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场景驱动的次任务驾驶行为对接管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柏苍 雒国凤 +3 位作者 金立生 石业玮 韩卓桐 张洪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85,共11页
以高风险场景元素参数为控制权切换条件,探究次任务对驾驶人接管绩效的影响。从NGSIM数据集中提取旁车切入高风险场景作为控制权切换条件,使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接管绩效指标间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次任务资源占... 以高风险场景元素参数为控制权切换条件,探究次任务对驾驶人接管绩效的影响。从NGSIM数据集中提取旁车切入高风险场景作为控制权切换条件,使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接管绩效指标间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次任务资源占用模式与可中断性对接管绩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管时间与接管过程的横纵向操纵能力、安全性、接管效率相互耦合。增加视觉占用会增大0.26s的接管反应时间并破坏车辆纵向稳定性与接管效率,增加听觉占用会增大0.45 s的接管反应时间并降低接管效率,增加认知占用会减小0.23 s的接管反应时间并提升接管安全性,增加操作占用会增大0.21s的接管反应时间并增大接管过程的最大横向加速度,次任务可中断性会减小0.23 s的接管反应时间,但对接管后续车辆控制相关的指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人机共驾 接管绩效 次任务驾驶 风险场景 次任务可中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对驾驶人视觉的影响及差异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抢 朱彤 +1 位作者 朱可宁 吴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研究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对驾驶人视觉的影响及差异性,在虚拟驾驶环境下设计次任务试验,要求被试驾驶人执行多组不同类型、难度的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同时利用眼动追踪装置采集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在筛选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数... 为研究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对驾驶人视觉的影响及差异性,在虚拟驾驶环境下设计次任务试验,要求被试驾驶人执行多组不同类型、难度的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同时利用眼动追踪装置采集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在筛选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方法比较驾驶人执行不同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瞳孔面积、次任务完成时间的差异并分析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执行视觉次任务、听觉次任务、无次任务3种状态下,执行视觉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小、瞳孔面积变化幅度最大、次任务完成时间最长;无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大、瞳孔面积变化幅度最小、执行次任务时间最短;执行听觉次任务时,视觉特征数据居于视觉次任务、无次任务两种状态之间。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主观感知评价与客观数据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视觉与听觉次任务使驾驶人心理负荷明显增大,且视觉次任务对驾驶人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驾驶人 注视特征 次任务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任务法脑力负荷度量实验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斌 冯海荣 王文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在人因工程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常采用次任务法对脑力负荷进行度量,发现原实验方案的次任务设计不当,次任务对主任务形成干扰,导致次任务绩效与主任务脑力负荷之间的关系与相关理论存在较大矛盾。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增加被试实验前的自... 在人因工程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常采用次任务法对脑力负荷进行度量,发现原实验方案的次任务设计不当,次任务对主任务形成干扰,导致次任务绩效与主任务脑力负荷之间的关系与相关理论存在较大矛盾。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增加被试实验前的自我检查和培训环节,设计了新的次任务,使实验效果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任务 脑力负荷 实验方案 实验教学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记忆型次任务对驾驶绩效及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玲 路巧珍 +1 位作者 朱彤 刘浩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163,共6页
为研究视觉记忆型次任务对驾驶绩效及安全的影响,采用对未知内容的记忆任务和对已知内容的再认任务分别表征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过程,构建多组不同难度的次任务,基于标准换道试验环境LCT进行双任务研究。提取并分析驾驶人执行不同任务时... 为研究视觉记忆型次任务对驾驶绩效及安全的影响,采用对未知内容的记忆任务和对已知内容的再认任务分别表征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过程,构建多组不同难度的次任务,基于标准换道试验环境LCT进行双任务研究。提取并分析驾驶人执行不同任务时车道保持、换道控制等指标的差异以及次任务绩效,基于主客观数据构建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双任务驾驶条件下,车辆平均路径偏差、方向盘平均转向角、车道偏移次数指标增大,正确换道比例减小,感知负荷增大,总绩效下降。困难工作记忆组与简单工作记忆组相比,随着任务难度增大,换道控制绩效下降,感知负荷增大,总绩效下降36.1%;困难再认组与工作记忆组相比,车道保持绩效、换道控制绩效提高,感知负荷下降,总绩效提高50%;简单再认组与工作记忆组相比,总绩效变化不大;困难工作记忆组综合绩效最低。上述结果说明:随着次任务难度增大,总绩效下降,但将对未知内容的工作记忆过程转化为对已知内容的再认过程时,总绩效明显提升,这一特点在任务难度较大时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驾驶人 次任务 记忆 绩效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任务需求的车内次任务分神干预策略
5
作者 马艳丽 曹阳 史惠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3,29,共5页
为使分配给驾驶任务的注意水平与其任务需求相匹配,从而满足安全驾驶要求,探究车内次任务分神干预策略.基于车辆和驾驶环境数据及前方道路场景视频资料,构建基于实时道路交通数据的驾驶任务需求预测模型,采用驾驶任务需求评估法,验证所... 为使分配给驾驶任务的注意水平与其任务需求相匹配,从而满足安全驾驶要求,探究车内次任务分神干预策略.基于车辆和驾驶环境数据及前方道路场景视频资料,构建基于实时道路交通数据的驾驶任务需求预测模型,采用驾驶任务需求评估法,验证所建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给出不同驾驶任务需求下的次任务分神预防策略.结果表明:驾驶任务需求评估与预测等级一致性达到83%,没有出现预测需求高,评估需求低的情况.当驾驶任务需求较高时,除收音机及CD播放外,其他车载信息任务分神均应予以警告或禁止,次任务分神可以通过制定预防策略避免,研究结果可为驾驶分神预警管理提供方案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任务 车内次任务 驾驶分神 需求预测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任务下的驾驶员视觉搜索能力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秦华 李吉涛 冉令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1,共5页
从视觉搜索的角度研究次任务对驾驶绩效的影响,通过反应时长评价驾驶接管绩效,使用视野测试和眼动数据研究驾驶员视觉搜索能力。自变量为驾驶员所执行的次任务类型和次任务沉浸时长。共采集32名被试在不同沉浸程度下的反应时长和眼动数... 从视觉搜索的角度研究次任务对驾驶绩效的影响,通过反应时长评价驾驶接管绩效,使用视野测试和眼动数据研究驾驶员视觉搜索能力。自变量为驾驶员所执行的次任务类型和次任务沉浸时长。共采集32名被试在不同沉浸程度下的反应时长和眼动数据,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被试所需要的反应时长缩短且正确率升高。被试所执行的次任务类型对其视觉搜索能力有显著性影响,相比于游戏次任务组,相声次任务组的被试反应更快且正确率更高。此外,5 min和10 min的沉浸时长对被试的视觉搜索能力不具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次任务接管时间 反应时 驾驶辅助系统 视觉搜索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接管安全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林庆峰 王兆杰 鲁光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8-1264,共7页
为评价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的安全性,基于驾驶模拟器设计了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接管场景并进行驾驶模拟实验,驾驶人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始终执行视觉次任务操作,次任务为观看3种难度等级的箭头图,接管场景为自车行驶中遇到同车道... 为评价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的安全性,基于驾驶模拟器设计了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接管场景并进行驾驶模拟实验,驾驶人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始终执行视觉次任务操作,次任务为观看3种难度等级的箭头图,接管场景为自车行驶中遇到同车道前方的一辆抛锚车辆,接管请求时间设为7 s,自动驾驶车辆的速度为110 km/h。实验共计招募了49名被试(男性30名,女性19名),平均年龄为31.06岁(标准差为7.10岁)。当车辆发出听觉+视觉的接管请求信号后,被试应通过按下转向盘上的切换按钮来获取车辆的控制权。以最小TTC的组别为因变量,设定最小TTC小于等于1 s为危险组,大于1 s为安全组,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建立接管安全性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7 s的接管请求时间条件下,影响接管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是接管反应时间和次任务,本文中建立的接管安全性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驾驶人行为 接管 建模 次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分心对隧道段行车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崔健 赵建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178,共5页
为研究驾驶分心对隧道段行车安全的影响,在虚拟驾驶环境下设计次任务试验,要求被试驾驶人执行多组不同类型、难度的手动与无手动次任务,同时利用眼动追踪装置采集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在筛选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方法... 为研究驾驶分心对隧道段行车安全的影响,在虚拟驾驶环境下设计次任务试验,要求被试驾驶人执行多组不同类型、难度的手动与无手动次任务,同时利用眼动追踪装置采集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在筛选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方法比较驾驶人在隧道内执行不同次任务时,车辆运行速度离散性、视觉搜索区域面积、瞳孔面积变化率和次任务持续时间的差异,并分析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执行手动次任务、无手动次任务、无次任务3种状态下,执行手动次任务时车辆运行速度离散性最大、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小、瞳孔面积变化率最大,次任务持续时间最长;无次任务时车辆运行速度离散性最小、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大、瞳孔面积变化率最小;无手动次任务的试验结果居于两者之间,次任务持续时间最短。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主观感知评价与客观数据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手动与无手动次任务使驾驶人心理负荷明显增大,手动次任务对驾驶人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驾驶分心次任务对隧道段行车安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驾驶人 公路隧道段 注视特征 次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仿真对手势控制技术的车内应用测试
9
作者 马钧 董易伟 徐茂飞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于OKTAL Scaner Studio及Leap Motion等软硬件,构造出一个能提供虚拟驾驶场景及车内人机交互环境的测试平台。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50名被试数据表明,驾驶员较容易学习通过使用手势控制完成次任务且更倾向在调节和状态切换两类任务中使... 基于OKTAL Scaner Studio及Leap Motion等软硬件,构造出一个能提供虚拟驾驶场景及车内人机交互环境的测试平台。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50名被试数据表明,驾驶员较容易学习通过使用手势控制完成次任务且更倾向在调节和状态切换两类任务中使用手势控制。研究通过SMI眼动分析软件Be Gaze对比分析了手势控制与触屏控制在执行驾驶次任务过程中的眼动数据,验证了运用手势控制执行驾驶次任务与触屏控制相比安全性更高。本文对未来手势控制技术在车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控制 人机交互 驾驶仿真 驾驶次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信息系统交互方式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奇 支锦亦 郭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6-1411,共6页
车载信息系统手动和语音交互方式给驾驶人带来新型交互体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驾驶分心问题。为明确真实道路条件下车载信息系统手动和语音交互方式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招募20名被试佩戴Dikablis头戴式眼动仪,开展了2(语音和手动)&... 车载信息系统手动和语音交互方式给驾驶人带来新型交互体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驾驶分心问题。为明确真实道路条件下车载信息系统手动和语音交互方式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招募20名被试佩戴Dikablis头戴式眼动仪,开展了2(语音和手动)×3(电台调频、导航设置和音乐播放)城市道路实车驾驶试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交互方式和操作类型对驾驶性能、扫视行为及工作负荷具有显著影响。事后比较检验表明,导航设置任务对驾驶分心的影响最大,音乐播放次之,电台调频最小。相比于基线任务(仅驾驶),语音和手动次任务的介入导致车速下降了约15.2%和25.1%,车道偏离预警次数增加了65.4%和90.9%。同时,相比于语音交互,手动交互次任务导致平均扫视时间、扫视次数和总扫视时间显著增加;此外,描述性统计显示手动交互的负荷大于语音交互。研究揭示了车载信息系统交互方式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为车载信息系统新型交互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车载信息系统 次任务 驾驶分心 手动交互 语音交互 眼动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UAV surveillance implementation under hierarchical dynamic task scheduling architecture 被引量:4
11
作者 WU Wen-di WU Yun-long +3 位作者 LI Jing-hua REN Xiao-guang SHI Dian-xi TANG Yu-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614-2627,共14页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a multi-UAV surveillance scenario where a team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synchronously covers an area for monitoring the ground conditions.In this scenario,we adopt the leader-follower...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a multi-UAV surveillance scenario where a team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synchronously covers an area for monitoring the ground conditions.In this scenario,we adopt the leader-follower control mode and propose a modified Lyapunov guidance vector field(LGVF)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of surveillance trajectory tracking.Then,in order to adopt to poor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we propose a prediction-base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keeping the formation consistently.Moreover,in order to adapt the multi-UAV system to dynamic and uncertain environment,this paper proposes a hierarchical dynamic task scheduling architecture.In this architecture,we firstly classify all the algorithms that perform tasks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and then modularize the algorithms based on plugin technology.Afterwards,integrating the behavior model and plugin technique,this paper designs a three-layer control flow,which can efficiently achieve dynamic task scheduling.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rchitecture,we consider a multi-UAV traffic monitoring scenario and design several cases to demonstrate the online adjustment from three level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based synchronization dynamic task scheduling hierarchical software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