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橘绿木霉GF-11发酵刺梨渣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昌发
唐彩艳
+3 位作者
孙冰
张锐
费正林
葛永怡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7,共10页
木霉具有抑制病原菌、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土壤营养等作用。刺梨渣是刺梨榨汁后的废弃物,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本文拟采用刺梨渣为原料,麸皮为辅料进行固体发酵,以橘绿木霉GF-11的分生孢子数量为筛选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B...
木霉具有抑制病原菌、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土壤营养等作用。刺梨渣是刺梨榨汁后的废弃物,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本文拟采用刺梨渣为原料,麸皮为辅料进行固体发酵,以橘绿木霉GF-11的分生孢子数量为筛选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发酵刺梨渣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中对橘绿木霉GF-11产孢影响最显著的3个主要因素麸皮占比、接种量、发酵天数。优化后的发酵培养条件为麸皮占比61%、接种量10.48%、硫酸锌0.5%、含水率250%、发酵天数10d。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橘绿木霉菌株GF-11的分生孢子产量为2.32×10^(10)CFU/g。该研究为刺梨渣发酵提供了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减少刺梨渣污染环境及其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也为生产高质量生物有机肥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绿木霉
固体发酵
响应面法
刺梨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橘绿木霉降解山西褐煤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炘
孙景红
解玉红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1,共7页
从银耳种子中分离出一株真菌(记为A-1),通过26S rDNA D1/D2区测序鉴定为橘绿木霉。以山西褐煤为转化对象,研究该菌的生物转化能力,通过重量法确定该菌第14天的降解率达到22.59%,说明该菌能有效降解山西褐煤。利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
从银耳种子中分离出一株真菌(记为A-1),通过26S rDNA D1/D2区测序鉴定为橘绿木霉。以山西褐煤为转化对象,研究该菌的生物转化能力,通过重量法确定该菌第14天的降解率达到22.59%,说明该菌能有效降解山西褐煤。利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煤样及降解后的液相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_(2)O_(2)预处理后的煤样与原煤样相比,碳和氢的质量分数明显减小,分别由71.7%和15.7%降低到69.7%和10.1%,而氧的质量分数由4.5%增加到12.2%,降解后煤样的碳含量相较于氧化煤的碳含量又降低了2.2%,表明微生物对褐煤进行了降解,形成小分子化合物并溶于液体产物中。FTIR分析表明,煤降解产物中主要含有羟基、芳香环、酯类等有机官能团;GC-MS分析表明,煤降解产物中含有烷烃、醇类、酯类等脂肪族化合物和酚类等多种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橘绿木霉
生物降解
GC-MS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橘绿木霉TR673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融合研究
3
作者
陈晨
毛伟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58-64,共7页
从齐齐哈尔市大豆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株TR673,经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确定其为橘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采用崩溃酶对TR673的菌丝体进行裂解制备原生质体,分别采用50℃水浴5 min和紫外线照射(20 W、40 cm)90 ...
从齐齐哈尔市大豆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株TR673,经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确定其为橘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采用崩溃酶对TR673的菌丝体进行裂解制备原生质体,分别采用50℃水浴5 min和紫外线照射(20 W、40 cm)90 s对原生质体进行灭活,再将灭活的原生质体用聚乙二醇融合法进行融合,并对TR673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20 g·L^(-1)的崩溃酶对培养16 h的TR673菌丝体酶解(裂解)5 h时,原生质体产量最大,达到1.2×10^(6)个·mL^(-1)。用ZS1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再生培养,其再生率可达12.3%。融合菌株TR673-3的哌珀霉素产量达1282.67 mg·L^(-1),较原始菌株TR673的哌珀霉素产量提高了18.11%。本研究为后续的橘绿木霉基因组的编辑、转化以及其它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与融合等实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绿木霉
菌种鉴定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原生质体融合
哌珀
霉
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橘绿木霉GF-11发酵刺梨渣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昌发
唐彩艳
孙冰
张锐
费正林
葛永怡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7,共10页
基金
贵州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项目(201652050024145)
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88-29)。
文摘
木霉具有抑制病原菌、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土壤营养等作用。刺梨渣是刺梨榨汁后的废弃物,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本文拟采用刺梨渣为原料,麸皮为辅料进行固体发酵,以橘绿木霉GF-11的分生孢子数量为筛选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发酵刺梨渣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中对橘绿木霉GF-11产孢影响最显著的3个主要因素麸皮占比、接种量、发酵天数。优化后的发酵培养条件为麸皮占比61%、接种量10.48%、硫酸锌0.5%、含水率250%、发酵天数10d。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橘绿木霉菌株GF-11的分生孢子产量为2.32×10^(10)CFU/g。该研究为刺梨渣发酵提供了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减少刺梨渣污染环境及其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也为生产高质量生物有机肥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橘绿木霉
固体发酵
响应面法
刺梨渣
Keywords
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osa roxburghii Tratt pomace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橘绿木霉降解山西褐煤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炘
孙景红
解玉红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易科力(天津)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1,共7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9JCZDJC26200)
天津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3611111).
文摘
从银耳种子中分离出一株真菌(记为A-1),通过26S rDNA D1/D2区测序鉴定为橘绿木霉。以山西褐煤为转化对象,研究该菌的生物转化能力,通过重量法确定该菌第14天的降解率达到22.59%,说明该菌能有效降解山西褐煤。利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煤样及降解后的液相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_(2)O_(2)预处理后的煤样与原煤样相比,碳和氢的质量分数明显减小,分别由71.7%和15.7%降低到69.7%和10.1%,而氧的质量分数由4.5%增加到12.2%,降解后煤样的碳含量相较于氧化煤的碳含量又降低了2.2%,表明微生物对褐煤进行了降解,形成小分子化合物并溶于液体产物中。FTIR分析表明,煤降解产物中主要含有羟基、芳香环、酯类等有机官能团;GC-MS分析表明,煤降解产物中含有烷烃、醇类、酯类等脂肪族化合物和酚类等多种有机物。
关键词
褐煤
橘绿木霉
生物降解
GC-MS
FTIR
Keywords
lignite
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
biodegradation
GC-MS
FTIR
分类号
X7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橘绿木霉TR673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融合研究
3
作者
陈晨
毛伟力
机构
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58-64,共7页
文摘
从齐齐哈尔市大豆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株TR673,经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确定其为橘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采用崩溃酶对TR673的菌丝体进行裂解制备原生质体,分别采用50℃水浴5 min和紫外线照射(20 W、40 cm)90 s对原生质体进行灭活,再将灭活的原生质体用聚乙二醇融合法进行融合,并对TR673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20 g·L^(-1)的崩溃酶对培养16 h的TR673菌丝体酶解(裂解)5 h时,原生质体产量最大,达到1.2×10^(6)个·mL^(-1)。用ZS1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再生培养,其再生率可达12.3%。融合菌株TR673-3的哌珀霉素产量达1282.67 mg·L^(-1),较原始菌株TR673的哌珀霉素产量提高了18.11%。本研究为后续的橘绿木霉基因组的编辑、转化以及其它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与融合等实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橘绿木霉
菌种鉴定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原生质体融合
哌珀
霉
素
Keywords
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
strain identification
prepar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protoplast
protoplast fusion
Peptaibols
分类号
TQ458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Q939.95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橘绿木霉GF-11发酵刺梨渣的响应面法优化
杨昌发
唐彩艳
孙冰
张锐
费正林
葛永怡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橘绿木霉降解山西褐煤效果分析
冯炘
孙景红
解玉红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株橘绿木霉TR673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融合研究
陈晨
毛伟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