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蠕变特性及沉降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校辉 赵子毅 +2 位作者 郭楠 钱豹 朱彦鹏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9-1500,1510,共13页
大面积分层填筑完成后的填方地基具有横观各向同性的特点,且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工后沉降预测困难,同时考虑横观各向同性和非饱和特性的蠕变模型未见提出。为此,改进非饱和土真三轴仪、制备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试样,通过土-水特征曲线... 大面积分层填筑完成后的填方地基具有横观各向同性的特点,且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工后沉降预测困难,同时考虑横观各向同性和非饱和特性的蠕变模型未见提出。为此,改进非饱和土真三轴仪、制备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试样,通过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得到不同深度处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与含水率的关系,通过固结排水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初始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偏应力和净围压作用下黄土填土的蠕变特性;依据蠕变曲线确定修正Burgers元件模型中6个参数的表达式,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填方地基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总体呈非线性衰减蠕变,初始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偏应力和净围压均对其蠕变特性有显著影响;蠕变稳定应变与初始压实度呈线性变化关系,提高土体的压实度,可以有效减小填方地基的工后沉降;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建立了能反映初始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应力水平影响,并能准确描述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规律的预测算法;通过实际工程监测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工后沉降预测算法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成果能够丰富和发展非饱和土的蠕变模型,为解决高填方地基变形计算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非饱和黄土 填方地基 三轴蠕变试验 修正Burgers模型 工后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石横观各向同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2
作者 朱元广 王璇尧 +3 位作者 刘滨 刘学伟 薛皓元 耿志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5-1108,共14页
我国中西部深埋隧道建设穿越大量层状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岩石呈现出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和显著的蠕变现象,极易引发隧道掌子面坍塌、支护结构破坏等工程灾害。为准确表征岩层倾角和时间效应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分数阶微... 我国中西部深埋隧道建设穿越大量层状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岩石呈现出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和显著的蠕变现象,极易引发隧道掌子面坍塌、支护结构破坏等工程灾害。为准确表征岩层倾角和时间效应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蠕变柔量替代法,以元件组合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种考虑损伤和岩层角度的横观各向同性非线性蠕变模型(T模型),并推导了一维和三维蠕变本构方程。T模型采用分数阶Kelvin模型描述减速蠕变阶段特征,采用Abel黏壶描述稳态蠕变阶段特征,采用瞬时塑性元件和分数阶非线性损伤黏壶并联来反映加速蠕变阶段特征。基于炭质板岩蠕变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蠕变本构方程进行了参数识别。通过RMSE(均方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和R2(决定系数)的误差分析及与现有横观各向同性蠕变模型的对比,验证了T模型本构方程的拟合效果,表明T模型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层状岩石各蠕变阶段的特性。研究结果为层状岩石隧道围岩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石 横观各向同性 蠕变 本构方程 分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成形准各向同性CFRP复合材料反射镜的铺层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瑜 曾春梅 郭培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85-1892,共8页
要实现高精度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复合材料反射镜的主动成形,使用面内刚度和弯曲刚度均为准各向同性的层合板非常重要。先建立对称层合板几何模型,根据经典层合板理论,得到准各向同性的要求下,正则化面内刚度系数、弯曲刚度系数以... 要实现高精度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复合材料反射镜的主动成形,使用面内刚度和弯曲刚度均为准各向同性的层合板非常重要。先建立对称层合板几何模型,根据经典层合板理论,得到准各向同性的要求下,正则化面内刚度系数、弯曲刚度系数以及正则化几何因子应满足的条件,确定单层组数最大的铺层方式,并提出以正则化刚度系数和几何因子表示的两种铺层顺序优化方法。然后,针对M40/环氧648材料,通过编程得到不同定向单层数量下的最佳铺层顺序。最后,用两种优化方法下的优化结果分别建立口径500 mm的壳体模型,经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得到模型上相同半径上各节点在光轴方向的变形量,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总层数为24层时,铺层顺序为[45/-15/-75/90/15/-45/-30/60/-60/0/30/75]s的层合板弯曲刚度的均匀性最佳。采用正则化刚度系数优化方法 Di*j=Ai*j,可得到准各向同性层合板铺层顺序的最优化方案;当总层数一定且单层组数最大时,增加定向单层数,将增加层合板弯曲刚度的均匀性。采用正则化刚度系数法对铺层顺序进行优化为准各向同性CFRP复合材料反射镜的铺层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光学 各向同性 有限元法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弯曲刚度 铺层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各向同性颗粒复合材料膨胀系数的界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陵辉 刘人怀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7-323,共7页
本文致力于球面各向同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膨胀行为的研究.首先,在所提出的基体均匀场概念的基础上导出了该种复合材料等效膨胀系数与体积模量的精确关系,其次,由能量极值原理给出了等效体积模量的Paul型界限,从而得到等效膨胀系数... 本文致力于球面各向同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膨胀行为的研究.首先,在所提出的基体均匀场概念的基础上导出了该种复合材料等效膨胀系数与体积模量的精确关系,其次,由能量极值原理给出了等效体积模量的Paul型界限,从而得到等效膨胀系数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限 膨胀系数 颗粒增强 各向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弹性和强度的各向异性效应(Ⅱ)──应用与细观力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辉宇 郑泉水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77-882,共6页
文献中尚未见到针对准各向同性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效应对复合材料结构影响的分析.本文在第(Ⅰ)部分[1]所提出的强度准则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在含椭圆孔和单个裂纹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在椭圆孔问题中分析了远... 文献中尚未见到针对准各向同性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效应对复合材料结构影响的分析.本文在第(Ⅰ)部分[1]所提出的强度准则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在含椭圆孔和单个裂纹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在椭圆孔问题中分析了远场载荷随材料几何参数变化的规律;在含裂纹问题中分析了裂纹扩展方向随裂纹方向的变化规律.最后,用细观力学方法分析了一类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方程和强度准则,以及各向异性效应,得到了与实验和第(Ⅰ)部分理论模型相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效应 复合材料 强度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弹性和强度的各向异性效应(Ⅰ)──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泉水 方辉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69-876,共8页
实验观测表明,准各向同性材料,如N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和编织材料,其面内刚度和强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方向性,且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往往明显高于弹性性质的各向异性程度.本文根据张量函数表示理论所提出的本构方程和强度准则的... 实验观测表明,准各向同性材料,如N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和编织材料,其面内刚度和强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方向性,且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往往明显高于弹性性质的各向异性程度.本文根据张量函数表示理论所提出的本构方程和强度准则的一般模型,结合有关实验数据,分析了材料弹性性能和强度的非各向同性效应。具体给出了几类本构模型和强度准则的特殊形式并讨论了本文所得到结果的若干力学性质.本文第Ⅱ部分具体讨论了含单个椭圆孔或裂纹的无限大板的有关强度的各向异性效应,并用细观力学方法检验了本文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 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效应 强度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层横观各向同性的地铁临近环境减隔振超结构
7
作者 庄晓莹 蔡润成 金亚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4-1031,共8页
基于能带理论的减隔振超结构由于其禁带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局域共振禁带对小尺寸结构实现低频减隔振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应用于地层土体表面波和体波减隔振。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各向同性土体。考虑地层土体横观各向同性... 基于能带理论的减隔振超结构由于其禁带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局域共振禁带对小尺寸结构实现低频减隔振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应用于地层土体表面波和体波减隔振。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各向同性土体。考虑地层土体横观各向同性,研究二维橡胶-混凝土超结构对地铁振动的减隔振特性,对比分析了混凝土半径、橡胶厚度和土体各向异性对超结构全向禁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方向透射和全尺寸透射模型,验证了弹性波在超结构禁带频率内能够有效衰减。探索了土体各向异性对减隔振超结构性能的影响,能够为地铁临近环境减隔振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地铁振动 减隔振超结构 能带理论 透射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功能梯度材料矩形板的自由振动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伟球 叶贵如 +1 位作者 蔡金标 丁皓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考察了沿厚度方向材料参数为非均匀的功能梯度横观各向同性矩形板的自由振动。通过引入两个位移函数和两个应力函数导出了两个独立的变系数状态方程。进一步利用分层近似理论 ,将变系数状态方程化为常系数状态方程并求解。发现存在两类... 考察了沿厚度方向材料参数为非均匀的功能梯度横观各向同性矩形板的自由振动。通过引入两个位移函数和两个应力函数导出了两个独立的变系数状态方程。进一步利用分层近似理论 ,将变系数状态方程化为常系数状态方程并求解。发现存在两类独立的自由振动形式 :第一类对应纯板内振动 ,第二类对应一般的弯曲振动。给出了数值结果 ,讨论了材料梯度指标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合金 矩形板 横观各向同性 状态空间法 自由振动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激光超声谱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宏祥 许伯强 +2 位作者 徐晨光 徐桂东 王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1046,共6页
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激光超声波的传播特征.基于谱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激光超声的数值模型.利用谱有限元方法模拟脉冲激光作用于材料上产生超声波及其传播的过程.讨论了横观各向同性薄板的各向异性及各向同性平面... 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激光超声波的传播特征.基于谱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激光超声的数值模型.利用谱有限元方法模拟脉冲激光作用于材料上产生超声波及其传播的过程.讨论了横观各向同性薄板的各向异性及各向同性平面内超声波的传播特征,并分析了材料厚度的变化对产生超声波模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超声学 谱有限元方法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三维断裂力学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梦成 张安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2-617,共6页
从三维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力学理论出发,使用Hadamard有限部积分概念,导出了三维状态下单位位移间断(位错)集度的基本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极限理论,将任意载荷作用下,三维无限大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弹性体中,含有一个位于弹性对称... 从三维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力学理论出发,使用Hadamard有限部积分概念,导出了三维状态下单位位移间断(位错)集度的基本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极限理论,将任意载荷作用下,三维无限大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弹性体中,含有一个位于弹性对称面内的任意形状的片状裂纹问题,归结为求解一组超奇异积分方程的问题.通过二维超奇异积分的主部分析方法,精确地求得了裂纹前沿光滑点附近的应力奇异指数和奇异应力场,从而找到了以裂纹表面位移间断表示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及裂纹局部扩展所提供的能量释放率.作为以上理论的实际应用,最后给出了一个圆形片状裂纹问题的精确解例和一个正方形片状裂纹问题的数值解例.对受轴对称法向均布载荷作用下圆形片状裂纹问题,讨论了超奇异积分方程的精确求解方法,并获得了位移间断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封闭解,此结果与现有理论解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体 基本解 三维断裂力学 超奇异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热线法的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宝 黄依艺 +1 位作者 张康 毛耀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136,共8页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其重要的热物理特性参数之一,高效地测量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在工程上,有较多材料具有横观各向同性的性质.对于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较常用的方法为稳态热平板法.该方法通过在不同...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其重要的热物理特性参数之一,高效地测量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在工程上,有较多材料具有横观各向同性的性质.对于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较常用的方法为稳态热平板法.该方法通过在不同方向上对试样施加热流,在材料内部产生稳态的温度分布,通过热流与温度梯度的关系反算导热系数.稳态热平板法基于稳态传热理论,原理简单,但耗时较长,对于待测试样较多的情形,具有一定局限性.热线法基于瞬态传热理论,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材料导热系数测量方法.本文基于横观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热传导理论,对热线法进行了功能拓展,建立了一种利用热线法测量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系数的新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自制的人工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并将测量结果与相应的稳态平板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测量过程中实际的探针-试样系统与其对应的理想模型之间具有较高的接近度,即能保证本文方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线法 横观各向同性 导热系数 热传导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长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各向同性力学性能
12
作者 向雨欣 申克 +2 位作者 吴昊 何智成 李轩科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8-1194,共7页
本文分别将不同配比的30 mm定长炭纤维与乙烯基树脂基体预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片状模塑料(SMCs),再将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SMCs通过真空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不同面内力学各向同性的定长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研究了不同纤维体... 本文分别将不同配比的30 mm定长炭纤维与乙烯基树脂基体预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片状模塑料(SMCs),再将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SMCs通过真空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不同面内力学各向同性的定长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研究了不同纤维体积分数(15%~40%)的CFRP的拉伸和弯曲强度的异同,及纤维体积分数对材料面内力学各向同性特征的影响。由力学性能测试与断面分析结果可知:25%~30%纤维体积分数的CFRP中,纤维在树脂中分散性优异,不同方向上的拉伸强度离散系数仅为2%,各向同性特征最为显著;当CFRP中的炭纤维体积分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拉伸和弯曲强度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拉伸强度在25%时达到最大值(141.4 MPa),弯曲强度在30%时达到最大值(549.0 MPa)。同比15%纤维体积分数的CFRP,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长炭纤维 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各向同性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同性和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统一点力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皓江 梁剑 陈波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本文根据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力学的通解获得了无限体的点力解,由它可以直接退化到各向同性情形的Kelvin解,利用这个点力解编制的边界元法程序,适用于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也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因此是真正的统一点力解。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点力解 无限体 弹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三维裂纹问题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梦成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3,119,共6页
严格从三维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弹性空间问题的Green函数出发,采用Hadamard有限部积分概念,导出了三维状态下单位位移间断(位错)集度的基本解。在此基础上,将三维任意形状的片状裂纹问题归结为求解一组以未知位移间断表示的超奇异积分方程... 严格从三维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弹性空间问题的Green函数出发,采用Hadamard有限部积分概念,导出了三维状态下单位位移间断(位错)集度的基本解。在此基础上,将三维任意形状的片状裂纹问题归结为求解一组以未知位移间断表示的超奇异积分方程;并给出了边界元离散形式。对方程中出现的超奇异积分,采用了Had-amard定义的有限部积分来处理。论文最后给出了若干典型片状裂纹问题的数值算例,数值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体 三维片状裂纹 超奇异积分方程 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弹性成像横观各向同性模型参量估计
15
作者 马盛元 张爱丽 +4 位作者 孙青芳 刘军 严福华 杨广中 冯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8-238,共1页
目的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技术能够无创测量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尽管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各向同性模型,但针对脑白质和肌肉等横观各向同性组织,尚缺乏高效的参数估计方法。本研究采用行波分解模型,为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 目的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技术能够无创测量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尽管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各向同性模型,但针对脑白质和肌肉等横观各向同性组织,尚缺乏高效的参数估计方法。本研究采用行波分解模型,为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闭式解析解,并在仿真和实验中验证了其有效性。方法从行波分解模型出发,结合横观各向同性模型中波的偏振和波速与传播方向以及纤维方向的关系,获得了横观各向同性参数和波场以及纤维方向的直接关系,并得到参数的直接解析解。并设计了前置低通滤波器做预处理,以及多频率多测量的融合,最终得到稳定的横观各向同性参数估计方法。结果本文通过异质性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在参数估计和异质性结构识别的准确性。牛肉弹性成像和动态流变测试进一步证实了算法的可靠性,本方法结果与离体测试结果相符。在人脑磁共振弹性成像中,该方法准确恢复了白质区域的力学参数分布。结论本研究从行波分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反演方法。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估计异质性复杂纤维组织的各向异性力学参数,为深入理解生物组织的力学特性及相应疾病的监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弹性成像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模型 纤维方向 纤维组织 分解模型 脑白质 参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平板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规律研究
16
作者 曹结东 李永池 +1 位作者 胡秀章 王志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66-1469,共4页
以各向异性本构关系一般理论为基础,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平板中的粘塑性本构关系及板中复合应力波传播的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在压扭复合冲击载荷作用下粘塑性横观各向同性平板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特性与演化规律,分析了粘塑... 以各向异性本构关系一般理论为基础,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平板中的粘塑性本构关系及板中复合应力波传播的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在压扭复合冲击载荷作用下粘塑性横观各向同性平板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特性与演化规律,分析了粘塑性参数和撞击倾角对复合应力波传播与演化规律的影响,并对各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应力波 粘塑性 横观各向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轴对称问题基本解
17
作者 丁皓江 池毓蔚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从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基本解出发,用积分的方法得到了轴对称问题的基本解,对于材料特征根Si 互不相等或相等的两种可能情形都给出了表达式,因此,可直接退化得到各向同性材料轴对称问题基本解。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轴对称 基本解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半无限体内作用圆环载荷的解
18
作者 丁皓江 梁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从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半无限体点力解出发 ,用积分的方法得到了半无限体内作用圆环载荷的解 ,对于材料特征根互不相等或相等的两种可能情形都给出了表达式 ,因此 。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 半无限体 轴对称 圆环载荷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中排桩的隔振效应
19
作者 杨帅 贾敏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3-1269,共7页
利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评估了移动荷载下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体中排桩的隔振效果。利用有限元法将排桩离散成单桩以及桩单元,基于Bernoulli-Euler梁理论得到桩的有限元矩阵方程;在桩-土边界,土体单元与桩单元进行了等节点离散,并... 利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评估了移动荷载下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体中排桩的隔振效果。利用有限元法将排桩离散成单桩以及桩单元,基于Bernoulli-Euler梁理论得到桩的有限元矩阵方程;在桩-土边界,土体单元与桩单元进行了等节点离散,并以层状饱和地基的解析层元基本解作为核函数,利用边界积分法得到桩-土界面处地基的柔度矩阵;基于两阶段理论,将侧摩阻力响应与移动荷载直接引起的振动进行耦合,结合边界元法得到饱和地基的边界元方程;考虑Bernoulli-Euler梁和土体之间不发生相对滑移和脱开的位移协调条件,耦合有限元和边界元方程,得到排桩的动力响应方程;计算有无排桩隔振下某一观测点的位移,即可结合隔振理论分析排桩的隔振效率。在验证所提方法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桩长、桩身刚度、移动荷载速度以及横观各向同性参数对排桩隔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桩长约等于2倍瑞利波长,超过该值隔振效果提高不大;桩与地基的刚度差越大,隔振效果越好;荷载速度超过剪切波速,桩基隔振表现反而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 排桩 移动荷载 隔振效应 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发动机绝热层横观各向同性超弹性本构模型
20
作者 陈胜豪 王春光 李群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5-693,共9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因内部存在短纤维,其力学行为难以准确表征,为了建立考虑短纤维影响的本构模型,针对芳纶短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开展了平行于压延方向(0°)与垂直于压延方向(90°)的拉伸试验,验证了绝热层材料内部短... 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因内部存在短纤维,其力学行为难以准确表征,为了建立考虑短纤维影响的本构模型,针对芳纶短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开展了平行于压延方向(0°)与垂直于压延方向(90°)的拉伸试验,验证了绝热层材料内部短纤维近似定向分布的假设;同时基于断面SEM图像分析了绝热层材料的纤维抽离、纤维断裂、基体损伤等失效行为。基于试验观测,在应变能密度函数中引入纤维项,建立了适用于绝热层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超弹性本构模型,并通过0°、45°和90°单轴拉伸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不同角度预测误差均在10%以内。最后,利用该模型给出了在不同方向上绝热层简单变形的应力响应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绝热层 横观各向同性 超弹性模型 短纤维增强橡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