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坑切梢小蠹幼虫触角与口器化学感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鲁国艳 朱海迪 +2 位作者 杨培 杨斌 李宗波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1-299,共9页
【目的】了解横坑切梢小蠹幼虫触角和口器上化学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横坑切梢小蠹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化学感器。【结果】横坑切梢小蠹幼虫触角仅有1节,着生有2类6种感器,分别为锥... 【目的】了解横坑切梢小蠹幼虫触角和口器上化学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横坑切梢小蠹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化学感器。【结果】横坑切梢小蠹幼虫触角仅有1节,着生有2类6种感器,分别为锥形感器1~2和末梢锥形感器1~4;下颚须和下唇须均为2节,共发现有3类5种感器,包括锥形感器3、指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2、4和5。锥形感器1~3表面具多孔,为典型的嗅觉器官;末梢锥形感器顶端具孔,应为味觉感器;指形感器为下颚须特有,每侧仅有1个,光滑、无孔表面可能意味其具有声音感知功能。【结论】横坑切梢小蠹末龄幼虫头部化学感器数量少,分布模式简单,且集中分布在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端部,研究将为深入理解横坑切梢小蠹幼虫取食及其相关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幼虫 触角 口器 化学感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横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叶辉 吕军 Francois LIEUTIER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是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et的主要次期性害虫之一。 1980年以来 ,该虫与纵坑切梢小蠹T .piniperda(L .)一起在中国西南部大量发生 ,导致数十万公顷云南松林受害。本文报道了横坑切梢小蠹在云...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是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et的主要次期性害虫之一。 1980年以来 ,该虫与纵坑切梢小蠹T .piniperda(L .)一起在中国西南部大量发生 ,导致数十万公顷云南松林受害。本文报道了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地区的生活史、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横坑切梢小蠹年生活史为一代 ,前后两代在冬春季有部分重叠。成虫羽化于4月下旬开始陆续 ,5月下旬结束。成虫羽化后即飞到树冠上蛀食枝梢 ,直到 11月发育成熟 ,开始繁殖。在此期间 ,每头成虫可以蛀食 4~ 6个枝梢。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没有越冬习性。繁殖期从 11月至次年 3月。成虫主要在已经受到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树木的中、下部产卵。繁殖期较纵坑切梢小蠹约迟 1周。由于横坑切梢小蠹从枝梢到树干对云南松持续危害 ,对树木的危害性较在其它地区更为严重。横坑切梢小蠹利用受到纵坑切梢小蠹蛀害的树木繁殖产卵 ,加强了蠹虫对云南松树的危害 ,加速了受害树木的死亡进程。横坑切梢小蠹的上述生物生态学特征是该虫对云南松造成严重危害的重要原因。从横坑切梢小蠹虫体和虫坑中检测到伴生真菌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yunnanensis。横坑切梢小蠹对该菌的带菌率在蛀梢期为11 5 % ;在蛀干中期约为 10 %~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纵坑梢小 云南松 蓝污真菌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S-SPME-GC/MS法分析横坑切梢小蠹危害细叶云南松诱导抗性挥发物质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东山 贾婕 +4 位作者 陈虎 颜培栋 徐荣勋 杨柳琴 杨章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共8页
【目的】掌握横坑切梢小蠹危害与细叶云南松应激响应规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代谢挥发物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以广西乐业县雅长林场不同危害程度细叶云南松嫩梢为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细叶云... 【目的】掌握横坑切梢小蠹危害与细叶云南松应激响应规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代谢挥发物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以广西乐业县雅长林场不同危害程度细叶云南松嫩梢为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细叶云南松诱导抗性挥发物质。SPME萃取优化条件为:在75℃固相萃取仪上平衡15 min,用75μm萃取头(DVB/CAR/PDMS)萃取15 min。【结果】重度危害检测出最多挥发组分,主要为萜烯类、醇类。细叶云南松主要代谢挥发产物与其受危害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受害程度的增加,α-蒎烯、3-蒈烯、β-石竹烯、β-毕澄茄烯的含量随之增加,β-蒎烯含量逐渐减少,且仅对照含有少量长叶烯成分。重度危害类型中β-蒎烯含量最低仅为对照的47.85%,而3-蒈烯升高幅度最大,高于对照62.83%。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含氧衍生物总量随受害程度增加而增加,表明含氧化合物增多其抗虫性减弱。【结论】3-蒈烯、β-蒎烯、β-榄香烯、β-石竹烯和β-毕澄茄烯含量差异是导致细叶云南松诱导横坑切梢小蠹虫抗性的主要原因。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松针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并为细叶云南松小蠹诱导抗性物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云南松 横坑切梢小蠹 挥发性化学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的竞争研究(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鹏 李丽莎 刘宏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52-58,共7页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研究了云南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的种间竞争,比较了2种松小蠹在其寄主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2种松小蠹在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的存在差异,并随着月份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横坑切梢小...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研究了云南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的种间竞争,比较了2种松小蠹在其寄主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2种松小蠹在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的存在差异,并随着月份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横坑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细的松梢,而云南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粗大的松梢。2种松小蠹的其它蛀梢习性(危害梢的年龄、攻击部位、蛀道长度等)文中也进行了比较。结论,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树梢的攻击能力强于横坑切梢小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梢小 横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对寄主繁殖部位的选择试验(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鹏 李丽莎 刘宏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室内条件下,对繁殖期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竞争展开了研究。在养虫笼中放入来源同株云南松的2根木段,同时放入2种小蠹,分别放入1种小蠹,观察小蠹对其繁殖材料云南松木段的选择。试验表明,横坑切梢小蠹喜在树皮厚的木段上繁殖... 在室内条件下,对繁殖期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竞争展开了研究。在养虫笼中放入来源同株云南松的2根木段,同时放入2种小蠹,分别放入1种小蠹,观察小蠹对其繁殖材料云南松木段的选择。试验表明,横坑切梢小蠹喜在树皮厚的木段上繁殖,即云南松树干的下部,而云南切梢小蠹喜在树皮薄的木段上繁殖,即云南松树干的上部。从产卵到新成虫羽化,云南切梢小蠹的历期明显短于横坑切梢小蠹,分别为86~89 d和120~125 d。结论:在中国云南,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的攻击能力强于横坑切梢小蠹,后者更具次期性害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梢小 横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舒凝碧 朱翔 蒋昭龙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52-53,共2页
经对36株蠹害木作解析,发现纵坑、横坑切梢小蠹虫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虫种分布、虫口密度,因危害程度——枯萎木、濒死木和树木部位不同而异。林内衰弱的松树先受纵坑切梢小蠹的侵害,导致松树成片枯死主要是后来侵害的横坑切梢小蠹虫。
关键词 云南松 松纵坑梢小 横坑切梢小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坑切梢小蠹生活史及危害规律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薛永贵 丁启含 +2 位作者 华藏加 夏吾加 尕藏久美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7期154-154,186,共2页
2005-2207年对青海省坎布拉森林公园天然油松(P.tabulaeformis)林有害生物——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进行了观察及危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1年1代,具有梢转干和干转梢习性,4月15日左右为越冬代成虫转梢危害始期,5月5日... 2005-2207年对青海省坎布拉森林公园天然油松(P.tabulaeformis)林有害生物——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进行了观察及危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1年1代,具有梢转干和干转梢习性,4月15日左右为越冬代成虫转梢危害始期,5月5日左右为越冬代成虫梢转干危害始期,7月中旬为当年羽化成虫干转梢危害始期,9月初为羽化成虫梢转干危害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生活史 危害规律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坑切梢小蠹林间危害与诱捕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方加兴 武承旭 +4 位作者 卢文娟 刘福 张苏芳 张真 孔祥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35,共7页
【目的】明确聚集信息素对横坑切梢小蠹诱捕量与不同危害程度的云南松林有虫梢率之间的关系,为横坑切梢小蠹种群监测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和下庄镇2个样地云南松林内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 【目的】明确聚集信息素对横坑切梢小蠹诱捕量与不同危害程度的云南松林有虫梢率之间的关系,为横坑切梢小蠹种群监测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和下庄镇2个样地云南松林内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并在由梢部危害转至干部危害期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横坑切梢小蠹成虫,分析横坑切梢小蠹在梢转干时期的种群变化规律及有虫梢率与诱捕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普淜和下庄2个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是优势种。普淜样地中横坑切梢小蠹占49. 75%,雌雄比为1. 06∶1;云南切梢小蠹占50. 25%,雌雄比为1. 32∶1。下庄样地中横坑切梢小蠹占54%,雌雄比为1. 45∶1;云南切梢小蠹占46%,雌雄比为1. 88∶1。2样地中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树冠有虫梢率从上到下依次降低,普淜样地有虫梢率约为下庄样地的10倍。2样地横坑切梢小蠹的诱捕量在整个梢转干期呈现相同的规律,成虫扬飞均始于11月中旬,终见于翌年5月下旬,扬飞高峰期是3月初至4月下旬。诱捕器中天敌种群数量与横坑切梢小蠹数量有明显的跟随现象。诱捕器中横坑切梢小蠹雌雄性比在1∶1. 09~1. 71之间,雄性个体数量明显多于雌性。横坑切梢小蠹林间有虫梢率(y)与诱捕量(x)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其中在高虫口密度普淜样地拟合函数关系式为y=0. 002 4x+0. 060 1(R^2=0. 67),低虫口密度下庄样地拟合函数关系式为y=0. 003 2x-0. 004 3(R^2=0. 71)。【结论】了解高、低虫口密度下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树冠中的分布规律,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可作为监测横坑切梢小蠹种群变化的有效方法,且诱捕量与林间有虫梢率呈线性正相关,诱捕量可反应横坑切梢小蠹在蛀梢期的有虫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聚集信息素 有虫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坑切梢小蠹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梁红英 王红伟 杨桦 《现代园艺》 2014年第4期71-72,共2页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是危害松树的重要性害虫,对松树危害巨大,给林业和生态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由于该虫是蛀干性害虫,隐蔽性很强,使得测报和防治难度大,开展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寻找其生活史和发生规律的薄弱...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是危害松树的重要性害虫,对松树危害巨大,给林业和生态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由于该虫是蛀干性害虫,隐蔽性很强,使得测报和防治难度大,开展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寻找其生活史和发生规律的薄弱环节,是指导生产防治的关键。系统介绍了横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横坑切梢小蠹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生物学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横坑切梢小蠹虫害大发生与气候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伍小兵 《绿色科技》 2012年第7期55-57,共3页
以福建省宁化县为例,调查研究了横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危害规律,分析了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探讨了对横坑切梢小蠹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生物学特性 危害规律 气候因子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切梢小蠹生态学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丽莎 刘宏屏 +3 位作者 陈鹏 李浩然 布.朗斯壮姆 弗朗索瓦.列特尔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是中国主要的森林蛀干害虫。在云南,两虫经常在云南松等松类树种上共同危害,造成重大生态和经济损失。这两种小蠹的种群结构因地区而异,其性比、成虫在枝梢上聚集危害的时间及其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相... 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是中国主要的森林蛀干害虫。在云南,两虫经常在云南松等松类树种上共同危害,造成重大生态和经济损失。这两种小蠹的种群结构因地区而异,其性比、成虫在枝梢上聚集危害的时间及其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在树干上的空间分布规律有很大差异。通过研究并比较这两种小蠹的种群结构、性比、季节分布及空间分布等生态学特性差异,对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坑梢小 横坑切梢小蠹 生态学特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艳飞 张英 +1 位作者 张真 吴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4,共4页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和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是两种重要的松属(Pinus)蛀干害虫,通过蛀梢危害与蛀干危害共同致死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通过林间自然调查,对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蛀食枝梢影响因素进行...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和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是两种重要的松属(Pinus)蛀干害虫,通过蛀梢危害与蛀干危害共同致死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通过林间自然调查,对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蛀食枝梢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蛀梢坑道长度与枝梢长度和蛀梢直径呈显著相关,且切梢小蠹侵入枝梢的部位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蛀梢坑道的长度,二者显著相关。研究发现,影响横坑切梢小蠹蛀梢坑道长度的主要因素为侵入孔位置,而影响云南切梢小蠹的主要因素为枝梢长度,枝梢直径,侵入孔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云南梢小 横坑切梢小蠹 坑道长度 直径 侵入孔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区分三种切梢小蠹性别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平彦 张真 +1 位作者 袁素蓉 王继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横坑切梢小蠹T.minor和短毛切梢小蠹T.brevipilosus是云南松的重要害虫。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者对上述3种切梢小蠹雌雄虫腹部末端可见背板(即雌虫第7节背板和雄虫第8节背板)的长和宽分别观察...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横坑切梢小蠹T.minor和短毛切梢小蠹T.brevipilosus是云南松的重要害虫。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者对上述3种切梢小蠹雌雄虫腹部末端可见背板(即雌虫第7节背板和雄虫第8节背板)的长和宽分别观察、测量和比较,研究快速准确区分两性成虫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两性之间,长度和宽度均存在明显差异。这3种小蠹雌虫腹部末端背板呈半圆形、宽大,长×宽分别为(590±17)μm×(827±31)μm,(619±25)μm×(780±16)μm和(594±29)μm×(815±21)μm;而雄虫腹部末端可见背板近似长方形、窄小,长×宽分别为(365±30)μm×(608±24)μm,(237±41)μm×(580±33)μm和(296±36)μm×(593±25)μm。该方法能在数秒内将雌雄虫分开,且不会伤害活虫,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标本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梢小 横坑切梢小蠹 短毛梢小 性别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对两种切梢小蠹药效筛选实验
14
作者 张登峰 杨君丽 +1 位作者 咸文荣 强中发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室内药剂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中以48%乐斯本乳油、40%乐果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1%力虫晶乳油等对横坑切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毒杀效果较好,为林区药剂防治切梢小蠹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杀虫剂 横坑切梢小蠹 纵坑梢小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生杰 《山西林业》 1999年第Z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松纵坑梢小 贮木场 衰弱木 母坑道 横坑切梢小蠹 森林经营局 子坑道 立地条件 发生规律 卫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信息化学物质对4种松树小蠹虫的野外诱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守慧 原忠林 +5 位作者 王中钰 刘筱彧 高长启 宋丽文 葛芳 李从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0-743,共4页
为了对小蠹虫进行野外监测和防治,采用人工合成的缓释性信息化合物诱芯和国产漏斗式诱捕器,研究了α-蒎烯(Alpha-pinene,AP)、壬醛(nonanal,NL)、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rnol,TV)和桃金娘烯醇(myrtenol,MT)信息化学物质对黄色梢小... 为了对小蠹虫进行野外监测和防治,采用人工合成的缓释性信息化合物诱芯和国产漏斗式诱捕器,研究了α-蒎烯(Alpha-pinene,AP)、壬醛(nonanal,NL)、反式马鞭草烯醇(Trans-verbernol,TV)和桃金娘烯醇(myrtenol,MT)信息化学物质对黄色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红松根小蠹4种松树小蠹虫的林间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信息化学物质处理对4种小蠹虫的诱集效果显著,2AP诱芯对黄色梢小蠹的诱集量(17.5头)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诱集效果最好,是CK的25倍;信息化学物质处理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红松根小蠹的诱集量显著高于CK,不同信息化学物质处理间诱集量差异不显著;2AP+NL+TV诱芯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诱集量最高,诱集效果是CK的612倍;2AP+NL+TV诱芯对横坑切梢小蠹的诱集量最高,诱集效果是CK的1085倍;2AP+NL+MT+TV诱芯对红松根小蠹引诱效果最好,是对照的136倍。2005~2006年,千山风景区黄色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虫口密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物质 黄色梢小 横坑切梢小蠹 纵坑梢小 红松根小蠹 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小蠹虫争夺松林生命的博斗 被引量:1
17
作者 甘立荣 《云南林业》 2015年第5期31-33,共3页
健康美丽的森林,是人类对绿色生命的永恒渴望,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云南,松树是主要的森林树种,松林是云南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和主要的森林景观之一。云南有松林8000多万亩,主要有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高山松等。郁郁葱... 健康美丽的森林,是人类对绿色生命的永恒渴望,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云南,松树是主要的森林树种,松林是云南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和主要的森林景观之一。云南有松林8000多万亩,主要有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高山松等。郁郁葱葱的松林,立于群峰峻岭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 森林景观 森林生态系统 思茅松 高山松 云南松 华山松 绿色生命 横坑切梢小蠹 梢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引诱剂对几种针叶树蛀干害虫的诱捕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光辉 戴建昌 +3 位作者 江志利 冯俊涛 何军 张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6,共3页
利用6种鞘翅目昆虫引诱剂,分别在陕西秦岭火地塘林区、旬邑县马栏林区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6种引诱剂中,4#、3#引诱剂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等针叶林... 利用6种鞘翅目昆虫引诱剂,分别在陕西秦岭火地塘林区、旬邑县马栏林区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6种引诱剂中,4#、3#引诱剂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等针叶林木蛀干害虫有较好的诱捕效果。4#引诱剂平均日诱集鞘翅目昆虫30.5头/器,日诱集横坑切梢小蠹为28.8头。4#引诱剂可用于华山松大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松幽天牛等蛀干害虫的监测与诱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诱剂 华山松大小蠹 横坑切梢小蠹 松幽天牛 诱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