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三腔微管挤出口模结构对胀大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磊 李经纬 +3 位作者 王鑫杨 刘奎 杨天洋 赵丹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聚合物熔体的模内流动状态与模外胀大变形直接影响微挤出制品的成型质量。文中基于Carreau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三腔微管挤出过程中口模壁厚差与空心度结构特征对胀大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挤出胀大变形程度的关... 聚合物熔体的模内流动状态与模外胀大变形直接影响微挤出制品的成型质量。文中基于Carreau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聚合物三腔微管挤出过程中口模壁厚差与空心度结构特征对胀大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挤出胀大变形程度的关键因素是口模出口附近的轴向速度分布;内外壁厚差会导致较大壁厚位置处对应的型坯厚度增大,而较小壁厚位置处的型坯厚度减小,壁厚差变化对薄壁区域壁厚变形影响较大,达到91.4%;空心度减小能提升口模出口附近轴向速度分布均匀性,减小了70.1%的变形程度;基于胀大变形规律逆向补偿设计了口模形状与尺寸,明显改善了制品成型质量。研究结果对聚合物多腔微管的口模结构优化设计具有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口模结构 胀大变形 壁厚差 异型多腔微管 逆向补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模结构对连续挤压扩展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旭 运新兵 +2 位作者 赵颖 樊志新 宋宝韫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连续挤压扩展成形是一种先进的铜母线制造方法,而分流模结构是影响成形的重要因素。根据连续挤压扩展成形特点,建立了基于DEFORM-3D刚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对铜母线连续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分流模结构下的金属流动规律、流速... 连续挤压扩展成形是一种先进的铜母线制造方法,而分流模结构是影响成形的重要因素。根据连续挤压扩展成形特点,建立了基于DEFORM-3D刚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对铜母线连续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分流模结构下的金属流动规律、流速均方差。结果表明,分流模结构为无过渡面梯形时,金属流动速度差最小,流速均方差为3.11,变形最均匀。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为连续挤压扩展成形模具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母线 连续挤压扩展成形 分流模结构优化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质心运动和场模结构对场熵压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廖湘萍 方卯发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利用量子信息熵理论,研究了J-C模型中原子质心运动和场模结构及光场的初始平均光子数对场熵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质心运动导敛场熵压缩的周期性演化,场模结构参量决定其周期的大小; 随着场模结构参量的增大,场熵压缩的演化周期... 利用量子信息熵理论,研究了J-C模型中原子质心运动和场模结构及光场的初始平均光子数对场熵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质心运动导敛场熵压缩的周期性演化,场模结构参量决定其周期的大小; 随着场模结构参量的增大,场熵压缩的演化周期缩短,压缩时间延长;适当选择系统参量,可获得持续的熵压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场熵压缩 原子质心运动 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对光场相位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永红 程庆华 韩立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499,共6页
研究了级联三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相位的动力学特性,讨论了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以及原子-光场耦合强度对光场相位概率分布和相位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相位的动力学特性不仅决定于原子-光场的耦合强度,而且通... 研究了级联三能级原子与单模相干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相位的动力学特性,讨论了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以及原子-光场耦合强度对光场相位概率分布和相位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相位的动力学特性不仅决定于原子-光场的耦合强度,而且通过时间因子决定于原子的运动速度与场模结构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级联三能级原子 原子运动 模结构 相位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对原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田永红 彭金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97-1302,共6页
研究了双光子 Jaynes-Cummings( J-C)模型中原子的动力学特性 ,讨论了在不同初态下 ,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对体系中原子反转的演化特性及原子偶极矩 k阶压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原子的动力学特性不仅决定于原子和场的初态参量 ,而且通... 研究了双光子 Jaynes-Cummings( J-C)模型中原子的动力学特性 ,讨论了在不同初态下 ,原子运动和场模结构对体系中原子反转的演化特性及原子偶极矩 k阶压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原子的动力学特性不仅决定于原子和场的初态参量 ,而且通过时间因子 gΘ( t) =2 - 1gt-( 4p) - 1sin( 2 p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J-C 原子运动 模结构 偶极压缩 动力力学特性 光场 量子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模相关和模结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彬 楚晓亮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2-375,共4页
基于二阶矩方法和正交模系展开法 ,推导出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光束传输M2 因子和模相干系数的解析表达式 ,从而可对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模相关和模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实验室中产生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简单方法。
关键词 双曲余弦 高斯光束 相关 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级进模结构CAD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盛自强 肖祥芷 +3 位作者 温建勇 李建军 唐庶 肖景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15,共3页
首先论述建立开放式级进模结构CAD系统及提高其效率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进而介绍HProDie级进模结构CAD的系统组成。系统通过“自顶向下”(toptodown)设计流程的实现,基于参数化构型语言的独立开放模具标准件库系统的建立,工作区零... 首先论述建立开放式级进模结构CAD系统及提高其效率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进而介绍HProDie级进模结构CAD的系统组成。系统通过“自顶向下”(toptodown)设计流程的实现,基于参数化构型语言的独立开放模具标准件库系统的建立,工作区零件快速设计手段的提供,使得整体开放性及效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进模结构 CAD 装配 标准件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配模型的车辆覆盖件拉延模结构变形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国定 陈炜 +3 位作者 岳陆游 仲志刚 方禾 朱国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4-137,共4页
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开发汽车新车型的“瓶颈”环节。介绍了产品装配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描述 ,然后应用基于特征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 ,针对某一几何拓扑关系类似的系列覆盖件产品中的一典型件 ,建立其参数化模具结构装配模型并实现... 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开发汽车新车型的“瓶颈”环节。介绍了产品装配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描述 ,然后应用基于特征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 ,针对某一几何拓扑关系类似的系列覆盖件产品中的一典型件 ,建立其参数化模具结构装配模型并实现模具结构的变形设计 ,最后以汽车前框架下横梁零件为例进行相关拉延模结构变形设计。结果表明 ,应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 车辆覆盖件 拉延模结构 变形设计 三维参数化建技术 几何拓扑关系 汽车 新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MW过模结构太赫兹源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泽 王建国 +4 位作者 朱四桃 宋志敏 张余川 张晓微 张立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17-2020,共4页
采用粒子模拟方法对一种基于过模结构的表面波振荡器相对论太赫兹源进行了研究,模拟得到了频率为0.148 THz的电磁波输出,主要输出模式为TM01模式。该结构的特点是没有反射结构,电磁波会进入二极管区域。研究了电子束电压和二极管区域内... 采用粒子模拟方法对一种基于过模结构的表面波振荡器相对论太赫兹源进行了研究,模拟得到了频率为0.148 THz的电磁波输出,主要输出模式为TM01模式。该结构的特点是没有反射结构,电磁波会进入二极管区域。研究了电子束电压和二极管区域内电磁场对输出功率和频率的影响以及器件几何结构参数对输出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泄露到二极管区域的电磁波对器件工作状态影响很小,但是二极管参数对器件的输出功率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模结构 慢波结构 表面波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包围盒紧密率及多层建模结构的混合碰撞检测算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春安 谢伟超 王振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74-80,共7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物体包围盒选择与更新的低效性,直接导致了碰撞检测时间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依赖包围盒紧密率及多层建模结构的混合碰撞检测算法。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比较包围盒紧密率将物体形状分为四类,分别采用Sphere包围盒、轴向平... 针对复杂环境下物体包围盒选择与更新的低效性,直接导致了碰撞检测时间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依赖包围盒紧密率及多层建模结构的混合碰撞检测算法。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比较包围盒紧密率将物体形状分为四类,分别采用Sphere包围盒、轴向平行包围盒、方向包围盒和椭球体包围盒,对两两包围盒进行相交测试,快速准确地剔除不相交的物体。同时,提出三角面片-刚体-模型的多层建模结构的优化方法来构造包围盒树(BVT),减少包围盒树更新时间。最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采用单一包围盒和传统结构的混合包围盒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大幅度地缩短相交测试的时间,提高碰撞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率 多层建模结构 碰撞检测 椭球体包围盒 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热芯缠绕芯模结构优化
11
作者 许家忠 袁亚男 +1 位作者 高良超 杨海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热芯缠绕工艺是实现复合材料壳体高效缠绕的新工艺,内加热芯模温度均匀性是保证制品成型质量的关键。以该工艺中的缠绕芯模为研究对象,选择小孔位置为优化变量,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每个方案进... 热芯缠绕工艺是实现复合材料壳体高效缠绕的新工艺,内加热芯模温度均匀性是保证制品成型质量的关键。以该工艺中的缠绕芯模为研究对象,选择小孔位置为优化变量,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Fluent数值模拟,在芯模上标定温度跟踪点,计算芯模外表面温度跟踪点的均方差作为试验响应值。将得到的响应值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二阶响应曲面方程,利用统计分析软件Minitab分析得到最优位置组合。最后依据最优方案再次建模进行Fluent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良好,芯模外表面温度均方差仅为1.96K,温度均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芯缠绕 响应曲面法 模结构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主理想环的模结构
12
作者 袁秉成 周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7-11,共5页
本文给出了广义主理想环 R 的定义和环 R 上的有限生成模的结构。
关键词 广义主理想环 模结构 有限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锻凸模结构参数对三角凸缘法兰轴套金属流程的影响
13
作者 翟华 史洪扬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8,共6页
三角凸缘法兰轴套工件是汽车传动系统重要零件。在热锻成形工艺中,由于非对称结构和复杂的金属流动产生的应力集中对成品率造成严重影响。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三角凸缘法兰轴套预锻凸模结构,对热锻成形过程进行耦合仿真分析,分析了凸模... 三角凸缘法兰轴套工件是汽车传动系统重要零件。在热锻成形工艺中,由于非对称结构和复杂的金属流动产生的应力集中对成品率造成严重影响。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三角凸缘法兰轴套预锻凸模结构,对热锻成形过程进行耦合仿真分析,分析了凸模结构参数对工件金属最大流程K和内应力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锻制坯、闭式模锻预锻、终锻成形的工艺方案,坯料利用率显著提高。预锻凸模坡面起始点的设计需考虑凸模与坯料接触条件,坡面角度θ与金属最大流程K呈正相关,坡面的起始点与工件中心轴的距离L与金属最大流程K负相关。预锻凸模模具可满足工件成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法兰轴套 金属最大流程 模结构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L(m,n)的gL(m,n)模结构
14
作者 戴桂生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00-606,共7页
设g=g-1+g0+g1是由阶化向量空间V=V0+V1的线性变换所构成的李超代数。通过上诱导模,定义了外代数Λ(g1)的g模结构,这儿g1=V1×V0^*,并决定了它的全部子(g0+g1),(g0+g-1)、g模。
关键词 模结构 李超代数 VERMA 线性变换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橡胶密封条挤出口模结构分析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元坎 孙艳菊 +1 位作者 周持兴 俞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9-112,共4页
首先通过分析橡胶材料流变实验数据,确定采用Bird-Carreau本构模型;然后应用Polyflow软件对某实际EPDM橡胶密封条产品挤出过程中挤出口模流道结构对挤出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口模流道某些部位(如窄缝区域)进行适当的加宽... 首先通过分析橡胶材料流变实验数据,确定采用Bird-Carreau本构模型;然后应用Polyflow软件对某实际EPDM橡胶密封条产品挤出过程中挤出口模流道结构对挤出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口模流道某些部位(如窄缝区域)进行适当的加宽有利于使挤出速度及熔体压力分布更均匀,挤出产品形状和实际形状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橡胶密封条 Bird-Carreau 挤出口流道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的温挤压凹模结构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艳霞 洪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46,57,共4页
结合生产实际利用DEFORM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某深盲孔壳体零件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该零件温挤压加工中凹模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峰值均出现在型腔内壁拐角处附近,应力集中较严重,容易导致凹模的疲劳开裂。在分析凹模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对凹模... 结合生产实际利用DEFORM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某深盲孔壳体零件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该零件温挤压加工中凹模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峰值均出现在型腔内壁拐角处附近,应力集中较严重,容易导致凹模的疲劳开裂。在分析凹模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对凹模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整体式凹模和有预应力的组合式凹模两个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后者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较前者更为理想,从而可以提高模具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挤压 模结构优化 应力分析 有限元 DE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单模-多模结构和光纤布拉格光栅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 被引量:14
17
作者 童峥嵘 郭阳 +1 位作者 杨秀峰 曹晔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1-926,共6页
利用单模光纤(SMF)中的包层模与纤芯导模之间的干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单模-多模(MSM)结构与布拉格光栅(FBG)级联可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的传感器。基于MSM结构的干涉谱和FBG的透射峰对温度和折射率具有不同响应灵敏度的特点,利用敏... 利用单模光纤(SMF)中的包层模与纤芯导模之间的干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单模-多模(MSM)结构与布拉格光栅(FBG)级联可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的传感器。基于MSM结构的干涉谱和FBG的透射峰对温度和折射率具有不同响应灵敏度的特点,利用敏感矩阵实现了对温度和折射率的同时测量。实验测得MSM结构和FBG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0.055 2nm/℃和0.015 8nm/℃,MSM结构的折射率灵敏度为109.702nm/RIU,而FBG对折射率变化不敏感。温度和折射率的测量精度分别为±0.32℃和±0.002 3。实验显示提出的MSM结构的温度灵敏度比单模-多模-单模(SMS)结构传感器提高了5倍,同时由于SMF中的包层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敏感,该MSM结构也可应用于其他传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同时测量 温度测量 折射率测量 -单-多(MSM)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气门阀座成形模结构分析
18
作者 张华诚 缪炯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简要分析发动机排气门阀座结构形状及工况特性 ,介绍阀座成形模设计特点 ,及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 。
关键词 排气门 阀座 成形模结构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计算思维结构建模与多层次培养评估路径
19
作者 龚鑫 刘于于 +1 位作者 许洁 乔爱玲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5,120,共8页
计算思维作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探究其进阶路径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教学支持。然而,当前评估框架缺乏必要的层次性,难以层次化表征学生计算思维结构水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评估效果。研究首先基于思维本质,将计算思... 计算思维作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探究其进阶路径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教学支持。然而,当前评估框架缺乏必要的层次性,难以层次化表征学生计算思维结构水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评估效果。研究首先基于思维本质,将计算思维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分别与计算概念和计算实践相匹配,并借鉴SOLO分类理论及知识内在结构标准,对计算思维层级结构进行建模。其次,研究采用基于证据的设计,构建计算思维培养与评估的双线三循环路径,涵盖能力—任务—证据三个交互模型:能力模型依据计算思维层级模型展现思维与知识结构;任务模型通过进阶活动设计学习—实践站点和联结站点,分别实现培养与评估三循环;证据模型整合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全面供给实践证据与衡量标准。最后,研究提供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评估路径的实证经验,旨在为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助力学生计算思维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SOLO分类理论 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 结构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部特征区域的全成形防护帽的结构建模与工艺实现
20
作者 罗璇 周奕 +1 位作者 李端 刘博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0,共7页
针对现有防护帽主要依赖裁剪和缝制方法以适应人体头面部设计的现状,提出采用全成形编织工艺实现防护帽立体结构的编织。在分析人体头颈部特征参数基础上,结合全成形编织工艺特点,构建正面与侧面编织的防护帽结构模型并进行工艺实现。以... 针对现有防护帽主要依赖裁剪和缝制方法以适应人体头面部设计的现状,提出采用全成形编织工艺实现防护帽立体结构的编织。在分析人体头颈部特征参数基础上,结合全成形编织工艺特点,构建正面与侧面编织的防护帽结构模型并进行工艺实现。以SDS-APEX 3设计系统为开发工具,通过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试织,实现了3款防护帽的编织。研究表明:一体编织成形的防护帽可较好地贴合人体头部、面部及颈部的轮廓曲线,结合不同设计需求可进行不同防护区域开口设计及组织结构的添加,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结合功能性纱线可实现防护帽附加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防护帽 头部特征 结构 移针成形 局部编织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