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模糊角度的梯度图像频谱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霞 郭爽 +1 位作者 王蒙军 刘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6-1509,共4页
通过对运动模糊梯度图像频谱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梯度变换、二维傅里叶变换、反色、二值化以及Radon变换检测梯度图像频谱中的平行暗条纹的方向,来实现运动模糊角度精确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估计的模糊角度对于93%的检测图像... 通过对运动模糊梯度图像频谱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梯度变换、二维傅里叶变换、反色、二值化以及Radon变换检测梯度图像频谱中的平行暗条纹的方向,来实现运动模糊角度精确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估计的模糊角度对于93%的检测图像绝对误差都小于1°,较之前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图像自身结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梯度图像频谱 模糊角度 反色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子带STAP方法的角度模糊抑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红 娄军 +2 位作者 黄晓涛 常玉林 周智敏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74-1781,共8页
在宽带多通道雷达系统中,常采用多子带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方法以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本文对多子带STAP方法在稀疏阵列中的角度模糊抑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多子带STAP模型并结合方法的实... 在宽带多通道雷达系统中,常采用多子带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方法以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本文对多子带STAP方法在稀疏阵列中的角度模糊抑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多子带STAP模型并结合方法的实现过程,首次给出多子带STAP改善因子(Improvement Factor,IF)的解析式,并说明由于不同中心频率IF对应的模糊凹口位置不同,多子带相干叠加能在一定程度上填平模糊凹口,减轻盲速现象。还给出信杂噪比损失(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Loss,SINRLoss)的解析式,该表达式表明:各子带SINRLoss的峰值位置随中心频率变化,因此在多子带重组后虚假目标的输出弱于真实目标,从而减轻了重复检测现象。由此,多子带STAP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天线稀疏放置引起的角度模糊,即减轻盲速和重复检测现象。本文还分析了多子带STAP方法的角度模糊抑制能力和雷达系统相对带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的相对带宽越大,多子带STAP方法的角度模糊抑制能力越强。对于理想条件下的四通道系统,若信号的相对带宽大于46.3%,该方法能完全消除角度模糊的影响。生成仿真的四通道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稀疏阵列回波数据,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从而验证了多子带STAP方法的角度模糊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 子带STAP 角度模糊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模糊对天基稀疏孔径GMTI雷达的影响与抑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必应 梁甸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1-505,共5页
天基稀疏阵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指示具有很大吸引力.然而稀疏阵存在栅瓣,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栅瓣会产生盲速和虚假目标.本文提出一种消除角度模糊影响的简单方法:首先对均匀稀疏阵阵元位置施加随机误差消除测速盲区;随后采用陷零空时... 天基稀疏阵实现地面运动目标指示具有很大吸引力.然而稀疏阵存在栅瓣,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栅瓣会产生盲速和虚假目标.本文提出一种消除角度模糊影响的简单方法:首先对均匀稀疏阵阵元位置施加随机误差消除测速盲区;随后采用陷零空时自适应处理剔除虚假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健、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稀疏阵 角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模糊图像的PSF参数辨识 被引量:11
4
作者 倪时金 李星野 吴婷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6期152-155,共4页
物体和成像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图像产生运动模糊是最常见的图像降质原因之一,因此运动模糊参数的精确估计(模糊角度和模糊尺度)直接影响图像的去模糊效果。结合运动模糊图像的产生过程,利用Radon变换得到模糊角度,对图像倒频谱作进一... 物体和成像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图像产生运动模糊是最常见的图像降质原因之一,因此运动模糊参数的精确估计(模糊角度和模糊尺度)直接影响图像的去模糊效果。结合运动模糊图像的产生过程,利用Radon变换得到模糊角度,对图像倒频谱作进一步分析得到运动模糊尺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得到的运动模糊参数是比较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RADON变换 倒频谱 模糊角度 模糊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on变换的运动模糊图像参数估计 被引量:14
5
作者 庞涛 程小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2期5551-5554,共4页
通过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运动模糊图像两个重要参数:运动模糊角度和模糊长度估计的一种新的方法。基于频域特性利用Radon变换对模糊图像的模糊方向进行估计的改进,又根据Radon变换的性质,将投影理论引入到运动模糊长度的估... 通过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运动模糊图像两个重要参数:运动模糊角度和模糊长度估计的一种新的方法。基于频域特性利用Radon变换对模糊图像的模糊方向进行估计的改进,又根据Radon变换的性质,将投影理论引入到运动模糊长度的估计中。仿真实验证明了其估计结果的正确性且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较之先前提出的许多复杂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 模糊角度 RADON变换 模糊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模糊图像点扩散函数的参数辨识
6
作者 刘红亮 陈维义 +1 位作者 傅茂聪 熊宏锦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144,共5页
为有效实现对点扩散函数的参数辨识,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运动模糊角度的辨识算法。在获得运动模糊角度之后,采用对运动模糊图像频谱图投影求和的方法,成功辨识其运动模糊长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参数辨识算法计算量小,对运动模糊... 为有效实现对点扩散函数的参数辨识,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的运动模糊角度的辨识算法。在获得运动模糊角度之后,采用对运动模糊图像频谱图投影求和的方法,成功辨识其运动模糊长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参数辨识算法计算量小,对运动模糊方向的辨识误差不大于3°,对运动模糊长度的辨识误差不超过0.3像素,满足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系统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点扩散函数 运动模糊角度 RADON变换 运动模糊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定目标的Radon变换模糊图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梅 施水才 +1 位作者 房祥 吕学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7-1312,共6页
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恢复处理需要两个关键参数的支持:模糊角度和模糊长度。为此,提出了一种时间复杂度比传统Radon变换更低的新方法对频域中的图像进行角度检测。根据傅里叶频谱的特性,新方法以扇形方式展开,扫描出一条穿过圆心且亮度... 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恢复处理需要两个关键参数的支持:模糊角度和模糊长度。为此,提出了一种时间复杂度比传统Radon变换更低的新方法对频域中的图像进行角度检测。根据傅里叶频谱的特性,新方法以扇形方式展开,扫描出一条穿过圆心且亮度最大的直线,该直线的倾斜角度为频域图像中平行条纹的倾斜角度;利用Radon变换的性质将先前求得的模糊角度进行投影求和得到模糊长度。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仅降低了时间复杂度,还提高了模糊角度和模糊长度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角度 模糊长度 RADON变换 傅里叶频谱 角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扰条件下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解模糊问题 被引量:51
8
作者 周亚强 皇甫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21,共6页
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具有能被动测向、且测向精度高的优点。为了解决增大最大无模糊角度与提高测向精度之间的矛盾,将会在多基线干涉仪中采用参差基线关系进行测向,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最大无模糊角度。但在噪扰条件下,还有一些有待讨... 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具有能被动测向、且测向精度高的优点。为了解决增大最大无模糊角度与提高测向精度之间的矛盾,将会在多基线干涉仪中采用参差基线关系进行测向,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最大无模糊角度。但在噪扰条件下,还有一些有待讨论的问题,包括:正确解模糊的条件,对输入信号信噪比的要求,理论的测向精度以及参差系数的选取等。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正确解模糊允许的最大噪扰、最低信噪比和可以正确解模糊的角度范围,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多基线相位干涉仪 参差 角度模糊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tom-hat频谱方法的运动模糊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方正 曹铁勇 付铁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40,共5页
运动模糊是由于物体与成像系统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匀速直线模糊图像的复原需要得到精确的模糊参数。根据理论,匀速直线运动模糊的模糊参数与频谱中的零点有关,其频谱暗线数目与模糊尺度有关,且频谱暗线与角度垂直。在检测频谱暗线时... 运动模糊是由于物体与成像系统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匀速直线模糊图像的复原需要得到精确的模糊参数。根据理论,匀速直线运动模糊的模糊参数与频谱中的零点有关,其频谱暗线数目与模糊尺度有关,且频谱暗线与角度垂直。在检测频谱暗线时,由于受到图像结构或者噪声影响,难以准确定位频谱暗线;同时,图像长宽比的不同也会影响频谱结构。针对以上问题,文中利用形态学中的Bottom-hat操作对模糊图像频谱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频谱采用霍夫变换得到模糊角度,再利用模糊角度和中心零点距离得出模糊尺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模糊尺度的误差小于0.25个像素,角度小于0.6°,且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正确检测不同尺度和内容模糊图像的模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糊 傅里叶频谱 底帽变换 模糊尺度 模糊角度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on变换和全变分相融合的图像复原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温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3,共4页
图像复原的核心是点扩散函数的估计和直接去卷积算法,针对拍照过程中,相机和被拍摄物体由于相对运动而导致的图像退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和全变分相融合的图像复原算法。首先利用radon变换对图像退化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然后采用... 图像复原的核心是点扩散函数的估计和直接去卷积算法,针对拍照过程中,相机和被拍摄物体由于相对运动而导致的图像退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变换和全变分相融合的图像复原算法。首先利用radon变换对图像退化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然后采用全变分算法复原退化图像,最后在Matlab 2012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对算法的性能检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图像复原算法,本文算法可以准确估计退化模型参数,获得了更加理想的图像复原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全变分 RADON变换 模糊角度 模糊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U/偏振光互补滤波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仁成 陈文 +1 位作者 孙会生 孙加亮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6-282,共7页
针对偏振光导航中存在的输出角度模糊性和三维状态下航向角计算问题,提出利用互补滤波对MEMS惯性测量单元(MIMU)和偏振光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的姿态更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偏振光传感器测量模型构造太阳位置的估计矢量和实测矢量,通过PI(pr... 针对偏振光导航中存在的输出角度模糊性和三维状态下航向角计算问题,提出利用互补滤波对MEMS惯性测量单元(MIMU)和偏振光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的姿态更新算法。该算法利用偏振光传感器测量模型构造太阳位置的估计矢量和实测矢量,通过PI(proportional-integral)补偿策略实现3轴陀螺仪偏差的最优估计和补偿。通过对比纯惯导系统INS、单偏振光导航系统、MIMU/地磁和MIMU/偏振光4种导航系统的输出姿态角,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滤除惯导系统的低频噪声和偏振光传感器测量值中的高频噪声,并且能够获取无人机360°范围内的航向角估计量,为偏振光组合导航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导航 角度模糊 三维运动 互补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基线的宽带被动导引头测向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曲志昱 司锡才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5,共4页
被动雷达导引头中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在宽带测向时存在角度模糊,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短基线依次解模糊的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该方法既不需要最短基线长度小于入射波的半波长,也不需要基线的尺寸满足参差关系,解决了增大... 被动雷达导引头中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在宽带测向时存在角度模糊,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短基线依次解模糊的相位干涉仪测向方法,该方法既不需要最短基线长度小于入射波的半波长,也不需要基线的尺寸满足参差关系,解决了增大最大无模糊角度与测向带宽之间的矛盾,易于工程实现。详细讨论了虚拟短基线正确解模糊的信噪比要求和通道相位一致性条件,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雷达导引头 角度模糊 虚拟短基线 通道相位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性约束的测向交叉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晓峰 徐保根 +3 位作者 邹继锋 万义和 汤四龙 杨万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4-837,共4页
传统的交叉定位方法将波达方向(DOA)的正切值作为斜率,求出信号源的位置坐标的线性最小二乘解。由于正切值存在前向/后向的角度模糊,在DOA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下,将引入较大的交叉定位误差。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DOA的正弦值和... 传统的交叉定位方法将波达方向(DOA)的正切值作为斜率,求出信号源的位置坐标的线性最小二乘解。由于正切值存在前向/后向的角度模糊,在DOA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下,将引入较大的交叉定位误差。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DO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构建交叉定位方程组的算法,且对信号源与观测站之间的距离参数进行正性约束,避免了DOA前向/后向模糊。仿真结果表明,在DOA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下,该方法比传统的交叉定位方法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定位 DOA估计 角度模糊 无源定位 正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应用的圆形阵列方向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畏 闫鲁生 +1 位作者 黄本雄 彭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6-541,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圆形阵列的方向特性,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波束宽度、角度模糊、参数估计CRB下界的圆形阵列方向特性与圆阵半径和阵元数之间的关系矩阵。通过构建阵列数据模型,并利用数学推导来构造关系矩阵,有效地解决了... 为了充分利用圆形阵列的方向特性,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波束宽度、角度模糊、参数估计CRB下界的圆形阵列方向特性与圆阵半径和阵元数之间的关系矩阵。通过构建阵列数据模型,并利用数学推导来构造关系矩阵,有效地解决了在工程应用中对实际圆阵的构建依据问题。在数学推导过程中,针对各类圆阵的情况,考虑了对应阵列模型对方向特性的不同影响,圆形阵列方向特性关系矩阵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工程应用要求,通过一系列的仿真实验得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圆阵 波束宽度 角度模糊 CRB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背景下基于双圆阵的全向测角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超 文树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51-1756,共6页
当干扰与目标方位夹角较小时,基于单圆阵的方位全向米波雷达在进行干扰对消时,目标回波的对消损失较大,从而降低了干扰对消后的目标检测概率和目标方位估计精度。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圆阵的干扰对消和目标方位角估计算法。该... 当干扰与目标方位夹角较小时,基于单圆阵的方位全向米波雷达在进行干扰对消时,目标回波的对消损失较大,从而降低了干扰对消后的目标检测概率和目标方位估计精度。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圆阵的干扰对消和目标方位角估计算法。该算法先利用小圆阵激励出的-1,0和1阶相位模式初步估计干扰的方位角,后利用大圆阵激励出对称高阶相位模式获得精确的干扰方位角并利用其激励出的非对称高阶相位模式进行干扰对消和目标方位角的估计。该算法相对于单圆阵的干扰对消和测角方法可以减小目标回波的对消损失,提高干扰对消后的信噪比,从而增大目标检测概率和提高目标方位角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双圆阵 干扰对消 全向测角 角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干涉仪的多目标参数估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皓明 廖桂生 杨志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69-1678,共10页
针对传统电子侦察卫星的单星测向定位和旋转干涉仪测向方法在处理能力和精度上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旋转基线的多目标二维角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多通道长基线旋转干涉仪模型与阵列信号的处理方式相结合,根据角度模糊的变化规律,通过霍夫... 针对传统电子侦察卫星的单星测向定位和旋转干涉仪测向方法在处理能力和精度上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旋转基线的多目标二维角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多通道长基线旋转干涉仪模型与阵列信号的处理方式相结合,根据角度模糊的变化规律,通过霍夫变换提取目标的二维角度信息。在所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模糊角度位置随旋转干涉仪角度变化的关系,并建立了目标角度模糊分布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地从角度模糊中提取准确的角度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旋转干涉仪测向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多目标的二维角度估计并且降低了对信噪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基线 角度模糊 多目标二维角度估计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指向性接收阵元强度差的定向方法
17
作者 黄迪 陈伏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1-437,共7页
水声领域中常用的高频定向算法通常基于时延或相位,这些方法受半波长布阵的限制,当信号频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角度模糊,从而影响方位估计效果。本文提出利用声轴方向有一定开角的有指向性水听器来引入不同阵元接收信号的强度差,利用... 水声领域中常用的高频定向算法通常基于时延或相位,这些方法受半波长布阵的限制,当信号频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角度模糊,从而影响方位估计效果。本文提出利用声轴方向有一定开角的有指向性水听器来引入不同阵元接收信号的强度差,利用强度差来估计目标的方位。这种方法由于不涉及相位或时延信息,一定条件下解决了高频声源定向过程中的角度模糊问题,并通过仿真和试验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听觉系统 强度差 角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of acrobot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旭芝 吴敏 佘锦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210-215,共6页
Fuzzy control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posture and the energy of an (acrobo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upswing control to balance control smoothly and stably. First, a control law base... Fuzzy control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posture and the energy of an (acrobot)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upswing control to balance control smoothly and stably. First, a control law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angle and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second link towards zero when the energy of the acrobot reaches the potential energy at the unstable straight-up equilibrium position in the upswing process. The controller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makes the second link straighten nature relatively to the first link. At the same time, a fuzzy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to regul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upper control law to keep the change of the energy of the acrobot to a minimum, so that the switching from (upswing) to balance can be properly carried out and the acrobot can enter the balance quickly.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witching from upswing to balance can be completed smoothly,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acrobot is improved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OBOT fuzzy control Takagi-Sugeno fuzzy model model-free fuzz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speed corner detection based on fuzzy ID3 decision tree
19
作者 段汝娇 赵伟 +1 位作者 黄松岭 郝宽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528-2533,共6页
A high-speed comer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ID3 decision tree was proposed. In the algorithm, the Bresenham circle with 3-pixel radius was used as the test mask, overlapping the candidate comers with the nuc... A high-speed comer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ID3 decision tree was proposed. In the algorithm, the Bresenham circle with 3-pixel radius was used as the test mask, overlapping the candidate comers with the nucleus. Connected pixels on the circle were applied to compare the intensity value with the nucleus, with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used to give the fuzzy result. The pixel with maximum information gain was chosen as the parent node to build a binary decision tree. Thus, the comer detector was derived. The pictures taken in Fengtai Railway Station in Beijing were used to test the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number of pixels on the test mask is chosen to be 9, best result can be obtained. The comer detector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existing detector i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quality and the method also provides high performance against Poisson noise and Gaussian bl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er detector fuzzy ID3 algorithm decision tre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REAL-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