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亚琼 娄丹 +5 位作者 唐艳 刘梦娜 卢亚亚 朱义通 杨家发 陆兆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EHSTS)的临床特点和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守治疗无效的69例TEHSTS患儿行CT引导下的改良钻孔引流手术,并结合万方及PubMed数据...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EHSTS)的临床特点和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守治疗无效的69例TEHSTS患儿行CT引导下的改良钻孔引流手术,并结合万方及PubMed数据库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69例TEHSTS患儿中男44例,女25例,年龄(9.1±3.2)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0±1.5)分,以头痛、恶心及呕吐入院,手术前血肿体积为(24.5±4.5)mL,手术时间为伤后(15.4±2.2) h,均于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血肿改良钻孔引流手术,无转为开颅手术病例,手术时间(10.2±1.5)分。术后1 d GCS(14.5±0.5)分较术前提高(P<0.01),头痛、恶心及呕吐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为(1.5±0.5)d,无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8.2±1.2)d,术后随访时间为(6.5±0.5)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均恢复良好(5分)。检索到17篇微创手术治疗TEHSTS的文献,治愈率67%~100%,仅1组在64%以下。结论 CT定位引导下的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儿童TEHSTS有其安全、有效、简便及微创的优点,可作为多数患儿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儿童 改良钻孔引流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搏动性耳鸣的CT诊断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善凤 肖武 +2 位作者 牟晓飞 刘琳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方法搜集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资料,分析其脑CT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CTA/CTV)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均发生在静... 目的探讨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方法搜集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资料,分析其脑CT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CTA/CTV)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均发生在静脉窦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双能量减影图像直观地显示横窦-乙状窦憩室,表现为静脉窦管腔局部呈囊袋样、指状及棘样突起;CTV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局部膨隆的静脉窦经邻近骨壁缺损处疝入邻近的乳突。结论脑CTA/CTV检查对诊断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横窦-乙状 憩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治疗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26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国锋 元少鹏 肖伟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治疗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治疗的26例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平扫检查确诊,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清除横窦骑跨性硬... 目的探讨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治疗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治疗的26例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平扫检查确诊,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清除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示: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已清除,横窦减压效果良好,骨瓣复位良好。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术后恢复良好21例,重度残疾1例,中度残疾4例。结论跨横窦骨瓣成形术治疗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血肿清除彻底,能更好地避免横窦受压,骨瓣复位符合解剖学的要求,可作为治疗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横窦 骨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下联合入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义天 路春雨 +1 位作者 王斌 刘晓辉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幕上下联合入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淮北市人民医院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伤后3 h内均行头颅CT及颅骨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幕上下联合入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淮北市人民医院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伤后3 h内均行头颅CT及颅骨三维重建,急诊清除血肿,保留骨桥并悬吊硬膜。随访3个月,GOS评价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随访3个月,GOS评分均为5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确诊,准确把握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术中保留骨桥、妥善处理横窦是成功抢救骑跨横窦幕上下平均型枕部硬膜外血肿患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下联合入路 骑跨横窦 幕上下平均型 枕部硬膜外血肿 保留骨桥 跨骨桥悬吊硬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景志 张文波 +1 位作者 马宝申 姜少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7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患者均采用跨窦骨瓣开颅,骨瓣复位,窦旁硬脑膜悬吊于骨瓣相应位置的骨孔上。结果 27例术后头部CT...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7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患者均采用跨窦骨瓣开颅,骨瓣复位,窦旁硬脑膜悬吊于骨瓣相应位置的骨孔上。结果 27例术后头部CT扫描显示血肿无复发、无残留,骨瓣无移位,临床症状消失。结论跨窦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一种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跨横窦 硬膜外血肿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部外伤致右额叶硬膜外血肿并迟发性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5
6
作者 郭金陶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3期68-68,共1页
【病例】男,33岁。因摔伤后头痛1 h入院。患者1 h前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颜面部、四肢着地,当时无意识丧失、抽搐、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自觉头痛、头晕,呕吐1次,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4分。查... 【病例】男,33岁。因摔伤后头痛1 h入院。患者1 h前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颜面部、四肢着地,当时无意识丧失、抽搐、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自觉头痛、头晕,呕吐1次,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4分。查体:头颅大小正常,右前额见1.5 cm挫裂伤,已清创缝合,敷料少许渗血,触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无视野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外 颅内 横窦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振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7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分析34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手术特点,针对血肿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枕部切口,骨窗及骨瓣开颅,术中全部显露血肿及受压横窦,直视下止血及处理横窦损伤。...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分析34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手术特点,针对血肿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枕部切口,骨窗及骨瓣开颅,术中全部显露血肿及受压横窦,直视下止血及处理横窦损伤。结果: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手术,横窦减压效果良好,无再出血。结论: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依据CT扫描。手术特点为术中不留骨桥,全部显露横窦能更好地止血且避免横窦二次受压,防止致命性脑疝,且更符合手术及解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硬膜外血肿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横窦CSF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实验研究
8
作者 孙红燕 马东周 +2 位作者 徐亮 王红斌 朱庆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49-50,共2页
用家兔自体颈项部肌肉研浆枕大池注入法制作兔脑积水动物模型3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测量脑室压力后,行侧脑室—横窦脑脊液(CSF)分流术,5周后再次测量脑室压力,取出分流管并检查其通畅性,而后断头处死,取全脑固定... 用家兔自体颈项部肌肉研浆枕大池注入法制作兔脑积水动物模型3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测量脑室压力后,行侧脑室—横窦脑脊液(CSF)分流术,5周后再次测量脑室压力,取出分流管并检查其通畅性,而后断头处死,取全脑固定、切片,测量脑室大小。对照组除分流管用银夹夹闭不通外,其余和对照组完全相同。发现术后实验组平均颅内压(m ICP)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P<0.01,<0.05);切片脑室测量显示,实验组脑室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认为侧脑室—横窦CSF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横窦 分流术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窦引流小脑桥静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陶伟 邓雪飞 +1 位作者 韩卉 朱友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9-811,共3页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和铸型方法观察横窦引流小脑桥静脉的形态特点,为小脑幕下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分别观测30例(60侧)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和观察12例胎儿和幼儿的脑静脉血管铸型。结果:横窦引流小...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和铸型方法观察横窦引流小脑桥静脉的形态特点,为小脑幕下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分别观测30例(60侧)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和观察12例胎儿和幼儿的脑静脉血管铸型。结果:横窦引流小脑桥静脉按其注入小脑幕处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窦汇组(28%)、小脑幕组(36%)和岩部组(36%)3组,3组桥静脉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桥静脉的直径分别为(1.6±0.7)mm,(1.9±0.7)mm,(1.9±0.7)mm。7%的病例缺乏窦汇组桥静脉,13%的病例缺乏小脑幕组桥静脉,每侧显微解剖标本至少存在一根岩部组桥静脉。结论:小脑幕下手术中,旁正中入路损伤桥静脉的机会最小,术前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以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桥静脉 横窦 显微解剖 血管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横窦区硬膜外血肿手术改良及枕骨鳞部相关解剖学研究
10
作者 李瑞春 梁晨 +2 位作者 郭世文 鱼潇 廉民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索跨横窦区硬膜外血肿(SIEDH)手术方法改良和枕骨区域的相关解剖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的无颅脑外伤史的30例成年患者的颅底CT扫描资料,取正中矢状面,定义直线A(人字缝到枕外粗隆)和直线B(枕外粗隆到枕... 目的探索跨横窦区硬膜外血肿(SIEDH)手术方法改良和枕骨区域的相关解剖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的无颅脑外伤史的30例成年患者的颅底CT扫描资料,取正中矢状面,定义直线A(人字缝到枕外粗隆)和直线B(枕外粗隆到枕骨大孔后缘)之间的夹角θ为枕骨鳞部转折角度。测量角度θ并分析其均值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分析单一幕上开颅清除SIEDH的解剖学依据。同期共收集8例SIEDH为主要手术目的颅脑外伤患者,探讨改良手术方法的步骤和效果。结果枕骨鳞部转折角度男性平均(117.4±4.3)°,女性平均(130.0±4.9)°,最小角度108.3(男性),最大角度138.7°(女性)。枕骨鳞部转折角度男性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该角度越小越利于单纯从幕上开颅探查幕下病变。8例SIEDH手术患者的骨瓣设计在横窦上方,术中可以从幕上顺利地探查幕下硬膜外血肿并彻底清除,避免了常规幕下开窗导致的颅骨缺损。结论横窦上幕上开颅术治疗SIEDH有可靠的解剖学基础,在实践中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 硬膜外血肿 枕骨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跨横窦和矢状窦巨大小脑幕脑膜瘤1例报告
11
作者 郭荣彬 田立 +1 位作者 步玮 张俊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骑跨上矢状 小脑幕脑膜瘤 横窦 手术切除 肿瘤切除术 间断性头痛 巨大 头颅CT检查 视物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切除桥小脑角区病变
12
作者 刘瑞太 王建国 +1 位作者 赵允刚 刘光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118-118,共1页
目的设计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取代传统的手术入路。方法对26例患者(出血病人18例、听神经瘤病人5例、脑膜瘤病人3例)采用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其中出血病人18例... 目的设计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取代传统的手术入路。方法对26例患者(出血病人18例、听神经瘤病人5例、脑膜瘤病人3例)采用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其中出血病人18例、听神经瘤病人5例、脑膜瘤病人3例,所有病例骨瓣均复位满意、病变全切,3例出现残腔迟发血肿,锥孔引流后消失,随访3个月脑瘤患者无复发,骨瓣无移位。结论作者认为,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尤其适用于桥小脑角区骑跨小脑幕上下的脑膜瘤和血肿,术野显露更加充分,有利于病变组织的完全切除,减少了术中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术后骨瓣的复位固定又确保了对横窦的颅骨保护,减小了术后颅骨缺损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 幕上下 联合骨瓣 桥小脑角区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骑跨性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护理
13
作者 倪晓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3期49-50,共2页
总结了32例骑跨性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判断病情,做好术前及术后护理。认为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骑跨性横窦硬膜外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横窦 硬膜外血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附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费治福 徐善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 少见病 诊断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15
作者 汪海旺 方明旺 计颖 《安徽医学》 2004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19例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受伤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结果  19例患者均手术治疗 ,取得满意结果 ,无一例死亡。结论 外伤性... 目的 探讨外伤性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19例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受伤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结果  19例患者均手术治疗 ,取得满意结果 ,无一例死亡。结论 外伤性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预后较好 ,单纯性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 ,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 硬膜外血肿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24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辉 赵京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骨瓣开颅术治疗24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3 d复查头部CT示血肿基本清除干净,术...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骨瓣开颅术治疗24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3 d复查头部CT示血肿基本清除干净,术区无继发性出血,骨瓣均解剖复位;术后3月进行GOS评分,其中,5分18例,4分4例,3分2例,无死亡及植物生存病例。结论对血肿总量〉30 mL、幕下血肿〉10 mL或血肿量不大但有脑积水、环池受压及四脑室消失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应用跨过横窦的骨瓣开颅术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 开颅术 骑跨 横窦 硬膜外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窦血栓形成2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新惠 刘月君 罗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横窦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报告 青少年 诊断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2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秋成 雷学 苗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福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4期112-112,共1页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属于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病症,容易误诊。现将我院临床工作中治疗的2例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横窦 硬膜外血肿 微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行手术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瑞鹏 王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4期23-23,25,共2页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恢复良好,2例死亡。结论: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只要经头颅CT确诊后,早期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恢复良好,2例死亡。结论: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只要经头颅CT确诊后,早期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跨横窦 硬膜外血肿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