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橄榄型社会结构”一说的反思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钰 徐锦贤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0,共6页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提法是建立在中产阶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本文对世界三条不同的中产阶级成长之路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认为橄榄型社会结构并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我们无法借鉴;相对于中产阶级,我们更应该正视最广大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提法是建立在中产阶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本文对世界三条不同的中产阶级成长之路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认为橄榄型社会结构并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我们无法借鉴;相对于中产阶级,我们更应该正视最广大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需要我们更重视底层的广大民众,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作为党执政的根本立足点。因此,造就一个橄榄型社会并不是我们现阶段所要关注的焦点。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我们党和政府要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型社会结构 中产阶级 和谐社会 执政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共同富裕政策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军鹏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9,共8页
“橄榄型”社会结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中间阶层构成社会成员的主体、收入极高者和低收入者都相对较少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促进“橄榄型”社会结构形成的决定性要素主要有自由经营权普及化、劳动就业权充分化、公共服务权均... “橄榄型”社会结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中间阶层构成社会成员的主体、收入极高者和低收入者都相对较少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促进“橄榄型”社会结构形成的决定性要素主要有自由经营权普及化、劳动就业权充分化、公共服务权均等化、高等教育权全面化四个方面。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各种措施,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共同富裕政策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基本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市场主体发展政策、充分就业政策、公共服务与社会分配政策、公共教育政策等共同富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型社会结构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以北上广特大城市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姚烨琳 张海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9,共6页
中国的发展,在世界各大国的比较中有一个很特殊的方面,那就是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规划。为了这个目标,几代人持续追求、矢志不移,功成不必在我。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确立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1世纪初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中国的发展,在世界各大国的比较中有一个很特殊的方面,那就是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规划。为了这个目标,几代人持续追求、矢志不移,功成不必在我。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确立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1世纪初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梦想,它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当前,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一个关系中国发展前途的关键问题。我们可以给"中等收入陷阱"添加一层含义:一方面指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和如期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发展中能否防止两极分化,成功建成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密切相连的,因为绝大多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出现了贫富悬殊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展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在中国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政治层面,中国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其社会本质的定语,这不仅意味着要获得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优势,还意味着必须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其次,在经济层面,中国今后的长期发展,无法再主要依赖于大规模投资和出口,国内消费将成为中国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没有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和大众消费的成长,就不可能拥有强大的消费驱动。再者,在社会层面,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才是一个能够保证社会长期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最后,在文化层面,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在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社会中,才能有效防止各种极端主义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型社会结构 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发展 特大城市 居民收入水平 中产阶层 中国经济 城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有效促进社会公正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忠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认为:(1)为了顺利地推进改革,为了中国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和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顺应民意、顺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把社会公正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2)在中国现阶段应当开始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初级... 本文认为:(1)为了顺利地推进改革,为了中国社会经济持续、有效和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顺应民意、顺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把社会公正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2)在中国现阶段应当开始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对于国家来说,近期需要做的事情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国家的直接投入,二是国家的立法、监督、执行和引导。(3)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妨碍着我们重视社会公正问题。这些观念主要包括:“原始积累不可避免”,“国家财力不足”,“重视公正便会妨碍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观念进行一番必要的反思。(4)要想构建一个公正而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者人群,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那么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稳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正 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错误观念 橄榄型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算及其扩大策略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晓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一个国家要想成功迈向发达经济体,除经济因素外,还需要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橄榄型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是增加社会消费和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作... 一个国家要想成功迈向发达经济体,除经济因素外,还需要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橄榄型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是增加社会消费和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体,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作为理性群体,他们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阶层。更重要的是,这一群体在贫富两大社会阶层之间形成一个安全屏障和缓冲地带,对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两大群体的社会关系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用多种方法测算发现,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偏小,对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还缺乏足够支持。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兜底作用发挥不够。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转型过早过快出现资本技术替代、城镇化进程过早过快放缓、生活成本支出压力过大都对中低收入者成长形成制约。另外,制度供给不足影响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发育和成长。必须采取战略性举措,出台针对性政策,支持中等收入群体稳定成长,为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创造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橄榄型社会结构 收入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趋势与构成变化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春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参照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提出适用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并采用2001—2015年的几次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过程及其构成变化,预测"十三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发... 参照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提出适用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并采用2001—2015年的几次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过程及其构成变化,预测"十三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趋势,提出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构形态和构成特征,文章认为: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需要"扩中"还需要"调结构",在提升中等收入者比例的同时,还要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的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演变,并进一步形成最理想的纺锤型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职业构成 小康社会 精准扩中 橄榄型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