冲湖积软土次固结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立国 吴昊天 +1 位作者 陈晓斌 贺建清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62-2369,I0004,I0005,共10页
软土地区建(构)筑物产生的工后沉降主要由土体的次固结沉降控制。为了探明洞庭湖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软土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变化特征,研究软土次固结系数与含水量、压缩指数的关系,及压缩曲线的... 软土地区建(构)筑物产生的工后沉降主要由土体的次固结沉降控制。为了探明洞庭湖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软土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变化特征,研究软土次固结系数与含水量、压缩指数的关系,及压缩曲线的历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软土的主次固结的划分与固结压力、固结状态、加荷比等因素有关;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曲线呈现两处峰值点,分别位于先期固结压力和结构屈服强度附近;上覆土自重应力作用下的次固结系数随天然含水量线性增加,可以按Cα?0.0232w粗略估算洞庭湖软土在上覆土自重应力作用下的次固结系数;次固结系数Cα与压缩指数Cc大致呈线性关系,Cα/Cc值的范围为0.0354~0.0568,平均值为0.0449。不同固结时间的e-lgp曲线可近似看作直线,随固结时间增长,压缩指数呈线性缓慢减小;不同固结时间的e-lgp曲线相互不平行,随着固结压力增大,相互靠拢。研究结果对指导洞庭湖地区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软土 次固结系数 加荷比 压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黄土的一维次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卫兵 谢永利 杨晓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5-768,共4页
在一系列的一维固结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压实黄土的次固结特性,分析了固结压力、固结时间、加载比和超载预压处理对次固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变化,压实黄土的次固结系数表现出与当前应力状态有关的变化规律。当处于正... 在一系列的一维固结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压实黄土的次固结特性,分析了固结压力、固结时间、加载比和超载预压处理对次固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变化,压实黄土的次固结系数表现出与当前应力状态有关的变化规律。当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次固结系数近似为一常数;而当超载预压处理后,次固结系数随超载比和超载作用时间不同而变化。同时,在正常固结状态时,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受加载比和作用时间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次固结系数 超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结构性土的次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雷华阳 仇王维 +1 位作者 丁小冬 李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盾构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土体产生剪切扰动,破坏土体的结构性,结构性越强的土,其受扰动作用的影响就越明显.本文通过配制不同水泥掺量来模拟土体结构性的强弱,并进行分级加载的次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指数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减小... 盾构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土体产生剪切扰动,破坏土体的结构性,结构性越强的土,其受扰动作用的影响就越明显.本文通过配制不同水泥掺量来模拟土体结构性的强弱,并进行分级加载的次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指数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水泥掺量较大时,压缩指数与水泥掺量较小时相比明显减小;结构屈服应力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本文所提出的次固结系数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说明本文建立的考虑土体结构性的次固结系数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为工程实践中次固结沉降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 水泥 人工土样 次固结系数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载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特征及沉降计算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立国 吴昊天 +1 位作者 陈晓斌 贺建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为了研究超载预压软土的次固结特征,分析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文章考虑应力历史对软土结构性的影响,模拟现场工况,对重塑洞庭湖软土试样进行超载预压后再压缩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载预压的软土卸荷后再... 为了研究超载预压软土的次固结特征,分析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文章考虑应力历史对软土结构性的影响,模拟现场工况,对重塑洞庭湖软土试样进行超载预压后再压缩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载预压的软土卸荷后再进行加载,压缩变形过程中主固结时间明显缩短,约为未经超载预压处理软土主固结时间的1/3,打设排水竖井对软土主固结时间几乎没影响;预压荷载越大,次固结系数越小,超载预压有利于消除软土的次固结沉降;随着建(构)筑物荷载的增加,次固结系数增大;打设排水竖井,未经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系数略有增加,经过超载预压处理软土的次固结系数略有减小,但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考虑应力历史,引入超载增量比,发现次固结系数与超载增量比呈线性递减关系,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次固结沉降计算公式。试验及分析结果对预压处理地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载预压 软土 次固结系数 排水竖井 超载增量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俊高 冯志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1-345,共5页
在高压固结仪上,对3种原状软土13个试样进行了反复加卸荷载的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的次固结特性。结果表明:初始加荷时,次固结系数C■随固结压力p先增大后减小,但次固结系数峰值对应的荷载并非前期固结压力;在超固结... 在高压固结仪上,对3种原状软土13个试样进行了反复加卸荷载的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的次固结特性。结果表明:初始加荷时,次固结系数C■随固结压力p先增大后减小,但次固结系数峰值对应的荷载并非前期固结压力;在超固结状态下,第1次再加荷时,C■随p增大而减小,但35次荷载循环后再加荷时即使在超固结范围内C■随p增大而增大;次固结系数随荷载循环次数增加显著减小;荷载比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明显。试验及分析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反复压力 次固结系数 荷载比 前期固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类型吹填场区地基土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华阳 陈丽 +2 位作者 丁小冬 郑刚 康景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0-96,共7页
利用单向固结仪,对天津滨海中心渔港地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和未处理两种类型吹填场地的地基土进行一系列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获得应变、应力、孔隙比和时间关系,对比分析其次固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a... 利用单向固结仪,对天津滨海中心渔港地区真空预压处理后和未处理两种类型吹填场地的地基土进行一系列一维压缩次固结试验,获得应变、应力、孔隙比和时间关系,对比分析其次固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a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已处理土样Ca增长幅度很小,增长了14%;未处理土样Ca则大幅增长了11倍;次固结系数随含水率增大呈上凹形非线性增长,与压缩指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时间的增加均呈对数下降趋势。次固结特性受土样高度和排水条件影响明显。所提出的适用于吹填场地基土特性的次固结系数模型及变形预测方法简便实用。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基于该模型计算的Ca值和次固结变形量均拟合较好,能够较好地模拟吹填场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场地 固结特性 次固结系数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场区软黏土地基的次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华阳 李宾 +2 位作者 仇王维 卢海滨 任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0-124,共5页
针对天津中心渔港吹填场区软黏土地基进行了一系列的固结压缩试验,获得应力、应变与时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吹填土层和天然沉积土层的固结和次固结特性,为吹填场区软黏土地基变形模型建立及长期工后沉降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吹填... 针对天津中心渔港吹填场区软黏土地基进行了一系列的固结压缩试验,获得应力、应变与时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吹填土层和天然沉积土层的固结和次固结特性,为吹填场区软黏土地基变形模型建立及长期工后沉降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吹填土和天然沉积土的应变速率与时间双对数曲线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处理后吹填土含水率和压缩性较低,天然沉积土含水率和压缩性高;随荷载P增大,吹填土的次固结系数Ca变化不大,天然沉积土的次固结系数Ca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次固结系数Ca与压缩指数Cc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随时间的增加均呈对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土 天然沉积土 固结特性 次固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黏土的高压次固结特性初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商翔宇 郝飞 +3 位作者 顾建祥 况联飞 周国庆 郑秀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87-2394,共8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固结试验系统,对重塑黏土试样进行了竖向压力从0.25 MPa到12.00 MPa的一维固结试验;并利用三轴设备对该土样进行了0.3~2.5 MPa的等向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维固结试验获得的各级压力固结曲线均有明显的次固结阶段...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固结试验系统,对重塑黏土试样进行了竖向压力从0.25 MPa到12.00 MPa的一维固结试验;并利用三轴设备对该土样进行了0.3~2.5 MPa的等向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维固结试验获得的各级压力固结曲线均有明显的次固结阶段,重塑黏土的次固结系数随竖向压力增大而非线性变化;具体而言,当固结压力小于2 MPa,次固结系数随竖向压力增大而显著减小,当固结压力大于2 MPa后,次固结系数则几乎不变;等向固结试验获得的次固结系数则远小于一维固结试验获得的相应值,其随固结压力的变化规律也与一维固结不同。此外,从微观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高压下黏土次固结变形的物理机制不同于低压。即低压下黏土次固结变形的主因是颗粒间的相对滑移,而高压下则是结合水膜的蠕变;而且低压下偏应力对次固结变形有控制性影响,但高压下其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高压 次固结系数 试验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下覆结构性黄土次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郅彬 王番 +2 位作者 王永鑫 武李和乐 焦航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7-1453,共7页
研究结构性黄土的次固结特性及机制,已成为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结构性黄土的压缩试验,研究了其次固结特性及变形机制,建立了描述次固结系数时间效应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黄土存在明显的次... 研究结构性黄土的次固结特性及机制,已成为黄土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结构性黄土的压缩试验,研究了其次固结特性及变形机制,建立了描述次固结系数时间效应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黄土存在明显的次固结效应;荷载-次固结系数曲线(P-Cα)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 Cα峰值对应荷载大于Pc,且高荷载将不是次固结系数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岩土破损力学框架内,分析了荷载、含水率对次固结系数影响的机制;水对土颗粒胶结作用的弱化使得高含水率结构性黄土的P-Cα曲线只呈现下降段和稳定段;建立了一种描述次固结系数时间效应的关系式,可对计算高填方下覆原有黄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次固结系数 机制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软土次固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志波 孔秋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02-3607,共6页
对福州地区软土进行一系列的固结试验,探讨固结压力、加荷比、超载预压及超压历时对软土次固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加荷比的增大或减小,次固结系数Ca相应增大或减小;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当试样处于超固结状态... 对福州地区软土进行一系列的固结试验,探讨固结压力、加荷比、超载预压及超压历时对软土次固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加荷比的增大或减小,次固结系数Ca相应增大或减小;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当试样处于超固结状态时,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次固结系数的减小不仅与超固结比有关,而且与超压历时有关。此外,福州地区软土的次固结系数Ca与压缩指数Cc之比为0.029-0.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固结试验 固结 次固结系数 固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通软土的次固结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常明 张索煜 李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9-804,共6页
为了合理计算软土地基的沉降量,对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分级加荷的方法,对伊通软土进行了压缩固结试验。结果表明:伊通软土的应变速率和时间双对数曲线具有相关性;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_a先迅速增大至最... 为了合理计算软土地基的沉降量,对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分级加荷的方法,对伊通软土进行了压缩固结试验。结果表明:伊通软土的应变速率和时间双对数曲线具有相关性;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次固结系数C_a先迅速增大至最小值的3倍,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小至峰值的15%,达到稳定;次固结系数C_a与压缩指数C_c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C_a/C_c值在0.030~0.043之间;次固结系数C_a随时间的增加呈对数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增长,C_a下降,最终其最小值达到最大值的72.3%。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对伊通地区软土地基的变形与沉降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固结系数 伊通 软土 固结 线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循环荷载下考虑上覆土体压力软土次固结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志波 孔秋平 +1 位作者 朱俊高 张升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507-3514,共8页
采用不同原状软土,取循环荷载卸载时试样最小应力为原状软土上覆土体压力,进行反复循环荷载下的一维固结试验,研究软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循环过程中,初始最大预压荷载越大,软土次固结系数C_a越小;次固结系数随循环... 采用不同原状软土,取循环荷载卸载时试样最小应力为原状软土上覆土体压力,进行反复循环荷载下的一维固结试验,研究软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循环过程中,初始最大预压荷载越大,软土次固结系数C_a越小;次固结系数随循环次数增大减小明显,当循环次数达20次以上时,减小逐步变缓;循环荷载越大,软土的次固结系数越大且减小越迅速。经35次循环荷载后,再加载时次固结系数C_a随再加荷载p_1增大而增大,且C_a与lgp_1呈线性关系;最大预压荷载越大、维持时间越长,再加载时次固结系数C_a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地基工程 循环荷载 固结试验 次固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