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不对称串补结构的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翔 徐政 屠卿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4-190,共7页
对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gate-controlled seriescapacitor,GCSC)在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CSC的结构及基本控制原理,分析了GCSC稳态运行特性。对基于GCSC的各种不对称串补结构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能力做了分析... 对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gate-controlled seriescapacitor,GCSC)在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CSC的结构及基本控制原理,分析了GCSC稳态运行特性。对基于GCSC的各种不对称串补结构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能力做了分析,采用复转距系数法求取电气阻尼来表示不对称串补结构缓解次同步谐振的效果。针对单相GCSC设计了次同步谐振阻尼控制器,并通过基于改进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1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GCSC不对称串补结构控制器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次同步谐振,且减少了投入的GCSC容量和工程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控制串联电容器 不对称串补结构 电气阻尼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次同步谐振多模式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翔 徐政 +1 位作者 屠卿瑞 张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21-2327,共7页
在远距离内输电线路中串入固定电容器,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SSR),为此,在串补系统中使用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串联补偿装置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来替代部分固定电容器。首先分析了SSSC基本运行原理,通过对VSC输出电压... 在远距离内输电线路中串入固定电容器,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SSR),为此,在串补系统中使用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串联补偿装置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来替代部分固定电容器。首先分析了SSSC基本运行原理,通过对VSC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的控制,使SSSC能够向线路中注入串联的容性电压,相当于提供了串联补偿电容。分析了不同容量SSSC的电气阻尼特性,针对SSSC原有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效果不佳的缺点,设计了SSSC次同步谐振多模式阻尼控制器。通过通带内低相移的扭振模式带通滤波器滤出系统每个扭振模式信号后再进行相位补偿,使SSSC能够在所有扭振频率附近提供正的电气阻尼。基于测试系统的频域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简单地增加SSSC的容量并不能有效地化解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所设计的多模式阻尼控制器不仅能够阻止发电机和串补线路之间次同步谐振的产生,并且能有效地减小所需SSSC装置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同步谐振 测试信号法 电气阻尼 多模式阻尼控制 低相移带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广可控硅控制串联补偿暂态稳定及次同步谐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晓松 余文奇 +1 位作者 康义 郭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共5页
结合2003年计划投产的我国第1个TCSC工程———天广可控硅控制串联补偿(TCSC)工程,对其提高南方电网稳定水平的作用进行分析。还对一种在工程中应用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 电网 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补偿 可控硅控制串联补偿 暂态稳定 同步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高本锋 肖湘宁 +2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林 赵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步谐振(SSR)问题。提出了SSSC主动阻尼SSR的控制机理,即通过对SSSC的电压参考值(电抗参考值)进行次同步频率调制,控制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使其在系统中产生大小和相位适当的模态互补频率电流,进而在发电机中产生对应模态的阻尼扭矩,实现主动阻尼SSR的目的。设计了主动阻尼控制器,提出了其参数整定方法。复转矩系数法和时域仿真法结果表明,采用主动阻尼控制后,HSC能够有效地抑制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固定串联电容器 同步谐振 主动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次同步谐振的TCSC主动阻尼控制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长春 刘前进 +1 位作者 Lennart Angquist Staffan Rudi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采用同步电压反转(synchronous voltage reversal,SVR)触发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th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本身不会诱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SSR),而且因为其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固有的... 采用同步电压反转(synchronous voltage reversal,SVR)触发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th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本身不会诱发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SSR),而且因为其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固有的感性阻抗特性,一直以来工程中都把TCSC作为一种缓解SSR的有效措施。虽然采用SVR触发的TCSC可缓解系统SSR的压力,但其本身却无法主动抑制SSR,该文提出一种TCSC的附加控制——主动阻尼控制,通过调节TCSC的触发,可使系统在危险振荡模式下向机组提供正值的电气阻尼,从而更好地抑制SSR。时域及频域的仿真也验证了该主动阻尼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的可控串联补偿电容 同步电压反转 同步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实 李兴源 李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高压交流串补有引发次同步谐振的风险,严重影响发电机组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光伏发电的基础上,研究通过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的可行性。基于复转矩系数思想设计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加在光伏电站主... 高压交流串补有引发次同步谐振的风险,严重影响发电机组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在光伏发电的基础上,研究通过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的可行性。基于复转矩系数思想设计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加在光伏电站主控制器上,在保证光伏电站稳定并网的同时,抑制了交流串补引起的次同步谐振问题,很大程度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与新能源并网效率。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以次同步IEEE第一标准模型作为仿真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STATCOM,通过在光伏电站并网附加阻尼控制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串联电容补偿 同步谐振 复转矩系数法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朱鑫要 孙海顺 +2 位作者 孔祥平 金梦 嵇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10-3116,共7页
基于dq解耦矢量控制原理推导和建立了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装置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该模型可快速跟踪UPFC有功/无功功率调节指令,还可有效调节直流电容电压、并联侧换流器接入节点交流电压。综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基于PSCAD/EMTDC的时... 基于dq解耦矢量控制原理推导和建立了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装置控制策略和仿真模型,该模型可快速跟踪UPFC有功/无功功率调节指令,还可有效调节直流电容电压、并联侧换流器接入节点交流电压。综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基于PSCAD/EMTDC的时域仿真方法研究了UPFC串/并联侧变压器-换流器投入运行前后,及UPFC输送功率不同时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SR)特性。研究发现,UPFC并联侧变压器-换流器对系统SSR特性影响很小,而UPFC串联侧变压器-换流器投入运行后会显著改变系统谐振特性;UPFC输送的有功/无功大小对系统的SSR特性影响很小。相关研究成果可为UPFC控制器设计及含UPFC和串补的输电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 统一潮流控制 串联电容补偿 dq解耦矢量控制 复转矩系数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阻尼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理论与仿真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鑫要 金梦 +1 位作者 李建生 陈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4-48,97,共6页
随着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的推广应用,中国电力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针对SSR问题,文中基于采用电流控制模式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提出了一种UPFC附加阻尼控制抑制SSR的方法;首先选择了附加阻尼控制信号接入UPFC控制器... 随着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的推广应用,中国电力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针对SSR问题,文中基于采用电流控制模式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提出了一种UPFC附加阻尼控制抑制SSR的方法;首先选择了附加阻尼控制信号接入UPFC控制器的位置,然后设计了UPF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并推导了其抑制系统SSR的机理,且所设计的SSDC采用了模态分离控制以达到抑制多模态SSR的目的。最后,综合利用复转矩系数和时域仿真的方法,对所设计的UPFC装置SSDC抑制SSR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SDC在有效抑制SSR的同时,不会影响系统和UPFC装置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 统一潮流控制 附加同步阻尼控制 串联电容补偿 复转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串补的交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抑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徐大鹏 李兴源 +1 位作者 熊萍 艾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23,共4页
以含串补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交流系统中采取有效措施削弱次同步谐振。首先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代替部分固定串补;然后进行TCSC主电路参数选择和基于相位补偿法的TCSC... 以含串补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交流系统中采取有效措施削弱次同步谐振。首先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代替部分固定串补;然后进行TCSC主电路参数选择和基于相位补偿法的TCSC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最后用PSCAD/EMTDC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提高系统阻尼,有效抑制系统的次同步谐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 相位补偿法 同步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国宝 张明 +3 位作者 郭锡玖 李英伟 谢小荣 刘世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8,共4页
在深入分析次同步谐振(SSR)阻尼特性和故障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上都电厂二期工程面临的潜在SSR问题,重点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和扭应力继电器(TSR)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采用特征值分析和电磁暂态时域仿真方法验算了方案的有效性。结... 在深入分析次同步谐振(SSR)阻尼特性和故障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上都电厂二期工程面临的潜在SSR问题,重点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和扭应力继电器(TSR)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采用特征值分析和电磁暂态时域仿真方法验算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EDC能大幅度提高汽轮-发电机组3个扭振模态的阻尼,并在大多数运行方式下抑制可能引发的SSR,极少数运行方式下可通过TSR配合切机来解决SSR问题,以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机组的安全性。采用SEDC控制与TSR保护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的SSR问题是切实、有效和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谐振 固定串联补偿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扭应力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控制方式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帆 徐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75-80,共6页
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建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数学模型,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实现对SSSC的控制。基于IEEE次同步谐振第1标准测试系统,考虑仅由固定电容提供串补及其中部分由S... 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建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数学模型,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实现对SSSC的控制。基于IEEE次同步谐振第1标准测试系统,考虑仅由固定电容提供串补及其中部分由SSSC提供串补的2种补偿方案,利用测试信号法计算2种补偿方案下发电机组的次同步阻尼特性,并进一步分析SSSC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阻抗特性。研究表明:次同步频率下串有SSSC支路的阻抗特性与串有等值电容支路的阻抗特性相似,但SSSC所呈现的容抗小于固定电容的容抗,且SSSC还呈现较大的电阻分量。因此,串有SSSC的系统次同步谐振点将偏移,且谐振点附近的负阻尼大大减小,这将有利于缓解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双环控制:同步谐振 测试信号法: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补电路中次同步谐振检测和抑制的研究
12
作者 孙妙平 李群湛 高师湃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针对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电路(TCSC)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时检测次同步谐振,并对其加以抑制的方法。文中不仅介绍了串补系统的投入和晶闸管开关技术,还对此方法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仿真研究,设置两个门槛值。用... 针对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电路(TCSC)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时检测次同步谐振,并对其加以抑制的方法。文中不仅介绍了串补系统的投入和晶闸管开关技术,还对此方法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仿真研究,设置两个门槛值。用Labwindows/CVI进行仿真分析说明,该方法对检测和抑制次同步谐振可行、有效。设置门槛值后,可以防止外界干扰引起误动作,减少晶闸管的动作次数,延长元器件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 TCSC 同步谐振 SSR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抑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鹏瀚 王杰 吴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661-3671,共11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接入串补输电系统,提出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并将之用于DFIG转子侧变流器控制回路以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首先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抵消双馈风电机组固有的非线性;然后选取线性切换函数...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接入串补输电系统,提出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并将之用于DFIG转子侧变流器控制回路以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首先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抵消双馈风电机组固有的非线性;然后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特征值分析和非线性时域仿真检验抑制效果,并与控制参数已整定的比例-积分控制策略和传统次同步谐振抑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不仅有效抑制SSCI,使得双馈风电系统在不同风速和串补度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而且消除了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对系统精确参数的依赖性,表现出对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反馈线性化 串联补偿 滑模控制 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同步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定子磁链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帅 王宁 +3 位作者 韩国栋 刘继文 郭帅 刘浩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154,162,共10页
针对双馈风电场经串联电容补偿系统所引发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问题,该文从切断其振荡通路的角度提出一种附加定子磁链的抑制策略。该方法采用巴特沃斯和SOGI获取DFIG的定子和转子电流中的振荡分量,并运用准谐振控制器对获取的次... 针对双馈风电场经串联电容补偿系统所引发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问题,该文从切断其振荡通路的角度提出一种附加定子磁链的抑制策略。该方法采用巴特沃斯和SOGI获取DFIG的定子和转子电流中的振荡分量,并运用准谐振控制器对获取的次同步定子磁链实现闭环控制,进而达到抑制SSCI的效果。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了双馈风电场时域仿真模型并结合扫频法来验证附加定子磁链抑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与串补度下,附加定子磁链抑制策略可提高系统正阻尼,避免了系统发生SS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串联补偿线路 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附加定子磁链 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技术的实验及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涛 苏为民 +3 位作者 王蓓 王征 姚谦 高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47,共7页
为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电力系统中大量采用了串联电容补偿技术,但串补设备投运后可能产生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是抑制SSR的措施之一。从SEDC抑制效果及对常规励磁系统特性的影响等方面,对SEDC... 为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电力系统中大量采用了串联电容补偿技术,但串补设备投运后可能产生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是抑制SSR的措施之一。从SEDC抑制效果及对常规励磁系统特性的影响等方面,对SEDC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并结合500kV串补装置与上都电厂SEDC装置的联合调整试验,仿真研究了SEDC装置投运后电力系统的稳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输送能力 串联电容补偿 同步谐振(SSR)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 发电机励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电组合外送系统中风电改善火电机组SSR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雷虹云 郑超 +2 位作者 岳兴华 徐光年 鲍建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68,共6页
大型煤炭基地电力与风电基地电力的组合外送在中国具有现实需求。外送通道中一般需加装串联补偿装置,以提升风火电组合外送能力,但可能导致送端火电机组发生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resonance,SSR)。为此,基于加入风电系统的IEEE SS... 大型煤炭基地电力与风电基地电力的组合外送在中国具有现实需求。外送通道中一般需加装串联补偿装置,以提升风火电组合外送能力,但可能导致送端火电机组发生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resonance,SSR)。为此,基于加入风电系统的IEEE SSR第一标准测试模型,采用时域仿真及Prony阻尼比辨识法,定量分析风电场接入对其近端火电机组SSR特性的影响;并根据相位补偿原理设计风电机组附加阻尼控制器,通过动态调节风电机组的无功出力,在次频域内提供电气正阻尼,以消除SSR。此时,由于双馈风电机组采用有功、无功解耦控制,风电机组的有功出力基本不受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善经串联补偿外送的大容量风火电组合系统动态特性,提高大规模风电跨区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电组合系统 双馈感应型风电机组 串联补偿 同步谐振(SSR)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