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模糊集分析法的汛期分期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6,共5页
传统的模糊集分析法进行汛期分期过程中,在汛期区间与阈值的确定方面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同时该方法只能考虑单一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模糊集分析法。使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用每个旬的所有指标加权组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标... 传统的模糊集分析法进行汛期分期过程中,在汛期区间与阈值的确定方面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同时该方法只能考虑单一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模糊集分析法。使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用每个旬的所有指标加权组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标,以代替原来的单一指标;使用模糊集合分析法计算隶属度,划分汛期与非汛期,最后在汛期区间内,使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寻找变点,并以此进行汛期分期。改进的模糊集分析法的分期结果与数理统计法、传统模糊集合分析法的汛期分期结果大体一致,说明提出的改进模糊集分析法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模糊集分析法 变异系数 均值变点分析 汛期分期 吴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雪锋 苗永春 陈文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为了对底板突水等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建立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首先,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底板隔水层条件、开采条件4个方面选取断裂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等13个指标构建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对底板突水等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建立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首先,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底板隔水层条件、开采条件4个方面选取断裂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等13个指标构建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按照现有常用底板突水等级分类,将底板突水危险性分为4个等级;再次,通过各指标实际数值与1级标准比照求出各指标模糊联系度,并采取信息熵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求出样本模糊联系度;最后,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评价判断。该模型应用于肥城矿区5个地段,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能够与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底板突水评价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均能完全一致,能够应用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信息熵 模糊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法的新疆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志君 陈伏龙 +2 位作者 龙爱华 何新林 乔长录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8,78,共7页
根据区域水资源现状,选取18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供需4个准则层的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对2016年新疆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 根据区域水资源现状,选取18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供需4个准则层的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对2016年新疆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整体的安全状况属于基本安全等级,空间分布上北疆优于南疆和东疆;评价结果与物元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评价 模糊集分析 熵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五元减法集对势的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凡 陈伏龙 +2 位作者 丁文学 何朝飞 龙爱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34,共8页
为定量评价新疆各地州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识别需要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调控的地区,建立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标准,构建了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结合五元减法集对势对新疆15个地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诊断其发展态势。结果表... 为定量评价新疆各地州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识别需要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调控的地区,建立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标准,构建了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结合五元减法集对势对新疆15个地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诊断其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北疆较好、南疆其次、东疆稍弱的情况,评级为Ⅰ级的地区占13.4%,Ⅱ级占20%,Ⅲ级占20%,Ⅳ级占33.3%,Ⅴ级占13.3%,其中伊犁州水资源承载力最强,和田地区承载状况最差;吐鲁番地区的五元减法集对势值为-0.23302、哈密地区为-0.3031、阿克苏地区为-0.2405、和田地区为-0.2154,属于偏反势发展,需进行承载力调控;模糊集对分析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大体一致,具有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集分析 五元减集对势 趋势诊断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合分析法与圆形分布法的水库汛期分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金城 郭倩 武学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3,共4页
为研究水库汛期分期基本原则,以构皮滩水库控制流域洪水为例,分别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和圆形分布法研究了水库汛期分期问题。模糊集合分析法确定的主汛期为6月28日~8月7日;圆形分布法确定的主汛期不考虑洪水量级为6月2日~8月12日,考虑... 为研究水库汛期分期基本原则,以构皮滩水库控制流域洪水为例,分别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和圆形分布法研究了水库汛期分期问题。模糊集合分析法确定的主汛期为6月28日~8月7日;圆形分布法确定的主汛期不考虑洪水量级为6月2日~8月12日,考虑洪水量级为6月4日~8月5日;后者考虑了个别出现时间较早洪水,偏保守,且洪水取样时段对主汛期划分影响较小,洪水取样量级对主汛期划分有一定影响。水库入汛判断标准宜以模糊集合分析法为基础,汛期分期宜以圆形分布法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 汛期分期 模糊集分析 圆形分布 构皮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合分析法的南水水库汛期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丁瑞 焦晓东 《人民珠江》 2017年第5期5-8,共4页
以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南水水库的1970—2016年的径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汛期降雨径流时程分布特征分析、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径流年内变化的一般特征,并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来研究径流在汛期分期问题,对汛期分期的变化进行初步探讨。... 以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南水水库的1970—2016年的径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汛期降雨径流时程分布特征分析、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径流年内变化的一般特征,并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来研究径流在汛期分期问题,对汛期分期的变化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到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南水水库汛期具有明显的3峰结构的分期特性:前汛期为4月1—30日;主汛期分为3段,分别是5月1—21日、7月10—30日、8月9—24日;8月25日至10月30日为后汛期。比目前的主汛期推后,建议将主汛期推后,但同时也必须要考虑到水库后期蓄水问题,以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汛期分期 气象水文特征 径流量 模糊集分析 南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对钓鱼台水库汛期的划分
7
作者 黄广宏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6,共3页
文章用模糊集合分析法找出非汛期过渡到汛期,汛期过渡到非汛期的数学模型,逐步抬高主汛期后水库的汛期水位,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的效益。
关键词 模糊集分析 汛期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汛期分期定量分析方法在汤河水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丽学 孙晓东 +2 位作者 李学森 王丽娜 刘永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7,共4页
针对水库汛期具有确定性、随机性、过渡性的变化特征,结合汤河水库汛期洪水变化规律,在分析数理统计法、模糊集合分析法、层次聚类法的基本原理及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分别应用3种方法研究了汤河水库汛期分期规律。综合考虑3种方法分析... 针对水库汛期具有确定性、随机性、过渡性的变化特征,结合汤河水库汛期洪水变化规律,在分析数理统计法、模糊集合分析法、层次聚类法的基本原理及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分别应用3种方法研究了汤河水库汛期分期规律。综合考虑3种方法分析结果及该水库原有汛期分期方案,确定汤河水库优化汛期分期方案为:6月1日~7月20日为前汛期;7月21日~8月20日为主汛期;8月21日~9月10日为后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河水库 汛期分期 数理统计 模糊集分析 层次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君龙 陈进 +3 位作者 袁喆 许继军 田承伟 苗恒录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64,共8页
为合理评价湖北省水资源态势,在系统考虑湖北省水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遵循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熵... 为合理评价湖北省水资源态势,在系统考虑湖北省水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遵循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熵权法与模糊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水资源评价模型,对湖北省2008-2016年水资源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6年湖北省水资源状态呈现出波动式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间湖北省的水资源状态良好;(2)从水资源DPSIR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水资源影响和水资源响应是影响湖北省水资源状况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水资源评价 DPSIR概念框架 熵权 模糊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基于环境-战略-结构权变理论的组态分析
10
作者 杨瑾 同智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10,121,共11页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环境-战略-结构权变理论,以国内20家上市装备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环境、战略和结构因素与装备制造企业...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环境-战略-结构权变理论,以国内20家上市装备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环境、战略和结构因素与装备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结果发现:①环境动态性、政府创新支持、市场导向、技术导向和建立独立组织均不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②存在市场拉动型、技术推动型和政企协同型3条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路径,以及安于现状型和环境资源匮乏型2种阻抑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情境;③在相关组态中,环境动态性、政府创新支持、技术导向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装备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理解,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有组织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企业 颠覆性技术创新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DEA-Malmquist与fsQCA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水情 郑军 张明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4,共12页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曼昆斯特指数),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 2000—2020年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选择受灾率、有效灌溉面积、城镇化率、劳动力素质、农业财政支持力度5个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其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探究其核心因素、关键因素以及根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演变趋势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整体上增长幅度相对稳定,且增长动力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2)从空间上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且绿色生产率稳步增长的省份以黄淮地区和东北三省为主,大多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绿色生产效率下降的省份分布相对分散,涉及华中、华南、西南部分省份。3)从提升路径看,主要有“城镇化水平”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受教育程度+技术创新”推动型、“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技术创新”推动型4条提升路径。其中,财政支持力度是提升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核心因素,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是前提条件与根本保障。基于此,提出鼓励绿色新技术研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劳动力等建议,以此促进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绿色生产效率 曼昆斯特指数 提升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性视角:高职国际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与关键路径——基于NCA与fsQC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秀芹 张静霜 徐叶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23-31,共9页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基于此,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构建“认知—制度—资源—关系”多重嵌入分析框架,使用必要条件分析法(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省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进行组态分析。...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基于此,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构建“认知—制度—资源—关系”多重嵌入分析框架,使用必要条件分析法(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省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进行组态分析。必要条件检验发现:高职国际化水平提升是多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认知嵌入是高职国际化驱动的必要性条件;等效组态分析发现:高职国际化发展呈现为认知—资源协同驱动型、认知—关系互动助推型、资源主导支持型三类模式;区域比较结果揭示:超越对资源嵌入的依赖并强化认知嵌入的作用是推动国际化进程的关键策略。为此,建议东部地区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以“提质培优”为发展方向;资源禀赋较弱的中西部省份多点着力,关注“提质扩容”,依托地方特色发展高质量的高职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国际化 必要条件分析 嵌入性 熵权-TOPSIS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QCA和NCA的农村电商增收效应模型分析
13
作者 李鹏飞 潘佳妮 毋建宏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为有效利用和优化农村电商增收的综合作用及其内在机制,从组态视角深入探讨分析农村电商增收效应的复杂影响机制。构建政府投入、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发展质量及发展规模5个前因变量和1个经济效益结果变量的模型,综合运用熵值法、模糊... 为有效利用和优化农村电商增收的综合作用及其内在机制,从组态视角深入探讨分析农村电商增收效应的复杂影响机制。构建政府投入、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发展质量及发展规模5个前因变量和1个经济效益结果变量的模型,综合运用熵值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法及必要条件分析(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NCA)法,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村电商增收效应的要素中,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对增收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发展质量及扩大发展规模,能够共同提高农村电商增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增收效应 熵值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必要条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汛期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静 何俊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47,共3页
洪水具有利害两重性,将洪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对增加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汛期水文气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大伙房水库汛期日平均降水量及日平均入库流量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 洪水具有利害两重性,将洪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对增加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汛期水文气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大伙房水库汛期日平均降水量及日平均入库流量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汛期各旬平均降雨量、暴雨发生频率及汛期各旬平均入库流量的变化规律。根据汛期日平均入库流量资料,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对大伙房水库流域汛期分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汛期具有明显的分期特性,可将6月1日至7月11日作为前汛期,7月12日至8月26日作为主汛期,8月27日至9月30日作为后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水文特征 数理统计 模糊集分析 汛期 大伙房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升级路径研究——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菱 张红 +1 位作者 李彦辰 钟少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3,共9页
基于TOE理论框架,本文选取2020年61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产业高端化,进一步采用NCA和fsQCA方法探究产业高端化升级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升级的必要条件,多因素组合... 基于TOE理论框架,本文选取2020年61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产业高端化,进一步采用NCA和fsQCA方法探究产业高端化升级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升级的必要条件,多因素组合的协同更具有明显提升效应。纺织业、服饰业高端化升级的关键驱动因素不尽相同,升级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纺织业高端化存在三类路径,技术创新、技术管理、人力资本和税收优惠是驱动纺织业高端化升级的关键因素;服饰业存在两类高端化路径,即“人才资金”驱动型和“技术组织环境”全能型,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对揭示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升级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产业 服装产业 高端化路径 组态分析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递课堂“双师”教学存在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
16
作者 颜玉杰 左明章 万子谦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教师教学存在是预测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指标。专递课堂教师教学存在因“双师”异地同堂实时交互而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在专递课堂中,主讲教师教学存在表征为教学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指导... 教师教学存在是预测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指标。专递课堂教师教学存在因“双师”异地同堂实时交互而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在专递课堂中,主讲教师教学存在表征为教学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指导、评价,辅助教师教学存在表征为组织管理、辅导答疑、情感支持,两者协同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投入。以“双师”教学存在为条件变量、学生学习投入为结果变量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专递课堂“双师”教学存在以主讲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评价为必要条件,以辅助教师组织管理为有益补充,并通过主讲教师促进对话、直接指导和辅助教师辅导答疑形成优势互补联动效应,协同促进学生学习投入。深化专递课堂“双师”教学,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投入,推动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形成教学共同体,提升专递课堂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教学存在 专递课堂 学习投入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PA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万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3-75,共3页
运用SPA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一个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FSPA(模糊集对分析法)模型,并利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方法。
关键词 FSPA(模糊集分析)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 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中不同主体关系强度配置与大学生创新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林妍 胡安琴 《保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12-119,共8页
基于当前高校已经搭建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了服务平台中不同主体关系强度要素的配置模型,试图研究大学生创新绩效与该平台中某一类服务主体的关系强度,并以河北省教育厅直属的5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代表架构理论的QCA方法对构建... 基于当前高校已经搭建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了服务平台中不同主体关系强度要素的配置模型,试图研究大学生创新绩效与该平台中某一类服务主体的关系强度,并以河北省教育厅直属的5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代表架构理论的QCA方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2个充分性条件组合能够有效提升创新绩效,其中创业基地、教学部门和校外服务网络三位一体的关系强度要素配置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关系强度 创新绩效 模糊集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
19
作者 董同强 陈荣龙 徐振国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面临用户需求差异化显著与服务供给精准化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探究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已成为突破平台服务优化瓶颈的重要命题。对此,文章首先依托感知价值理论、满意度理论和信息系统成功理论,构建了国家...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面临用户需求差异化显著与服务供给精准化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探究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已成为突破平台服务优化瓶颈的重要命题。对此,文章首先依托感知价值理论、满意度理论和信息系统成功理论,构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之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揭示了平台使用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和组态路径,结果发现:用户、平台、社会三个维度的8个变量均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满意度;内容质量在提升或削弱用户使用满意度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和普适性的作用;高使用满意度组态路径可归为用户主导型、用户-平台主导型、平台-社会主导型三类路径,而低使用满意度组态路径可归为平台抑制型和用户-社会抑制型两类路径。据此,文章从三维联动、内容质量、复杂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平台使用满意度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使用满意度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影响因素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
20
作者 梁云真 许晨晨 王玥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3期44-54,共11页
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引擎,数字化转型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范式,但既有研究对多要素协同作用机制及其非线性赋能路径的探讨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小学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 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引擎,数字化转型为中小学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范式,但既有研究对多要素协同作用机制及其非线性赋能路径的探讨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小学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组态效应分析模型。之后,文章进行了组态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中小学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组态路径有4条(H1~H4),可归为内生驱动型、环境优越型、战略引领型三类,建议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创新校园数字生态、夯实数字规划来发挥中小学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分层组态路径有8条(A1、B1、B2、C1~C5),存在区域的异质性,其中城市地区主要通过数字化战略规划和数字化价值认同、县级地区主要通过组织机构和数字化创新应用、乡村地区主要通过人员数字素养和组织机构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议通过开辟发展新赛道来助力学校走出特色转型道路。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中小学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可为实现中小学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组态效应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