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自抗扰的PEMFC输出电压控制研究
1
作者 闫桦 窦银科 +1 位作者 王进 田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6-52,共7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自启动后输出电压不稳定、发电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策略,以提高PEMFC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在建立PEMFC电化学动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实时估计并补偿系统...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自启动后输出电压不稳定、发电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策略,以提高PEMFC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在建立PEMFC电化学动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实时估计并补偿系统受到的总扰动,跟踪输出电压;同时,加入模糊控制器实现双参数在有限范围内的自整定。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并与比例-积分-微分(PID)、常规自抗扰控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PEMFC电压振荡幅度,使PEMFC电压达到稳定状态;并且在相同扰动下的闭环系统超调量最小,调节时间最短,系统拥有更优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输出电压 参数自整定 电化学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论域模糊自抗扰的PMSM控制研究
2
作者 胡文涛 张金亮 +1 位作者 朱敦滨 简炜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8期191-195,共5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抗负载能力和速度控制的精度,提出一种变论域模糊自抗扰控制策略。变论域模糊控制对自抗扰控制参数进行在线优化调整,提升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自调节能力。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抗负载能力和速度控制的精度,提出一种变论域模糊自抗扰控制策略。变论域模糊控制对自抗扰控制参数进行在线优化调整,提升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自调节能力。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论域模糊自抗扰控制算法,与传统比例微分控制策略相比,具有更好的系统动、静态响应性能,且对负载扰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变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随动系统的模糊自抗扰控制方法
3
作者 刘磊 石志翔 +2 位作者 尚舒阳 王顺 吴桐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火炮的随动控制系统要求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考虑到传统的PID控制方法针对扰动没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将模糊控制方法与自抗扰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了模糊自抗扰位置环控制器。该方法既可以利用自抗扰控制的特性有效地抑制外界扰动,也可以通过... 火炮的随动控制系统要求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考虑到传统的PID控制方法针对扰动没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将模糊控制方法与自抗扰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了模糊自抗扰位置环控制器。该方法既可以利用自抗扰控制的特性有效地抑制外界扰动,也可以通过模糊控制极大地降低自抗扰控制方法中参数调节的繁杂。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搭建了PID、自抗扰和模糊自抗扰三种控制器,通过对三种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模糊自抗扰控制方法不仅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而且对扰动也有更好的抑制能力,具有更加优良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随动系统 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抗扰的无源控制及其在舰载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蓉 刘晖 肖寒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8-153,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FADRC)的新型无源控制(PBC),该控制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进行优化,并应用于由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的舰载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基于互联与阻尼配置的无源控制(IDA-PBC)理论,采用端口受控耗散哈...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FADRC)的新型无源控制(PBC),该控制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进行优化,并应用于由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的舰载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基于互联与阻尼配置的无源控制(IDA-PBC)理论,采用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CHD)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建模。为了改善传统ADRC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利用模糊控制对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NLSEF)的比例系数进行实时调整。此外,采用IPSO算法对5个模糊控制参数进行在线优化,以保证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全局最优性。仿真实验表明,与ADRC-PBC和FADRC-PBC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IPSO-FADRC-PBC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控制 模糊自控制 舰载火箭炮 永磁同步电机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规则的PMSM滑模与自抗扰协调控制
5
作者 毕栋 张龙飞 朱政泽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滑模控制时,响应慢、超调量大、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协调控制策略。在传统指数滑模的基础上,设计了可变趋近律的改进滑模算法,与自抗扰控制构建了协调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得到可变控制因子,调整自抗...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滑模控制时,响应慢、超调量大、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协调控制策略。在传统指数滑模的基础上,设计了可变趋近律的改进滑模算法,与自抗扰控制构建了协调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得到可变控制因子,调整自抗扰在系统中的占比。搭建仿真与实物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明显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实现了无超调跟踪,增强了系统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改进滑模控制 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改进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志杰 张大伟 +2 位作者 席骊瑭 王彦沣 周哲民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4,共9页
针对混合储能微电网在负载突变、扰动加入等多种复杂工况下引起的用电端降压接口的电压质量降低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以改进线性自抗扰为主要控制器,以BP神经网络为辅助参数优化算法的闭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的电... 针对混合储能微电网在负载突变、扰动加入等多种复杂工况下引起的用电端降压接口的电压质量降低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以改进线性自抗扰为主要控制器,以BP神经网络为辅助参数优化算法的闭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建立时域下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总扰动进行重构,将总扰动分解为模型未知扰动和外界扰动,分别利用观测器进行估计,形成了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提高系统的扰动观测能力和观测精度;其次,为使系统获得控制参数的实时优化能力,引入BP神经网络,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整定;最后,搭建了混合微电网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数字仿真模型和半实物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并与PI,LADRC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提控制策略不仅具备优异的输出电压质量,而且使系统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微电网 电压质量下降 改进线性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模糊PID算法的倒立摆稳摆抑噪抗扰实验与分析
7
作者 周浩 董理 詹明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6,共9页
倒立摆稳摆控制原理应用的实际工程需求牵引,使倒立摆成为检验各类控制算法的理想替代实验研究平台。因此,将倒立摆摆杆的姿态稳定控制和抑噪抗扰作为研究内容,以理论分析、编程实现、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验证作为研究手段,聚焦控制器设... 倒立摆稳摆控制原理应用的实际工程需求牵引,使倒立摆成为检验各类控制算法的理想替代实验研究平台。因此,将倒立摆摆杆的姿态稳定控制和抑噪抗扰作为研究内容,以理论分析、编程实现、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验证作为研究手段,聚焦控制器设计的优化。首先,引入模糊控制对PID参数调节进行优化,改固定参数调节为在线参数调节,旨在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与抗扰性;然后,运用遗传算法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完成调节参数的在线寻优,通过设计适应度函数和选择算子,经过选择、交叉、变异不断演化迭代,最终获取最佳适应度个体、找到最优解,通过仿真验证遗传模糊PID算法突出的抑噪抗扰优势;最后,基于该控制策略进行倒立摆实物实验,验证了其指令跟踪有效性的结论。该研究表明:遗传模糊PID算法具有良好的指令跟踪和抑噪抗扰性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立摆 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抑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自抗扰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
8
作者 皇金锋 周杰 黄红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71-2181,共11页
为了提高储能变流器(PCS)的动态性能,设计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互补滑模控制(CSMC)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将改进ADRC策略应用于PCS的双向DC/AC变流器电压外环.改进ESO为降阶级联ESO以提高状态变量和系统总扰动的估... 为了提高储能变流器(PCS)的动态性能,设计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互补滑模控制(CSMC)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将改进ADRC策略应用于PCS的双向DC/AC变流器电压外环.改进ESO为降阶级联ESO以提高状态变量和系统总扰动的估计速度,增加扰动估计能力;更改PD控制为CSMC以设计状态误差反馈律,提升PCS的系统鲁棒性;设计改进指数趋近律以抑制抖振现象.为了证明改进ADRC策略相较于PI控制和传统ADRC的优越性,建立仿真模型并搭建相关实验平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ADRC策略减小了PCS暂态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提高了PCS交流侧功率响应速度,改善了交流侧的输出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PCS) 自抗控制(adrc) 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互补滑模控制(CSMC) 改进指数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在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福才 陈鑫 +1 位作者 贾亚飞 刘彩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4,共6页
针对挠性航天器在轨运动过程中挠性结构的持续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实现对挠性航天器的振动抑制。通过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快速地抑制挠性航天器的低频振动,并结合模糊控制实现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 针对挠性航天器在轨运动过程中挠性结构的持续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实现对挠性航天器的振动抑制。通过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快速地抑制挠性航天器的低频振动,并结合模糊控制实现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参数的自整定,提高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将仿真结果与PD控制和非线性自抗扰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抑制挠性航天器的振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振动抑制 挠性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预测转矩自抗扰控制下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最大追踪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亚 朱强 徐杰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了更好地获取风能,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转矩自抗扰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系统,用于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来实现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追踪。为了提升PMSG响应性能,增强PMSG抗扰动性能,首先... 为了更好地获取风能,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转矩自抗扰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系统,用于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来实现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追踪。为了提升PMSG响应性能,增强PMSG抗扰动性能,首先在电流环设计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同时在速度环提出了一种参数补偿改进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策略,该方法继承了ADRC和MPTC的优点,可以很好地处理内部和外部干扰、建模误差和风速变化等不确定性问题,以实现在不同风速下最大功率追踪性能。从仿真结果可知当风速变化较小时所提控制策略转速静态误差几乎为0,传统MPTC控制策略误差为0.2 rad/s;当风速变化较大时所提控制策略转速静态误差较小,传统MPTC控制策略误差达到5 rad/s。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最大功率追踪较传统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以及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转换系统 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 自抗控制(adrc) 参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抗扰的风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丽娜 刘素 +1 位作者 刘福才 张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4-571,共8页
在额定风速以上的风况下以变速变桨风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模糊自抗扰独立变桨控制方案,以减轻干扰的影响。针对系统各状态量分别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利用Matlab软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与PD... 在额定风速以上的风况下以变速变桨风力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模糊自抗扰独立变桨控制方案,以减轻干扰的影响。针对系统各状态量分别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利用Matlab软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与PD控制、自抗扰控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对模型的非线性和风速等不可知量进行观测及处理,达到抑制风力机不平衡载荷、保证发电质量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独立变桨 模糊控制 自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储能侧双向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幼捷 杨清 +3 位作者 周雪松 陶珑 王鸿斌 赵家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8-495,共8页
在直流微网中,为确保储能装置与母线间能量流动的平滑稳定,解决由于工况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控制效果恶化的问题,在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双向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状... 在直流微网中,为确保储能装置与母线间能量流动的平滑稳定,解决由于工况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控制效果恶化的问题,在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双向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总扰动的估计补偿,结合模糊神经网络实现控制器参数的在线优化。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工况中该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线性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下的直流母线侧电压波形,证明了所提自抗扰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最后,通过参数摄动下的蒙特卡洛实验验证,该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储能 DC-DC变换器 模糊神经网络 线性自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模糊自抗扰的燃气热水器温度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左海强 陈磊 +4 位作者 张忠岩 陆亚彪 王宗明 曹冠忠 王荣迪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0,共7页
燃气热水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具有大时滞、惯性大、抗干扰能力弱的特点,其控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对产品的评价。针对现有燃气热水器在温度控制中存在的大时滞和惯性大现象造成的温度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 燃气热水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具有大时滞、惯性大、抗干扰能力弱的特点,其控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对产品的评价。针对现有燃气热水器在温度控制中存在的大时滞和惯性大现象造成的温度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由前馈控制、模糊控制和自抗扰控制相结合的前馈模糊自抗扰复合控制算法;对其开机恒温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热水器开机恒温、调温恒温、水流量波动恒温以及切阀恒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前馈Fuzzy-LADRC控制算法的燃气热水器相较于原机开机恒温调节时间减少了38.3%,调温恒温调节时间减少了33.7%,水流量波动恒温调节改善了45.7%,切阀恒温调节时间减少了55.3%;新控制算法调节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大大提高了燃气热水器的恒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前馈控制 复合控制算法 燃气热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抗扰技术对双容水槽液位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师亚娟 党宏社 刘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针对二阶系统双容水槽存在滞后、非线性及控制系统复杂的特点,引入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技术.该方法充分结合了模糊原理和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各自优势,并对其进行随动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抗扰技术响应速度... 针对二阶系统双容水槽存在滞后、非线性及控制系统复杂的特点,引入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技术.该方法充分结合了模糊原理和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各自优势,并对其进行随动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抗扰技术响应速度快、超调低,无振荡,具有更好的动态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液位 模糊控制 自抗技术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C谐振变换器模糊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方辉 邱惠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6,共7页
谐振类变换器通常采用变频调制方式稳定输出电压,针对模型电路寄生参数变化、输入电压变化、负载突变会造成变换器输出电压不稳定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将模糊控制与自抗扰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稳定输出电压,提高系统鲁棒性.研究了LLC谐振变... 谐振类变换器通常采用变频调制方式稳定输出电压,针对模型电路寄生参数变化、输入电压变化、负载突变会造成变换器输出电压不稳定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将模糊控制与自抗扰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稳定输出电压,提高系统鲁棒性.研究了LLC谐振变换器的小信号增益受负载和开关频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引入模糊逻辑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推理,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定义为总扰动,然后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总扰动,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将总扰动消除.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模糊自抗扰控制的可行性,当输入电压叠加幅值为30 V的随机干扰时,输出电压纹波小于0.7%,由半载切换到满载后,模糊自抗扰控制的输出电压超调为PID控制下的50%,解决了PID控制下谐振变换器输出鲁棒性差、动态恢复时间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变频调制 模糊控制 自抗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核电蒸汽发生器水位的串级自抗扰控制
16
作者 薛阳 冯建彪 林静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针对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所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性,大时滞等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的串级自抗扰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双闭环控制,内环采用带前馈的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调节阀,并分别前馈补偿蒸汽扰动和给水扰动,外环采... 针对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所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性,大时滞等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的串级自抗扰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双闭环控制,内环采用带前馈的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调节阀,并分别前馈补偿蒸汽扰动和给水扰动,外环采用二阶模糊自抗扰,设计了新型的幂次控制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对蒸汽发生器水位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与串级ADRC-PID控制系统相比,不仅具有优良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而且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水位 滑模控制 自抗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机械臂末端力/位置控制
17
作者 郑宏伟 刘福才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2-650,共9页
针对机械臂末端力/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方案,将间接力/位置混合控制与阻抗控制相结合,在机械臂未与环境接触时采用位置控制,在与环境接触后切换为间接力控制,并体现出阻抗特性。该方案... 针对机械臂末端力/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方案,将间接力/位置混合控制与阻抗控制相结合,在机械臂未与环境接触时采用位置控制,在与环境接触后切换为间接力控制,并体现出阻抗特性。该方案将混合阻抗控制与ADRC相结合,根据机械臂与环境接触时的阻抗模型建立ADRC控制器,并将阻抗参数视为系统总扰动的一部分,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估计补偿,实现在无需计算阻抗参数的情况下使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器在面对扰动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完成二自由度机械臂模型的仿真,并与传统阻抗控制器进行了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ADRC的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间接力/位置混合控制 自抗控制(adrc)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无人机模糊自抗扰姿态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窦景欣 孔祥希 闻邦椿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器。分析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算法的姿态控制方案,并设计了对应的模糊自抗扰控制算法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模糊状态误差反...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器。分析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基于模糊自抗扰控制算法的姿态控制方案,并设计了对应的模糊自抗扰控制算法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模糊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出了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误差是有界的,同时给出了反馈误差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同经典自抗扰控制器相比,系统平均超调量减小约75%,降低了扰动造成的输出波动幅值约30%,表明该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对干扰抑制能力,满足对四旋翼姿态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姿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自抗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稳定平台变论域模糊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越杰 赵宝奇 +3 位作者 张鹏 冉承平 张新勇 杨希鹏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了提高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应用下的光电稳定平台稳定精度及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变论域模糊自抗扰控制(VFADRC)方法。在系统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在线性自抗扰的设计中引入不依赖模型信息的模糊控制器,使用伸缩因子函数实现变论域设计... 为了提高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应用下的光电稳定平台稳定精度及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变论域模糊自抗扰控制(VFADRC)方法。在系统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在线性自抗扰的设计中引入不依赖模型信息的模糊控制器,使用伸缩因子函数实现变论域设计,并将VFADRC与线性自抗扰及模型辅助自抗扰(MLADRC)方法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论域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具有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的优点,同时抗扰性能大幅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平台 变论域模糊控制 自抗控制 非线性误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O优化的球载吊舱自抗扰姿态控制
20
作者 尹通志 周江华 +2 位作者 张冬辉 张晓军 李一健 《航天控制》 CSCD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针对采用扭转器作为执行机构的球载吊舱姿态控制方案,利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来源,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的串级控制器,利用蜣螂优化算法(DBO)对控制器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寻优,利用寻优得到的控制器相关参数,对吊舱的姿态控制进... 针对采用扭转器作为执行机构的球载吊舱姿态控制方案,利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来源,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的串级控制器,利用蜣螂优化算法(DBO)对控制器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寻优,利用寻优得到的控制器相关参数,对吊舱的姿态控制进行了仿真,并考虑了吊舱在飞行过程中抛砂对控制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能跟踪静态与动态目标,控制精度较优,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也证明了蜣螂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气球 吊舱 姿态控制 蜣螂算法(DBO) 自抗控制(adrc)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