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压实带与超压带的测井识别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新民 李国平 +1 位作者 王树寅 王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5,共3页
欠压实带是因地层具异常高压形成的 ,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现今欠压实带就一定为高压 (超压 )带 ,因为古高压 (超压 )在地质历史中 ,可能因诸多原因己释放。因此 ,在确定欠压实带是否仍存在高 (超 )压时 ,须视同一剖面砂、泥岩的测井曲线... 欠压实带是因地层具异常高压形成的 ,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现今欠压实带就一定为高压 (超压 )带 ,因为古高压 (超压 )在地质历史中 ,可能因诸多原因己释放。因此 ,在确定欠压实带是否仍存在高 (超 )压时 ,须视同一剖面砂、泥岩的测井曲线而定 ,若二者反映的同一层段都存在欠压实现象 ,则表明现今仍为高压 (超压 )带 ;若不一致 ,则说明古高压 (超压 )己释放。塔里木盆地以此方法判识的高压 (超压 )带与测试结果一致。山西沁水盆地QC1井依此判断 ,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欠压实带 测井识别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百色盆地东部地区孔隙流体压力及流体势
2
作者 周总瑛 张博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70-75,81-147,共8页
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主要与地层的压实程度(孔隙率)、岩性、埋藏深度有关。当地层出现欠压实时,层速度就会出现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出现高异常,进而导致流体势出现高异常。从流体势的理论出发,油是从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的,... 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主要与地层的压实程度(孔隙率)、岩性、埋藏深度有关。当地层出现欠压实时,层速度就会出现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出现高异常,进而导致流体势出现高异常。从流体势的理论出发,油是从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的,并在低势区的圈闭中形成油气藏。根据这一观点,便可利用地震资料由预测流体压力和流体势进一步预测油藏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速度 正常 欠压实带 孔隙流体 流体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阻水性能及自然导升高度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尹尚先 虎维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40,共4页
在沉积、成岩或者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含水层内超压流体引起围岩爆裂导致流体在弱渗透层或者隔水层中导升,形成含水层的自然导升带。影响岩层阻水性能以及导升高度的因素有:构造、地应力、岩层渗透性和力学特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水压... 在沉积、成岩或者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含水层内超压流体引起围岩爆裂导致流体在弱渗透层或者隔水层中导升,形成含水层的自然导升带。影响岩层阻水性能以及导升高度的因素有:构造、地应力、岩层渗透性和力学特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水压力等。实验表明:初始水头压力越大,水头衰减速率就越大;水头压力损耗随着介质的渗透系数增大而减小。实际观测表明:泥岩、粉砂岩、中砂岩、灰岩的阻水性能由大到小,而导升高度则由小变大。通过实验和实际观测总结出流体3种导升机制:局部关键层整体破断裂缝、欠压实带中的壳破裂裂缝和水力压裂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升高度 阻水性能 欠压实带 水力 水头力损耗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