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控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刚
韩海兰
马高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3,169,共7页
基于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对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Car Sim中建立线控转向汽车模型,应用Isight软件对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四轮驱/制动力矩独立可控的优势,基于模糊PI控...
基于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对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Car Sim中建立线控转向汽车模型,应用Isight软件对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四轮驱/制动力矩独立可控的优势,基于模糊PI控制理论设计了附加横摆力矩决策控制器。采用驱/制动力规则分配方法对四轮驱/制动力进行合理分配;并通过Car 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选取中低车速变车速蛇形试验工况和高速双移线工况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控制后汽车能够很好地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减轻驾驶员转向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汽车低速转向灵敏性、高速转向操纵稳定性和转向行驶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
固定
横摆角速度增益
模糊PI控制
驱/制动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自适应变增益传动比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寇发荣
方博
+1 位作者
张新乾
常航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29,共9页
转向传动比是影响车辆主动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改善线控转向车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的转向特性,设计了随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变化而自适应调整的变增益传动比。建立汽车二自由度模型,分析影响横摆角速度增益的因素,并通过...
转向传动比是影响车辆主动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改善线控转向车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的转向特性,设计了随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变化而自适应调整的变增益传动比。建立汽车二自由度模型,分析影响横摆角速度增益的因素,并通过仿真得到影响因素与增益之间的数据关系。采用Min-Max归一化方法,将影响因素与横摆角速度增益之间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神经网络数据集;设计蛇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SO-BP),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对SO-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由此动态获取变横摆角速度增益。采用变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按比例综合的策略,设计线控转向变增益传动比。利用Simulink-CarSim搭建线控转向整车模型,分别在高附着系数路面双移线工况和低附着系数路面角阶跃工况下,将所设计的变增益传动比与传统定增益传动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附着系数路面条件下,两种传动比车辆的行驶轨迹误差保持在3%以内,而变增益传动比车辆的转向盘转角峰值降低了9.1%;低附着系数路面条件下,变增益传动比车辆在中低车速下的横摆角速度稳态值降低了22.3%、峰值降低了24.6%,中高车速下的横摆角速度稳态值降低了6.6%、峰值降低了10.8%。变增益传动比不仅可以提高车辆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上的转向灵敏度,也改善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行驶的安全性与操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横摆角速度增益
变传动比
SO-BP神经网络
路面附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纵向质心位置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顾君
宁国宝
余卓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根据某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质心参数和对应传统车的质心参数,研究纵向质心位置改变对车辆稳定性影响的作用途径,仿真分析纵向质心位置的改变对燃料电池汽车稳定性的影响,并从整车总布置角度提出消除质心后移带来的车辆稳定性下降的方法,...
根据某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质心参数和对应传统车的质心参数,研究纵向质心位置改变对车辆稳定性影响的作用途径,仿真分析纵向质心位置的改变对燃料电池汽车稳定性的影响,并从整车总布置角度提出消除质心后移带来的车辆稳定性下降的方法,为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总布置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稳态裕度
静态储备系数
侧偏刚度
横摆角速度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arSim的线控转向汽车理想传动比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冯晓志
石沛林
+4 位作者
曹凡
吕少文
徐国辉
章曾
李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2-2132,共11页
为设计线控转向汽车的理想转向传动比,以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基于Car Sim实车模型进行车辆特性化仿真分析,推导了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变角传动比特性进行分段研究。中低速段采用定增益法,...
为设计线控转向汽车的理想转向传动比,以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基于Car Sim实车模型进行车辆特性化仿真分析,推导了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变角传动比特性进行分段研究。中低速段采用定增益法,将遗传算法与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优化从方向盘转角到汽车响应的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以作为中低速段理想传动比的设计依据;中高速段提出将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按可变权重共同控制的方法设计理想转向传动比。通过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选取双移线实验工况、角阶跃实验工况及稳态加速回转实验工况对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采用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相结合的方法分段设计理想传动比,能够减轻驾驶员的转向驾驶负担,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实际
横摆角速度增益
侧向加
速度
增益
理想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郭俊
许洪国
刘宏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分析车辆参数变化对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建立双半挂汽车列车三质心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在牵引车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动力学状态方程,得到稳态响应评价中3个车辆单元的稳态横摆角速...
分析车辆参数变化对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建立双半挂汽车列车三质心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在牵引车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动力学状态方程,得到稳态响应评价中3个车辆单元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表达式和不足转向梯度表达式,以及3个车辆单元两两之间的稳态相对增益表达式.分析载荷量和鞍座位置等车辆结构参数对3个车辆单元不足转向梯度的影响,分析不足转向梯度、质心位置和鞍座位置变化对3个稳态相对增益表达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荷增加时,须恰当调整2个鞍座的位置,确保3个车辆单元处于不足转向的状态,使汽车列车行驶状态良好.研究结果为双半挂汽车列车的结构参数设计和操纵稳定性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双半挂汽车列车
操纵稳定性
稳态
横摆角速度增益
不足转向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控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刚
韩海兰
马高峰
机构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3,16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305190)
吉林大学汽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11104)资助
文摘
基于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对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Car Sim中建立线控转向汽车模型,应用Isight软件对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四轮驱/制动力矩独立可控的优势,基于模糊PI控制理论设计了附加横摆力矩决策控制器。采用驱/制动力规则分配方法对四轮驱/制动力进行合理分配;并通过Car 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选取中低车速变车速蛇形试验工况和高速双移线工况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控制后汽车能够很好地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减轻驾驶员转向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汽车低速转向灵敏性、高速转向操纵稳定性和转向行驶舒适性。
关键词
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
固定
横摆角速度增益
模糊PI控制
驱/制动力分配
Keywords
four wheel in-wheel motor electric vehicle fixed yaw rate gain fuzzy PI control driving /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U463.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自适应变增益传动比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寇发荣
方博
张新乾
常航涛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2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5426)。
文摘
转向传动比是影响车辆主动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改善线控转向车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的转向特性,设计了随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变化而自适应调整的变增益传动比。建立汽车二自由度模型,分析影响横摆角速度增益的因素,并通过仿真得到影响因素与增益之间的数据关系。采用Min-Max归一化方法,将影响因素与横摆角速度增益之间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神经网络数据集;设计蛇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SO-BP),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对SO-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由此动态获取变横摆角速度增益。采用变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按比例综合的策略,设计线控转向变增益传动比。利用Simulink-CarSim搭建线控转向整车模型,分别在高附着系数路面双移线工况和低附着系数路面角阶跃工况下,将所设计的变增益传动比与传统定增益传动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附着系数路面条件下,两种传动比车辆的行驶轨迹误差保持在3%以内,而变增益传动比车辆的转向盘转角峰值降低了9.1%;低附着系数路面条件下,变增益传动比车辆在中低车速下的横摆角速度稳态值降低了22.3%、峰值降低了24.6%,中高车速下的横摆角速度稳态值降低了6.6%、峰值降低了10.8%。变增益传动比不仅可以提高车辆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上的转向灵敏度,也改善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行驶的安全性与操纵性。
关键词
线控转向
横摆角速度增益
变传动比
SO-BP神经网络
路面附着系数
Keywords
steer-by-wire
yaw rate gain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io
SO-BP neural network
fric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U46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纵向质心位置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顾君
宁国宝
余卓平
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文摘
根据某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质心参数和对应传统车的质心参数,研究纵向质心位置改变对车辆稳定性影响的作用途径,仿真分析纵向质心位置的改变对燃料电池汽车稳定性的影响,并从整车总布置角度提出消除质心后移带来的车辆稳定性下降的方法,为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总布置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稳态裕度
静态储备系数
侧偏刚度
横摆角速度增益
Keywords
fuel cell vehicle
stability margin
static reserve factor
cornering stiffness
yaw velocity gain
分类号
U461.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arSim的线控转向汽车理想传动比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冯晓志
石沛林
曹凡
吕少文
徐国辉
章曾
李波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2-213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5263)
文摘
为设计线控转向汽车的理想转向传动比,以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基于Car Sim实车模型进行车辆特性化仿真分析,推导了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对线控转向系统的变角传动比特性进行分段研究。中低速段采用定增益法,将遗传算法与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优化从方向盘转角到汽车响应的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以作为中低速段理想传动比的设计依据;中高速段提出将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按可变权重共同控制的方法设计理想转向传动比。通过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选取双移线实验工况、角阶跃实验工况及稳态加速回转实验工况对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实际横摆角速度增益,采用横摆角速度增益与侧向加速度增益相结合的方法分段设计理想传动比,能够减轻驾驶员的转向驾驶负担,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实际
横摆角速度增益
侧向加
速度
增益
理想传动比
Keywords
steer-by-wire
actual yaw velocity gain
lateral acceleration gain
ideal steering ratio
分类号
U46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郭俊
许洪国
刘宏飞
机构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5199)
运输车辆运行安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KFKT2016-01)
文摘
分析车辆参数变化对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建立双半挂汽车列车三质心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在牵引车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动力学状态方程,得到稳态响应评价中3个车辆单元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表达式和不足转向梯度表达式,以及3个车辆单元两两之间的稳态相对增益表达式.分析载荷量和鞍座位置等车辆结构参数对3个车辆单元不足转向梯度的影响,分析不足转向梯度、质心位置和鞍座位置变化对3个稳态相对增益表达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荷增加时,须恰当调整2个鞍座的位置,确保3个车辆单元处于不足转向的状态,使汽车列车行驶状态良好.研究结果为双半挂汽车列车的结构参数设计和操纵稳定性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双半挂汽车列车
操纵稳定性
稳态
横摆角速度增益
不足转向梯度
Key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B-double
handling stability
steady yaw rate gain
understeer gradient
分类号
U46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控制研究
李刚
韩海兰
马高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自适应变增益传动比设计
寇发荣
方博
张新乾
常航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纵向质心位置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顾君
宁国宝
余卓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CarSim的线控转向汽车理想传动比的设计研究
冯晓志
石沛林
曹凡
吕少文
徐国辉
章曾
李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王郭俊
许洪国
刘宏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