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能引入横向财政平衡机制吗?——兼论“对口支援”的改革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玮 《财贸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63-69,共7页
德国财政平衡体制的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实行分级财政体制的国家都适合建立横向财政平衡机制,它的有效实施需要具备特定的前提条件,而中国现阶段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对口支援"具有显著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特征,尽管它在加快中... 德国财政平衡体制的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实行分级财政体制的国家都适合建立横向财政平衡机制,它的有效实施需要具备特定的前提条件,而中国现阶段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对口支援"具有显著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特征,尽管它在加快中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毕竟只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方法,而且其横向财政平衡效应也并不显著。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需要对"对口支援"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革方向是将其定位为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不宜继续扩大规模和使其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财政平衡 对口支援 财政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划分的政策效应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22
2
作者 唐明 熊蓓珍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74,共12页
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划分实行国发[2016]26号和国发[2016]71号过渡方案,基本目标是"保持财力格局不变并兼顾好东中西部利益关系"。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纵向分配上,可能并不足以维持央地财力格局不变,并且损... 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划分实行国发[2016]26号和国发[2016]71号过渡方案,基本目标是"保持财力格局不变并兼顾好东中西部利益关系"。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纵向分配上,可能并不足以维持央地财力格局不变,并且损害了对原营业税依赖程度较高的中西部省份的税收利益;横向分配上,极大地加剧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有可能引发地区间增值税收入的逆向分配,并未能兼顾好东中西部利益关系。从综合体制层面考察,过渡方案无法应对由全面"营改增"及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分享方案调整带来的分税制向分成制退化的风险及弊端。现行增值税收入划分方案过渡期为2~3年,构建正式的增值税收入共享制度和体制相当紧迫。将来的增值税收入划分正式体制的优化,纵向分配上应与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横向分配上应考虑以居民数量与属地原则等综合因素加权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综合体制改革层面,亟需相关制度甚至倒逼相关制度的联动改革,进一步推动分税制财税体制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增值税收入划分 横向财政平衡 分税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税模式下的政府间财力配置——基于中、德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玮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9,共9页
从三个层面对中、德这两个实行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国家的政府间财力配置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共享税收入分配不仅仅是一个政府间划分税收收入的工具,它也具有一定的财政平衡功效;在共享税的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如果中国的共享税收入分... 从三个层面对中、德这两个实行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国家的政府间财力配置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共享税收入分配不仅仅是一个政府间划分税收收入的工具,它也具有一定的财政平衡功效;在共享税的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如果中国的共享税收入分配没有考虑横向财政平衡,那么想通过其它手段来实现横向财政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不是所有实行分级财政体制的国家都能够建立横向财政平衡体制的,中国应慎言在对口支援体制基础上建立横向财政平衡制度,对口支援一个可能的改革方向是将其定位为临时性的应急措施;在共享税模式下,为了实现财政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平衡,中国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应以一般性拨款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财力配置 共享税 横向财政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