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牵拉伤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诗梦 周剑 +5 位作者 韦企平 王军 孙武 王妍 王杰 夏燕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韦氏三联九针对横向定量牵拉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N2-P2波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27只均右眼手术造模。其中18只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模型后随机分为韦氏三联九针组和... 目的:探讨韦氏三联九针对横向定量牵拉模型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N2-P2波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27只均右眼手术造模。其中18只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模型后随机分为韦氏三联九针组和模型组各9只,另外9只为假手术组,仅暴露视神经,不做牵拉处理。另有9只为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造模次日,韦氏三联九针组行韦氏三联九针治疗,每次20 min,1次/d,共14 d,模型组、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干预。韦氏三联九针代表穴:一联:“睛明”、“承泣”;二联:“丝竹空”透“太阳”;三联:“风池”、“太冲”。于1、7、14 d时观察各组FVEP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 d时韦氏三联九针组N2波潜伏期、P2波潜伏期均缩短(P<0.05);7 d时,韦氏三联九针组N2波潜时缩短(P<0.01),N2-P2波振幅较模型组提高(P<0.05);14 d时,韦氏三联九针组P2波潜时缩短(P<0.05),N2-P2波振幅较模型组提高(P<0.05),组内前后比较,假手术组1、7、14 d的N2波潜伏期、P2波潜时与N2-P2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N2波潜伏期与P2波潜伏期延迟的情况在1~14 d期间一直未得到改善(P>0.05),且振幅一直在降低,于14 d出现与1 d比较显著差异(P<0.05)。而韦氏三联九针组N2波潜伏期延迟在7 d~14 d内才出现明显差异(P<0.05);其P2波潜伏期虽然在1 d~7 d内明显延迟(P<0.05),但14 d其P2波潜伏期延迟有所恢复,与1、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韦氏三联九针组N2-P2波振幅在1~14 d期间亦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实验横向定量牵拉法TON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韦氏三联九针治疗TON模型大鼠,可缩减其FVEP电生理信号P2波峰延迟,提高N2-P2振幅,对视神经损伤的恢复呈现积极作用,可能与韦氏三联九针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保护尚未变性坏死的神经节细胞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氏三联九针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横向定量牵拉法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