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
1
作者 侯希芳 高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1期52-,共1页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求保持女性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笔者对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经典全子宫切除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敏 《淮海医药》 2003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 分析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势。方法 选择 12 8例 (研究组 )患者施行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118例 (对照组 )采用纵切口传统子宫全切术 ,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热病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比... 目的 分析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势。方法 选择 12 8例 (研究组 )患者施行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118例 (对照组 )采用纵切口传统子宫全切术 ,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热病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该术式安全、可靠 ,出血量少 ,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且轻。结论 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优于纵切口传统术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腹部切口 方式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2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沈旭娜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7期538-538,共1页
关键词 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临床分析 方法 时间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曹崇玲 李福娥 郑丽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2年7月—2003年6月间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手术适应证、子...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2年7月—2003年6月间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手术适应证、子宫大小、盆腔粘连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疼痛、手术时间等指标,传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副损伤小且能较好地保持盆底组织的张力及阴道的完整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切口 内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00例
5
作者 黄艳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有适应证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取同期100例传统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有适应证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取同期100例传统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结论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明显优于传统式子宫切除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切口/外科手 内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宫颈再造术
6
作者 樊莉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膜内 子宫切除 宫颈再造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岭梅 郭静 +2 位作者 李艺 赵科永 石蕾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9-630,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察组60例于下腹耻骨联合上2cm作一6~8cm弧形切口,中部深达筋膜.钝性分离进腹,常规处理子宫圆韧带、阔韧带及子宫动脉后,于子宫动脉结扎线上0.5cm,用... 目的探讨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察组60例于下腹耻骨联合上2cm作一6~8cm弧形切口,中部深达筋膜.钝性分离进腹,常规处理子宫圆韧带、阔韧带及子宫动脉后,于子宫动脉结扎线上0.5cm,用电刀旋切宫颈筋膜,厚约0.5cm达宫颈外口,紧贴宫颈外口切断阴道,1^#可吸收线同时缝合阴道壁及宫颈筋膜,不缝合盆腔腹膜及壁层腹膜,连续缝合腹肌筋膜,皮肤皮下全层缝合2针;对照组60例,腹部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次数、术后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切口甲级愈合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切口愈合快、美观、较大限度保留生理功能等优点,且术式简单,又不需特殊设备,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小切口 膜内 子宫全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子宫大于13孕周的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经腹壁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小,术... 目的观察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子宫大于13孕周的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经腹壁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拆线时间缩短,切口愈合不良、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少,P均<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性生活明显改善42例、明显不适10例,对照组分别为15、44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切除 切口内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小纵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观察
9
作者 冯小琴 宋文月 谢燕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6期48-48,共1页
2002年1~7月,我们共实施腹式小纵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腹式 切口 内子宫切除 观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段承志 何琳 于新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切口 内子宫切除 临床应用 妇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42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杜洪灵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7期736-736,共1页
我院开展腹式小横切口治疗子宫良性肿瘤42例,效果满意,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1年3月~2003年12月,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5例.采用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2例为研究组,采用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43例为对照... 我院开展腹式小横切口治疗子宫良性肿瘤42例,效果满意,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1年3月~2003年12月,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5例.采用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2例为研究组,采用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43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疾病种类、孕产次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小切口膜内子宫切除 临床分析 子宫良性肿瘤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12
作者 冯良平 张福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时经腹小切口的可行性。方法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下腹小横切口,切口一般4~6 cm;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切口一般在8~12 cm之间。结果小切口筋膜内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时经腹小切口的可行性。方法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下腹小横切口,切口一般4~6 cm;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切口一般在8~12 cm之间。结果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结论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切口美观,无“蜈蚣样”的疤痕,术后病人恢复快,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病人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探讨(附128例报告)
13
作者 钟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11期819-82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 12 8例施行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与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比较 ,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2 8例手术经过顺利 ,术中、术后无 1例并发症。与传统术式相... 目的 :探讨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 12 8例施行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与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比较 ,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2 8例手术经过顺利 ,术中、术后无 1例并发症。与传统术式相比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出血少 ,伤口疼痛轻 ,肛门排气早 ,住院时间短 ,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切口小 ,瘢痕小 ,恢复快 ,具有微创化手术特点 ,不需专门设备 ,经济实用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子宫切除 经腹小切口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26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路宁生 王宁生 +2 位作者 石福宝 朱玉芹 李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8期76-,共1页
1996年~1998年,我们共施行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36~46岁,平均42.5岁。子宫肌瘤19例,子宫肌腺症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合并慢性宫颈炎14例。均排除宫颈恶性肿瘤。手术采用下腹部... 1996年~1998年,我们共施行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36~46岁,平均42.5岁。子宫肌瘤19例,子宫肌腺症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合并慢性宫颈炎14例。均排除宫颈恶性肿瘤。手术采用下腹部Pfannenstiel.皱襞横切口,约12cm。进入腹腔后切断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并结扎。将宫旁结缔组织稍加分离至宫颈峡部,钳夹、切断子宫动脉上行支,提起子宫,下推膀胱,在宫颈部,平骶韧带上方略高于子宫血管结扎线处,绕宫颈做一环形切口,深约2mm,分离宫颈前、后壁筋膜,向下达宫颈阴道部。用组织钳夹持阴道穹窿,环形切断阴道壁,切除子宫,也可用手术刀呈螺旋状切除子宫,边牵拉边切除,阴道残端留有充分的筋膜。阴道残端常规消毒后,用1号肠线从阴道后壁中点开始连续缝合至阴道前壁中点,行侧对侧法关闭阴道。用7号线间断缝合宫颈筋膜,包埋阴道残端,不留死腔。最后将圆韧带断端及双附件断端缝于宫颈筋膜断端两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内子宫切除 切口 阴道残端
全文增补中
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大样本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丽萍 马建婷 +5 位作者 邵华江 杨秀儿 苏晓敏 沈荣乐 何刚 刘秋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开腹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10年12月在余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以腹腔镜术者710例和开腹术者653例。测定术前24h、术后24、72h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开腹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10年12月在余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以腹腔镜术者710例和开腹术者653例。测定术前24h、术后24、72h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GR)、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IL)-4和白细胞介素(IL)-6,并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病率。结果开腹组术后24、72hWBC计数、NGR、CRP、IL-4、IL-6均高于术前(P<0.05),腹腔镜组术后WBC、IL-4升高不明显(P>0.05),NGR、CRP在术后24h有增高,幅度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72h恢复至术前水平,IL-6在术后24、72h均升高,幅度低于开腹组(P<0.05);IL-2在开腹组术后24、72h均下降,腹腔镜组在术后24h有下降,幅度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72h恢复至术前水平。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早,镇痛用药少,术后病率低。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开腹手术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更适合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 开腹手 内子宫切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浩 李光仪 廖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92-93,107,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同期内将6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CISH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极电凝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实验组行超声刀...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同期内将6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CISH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极电凝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实验组行超声刀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两组手术难度、手术并发症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血色素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感染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阴道出血及住院天数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刀是一安全、有效、精确可控的内镜止血刀,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腹腔镜 内子宫切除 临床应用 子宫良性病变 内镜止血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内多发性子宫肌瘤种植1例报告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旭 刘海防 刘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26-326,33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内子宫切除 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切除 盆腔内 右侧卵巢肿瘤 种植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实施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的全麻阑尾炎切除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疼痛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闫俊 刘洪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7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的全身麻醉小儿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疼痛情况.方法拟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患儿74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组(T组)、对照组(R组),每组各37例... 目的观察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的全身麻醉小儿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疼痛情况.方法拟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患儿74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组(T组)、对照组(R组),每组各37例.阑尾炎切除术中T组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对照组仅行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采用躁动量化评分(PAED评分)评价两组患儿PACU苏醒时躁动程度,分别于入PACU时、入PACU 10 min、入PACU 20 min、入PACU 30 min及出PACU 2、4、6、8、12、24 h时采用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评分评价患儿的疼痛程度,观察记录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R组最终纳入34、36例患者.与R组比较,T组术中SBP、DBP及HR稳定.苏醒期T、R组PAED评分分别为2.5(0-14)、7.5(2-18)分,二者比较,P<0.05;T、R组出现术后躁动分别为4、17例,二者比较,P<0.05.与R组比较,入PACU时、入PACU 10 min时T组m-CHEOPS评分降低(P均<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中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可有效改善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滞 超声引导 阑尾炎切除 苏醒期躁动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小切口入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艳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4期169-170,17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入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经腹行小切口人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子宫切除术,比...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入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经腹行小切口人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有7例在阴道残端出现息肉,而实验组仅有1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人路筋膜内大子宫切除术,具有安全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切口入路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对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放军 黄薇 +1 位作者 周婷 李劼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7-379,383,共4页
目的比较电视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56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切除术732例(开腹组),对照分析两组手术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 目的比较电视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56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切除术732例(开腹组),对照分析两组手术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率、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明显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最理想的子宫切除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