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星室木虱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鸿杰 李奕震 +2 位作者 丁志烽 周继常 梁丽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9,共3页
应用分布型指数法研究了橄榄星室木虱卵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Iwao的回归模型a=1.943 5>0、b=1.052 2>1和Taylor幂法则α=0.214 7>0、β=1.295 8>1表明:橄榄星室木虱卵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聚集原... 应用分布型指数法研究了橄榄星室木虱卵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Iwao的回归模型a=1.943 5>0、b=1.052 2>1和Taylor幂法则α=0.214 7>0、β=1.295 8>1表明:橄榄星室木虱卵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聚集原因由种群聚集均数λ>2可知是昆虫本身的习性所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制定了不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公式和判断橄榄星室木虱是否达到防治标准的序贯抽样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蝉和驳骨丹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毒杀活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同 陆宁将 +1 位作者 樊绪富 黎荣彬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毒杀活性 黄蝉 污染环境 植物性杀虫剂 化学农药 植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佘春仁 潘蓉英 蔡美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82,共6页
记述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canariumYangetLi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天敌种类和药剂防治试验。此虫在福州一年发生7~9代,第一代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世代重叠明显,一年中的7月上旬至9月上旬先后出现三个成虫高峰,而以9月上... 记述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canariumYangetLi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天敌种类和药剂防治试验。此虫在福州一年发生7~9代,第一代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世代重叠明显,一年中的7月上旬至9月上旬先后出现三个成虫高峰,而以9月上旬的成虫数量最多。药剂防治试验表明,20%灭扫利防效最好,喷药后第2d药效达96.5%;其次是10%溴氟菊酯,喷药后第2d药效达到93.8%;此外,2.5%敌杀死、40%氧化乐果与80%敌敌畏等药效也在81%~90%。天敌种类繁多,诸如瓢虫、草岭、郭公虫、蜘蛛与捕食螨等。尤以瓢虫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当多,在抑制橄榄星室木虱的种群消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工作还包括首次引用绿僵菌属(Metarhizium)于橄榄星室木虱之防治,开辟了该虫防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橄榄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华利 王祥林 李奕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9,共5页
室内对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橄榄星室木虱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量与橄榄星室木虱虫口密度的关系可以用HollingⅡ型方程表达,其捕食量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 室内对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橄榄星室木虱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量与橄榄星室木虱虫口密度的关系可以用HollingⅡ型方程表达,其捕食量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最大捕食量为448头。六斑月瓢虫捕食星室木虱时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其自身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率也相应地降低,干扰系数m达到1.3236;随着捕食者和猎物密度均增加,平均捕食量和捕食率下降,干扰系数达到2.12025。林间散放六斑月瓢虫成虫和幼虫后,橄榄星室木虱虫口密度分别降为6.98头/嫩叶和3.26头/嫩叶,控制效果分别高达78.97%和9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橄榄星室木虱 橄榄 功能反应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被引量:6
5
作者 艾洪木 林勇 +1 位作者 谢宝林 林乃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3,共3页
橄榄星室木虱是橄榄的重要害虫之一 .本研究测定了橄榄星室木虱的发育起点温度 :卵 (7.1 61 6± 1 .0 873 )℃、一龄若虫 (6.0 1 0 1± 1 .42 5 7)℃、二龄若虫 (6.760 3± 1 .6978)℃ ,三龄若虫 (5 .40 3 1± 1 .0 5 ... 橄榄星室木虱是橄榄的重要害虫之一 .本研究测定了橄榄星室木虱的发育起点温度 :卵 (7.1 61 6± 1 .0 873 )℃、一龄若虫 (6.0 1 0 1± 1 .42 5 7)℃、二龄若虫 (6.760 3± 1 .6978)℃ ,三龄若虫 (5 .40 3 1± 1 .0 5 78)℃、四龄若虫 -拟蛹 (6.5 62 5± 1 .3 3 5 4)℃、成虫产卵前期 (6.8440± 1 .0 3 60 )℃、全世代 (6.1 62 9± 1 .4883 )℃ ;有效积温 :卵 (1 89.9493± 1 4.7983 )℃、一龄若虫(1 1 9.3 81 6± 6.2 784)℃、二龄若虫 (90 .743 6± 5 .0 0 85 )℃、三龄若虫 (1 0 4.73 1 8± 5 .5 2 0 4)℃、四龄若虫 -拟蛹 (1 86.42 1 6±1 1 .2 672 )℃、成虫产卵前期 (3 3 .1 91 8± 1 .845 4)℃、全世代 (73 3 .1 3 5 6± 63 .3 965 )℃ .根据橄榄星室木虱在福州地区的年生活史与越冬习性 ,推算出该虫在福州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发育 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杀虫剂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鸿杰 李奕震 +1 位作者 孙思 易叶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7,共4页
应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吡虫啉、木虱净、稻虱净3种化学农药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吡虫啉、木虱净、稻虱净和对照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414 8,0.832 8,4.990 8,6.392 5。说明吡虫啉和木虱净处理区的橄榄星室木虱种群数量呈... 应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吡虫啉、木虱净、稻虱净3种化学农药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吡虫啉、木虱净、稻虱净和对照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414 8,0.832 8,4.990 8,6.392 5。说明吡虫啉和木虱净处理区的橄榄星室木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稻虱净和对照区的橄榄星室木虱种群数量以4.990 8和6.392 5倍的速度增长;吡虫啉、木虱净和稻虱净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064 9,0.130 3和0.780 7。表明吡虫啉和木虱净施用区种群数量相当于对照区的6.49%和13.03%,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稻虱净施用区种群数量是对照的78.07%,不是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吡虫啉 种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发生规律与防治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炳旭 黄汉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橄榄害虫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化学防治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蔡选光 郑道序 +2 位作者 黄武强 范镇贞 黄少雄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57-59,共3页
20 0 2~ 2 0 0 3年 ,采用 10 %吡虫啉、70 %艾美乐、2 1%毕达、2 5 %阿克泰、5 0 %库龙、2 5 %稻虱净、2 5 %功夫、90 %万灵、4 0 %速扑杀等 9种化学药剂 ,对橄榄星室木虱进行防治试验。根据防治效果、成本、化学药剂理化性质以及作... 20 0 2~ 2 0 0 3年 ,采用 10 %吡虫啉、70 %艾美乐、2 1%毕达、2 5 %阿克泰、5 0 %库龙、2 5 %稻虱净、2 5 %功夫、90 %万灵、4 0 %速扑杀等 9种化学药剂 ,对橄榄星室木虱进行防治试验。根据防治效果、成本、化学药剂理化性质以及作物安全性 ,筛选出吡虫啉 1.0 0 g/L液、毕达 1.0 0 g/L液 2种处理为最佳 ,防治效果分别在 98.5 4% ,92 .35 %以上 ,药剂成本 2 .0~ 3.0元 / (6 6 7m2 ·次 ) ,可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可有选择地采用功夫 0 .5 0 g/L液、万灵 0 .2 5 g/L液、阿克泰 +功夫 (0 .12 5 + 0 2 5 0 )g/L液、艾美乐 0 .2 5 g/L液、阿克泰 0 .5 0 g/L液等处理进行交替使用。库龙、速扑杀、稻虱净不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化学防治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道序 蔡选光 +2 位作者 黄武强 范镇贞 黄少雄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38-40,共3页
橄榄星室木虱在广东省潮阳市的苗圃 1年发生 8代 ,林间 1年发生 6代 ,若虫 5龄 ,以成虫在冬梢芽缝及树皮缝隙等处越冬。该虫具有明显的趋嫩性。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生物学特性 橄榄害虫 形态特征 年生活史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道序 蔡选光 +2 位作者 黄武强 范镇贞 黄少雄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1-22,26,共3页
橄榄星室木虱在林间 1年发生 6代 ,形成 2~ 3个危害峰 ;在苗圃 1年发生 8代 ,形成 4~ 5个危害峰。其发生及消长受橄榄的抽梢次数、气候条件、天敌种类、寄主品种等因素影响。橄榄抽梢次数多且不整齐 ,是造成害虫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发生规律 生活史 抽梢次数 气候条件 天敌种类 寄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连依龙 林国金 林光彩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药剂防治试验 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防治 防治效果 药效试验 低毒农药 持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若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祥林 于华利 李奕震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42-45,53,共5页
文章通过对橄榄星室木虱若虫在田间的空间分布状态的调查和分析,指出橄榄星室木虱若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而其种群的聚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性共同作用所致。橄榄星室木虱若虫在橄榄树冠上、下层之间或同一复叶不同区段... 文章通过对橄榄星室木虱若虫在田间的空间分布状态的调查和分析,指出橄榄星室木虱若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而其种群的聚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性共同作用所致。橄榄星室木虱若虫在橄榄树冠上、下层之间或同一复叶不同区段之间的虫口密度差异不显著;而在同一叶片正反面的差异极显著,叶片背面的虫口密度比正面的大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若虫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橄榄星室木虱自然种群的影响
13
作者 于华利 李奕震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结果表明: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在橄榄Canarium album和乌榄C.nigrum上均能完成生长发育,且其种群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橄榄的2个品系间的星室木虱种群趋势指数(I)差异不大,分别为24.4...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结果表明: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在橄榄Canarium album和乌榄C.nigrum上均能完成生长发育,且其种群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橄榄的2个品系间的星室木虱种群趋势指数(I)差异不大,分别为24.4165和20.0738,而乌榄的明显比橄榄的低,仅为9.7575,即乌榄的木虱数量增速较慢。在供试的寄主植物品种中,乌榄叶片中单宁含量是橄榄的3倍以上,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自然种群 橄榄 乌榄 化学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发生规律与防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炳旭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1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橄榄害虫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施药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连依龙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36-37,共2页
近年来,土壤施用内吸杀虫剂防治果树害虫的研究在国外有较大进展,国内在部分果树生产中也有应用。我省自80年代初以来橄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其害虫(尤其星室木虱)危害频率和程度逐年递增。星室木虱是危害橄榄新梢的主要害虫之一... 近年来,土壤施用内吸杀虫剂防治果树害虫的研究在国外有较大进展,国内在部分果树生产中也有应用。我省自80年代初以来橄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其害虫(尤其星室木虱)危害频率和程度逐年递增。星室木虱是危害橄榄新梢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往均采用叶面喷雾防治。为寻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树虫害 橄榄星室木虱 土壤施药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橄榄星室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16
作者 邢树文 马泽松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5-1357,共3页
采用小区田间试验法筛选防治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 Yang et Li)的速效、长效药剂。结果表明,单药剂处理组喷施25%噻虫嗪WG 7 500倍稀释液后平均防效为79.90%,且药剂持效期较长;混合药剂处理组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 2... 采用小区田间试验法筛选防治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 Yang et Li)的速效、长效药剂。结果表明,单药剂处理组喷施25%噻虫嗪WG 7 500倍稀释液后平均防效为79.90%,且药剂持效期较长;混合药剂处理组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 2 500倍稀释液+25%噻嗪酮WP 1 000倍稀释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 2 500稀释液+25%噻虫嗪WG 7 500倍稀释液、24%灭多威SL 1 000倍稀释液+25%噻嗪酮WP 1 000倍稀释液后,其平均药剂防效分别为90.23%、91.53%和90.07%;与24%灭多威SL 1 000倍稀释液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 Yang ET Li) 噻虫嗪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17
作者 张海彪 佘丹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主产区 收入 年产量 农业经济 中部 栽培面积 橄榄星室木虱 防治对策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的可持续控制
18
作者 郑道序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阐述了橄榄星室木虱的生存优势、为害特点、危险性等猖獗发生的原因,并就生产实践提出了可持续控制对策。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危害 可持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星室木虱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文生 艾洪木 +2 位作者 江明慎 陈建云 林勇 《华东昆虫学报》 199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canariumYangetLi隶同翅目木虱科,是橄榄新梢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橄榄星室木虱在橄榄上严重发生为害,造成新梢难于抽发,树势衰弱,致使橄榄减产和品质下降,给橄榄... 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canariumYangetLi隶同翅目木虱科,是橄榄新梢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橄榄星室木虱在橄榄上严重发生为害,造成新梢难于抽发,树势衰弱,致使橄榄减产和品质下降,给橄榄生产威胁极大。对橄榄星室木虱以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新梢 化学药剂防治 发生为害 品质下降 树势 害虫 同翅目 威胁
全文增补中
红基盘瓢虫对橄榄星室木虱捕食作用及其模拟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少波 林光国 +1 位作者 黄勤清 肖志卫 《华东昆虫学报》 1995年第2期79-83,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红基盘瓢虫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捕食作用。红基盘瓢虫对橄榄星室木虱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而两种瓢虫(红基盘瓢虫和红星盘瓢虫)共同作用于橄榄星室木虱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Ⅲ型(S型)。红...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红基盘瓢虫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捕食作用。红基盘瓢虫对橄榄星室木虱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而两种瓢虫(红基盘瓢虫和红星盘瓢虫)共同作用于橄榄星室木虱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Ⅲ型(S型)。红基盘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用Beddington模型拟合;其搜索效率与个体间相互干扰的关系呈幂函数下降,可用Hassell&Varley模型模拟;搜索效率与猎物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星室木虱 瓢虫 捕食作用 密度 功能反应 模拟模型 猎物 模型模拟 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