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约束条件横波速度反演和流体替代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维新 王红 +2 位作者 姚振兴 刘伊克 常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5-791,共7页
依据辽东湾地区一组在地层条件和不同流体相态下(气饱和与水饱和)实验室测定的岩石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等数据.讨论 Gassmann 方程在横波速度反演和流体替代方面的应用效果,指出岩石骨架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估算精度是影响纵波、横... 依据辽东湾地区一组在地层条件和不同流体相态下(气饱和与水饱和)实验室测定的岩石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等数据.讨论 Gassmann 方程在横波速度反演和流体替代方面的应用效果,指出岩石骨架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估算精度是影响纵波、横波速度预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基于约束条件横波速度反演和流体替代方法,速度预测精度的改善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速度反演 流体替代 GASSMAN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质矿物模量自适应提取横波速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凯 贺振华 +2 位作者 熊晓军 曹俊兴 陈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2-267,332+159,共6页
鉴于运用Xu-White模型时基质矿物模量(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取值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引入干岩石泊松比(σdry),借助Gassmann-Boit-Geertsma方程,提出一种改进基质矿物体积模量的自适应提取方法。在提取基质矿物体积模量的同时,也提取基质... 鉴于运用Xu-White模型时基质矿物模量(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取值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引入干岩石泊松比(σdry),借助Gassmann-Boit-Geertsma方程,提出一种改进基质矿物体积模量的自适应提取方法。在提取基质矿物体积模量的同时,也提取基质矿物剪切模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取值问题,使得利用Xu-White模型准确反演横波速度成为可能。实际资料表明,基于基质矿物模量自适应提取的横波速度反演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基质矿物模量的取值精度,而且能够提高反演横波速度的精度,反演与实测横波速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7%,误差均值仅为1.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提取 基质矿物模量 XU-WHITE模型 横波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横波速度反演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继国 牟风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利用VSP转换波旅行时,通过迭代可得到较为精确的横波层速度。本文从理论模型出发,研究不同初值方法、不同旅行时拾取误差及纵波速度误差对横波反演结果的影响。理论模型计算表明:用纵波速度和纵横波速度比估算横波速度值,且以假定地层... 利用VSP转换波旅行时,通过迭代可得到较为精确的横波层速度。本文从理论模型出发,研究不同初值方法、不同旅行时拾取误差及纵波速度误差对横波反演结果的影响。理论模型计算表明:用纵波速度和纵横波速度比估算横波速度值,且以假定地层为均匀介质时的横波速度为初值,对迭代结果不会产生不利影响;转换波旅行时拾取误差对反演结果会造成较大误差;当纵波速度出现误差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仅限于最后一层的计算,对其他地层横波速度的计算影响较小。应用实例说明,地下倾角较小时,横向速度变化不大,同一口井反演出的横波速度相似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速度反演 VSP 旅行时拾取误差 纵波速度误差 速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VSR方法研究依兰陨石坑地下浅层结构
4
作者 罗恒 邓阳凡 +5 位作者 张周 朱晟 熊成 马骥骁 胡仲发 黄润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0-911,共12页
依兰陨石坑是我国发现并证实的第二个陨石坑,其直径约为1.85 km。前人在依兰陨石坑区域开展了冲击变质诊断性证据的相关研究,钻孔资料揭示了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实际深度。然而,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地下结构三维特征仍需通过地球物理... 依兰陨石坑是我国发现并证实的第二个陨石坑,其直径约为1.85 km。前人在依兰陨石坑区域开展了冲击变质诊断性证据的相关研究,钻孔资料揭示了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实际深度。然而,依兰陨石坑撞击构造的地下结构三维特征仍需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加以约束。本研究在依兰陨石坑布设了220台节点式地震仪,并基于一个月的连续观测数据和背景噪声的谱比方法(HVSR),计算并提取研究区的峰值频率,随后利用蒙特卡洛反演获得研究区的浅层速度结构和沉积层厚度。结果显示,依兰陨石坑区域的峰值频率范围为0.3~10 Hz,从中心向周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依兰陨石坑中心区域的沉积层厚度约为100 m,与附近钻孔资料结果一致,沉积层厚度由中心向坑缘逐渐减少至约20 m;在地表以下200 m深度处存在另一界面,可能对应于钻孔揭示的中粗粒花岗岩与细粒花岗岩的界面。本研究揭示依兰陨石坑区域的场地特征及撞击构造的浅层速度结构,为区域科学研究与科普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陨石坑 背景噪声 HVSR 横波速度反演 沉积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