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雷达测距下的车辆线控转向稳定性模糊控制
1
作者 范珍珍 樊富起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解决视觉传感器盲区导致的距离检测失真问题,提升混沌性因素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了基于超声波雷达测距的模糊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利用超声波雷达测量安全距离,并且在测距时校正超声波速度和时间;以安全距离为约束条件,配... 为解决视觉传感器盲区导致的距离检测失真问题,提升混沌性因素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了基于超声波雷达测距的模糊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利用超声波雷达测量安全距离,并且在测距时校正超声波速度和时间;以安全距离为约束条件,配合二自由度模型估算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确定了当前线控转向系统响应状态;使用模糊控制器将雷达监测的车辆安全距离、横摆角度和质心偏移角度理想值与实际值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作为输入数据,通过模糊规则实时调整转向系统的控制参数,以完成超声波雷达测距下的线控转向稳定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参数校正后的超声波雷达测量距离结果更加准确;所提方法控制线控转向系统后,具有极低的超调量和响应时间;车辆稳定控制的难度随车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该方法能够跟随速度改变车辆转向的传动比,保证了车辆的转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雷达 线控转向 稳定性 模糊控制 安全距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多载频频控阵非均匀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成 王华柯 +1 位作者 全英汇 廖桂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9-469,共11页
机载雷达下视工作面临严重的地海杂波,雷达平台运动造成杂波多普勒频率严重扩散,将微弱目标完全淹没。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通过联合多天线脉冲的接收信号,能够有效地抑制杂波,实现运动目标检测。... 机载雷达下视工作面临严重的地海杂波,雷达平台运动造成杂波多普勒频率严重扩散,将微弱目标完全淹没。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通过联合多天线脉冲的接收信号,能够有效地抑制杂波,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对于非正侧视阵列高速平台雷达,杂波距离依赖和距离模糊严重制约着目标检测性能。基于多载频频控阵,通过发射一组载频不同的正交信号,在杂波回波中,获得新的发射维自由度,并根据不同模糊在发射维的差异分离各模糊区域。此外,通过进一步对分离后的近程进行杂波补偿,利用降维STAP实现杂波抑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距离模糊 多载频频控阵 非均匀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分析及其在决策层融合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淼 孙贵东 李双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现有的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大多数受犹豫模糊数隶属度个数延拓补值和顺序重排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度量结果不准确.为此,本文提出基于距离矩阵的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分析了现有犹豫模糊比较法则的局限性,定义了新的全序比较法则;提出... 现有的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大多数受犹豫模糊数隶属度个数延拓补值和顺序重排条件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度量结果不准确.为此,本文提出基于距离矩阵的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分析了现有犹豫模糊比较法则的局限性,定义了新的全序比较法则;提出了距离矩阵概念,合理解释了现有犹豫模糊距离测度的不足.结合犹豫模糊新比较法则、新提出的特征距离、前景理论和集成算子,形成了CDPA(Comparison,Distance,Prospect,Aggregation)识别决策新方法,并应用于决策层融合识别解决目标威胁判定问题.结果表明,该距离测度能够解决延拓补值和顺序重排的问题,识别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豫模糊 矩阵距离 比较法则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变动专家权重的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规划模型
4
作者 丁雪枫 杨育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针对现有模糊零和博弈难以适应环境复杂度变化及忽视收益矩阵构造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态专家集成权重确定模型的T阶球形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求解方法,以帮助博弈方在资源总量保持相对恒定且局中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境下... 针对现有模糊零和博弈难以适应环境复杂度变化及忽视收益矩阵构造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态专家集成权重确定模型的T阶球形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求解方法,以帮助博弈方在资源总量保持相对恒定且局中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境下选择最优竞争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客观个体和主观评价信息的混合变动专家集成权重计算模型,该机制下得到的专家权重会随专家的主观评价信息而变化,更接近实际情况。其次,利用加权平均法搭建了T阶球形模糊零和博弈多目标规划模型,该方法不受策略数量的影响,且求得的最优混合策略能反映博弈各方竞争策略的具体可行性和分歧程度。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决策效率高、计算复杂度低、受方案数量影响小的特点,且得到的概率形式的混合解可以有效地反映策略间的差异程度,当最优策略失效时可提供替代建议,有助于避免重复决策,浪费决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和博弈 T阶球形模糊 专家可信度量表 HAUSDORFF距离 混合变动专家集成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熵和离散Fréchet距离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根据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和离散Fréchet距离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利用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对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分解,并根据峰度和连续均方误差选取特征IMF分量。对各线路... 根据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和离散Fréchet距离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利用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对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分解,并根据峰度和连续均方误差选取特征IMF分量。对各线路特征IMF分量求取相关系数,构造相似特征矩阵,判断其是线路故障或是母线故障。若为线路故障,则对各线路特征IMF分量进行模糊信息粒化,将各线路粒化后的三组Low,R,Up分别混合叠加,并求取离散Fréchet距离,结合隶属函数,求取加入复杂影响因子的模糊熵,构造复杂特征矩阵;利用双重特征矩阵进行故障选线。经过大量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该选线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合闸角的影响,且抗噪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EMDAN 峰度 模糊 离散Fréchet距离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图模糊距离的EDAS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6
作者 王磊 柳然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111,共11页
研究决策信息为图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针对现有图模糊距离的不足,定义了含参数的弃权度的分配,同时结合一致性概念提出了反映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图模糊距离,通过数值算例将新图模糊距离与现有图模糊距离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优... 研究决策信息为图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针对现有图模糊距离的不足,定义了含参数的弃权度的分配,同时结合一致性概念提出了反映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图模糊距离,通过数值算例将新图模糊距离与现有图模糊距离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优越性。其次,针对属性权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和决策者给出的主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在此基础上,将新图模糊距离拓展到一种离平均方案距离的决策方法(EDAS),并运用新图模糊距离计算各方案与平均方案的正、负距离加权和,进而得到综合得分。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所提决策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灵敏度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决策者可以依据自身风险偏好调整参数的取值来满足不同的决策需求;所提方法相较于其他现有决策方法更具一般性与灵活性,所得排序结果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模糊距离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EDAS方法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和推土机距离的变化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江陵 李轶鲲 +2 位作者 李小军 杨树文 魏易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
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领域中,当遥感影像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时,变化检测精度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基于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有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能有效实现抗噪声变化检测,但是其人工训练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在实时场景中无法大... 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领域中,当遥感影像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时,变化检测精度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基于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有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能有效实现抗噪声变化检测,但是其人工训练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在实时场景中无法大规模应用。对此,文章将5种空间模糊C均值算法分别与推土机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 EMD)耦合,实现了5种具有较好抗噪声能力的无监督遥感变化检测算法,能够保证噪声污染下的实时变化检测精度。实验证明,与最近提出的KPCAMNet和GMCD无监督变化检测算法相比,所提出算法能更好地处理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的遥感影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 抗噪声 变化检测 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 推土机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天鹰算法优化整车ABS的模糊PID控制
8
作者 田闯 黄鹤 +2 位作者 杨澜 高涛 王会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2-1470,共9页
针对现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器部分动态性能不足且过分依赖专家经验的弊端,提出多策略天鹰算法优化的整车ABS模糊PID控制方法.搭建汽车ABS动态性能仿真平台,包括整车模型、制动器模型及控制器模型.为了解决天鹰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 针对现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器部分动态性能不足且过分依赖专家经验的弊端,提出多策略天鹰算法优化的整车ABS模糊PID控制方法.搭建汽车ABS动态性能仿真平台,包括整车模型、制动器模型及控制器模型.为了解决天鹰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搜索精度有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多策略改进的天鹰优化算法(DEFFAO).设计天鹰自由捕猎策略,增强个体搜索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值;设计非线性收敛因子,平衡全局和局部的搜索能力;结合差分进化策略,淘汰天鹰种群中的较差个体.通过混合多种策略,完成DEFFAO方法设计.采用离线优化整定比例因子参数得到DEFFAO-模糊PID控制器,选择不同路面条件对汽车防抱死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基于DEFFAO-模糊PID控制ABS输出的滑移率曲线能够更好地保持在期望范围内,车辆制动时间更快,制动距离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抱死系统(ABS) 模糊PID控制器 天鹰算法 滑移率 制动时间 制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气体泄漏对铁路设施安全距离影响分析
9
作者 栾婷婷 王凯 +3 位作者 杨国梁 李晓云 郑杰文 阎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0,共7页
铁路选线阶段如遇线路邻近危险化学品设施,不同标准规范对于安全距离存在多方面差异,导致铁路项目设计进度缓慢。因此,分析可燃气体泄漏潜在威胁对铁路设施的影响,并发展一种安全距离计算框架。通过选取可燃气体储存设施,考虑铁路基础... 铁路选线阶段如遇线路邻近危险化学品设施,不同标准规范对于安全距离存在多方面差异,导致铁路项目设计进度缓慢。因此,分析可燃气体泄漏潜在威胁对铁路设施的影响,并发展一种安全距离计算框架。通过选取可燃气体储存设施,考虑铁路基础设施脆弱性,构建一个结合定量风险评估和事故后果模拟的安全距离分析模型。运用模糊Bow-tie模型对环氧乙烷泄漏事故概率进行评估,并利用PHAST软件对不同储罐容量下泄漏事件的影响范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冲击波和热辐射对铁路设施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环氧乙烷储罐泄漏的模糊失效概率为4.7092×10^(-2);蒸气云爆炸影响距离最远;一般事故场景下泄漏量在200 m^(3)达到最大值458.22 m,建议铁路选线遇储存环氧乙烷在200 m3以上企业应不小于此距离。研究成果为铁路线路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定量风险管理依据,有助于提升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后果分析法 模糊Bow-tie 安全距离 可燃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研究
10
作者 廖修谱 高嘉 +2 位作者 刘晨 李志龙 段松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1,共7页
通过合理的控制参数,提升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效果,研究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系统的结构,计算其暂态不稳定时电流、电压等突变量,并将其输入到广义动态模... 通过合理的控制参数,提升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效果,研究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系统的结构,计算其暂态不稳定时电流、电压等突变量,并将其输入到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内;该模型经过迭代训练,输出电流、电压等突变量控制参数,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信号后,叠加到特高压直流输送电系统保护装置定电流控制和定功率控制的指令上,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计算得出的线路电流突变量与实际突变量的数值基本一致,电流突变量的计算较为精准;可有效降低线路功率区间,使线路功率保持有规律的波动,对特高压直流送电暂态稳定性的控制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大容量 特高压 直流送电 暂态稳定性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模型的斜视星载SAR距离模糊仿真
11
作者 蔡佳睿 吕继宇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2,453,共10页
距离模糊比是星载SAR图像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正侧视成像相比,大斜视成像星地几何关系更为复杂,传统距离模糊计算与仿真中将地球视为球体的假设会对计算结果造成较大偏差,不能准确评估SAR图像质量。本文采用更为准确的地球椭球模型代替球... 距离模糊比是星载SAR图像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正侧视成像相比,大斜视成像星地几何关系更为复杂,传统距离模糊计算与仿真中将地球视为球体的假设会对计算结果造成较大偏差,不能准确评估SAR图像质量。本文采用更为准确的地球椭球模型代替球体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斜视天线坐标系的模糊区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对距离模糊比沿距离向测绘带的变化进行仿真,同时对距离模糊比沿方位向的空变性也进行研究。本文研究成果对星载SAR系统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视星载SAR 距离模糊 椭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犹豫模糊集下基于改进CRITIC-ORESTE的多准则群决策方法
12
作者 苏加福 徐保健 +2 位作者 刘红雨 陈怡君 李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8-1058,共11页
在实际的模糊决策环境中,决策者可能面临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模糊集来描述复杂决策信息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犹豫模糊集,该集合融合了区间值犹豫模糊集、三角犹豫模糊集以及传统犹豫模糊集,旨在提供一种更为灵活且精确的决... 在实际的模糊决策环境中,决策者可能面临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模糊集来描述复杂决策信息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犹豫模糊集,该集合融合了区间值犹豫模糊集、三角犹豫模糊集以及传统犹豫模糊集,旨在提供一种更为灵活且精确的决策信息表达工具。通过构建基于堪培拉距离的混合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公式,进一步改进了CRITIC方法的标准化过程和ORESTE方法的全局偏好评分过程。此外,还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混合犹豫模糊环境的CRITIC-ORESTE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并通过绿色供应商合作伙伴选择的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不仅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还增强了决策过程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犹豫模糊 ORESTE CRITIC 多准则群决策 距离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Chebyshev距离的融合图像评价指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飒 彭哲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49,共3页
针对目前单因素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和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从模糊集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Chebyshev距离的图像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两幅图像映射到两个模糊集中,通过隶属度和权重的选择来确定模糊集的Chebyshev距离,该距离值可以综合... 针对目前单因素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和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从模糊集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Chebyshev距离的图像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两幅图像映射到两个模糊集中,通过隶属度和权重的选择来确定模糊集的Chebyshev距离,该距离值可以综合反映融合图像性能的优劣。仿真实验表明该评价指标与多数单因素评价指标一致,对极少数差异较大的像素点不敏感,并且与目视效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单因素评价指标 模糊chebyshev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平均犹豫度的概率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14
作者 张艳娜 张丽霞 王拥兵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概率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几何平均犹豫度的概率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针对概率犹豫模糊元中元素之间隶属度差异和元素个数的不同,定义了概率犹豫模糊元的几何平均犹豫度。其次,在传统的概... 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概率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几何平均犹豫度的概率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针对概率犹豫模糊元中元素之间隶属度差异和元素个数的不同,定义了概率犹豫模糊元的几何平均犹豫度。其次,在传统的概率犹豫模糊元的距离测度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几何平均犹豫度的概率犹豫模糊元距离测度。进一步,根据提出的距离测度构建概率犹豫模糊元熵测度,并结合熵权法来确定属性权重。最后,结合TOPSIS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多属性决策模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相应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犹豫模糊 多属性决策 距离测度 犹豫度 属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研究
15
作者 梁波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了从光通信网络海量数据中获取目标信息,优化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方法。使用概率和邻近值分类法,分离实时与历史数据流,获取实时有效数据流集合;使用点密度函数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确... 为了从光通信网络海量数据中获取目标信息,优化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方法。使用概率和邻近值分类法,分离实时与历史数据流,获取实时有效数据流集合;使用点密度函数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确定最佳初始聚类中心,再通过类间距离合并聚类点,加快迭代速度,基于有效性函数得出聚类中心数量;计算两个离散采样周期内实时有效数据流在二维空间中累计的高阶密度谱,修正数据流更新轨迹,利用差分进化优化模糊聚类迭代,实现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经过实验证明,改进模糊聚类算法数据挖掘效果好,能精准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目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模糊聚类 光通信网络 数据挖掘 概率分类 点密度函数 类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觉模糊匹配的语义距离与贴近度 被引量:22
16
作者 雷英杰 王涛 +1 位作者 赵晔 汪竞宇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首先引用Atanassov直觉模糊集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直觉模糊推理的语义匹配问题,给出了计算直觉模糊匹配度的语义距离与贴近度扩展方法,重点研究了直觉模糊贴近度扩展计算模型与直觉模糊语义距离,包括在离散论域和连续论域上的海明距离、... 首先引用Atanassov直觉模糊集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直觉模糊推理的语义匹配问题,给出了计算直觉模糊匹配度的语义距离与贴近度扩展方法,重点研究了直觉模糊贴近度扩展计算模型与直觉模糊语义距离,包括在离散论域和连续论域上的海明距离、欧氏距离、明可夫斯基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等扩展计算模型,提出了将直觉模糊贴近度与直觉模糊语义距离转换成直觉模糊匹配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集合 直觉模糊逻辑 匹配度 语义距离 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差查表法解单目标距离模糊的分析和仿真 被引量:23
17
作者 周闰 高梅国 +2 位作者 戴擎宇 雷文 韩月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31,102,共3页
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信号检测时存在距离模糊和速度模糊的问题。为了解决模糊问题 ,在体制上雷达一般采用多重PRT(脉冲重复周期 )工作方式 ,采用这种体制的雷达在信号处理上 ,又有多种解模糊算法。简要描述了采用余差查表法解距离模糊的原... 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信号检测时存在距离模糊和速度模糊的问题。为了解决模糊问题 ,在体制上雷达一般采用多重PRT(脉冲重复周期 )工作方式 ,采用这种体制的雷达在信号处理上 ,又有多种解模糊算法。简要描述了采用余差查表法解距离模糊的原理及实现的相应步骤 ,分析了该算法在系统存在测量误差情况下的容错性 ,并通过大量的仿真证实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差查表法 仿真 信号检测 距离模糊 模糊 脉冲多普勒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解距离模糊的新算法 被引量:20
18
作者 雷文 龙腾 +1 位作者 曾涛 韩月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研究中重复频率(MPRF)脉冲多普勒雷达距离模糊问题.方法首先确定基准PRF,然后存储其余各PRF相对于基准PRF在各个距离单元上的余数差值,制成查找表;通过对实际目标距离(具有模糊性)处理,在查找表中搜索,得到... 目的研究中重复频率(MPRF)脉冲多普勒雷达距离模糊问题.方法首先确定基准PRF,然后存储其余各PRF相对于基准PRF在各个距离单元上的余数差值,制成查找表;通过对实际目标距离(具有模糊性)处理,在查找表中搜索,得到相应的真实距离值.结果在保证全局可检测的前提下,找出一种优化解模糊的算法——余差查表法及其修正形式.结论这种方法有利于解距离模糊,并且有较强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雷达 距离模糊 模糊 余差查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距雷达解距离模糊的两种快速算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邦建 李纲 皇甫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05-911,共7页
针对测距雷达中存在的实数域内的测距解模糊问题,该文认真分析了全局搜索算法的计算量,指出其计算量过大,难于适应实时测距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两种适用于一般情况的且能在规定的评价函数下取得最优解的快速算法。理论分析及... 针对测距雷达中存在的实数域内的测距解模糊问题,该文认真分析了全局搜索算法的计算量,指出其计算量过大,难于适应实时测距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两种适用于一般情况的且能在规定的评价函数下取得最优解的快速算法。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表明了这些快速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距雷达 信号处理 距离模糊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距离的黑启动群体决策一致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伟佳 林振智 +3 位作者 文福拴 薛禹胜 戴彦 孙维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2,共7页
现有针对黑启动决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决策算法的选择,并没有深入考虑黑启动决策的一致性问题,也很少涉及黑启动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的调整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采用直觉模糊距离对黑启动群体决策结果一致性进行分析的方法。为了... 现有针对黑启动决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决策算法的选择,并没有深入考虑黑启动决策的一致性问题,也很少涉及黑启动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的调整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采用直觉模糊距离对黑启动群体决策结果一致性进行分析的方法。为了改善黑启动群体决策意见的一致性,每轮决策过后,对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进行调整并代入下一轮决策,直至达到满意的一致性为止。最后,用一个算例说明了所提出的一致性分析与优化方法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 决策一致性 直觉模糊距离 权重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