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束拉伸件几何尺寸对界面横向拉伸强度影响分析
1
作者 徐文卓 李文晓 +1 位作者 苏钊阳 时起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291,共9页
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有很大影响。相比于传统界面测试方法得到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采用横向纤维束拉伸试验测得的横向拉伸界面强度可直观地反映纤维束与树脂间的界面性能,同时不受纤维组织微结构的影响,是... 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有很大影响。相比于传统界面测试方法得到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采用横向纤维束拉伸试验测得的横向拉伸界面强度可直观地反映纤维束与树脂间的界面性能,同时不受纤维组织微结构的影响,是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成型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预测所需的重要参数。本工作建立了一种考虑纤维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以及树脂固化收缩影响的横向纤维束拉伸试样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界面处的横向应力分布和破坏模式。然后用RTM工艺制备碳纤维束增强环氧树脂横向拉伸试验件,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比较不同横向拉伸试样在界面处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十字型试样能有效改善边缘应力集中的现象,且在界面中心区域受力均匀,得到的横向拉伸强度更加精确。此外,讨论了十字型样品的伸出端宽度、长度等特征尺寸以及增强纤维类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选择纤维束横向拉伸试样时,为获得更加准确的界面横向拉伸强度,试样伸出端的宽度应尽可能大一些,但需要小于伸出端总长度的1/2以获得理想的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束 界面 横向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状态对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冬冬 杨永岗 +3 位作者 谭松培 高建军 叶树长 薛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涂覆A、B两种不同上浆剂的国产碳纤维ZT700-A,ZT700-B以及日本东丽T700S,利用SEM,FTIR,XPS等仪器分析纤维表面形貌以及碳纤维表面的化学状态,测试了三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强度,用SEM观察其断面形貌。研究表明:国产碳纤维ZT700-B... 涂覆A、B两种不同上浆剂的国产碳纤维ZT700-A,ZT700-B以及日本东丽T700S,利用SEM,FTIR,XPS等仪器分析纤维表面形貌以及碳纤维表面的化学状态,测试了三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强度,用SEM观察其断面形貌。研究表明:国产碳纤维ZT700-B表面沟槽明显,羟基、羰基、羧基等活性官能团含量较高,物理和化学双重作用使ZT700B与环氧树脂界面粘接效果显著,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强度为42MPa,分别比ZT700-A和日本东丽T700S要高出83%和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 上浆剂 横向拉伸强度 界面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湿法缠绕用中温固化环氧/酸酐树脂基体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芦武刚 程鹏辉 张冬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1-175,187,共6页
以改性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增韧剂,液态酸酐MeTHPA为固化剂,2-乙基-4-甲基咪唑为促进剂,研制了一种T700级碳纤维湿法缠绕储能飞轮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基体,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树脂胶液45℃初试黏度为290mPa... 以改性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增韧剂,液态酸酐MeTHPA为固化剂,2-乙基-4-甲基咪唑为促进剂,研制了一种T700级碳纤维湿法缠绕储能飞轮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基体,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树脂胶液45℃初试黏度为290mPa·s,适用期不低于2.0h;经“90℃/12h”固化后的基体拉伸强度为89.0MPa,拉伸模量为3.1GPa,断裂延伸率为5.5%;弯曲强度为113.8MP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4.6℃;T7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48.0MPa和9.4GPa, NOL环层间剪切强度为56.4MPa, NOL环拉伸强度为2585MPa,静压破坏法测得复合材料纵向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3819MPa和171.8GPa,断裂延伸率为2.08%。该树脂体系可中温固化,与T700级碳纤维的粘结性和匹配性好,适用于储能飞轮的碳纤维湿法缠绕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飞轮 中温固化 横向拉伸强度 纵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