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叶柄横切结构的数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龙凤 安福全 高金和 《长江蔬菜》 2011年第4期33-36,共4页
对黄瓜苗期叶柄的横切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黄瓜不同品种维管束间细胞层数相对稳定,叶柄中维管束间细胞层数约为4;随着节位变化,其皮层细胞层数、横切直径大小略有差异,其中第6节位细胞层数最多,横切直径最大;黄瓜叶柄横切有... 对黄瓜苗期叶柄的横切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黄瓜不同品种维管束间细胞层数相对稳定,叶柄中维管束间细胞层数约为4;随着节位变化,其皮层细胞层数、横切直径大小略有差异,其中第6节位细胞层数最多,横切直径最大;黄瓜叶柄横切有无维管束分化处细胞密度不同,其中无维管束分化处细胞密度为85.90个/mm2,维管束附近细胞密度为104.99个/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叶柄 横切结构 数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龙眼及龙荔的茎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永福 韩丽 +4 位作者 黄鹤平 陈泽斌 任禛 刘佳妮 彭声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1-560,共10页
为了观察荔枝、龙眼和龙荔茎解剖结构的异同,采用徒手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对荔枝、龙眼和龙荔20份材料的茎横切面结构和导管分子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各试材的茎横切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周皮、皮层、维管组织、髓和射线,... 为了观察荔枝、龙眼和龙荔茎解剖结构的异同,采用徒手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对荔枝、龙眼和龙荔20份材料的茎横切面结构和导管分子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各试材的茎横切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周皮、皮层、维管组织、髓和射线,但其结构特征总体上差异较大;龙眼种质的平均髓率(26.19%)显著高于龙荔(22.43%)和荔枝(6.96%),各试材间,褐毛荔枝的髓率最小(3.37%),‘三月红’居中(14.14%),野生龙眼最大(30.27%);荔枝的树皮率(41.93%)显著大于龙眼(33.21%)和龙荔(29.83%)。(2)各试材的导管密度未见明显规律,以‘三月红’的导管密度最小(93.17个/mm2),龙荔次之,为101.78个/mm2;荔枝的导管总面积/木质部面积的比值显著大于龙眼和龙荔;‘三月红’的射线宽度(22.13μm)显著大于其它试材。(3)20份试材的导管分子绝大多数属于孔纹式或网纹式,极少数为环纹式或螺纹式或梯纹式;‘三月红’的导管分子内径(35.97μm)显著大于其它试材,龙荔次之(33.90μm);褐毛荔枝的导管分子(238.52μm)显著长于其它试材。(4)导管分子短、孔径大、端壁倾斜度小(或水平)、无尾、孔纹、单穿孔板均是导管分子进化的特征;在荔枝试材中,‘三月红’的导管分子较为进化,而褐毛荔枝则较为原始。(5)对茎结构特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份试材首先聚为2大类,荔枝12份试材(除‘三月红’外)聚为第1大类;龙眼6份试材、龙荔及荔枝‘三月红’聚为第2大类;在这2大类的基础上又分为8个组,各组均有独自的显著特征。对荔枝、龙眼和龙荔3类植物茎结构特征的比较可知,总体上荔枝比龙眼原始,而龙荔居荔枝和龙眼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龙眼 龙荔 横切结构 导管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解剖特征分析三种无患子科果树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永福 黄鹤平 +4 位作者 银立新 陈泽斌 华金珠 牛燕芬 刘佳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9-685,共7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组织离析法,对3种无患子科果树的10份种质叶片横切及表皮解剖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份试材均为异面叶,叶横切结构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中脉厚度总体上龙眼最大、龙... 采用石蜡切片和组织离析法,对3种无患子科果树的10份种质叶片横切及表皮解剖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份试材均为异面叶,叶横切结构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中脉厚度总体上龙眼最大、龙荔次之、荔枝最小,差异显著。荔枝的中脉横切面为圆三角形,龙眼近似半圆形,龙荔则近似扁圆形。不同试材的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厚度分别为175.23~318.84、11.18~25.13、7.49~20.43、50.01~124.59和84.0~173.64μm,栅栏组织细胞有2~3层。此外,叶脉突起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分别为2.65~5.77、0.52~0.82、28.89%~39.95%和44.89%~55.57%。荔枝的表皮细胞较小、多边形,垂周壁为弧形,下表皮无表皮毛,气孔器呈长椭圆形;龙眼的表皮细胞较大、不规则形,垂周壁深波状,下表皮具表皮毛,气孔椭圆形或近圆形;龙荔的表皮细胞与龙眼相近,但垂周壁为波状。聚类分析显示,10份试材首先聚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是荔枝属,第二类是龙眼属;然后又分为4个亚类,三月红和龙荔各自单独聚为一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科果树 叶片 横切结构 表皮结构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