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志祥 陶忠良 +3 位作者 兰国玉 王纪坤 谢贵水 周兆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9-2108,共10页
以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日动态均为“U”型... 以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日动态均为“U”型曲线,白天均为碳吸收(NEE为负值),夜间均为碳排放(NEE为正值);全年各月除2月外,NEE月总值均为负值,吸收碳,雨季4~10月各月NEE值均较大,旱季1~3月、11~12月,各月NEE值均较小;橡胶林年固碳能力强大,超过11.0 t C/(hm2·a).(2)橡胶林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冠层内大气平均温度(Ta)、地下5 cm土壤温度(T_-5 cm)和饱和水汽压差(VPD)及地下5 cm土壤含水量(VWC-5 cm)等均负相关,但影响强度不同,其中PAR影响最为显著;另外NEE还与橡胶林本身林分状况及周围大气环境CO2浓度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通量 影响因子 橡胶林生态系统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思琪 杨川 +3 位作者 龚元 章杰 宋波 吴志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8-1296,共9页
橡胶林是我国热区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区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碳汇功能不能忽视。本研究中将海南儋州橡胶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位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三队的50 m微气象观测系统观测的2018—2020年数据,分析橡胶林净生... 橡胶林是我国热区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区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碳汇功能不能忽视。本研究中将海南儋州橡胶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位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三队的50 m微气象观测系统观测的2018—2020年数据,分析橡胶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生态系统光合生产力(GPP)的物候变化特征,并结合物候模型分析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扮演着碳汇的角色且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呈现“U”型,NEE白天为负值,夜间为正值,11:00—13:00达到峰值;(2)以年度为单位时,会发现明显的趋同物候变化。在橡胶的生长季(3—11月)时,Re及GPP明显大于非生长季,NEE(负值)小于非生长季,均呈现单峰,在8—9月的橡胶生长旺盛期均达到峰值;(3)橡胶林生态系统物候特征显示,在第Ⅱ期生产力上升,在第Ⅲ期达到顶峰,第Ⅳ期开始下降,第Ⅴ至翌年Ⅰ期落叶盛期生产力持续降低;(4)橡胶林生态系统生长季较长,NEE与Re均在生长季达到最大值,雨热同期导致橡胶树在第一、二蓬叶抽发时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增加迅速;(5)不同物候时期NEE与环境因子关系不同,海南儋州橡胶林的环境因子影响物候,物候影响NEE的变化。研究物候与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关系,同时结合环境因子综合讨论,可为后续橡胶林碳循环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橡胶林生态系统评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生态系统 碳通量 涡度相关 物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橡胶林区域不同SIF产品的差异性分析及其对GPP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安映荷 张润卿 +4 位作者 刘文杰 王鹏 章杰 乌兰 孙仲益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412-423,共12页
为了探讨不同SIF遥感产品对海南岛橡胶林GPP估算中的可能带来的影响,以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本地化的LUE(Light use efficiency)模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 为了探讨不同SIF遥感产品对海南岛橡胶林GPP估算中的可能带来的影响,以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本地化的LUE(Light use efficiency)模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并以此为参考,利用时空一致性分析方法对比5种卫星遥感反演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产品(CSIF、GOSIF、SIF_(OCO2-1696)、SIF_(005)、SIF_(LUE))的差异性,并评估各产品对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GPP估算的影响。结果显示:CSIF与GOSIF在时空变化的分析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但CSIF不适用于长期趋势分析,同时二者与海南岛橡胶林GPP估算值的时空一致性较高;SIF_(005)的表现仅次于前两者;而SIF_(OCO2-1696)在海南岛近20 a内的数据缺失较为严重,SIF_(LUE)则是缺失部分海南岛南部区域的数据,两者缺乏代表性。以上结果表明:CSIF和GOSIF 2款产品的表现最优,其次为SIF_(005),而SIF_(OCO2-1696)和SIF_(LUE)的表现相对而言并不适于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GPP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遥感产品 时空一致性 橡胶林生态系统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北缘地区橡胶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差异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沈沈 吴志祥 +4 位作者 刘文杰 赵豪 李运帅 王誉博 王鹏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424-432,共9页
为了深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生态水文和碳水循环耦合过程,依托涡度通量数据,利用EC-LUE模型和Penman-Monteith模型,在模拟橡胶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2019年橡胶林生态系统WUE季... 为了深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生态水文和碳水循环耦合过程,依托涡度通量数据,利用EC-LUE模型和Penman-Monteith模型,在模拟橡胶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2019年橡胶林生态系统WUE季节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各因素对WUE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序变化来看,2010-2019年间橡胶林生态系统雨季WUE(3.52 g·kg^(-1))小于旱季(4.73 g·kg^(-1)),GPP和ET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特征,二者峰值出现在雨季;(2)从归因分析来看,大气因素中,太阳辐射倾向于在旱季抑制WUE的增加(呈现负贡献),但是这种抑制作用被大气因素中的其他因素抵消(呈现正贡献)。在各因素中,对WUE变化贡献最高的因素为地表阻抗,其在旱季倾向于促进WUE的增加,贡献占比为33.29%。橡胶林WUE在雨旱季转换的变化主要受生物物理因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植被初级生产力 蒸散 橡胶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凋落叶覆盖对胶园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薛欣欣 吴小平 +8 位作者 罗微 魏云霞 罗雪华 王文斌 王大鹏 张永发 赵春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海南省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1-306,共6页
通过田间原位试验,研究橡胶凋落叶覆盖对平地和坡地胶园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设置平地凋落叶覆盖、平地凋落叶去除、坡地凋落叶覆盖和坡地凋落叶去除4个处理。结果表明:(1)平地胶园表层土壤含水率大于坡地,凋落叶覆盖较凋落叶... 通过田间原位试验,研究橡胶凋落叶覆盖对平地和坡地胶园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设置平地凋落叶覆盖、平地凋落叶去除、坡地凋落叶覆盖和坡地凋落叶去除4个处理。结果表明:(1)平地胶园表层土壤含水率大于坡地,凋落叶覆盖较凋落叶去除的坡地土壤含水率显著增加;(2)表层土壤含水率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方程斜率表现为坡地大于平地;(3)平地和坡地凋落叶覆盖较其凋落叶去除的土壤pH分别提高了0.09~0.74和-0.09~0.47个单位;(4)与凋落叶去除相比,凋落叶覆盖的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均有所增加,平地增幅分别为6.9%~68.5%,3.0%~44.8%,3.9%~16.2%,坡地增幅分别为23.3%~95.0%,3.5%~52.5%,7.6%~27.9%,坡地增幅大于平地;(5)与凋落叶去除相比,凋落叶覆盖显著提高平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幅为6.2%~48.1%,显著提高平地和坡地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6.4%~83.3%和12.8%~94.8%。综上所述,橡胶凋落叶覆盖可以缓解胶园pH酸化,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生态系统 凋落叶覆盖 土壤理化性质 平地 坡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