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系统的H_2次优控制问题的一个LMIs条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冬梅 张庆灵 +1 位作者 沙成满 翟丁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研究具有动态输出反馈的连续广义系统的H2次优控制问题.在H2范数的时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关于连续广义系统进行了H2次优性能分析,得到了满足H2次优性能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充要条件.其次,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了H2次优动态... 研究具有动态输出反馈的连续广义系统的H2次优控制问题.在H2范数的时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关于连续广义系统进行了H2次优性能分析,得到了满足H2次优性能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充要条件.其次,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了H2次优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该文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反馈控制 H2次优控制问题 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审计需求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石桥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7-82,共6页
算法审计是算法治理体系的重要成员,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算法审计需求的一个理论框架。算法的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完备合约,监管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算法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了类似完备合约的作用,这两类关系中都不存在算法审... 算法审计是算法治理体系的重要成员,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算法审计需求的一个理论框架。算法的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完备合约,监管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算法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了类似完备合约的作用,这两类关系中都不存在算法审计需求。算法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和环境不确定同时存在,必须建构算法治理体系来应对算法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算法审计基于审计固有功能对算法责任履行情况实施鉴证,发现其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报告给委托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并推动整改,从而为算法责任的良好履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委托代理关系 算法代理问题 算法次优问题 算法治理体系 算法审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9-146,共8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军工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我国军工行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可以分为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和监督类委托代理关系。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监管类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军工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我国军工行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可以分为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和监督类委托代理关系。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监管类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解决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建立一整套军工治理机制,军工审计是这套治理机制的重要成员。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存在审计需求,主要是将军工审计作为监督机制和监视机制,特殊情形下,也可能作为制衡机制。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可能存在审计需求,一是将军工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军工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治理机制 军工审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48-154,共7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军队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军队委托代理关系分为合约类、监管类和资源类三种类型,前二者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审计需求。军队有多种具体情形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人性自利,代理...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军队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军队委托代理关系分为合约类、监管类和资源类三种类型,前二者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审计需求。军队有多种具体情形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人性自利,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代理人的次优问题可能被放大。为了应对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这些问题的治理机制——军队治理机制。军队审计以审计固有功能成为军队治理机制的重要成员,可以定位于制衡机制,也可以定位于监督机制,还可以定位于监视机制,选择不同的定位需要具备不同的条件。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也可能有审计需求,一是将军队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军队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军队治理机制 军队审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碳审计目标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石桥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02-106,共5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碳排放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希望通过碳审计得到的结果是碳审计终极目标,而碳审计机构希望通过碳审计得到的结果是碳审计直接目标。碳审计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碳排放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希望通过碳审计得到的结果是碳审计终极目标,而碳审计机构希望通过碳审计得到的结果是碳审计直接目标。碳审计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都可以表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但对于不同的目标主体,其含义不同。从委托人角度来说,希望通过碳审计来抑制代理人履行碳排放经管责任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具体表现为碳排放相关信息虚假、碳排放相关行为违规违法、碳排放相关绩效低下、碳排放制度缺陷;从代理人角度来说,希望通过碳审计来抑制上述四个方面的次优问题或者传递上述四方面问题不存在的信号;从审计机构角度来说,就是查找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碳审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8
6
作者 郑石桥 周敏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以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能包容各类审计主体的企业审计需求理论框架。资源委托代理关系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资源风险,企业依赖于以两权分离为实质的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对委托人承担企业类经管责任,不同的企业类资源委托代... 以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能包容各类审计主体的企业审计需求理论框架。资源委托代理关系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资源风险,企业依赖于以两权分离为实质的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对委托人承担企业类经管责任,不同的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下,经管责任的内容不同。代理人是自利人,在合约不完备、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条件下,代理人可能出现代理问题;代理人也是有限理性人,可能会出现次优问题。为了应对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代理人的治理体系。各类企业审计,由于其本身的特质,出现在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是一种大概率事件,但并不是必然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类经管责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企业类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目标、委托代理和内部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石桥 王纪颖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委托代理关系在奠定组织目标实现基础、提高组织营运效率效果的同时,产生了代理问题,并且放大次优问题和风险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会威胁组织目标的达成。为了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由三道防线组成的治理机制得以建立,内部审计可以在... 委托代理关系在奠定组织目标实现基础、提高组织营运效率效果的同时,产生了代理问题,并且放大次优问题和风险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会威胁组织目标的达成。为了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由三道防线组成的治理机制得以建立,内部审计可以在任何一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在第一道防线中,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审核功能;在第二道防线中,作为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监督功能;在第三道防线中,作为监视机制,行使监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风险 内部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石桥 张雨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0,18,共9页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宏观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在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政府人的自利,会产生激励不相容,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和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政府人会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政府人的有限理性,会放大次优...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宏观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在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政府人的自利,会产生激励不相容,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和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政府人会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政府人的有限理性,会放大次优问题。为此,相关各方会推动建立针对政府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治理体系。宏观审计是这个治理体系的重要成员,从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人角度出发,宏观审计主要作为外部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成为外部激励机制、外部透明机制、外部监视机制、外部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也可能出现宏观审计需求,一是将宏观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宏观审计作为特定信号的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政府治理机制 宏观审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审计目标: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155,共7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军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军工审计机构希望通过...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军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军工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军工审计直接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二者都可以表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但含义却不同。军工审计终极目标是指提升上述四方面的水平,军工审计直接目标是指寻找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军工审计机构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这些审计目标都是与一定的审计主题相联系的,在审计实施中,还必须对这些审计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审计标的,与此相适应,基于审计主题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也就称为审计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碳审计需求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旭东 郑石桥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68,共5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碳审计需求存在于资源类碳排放委托代理关系中。具有自利倾向的代理人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会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具有有限理性的...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碳审计需求存在于资源类碳排放委托代理关系中。具有自利倾向的代理人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会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具有有限理性的代理人会放大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代理人的治理机制,碳审计是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定位于制衡机制,但主要定位于监督机制和监视机制。代理人也可能存在碳审计需求,一是将碳审计作为碳排放的信号传递机制,二是在不存在激励不相容时,将碳审计作为碳排放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审计需求 资源类碳排放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