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际系统次同步谐振建模的电网边界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武晖 王龙 +3 位作者 宿端鹏 王丹辉 汪妮 孙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894-4903,5113,共10页
该文分析了研究机组驱动点阻抗的自然谐振频率和该频率的驱动点电阻对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影响,提出这2个参数是主导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关键参数,定义了这2个参数关于电网元件阻抗参数的灵敏度指标。在这2个灵敏指标的... 该文分析了研究机组驱动点阻抗的自然谐振频率和该频率的驱动点电阻对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影响,提出这2个参数是主导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关键参数,定义了这2个参数关于电网元件阻抗参数的灵敏度指标。在这2个灵敏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实际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区域"边界节点的定量方法。最后,文中应用新英格兰的10台机39节点和IEEE FBM次同步谐振计算标准模型改编了一个算例,应用该仿真算例从频域和时域分别验证了上述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 次同步谐振建模 频率决定特性 研究区域边界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重要度指标的次同步谐振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武晖 王龙 +4 位作者 宿端鹏 王小宁 孙欣 王立春 谭伦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97-1803,共7页
传统次同步谐振建模方法没有识别建模边界的定量方法,这导致应用该方法获得的模型不能确保满足工程实际的精度要求。提出了研究机组驱动点阻抗频率特性是决定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主导因素。然后,应用研究机组驱动点阻抗频率特性... 传统次同步谐振建模方法没有识别建模边界的定量方法,这导致应用该方法获得的模型不能确保满足工程实际的精度要求。提出了研究机组驱动点阻抗频率特性是决定次同步扭振模态电气负阻尼的主导因素。然后,应用研究机组驱动点阻抗频率特性偏差定义了节点重要度指标,并应用该指标发展了一种定量识别次同步谐振建模边界的方法,能够保证模型精度,提高建模效率。最后应用修改的IEEE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出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 实际系统次同步谐振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