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淤泥地基上模袋砂围堰设计与关键性施工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永锋 石裕 万启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3,46,共3页
模袋筑坝技术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形成的固结体强度高等特点,珠海市联合闸应急工程外江侧围堰应用模袋砂技术筑堰,通过设置反压平台,并充分考虑基坑开挖对围堰稳定的影响,成功实现了在软弱的海相沉积淤泥层上... 模袋筑坝技术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形成的固结体强度高等特点,珠海市联合闸应急工程外江侧围堰应用模袋砂技术筑堰,通过设置反压平台,并充分考虑基坑开挖对围堰稳定的影响,成功实现了在软弱的海相沉积淤泥层上快速填筑围堰,有效解决了工序繁多与工期紧张的矛盾。详细介绍了模袋砂围堰的结构设计过程及相关主要施工技术要求,为该技术在类似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袋砂围堰 淤泥地基 反压平台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施工技术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洲头咀沉管隧道干坞抽水扰动下模袋砂围堰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春山 魏立新 +2 位作者 莫海鸿 陈俊生 刘力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38-242,247,共6页
为深入研究模袋砂围堰对沉管隧道干坞抽水力学响应规律,以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模袋砂围堰工程为背景,建立干坞抽水全过程精细数值模型。计算验证了钢板桩+袋装黏土组合芯墙止水性能。分析了干坞抽水引起的模袋砂围堰变形规律。并揭示了... 为深入研究模袋砂围堰对沉管隧道干坞抽水力学响应规律,以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模袋砂围堰工程为背景,建立干坞抽水全过程精细数值模型。计算验证了钢板桩+袋装黏土组合芯墙止水性能。分析了干坞抽水引起的模袋砂围堰变形规律。并揭示了围堰土工模袋张力分布规律,此外提出模袋张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模袋砂围堰钢板桩+袋装黏土组合防渗芯墙止水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临江侧水流渗入干坞侧;干坞侧抽水对模袋砂围堰变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变形与坞内下降水位近似呈同向线性关系;坞内水位降低使围堰重度由浮重度变为干重度,引起模袋砂压实而出现较大竖向位移;围堰竖向压缩和水头差引起的渗流作用又促使围堰的水平位移;模袋砂围堰中土工模袋受到的张力随着坞内抽水水位的降低近似线性增大。模袋张力简化法计算值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模袋张力采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具备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干坞抽水 模袋砂围堰 变形特性 土工张力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袋砂围堰横向力学特性试验与各向异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春山 莫海鸿 +2 位作者 魏立新 陈俊生 刘力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83-1890,共8页
探讨模袋砂围堰横向变形机理;针对模袋砂围堰,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开展水平荷载试验,研究围堰横向力学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竖向抗压试验结果,分析模袋砂围堰各向异性特征;以典型工程为依托,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模袋砂围堰界面... 探讨模袋砂围堰横向变形机理;针对模袋砂围堰,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开展水平荷载试验,研究围堰横向力学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竖向抗压试验结果,分析模袋砂围堰各向异性特征;以典型工程为依托,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模袋砂围堰界面特性和各向异性特征的精细数值模型并作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模袋砂围堰在侧向水压作用下模袋砂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水平变形主要由模袋砂自身变形引起。当侧向荷载较小时,模袋砂围堰横向挤密;随着压力的增大,变形由加载一侧向另一侧传递,之后应力-应变关系近似线性分布。模袋砂围堰横向力学特性受充填度和围堰堆高影响显著,表现为堆高越大、充填度越小围堰横向抵抗变形的能力愈强,同时受模袋砂尺寸影响很小。实际模袋砂围堰横向变形模量远小于其竖向变形模量,且竖向模量随模袋砂围堰堆度的增大而减小。模袋砂围堰各向异性特征对其受力变形特性影响明显,设计施工应给予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袋砂围堰 横向力学特性 各向异性特征 荷载试验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红谷沉管隧道江中模袋砂围堰冬汛灾后土石围堰重建施工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彪 郭小龙 李志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4-1119,共6页
为快速恢复南昌红谷隧道冬汛灾后被冲毁的模袋砂堰体,给围堰内剩余工程提供无水作业条件,选用"土石围堰+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和高压旋喷桩防渗体系"新型堰体恢复方案:水中利用抓斗船沿围堰轴线抛填石块,陆上利用自卸汽车外... 为快速恢复南昌红谷隧道冬汛灾后被冲毁的模袋砂堰体,给围堰内剩余工程提供无水作业条件,选用"土石围堰+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和高压旋喷桩防渗体系"新型堰体恢复方案:水中利用抓斗船沿围堰轴线抛填石块,陆上利用自卸汽车外运黏土从堰体两端逐步抛填直至堰体合拢,采用成孔过程中对周边地层扰动较小的反循环钻机施工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并在新做塑性混凝土咬合桩与原围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接茬处施工高压旋喷桩加强止水。实践证明:重建土石围堰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作业区域小、稳定性好、抗渗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沉管隧道江中围堰的新建和重建等临时性水利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模袋砂围堰 土石围堰 围堰重建 塑性混凝土钻孔咬合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位环境下沉管隧道模袋砂围堰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春山 魏立新 +1 位作者 陈凌伟 汪传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5-1512,共8页
为研究高水位环境下沉管隧道模袋砂围堰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制,依托广州市洲头咀沉管隧道,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探讨高水位环境下沉管隧道高坡率模袋砂围堰失稳破坏形态,提出相应的破坏控制指标与评价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研究... 为研究高水位环境下沉管隧道模袋砂围堰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制,依托广州市洲头咀沉管隧道,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探讨高水位环境下沉管隧道高坡率模袋砂围堰失稳破坏形态,提出相应的破坏控制指标与评价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硬质地基中,模袋砂围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出现边角处应力集中张拉破坏与砂袋界面处应变局部化破坏,水平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内部或整体滑动; 2)软弱地基中,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引起围堰局部脱离或底层模袋张拉破坏; 3)实际工程中,模袋砂围堰中的模袋难以被贯穿撕裂,无法形成围堰内部整体弧形滑动; 4)模袋砂围堰存在明显的包裹增强效应,能有效提高整体稳定性,高水位环境中模袋砂围堰设计坡率显著大于常规土石坝围堰设计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模袋砂围堰 破坏形态 评价方法 室内试验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地基上干坞坞口模袋砂围堰变形空间效应及其方案优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力英 黄雪阳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0-25,共6页
为了探索硬质地基上干坞坞口模袋砂围堰变形的空间效应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以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轴线干坞坞口模袋砂围堰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手段建立围堰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了干坞内降水工况下围堰空间条件下的水平向变形规律,并结... 为了探索硬质地基上干坞坞口模袋砂围堰变形的空间效应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以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轴线干坞坞口模袋砂围堰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手段建立围堰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了干坞内降水工况下围堰空间条件下的水平向变形规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同时对多折角U形和两直角U形2种围堰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降水工况下,模袋砂围堰纵向不同位置的水平向变形规律不同,将围堰变形视为平面应变问题存在缺陷;2)围堰存在类似于基坑的空间效应,其本质源于围堰自身平面布置导致的系统刚度差异;3)围堰顶部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围堰角部与中部系统刚度不同,差异变形的存在导致了裂缝的发育;4)多折角U形围堰布置方案优于两直角U形布置方案,前者对空间效应的利用更为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硬质地基 模袋砂围堰 空间效应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桩在模袋砂围堰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正喜 《隧道建设》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北岸出入口原设计采用模袋砂围堰作为主体结构施工平台,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质情况、海水涨落潮水流、模袋砂刚性等因素影响,模袋砂局部产生沉降、位移。为保证沉管隧道出入口的顺利修建,通过对模袋砂围堰...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北岸出入口原设计采用模袋砂围堰作为主体结构施工平台,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质情况、海水涨落潮水流、模袋砂刚性等因素影响,模袋砂局部产生沉降、位移。为保证沉管隧道出入口的顺利修建,通过对模袋砂围堰沉降变形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加固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采用钢管桩加固模袋砂。并对钢管桩加固模袋砂的工艺、过程及施工效果进行了介绍。采用钢管桩加固既可以发挥模袋砂施工工艺成熟、机械化程度高,又可以发挥双排钢管桩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是柔性与刚性体的很好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钢管桩 围堰: 基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中心城区沉管隧道建设创新技术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魏立新 欧振锋 +1 位作者 刘力英 杨春山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9,共9页
为提高城市内河沉管隧道建设质量,首先,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已建及在建沉管隧道建设特点进行分析,概况总结出4个建设难点,包括:1)两岸路网衔接受限,隧道平纵布置困难;2)周边环境复杂、隧道建设景观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高;3)珠江航道较窄、... 为提高城市内河沉管隧道建设质量,首先,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已建及在建沉管隧道建设特点进行分析,概况总结出4个建设难点,包括:1)两岸路网衔接受限,隧道平纵布置困难;2)周边环境复杂、隧道建设景观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高;3)珠江航道较窄、堤岸防洪要求高、隧道建设关联工程量大;4)基岩埋藏浅、岩面起伏大,基槽开挖与基础设置难度大。其次,结合广州市洲头咀隧道、车陂南隧道、如意坊隧道和会展西隧道的建设实践,系统阐述沉管隧道共享融合环保建设创新理念,并对包括变截面管节技术、共享干坞技术、硬质地基模袋砂围堰技术、水下基槽爆破开挖环境振动控制技术和管节干坞内全断面浇筑技术在内的沉管隧道建造创新技术进行总结。最后,展望未来中心城区沉管隧道建设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沉管隧道与城市地下空间有机融合总体设计方案、管节移动干坞预制技术和无干坞浮态浇筑技术推广、城市敏感环境下岩层基槽环保高效开挖方法,以及管节新材料、新结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广州中心城区 共享干坞 硬底模袋砂围堰 变截面管节 环境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