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 被引量:47
1
作者 钟守满 王凌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3期23-26,共4页
近年来,广告英语的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人们对其模糊性似乎注意不够。随首广告语言研究的深入,利用语言的模糊性理论对广告语言中模糊现象进行探讨很有必要。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句子三方面对英语广告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分... 近年来,广告英语的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人们对其模糊性似乎注意不够。随首广告语言研究的深入,利用语言的模糊性理论对广告语言中模糊现象进行探讨很有必要。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句子三方面对英语广告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英语 模糊现象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生活中的次模糊现象
2
作者 刘宝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44,共7页
一、次模糊的含意和意义所谓次模糊,这是为了与模糊概念相区别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众所周知,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等领域,都存在许多模糊现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模糊现象也很普遍。各个社会形态的过渡,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政权的过渡,并... 一、次模糊的含意和意义所谓次模糊,这是为了与模糊概念相区别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众所周知,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等领域,都存在许多模糊现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模糊现象也很普遍。各个社会形态的过渡,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政权的过渡,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往往是同一社会形态或同一政权中,存在着几个社会形态或几个政权的痕迹。在思维领域中,模糊现象也常见。思维方法中的想象、类化、联想等具有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现象 罪与非罪 是非界限 界限模糊 社会生活 模糊问题 社会形态 错误思潮 “是” 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分类法中的模糊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琪玉 曾蕾 《图书情报知识》 1985年第2期7-10,共4页
模糊现象的普遍性及产生根源模糊现象是普遍现象分类类目和检索词表达范围的模糊(不清楚、不明确)现象在情报检索语言中大量存在,但各种类型情报检索语言情况有所不同。本文只讨论体系分类法中类目的模糊现象及其消除方法。所谓模糊现象... 模糊现象的普遍性及产生根源模糊现象是普遍现象分类类目和检索词表达范围的模糊(不清楚、不明确)现象在情报检索语言中大量存在,但各种类型情报检索语言情况有所不同。本文只讨论体系分类法中类目的模糊现象及其消除方法。所谓模糊现象,是指许多类目没有明确的范围,在两个类目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因而一个文献主题,既可以(或可能)被这个类目所包括,也可以(或可能)被那个类目所包括。总之,不是非此即彼,界限分明;而是亦此亦彼,界限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分类法 情报检索语言 类目内容范围划分规则 分类表编制 检索词表 文献主题 文献标引 标引人员 模糊现象 参考工具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英语广告中词汇的模糊现象及语用功能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佩佩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期251-252,共2页
茶作为人们日常饮品中的一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通过广告的形式能够使得广大消费者更好的了解茶产品,从而更好的促进茶产品的发展。茶英语广告中对模糊词汇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广告的价值和作用,以便更好的促进茶产品... 茶作为人们日常饮品中的一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通过广告的形式能够使得广大消费者更好的了解茶产品,从而更好的促进茶产品的发展。茶英语广告中对模糊词汇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广告的价值和作用,以便更好的促进茶产品的经济发展。本文先分析了茶叶英语广告中词汇的模糊现象分析,接着提出了茶叶英语广告中词汇的模糊的语用功能,以便更好的发挥茶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英语广告 模糊现象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跨国公司组织边界的模糊化现象
5
作者 张志宏 邓敏 杨保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6-97,共2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化 ,世界上众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建 ,开始从规模型的生产性组织向灵活性、适应性和有机性的组织转化。跨国公司在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 ,其组织边界日益朝着...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化 ,世界上众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建 ,开始从规模型的生产性组织向灵活性、适应性和有机性的组织转化。跨国公司在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 ,其组织边界日益朝着模糊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重点讨论了跨国公司组织边界的模糊化现象并对其成因做出理论分析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组织边界 模糊现象 海外子公司 集权管理 本土化战略 内部权利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质量工程的产品设计模糊评价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付治国 栾丽君 张艳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把模糊教学引入到工业设计领域,使产品设计评价更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以选择出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基于此,先论证产品设计评价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再分析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模糊评价对组合音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模糊评价依具体... 把模糊教学引入到工业设计领域,使产品设计评价更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以选择出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基于此,先论证产品设计评价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再分析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模糊评价对组合音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模糊评价依具体情况选择运算算子,运算结果归一化处理后对于"模糊性"很强的产品设计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质量工程 组合音响 模糊现象 模糊数学模型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画意境的模糊美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锦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0-85,共6页
关键词 模糊 模糊 审美意境 中国画 模糊现象 中国绘画 境生象外 画意 艺术形象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统计方法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诒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7,共2页
关键词 模糊教学 统计方法 模糊现象 模糊统计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表现及其构成的模糊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饶曙光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一九六五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提出了弗晰结合(模糊集合)的概念。接着,在最精密的数学科学领域产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分支——模糊数学。随后,模糊语言学、模糊逻辑学、模糊控制等边缘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事实证明,模糊现象... 一九六五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提出了弗晰结合(模糊集合)的概念。接着,在最精密的数学科学领域产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分支——模糊数学。随后,模糊语言学、模糊逻辑学、模糊控制等边缘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事实证明,模糊现象在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现象中都是普遍存在着的。与其它领域相比,艺术领域更是一个模糊的王国。无论是艺术创作的表现过程,还是艺术作品的构成形态,模糊性都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一模糊性是相对于精确性而言;对于艺术及其创作来讲,还包含有朦胧的、无意识的、难以控制和难以明确表述的意义。我们所指的艺术表现及其构或的模糊性就是囊括了上述的意义。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经指出:“人具有运用模糊思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艺术创作 艺术表现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潜意识 模糊现象 模糊思维 控制论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学视角下《哈姆莱特》模糊语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X期19-20,共2页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其语言新颖生动,思想内涵富有层次性。莎士比亚用模糊语言提升了戏剧的张力,为观众读者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本文主要从模糊语的角度解读《哈姆莱特》中人物的语言,以期帮助读者走进文本,更好地欣...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其语言新颖生动,思想内涵富有层次性。莎士比亚用模糊语言提升了戏剧的张力,为观众读者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本文主要从模糊语的角度解读《哈姆莱特》中人物的语言,以期帮助读者走进文本,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剧作。一、语用模糊理论综述语言的层次非常丰富,狭义上分为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两层。会话双方所处的环境是语言分层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说话人 莎士比亚 语用模糊现象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波洛涅斯 听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食品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书评《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
11
作者 梅霞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I0021-I0022,共2页
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模糊数学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利用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能很好地... 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模糊数学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利用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能很好地处理各种模糊问题,形成更加有效的决策,对于食品工程而言,食品专业中加工工艺、食品贮存技术、食品检测技术都应用到数学知识,也让模糊数学这一相当新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方法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高职食品专业学生基础弱、学习方式机械等问题让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亟待突破的困境。《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一书以其能兼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数学基础的学生学习的特点,成为当下教学改革首选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数学方法 科技进步 书评 数学课程 模糊现象 模糊逻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模糊统计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4,共4页
本文将自然社会经济现象分为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三种,而模糊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分析研究必须应用模糊统计来进行。本文论证了建立模糊统计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意义。
关键词 统计学 模糊现象 模糊统计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隶属函数法 模糊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语言与模糊心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通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40-146,共7页
马尔提曾分析过语言的这种模糊现象,他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马尔提只谈到名称,而麦·布莱克却正确地把这个问题扩大到包括一般的语词:一个模糊的语词,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 马尔提曾分析过语言的这种模糊现象,他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马尔提只谈到名称,而麦·布莱克却正确地把这个问题扩大到包括一般的语词:一个模糊的语词,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出应用范围的普遍语词,模糊的语词总是有某种“交界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心理过程 语言手段 语言模糊 模糊现象 模糊语词 心理现象 差别性 模糊集合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客体的模糊性问题
14
作者 孙剑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63-63,共1页
对模糊数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界已经作了一些理论概括,但还未达到哲学概括应有的高度.模糊数学作为表征和处理模糊现象的重要方法,其研究对象具有局限性,它表征和处理的只是客观模糊现象的一小部分.哲学对弥漫性世界认识客体模糊性把握,... 对模糊数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界已经作了一些理论概括,但还未达到哲学概括应有的高度.模糊数学作为表征和处理模糊现象的重要方法,其研究对象具有局限性,它表征和处理的只是客观模糊现象的一小部分.哲学对弥漫性世界认识客体模糊性把握,应在两方面表现出来,即具有二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客体 性问题 模糊现象 模糊数学理论 重要方法 表征 客体模糊 哲学概括 研究对象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模糊数学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丛湖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模糊数学是一门以模糊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自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h)教授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即标志着模糊数学的诞生。虽然该学科的发展时间不长,有许多“处女地”尚需开拓,但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模糊数学是一门以模糊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自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h)教授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即标志着模糊数学的诞生。虽然该学科的发展时间不长,有许多“处女地”尚需开拓,但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该学科的应用已涉及自动控制、信息检索、系统评价、人工智能,行为科学,医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等领域,并为“灰色系统”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科学 心理学 研究对象 模糊数学方法 体育科研 心理品质 模糊集合 模糊现象 不确定性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论方法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晓华 徐九卿 李亚芬 《理论探讨》 1987年第5期66-70,共5页
人类思维是精确与模糊的统一。模糊思维同精确思维一样,都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在事实上,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不仅互相依存,而且互相包含、互相转化。因此,研究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掌握模糊论方法,对于增加我们认识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人类思维是精确与模糊的统一。模糊思维同精确思维一样,都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在事实上,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不仅互相依存,而且互相包含、互相转化。因此,研究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掌握模糊论方法,对于增加我们认识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我们认识的真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论方法 精确思维 人类思维 模糊思维 模糊 真理性 思想方法 模糊现象 理论探讨 中间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性思维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竑 《江汉论坛》 1986年第11期24-27,共4页
一、模糊性思维的客观根据思维是一项严谨的心理活动,而"模糊"在词义上却是含混、混浊、不清的同义语.模糊性思维借用了"模糊"这个词,但并非存有"含混"的词义.模糊性思维不是模糊的思维,而是反映以模糊... 一、模糊性思维的客观根据思维是一项严谨的心理活动,而"模糊"在词义上却是含混、混浊、不清的同义语.模糊性思维借用了"模糊"这个词,但并非存有"含混"的词义.模糊性思维不是模糊的思维,而是反映以模糊现象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首先,从思维的物质外壳来看.人的思维活动无论是丰富的还是苍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思维 模糊性语言 思维形式 客观事物 模糊现象 思维活动 心理活动 词义 模糊思维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语言的客观依据
18
作者 刘喜印 《理论探讨》 1987年第5期91-94,共4页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运用语言交流思想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准确、鲜明、生动”。但是,在现实的语言实践中,却大量地存在着语言的模糊现象。如说:“前面有一座高山”,这里的“前面”和“高山”就是一个模糊的说法...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运用语言交流思想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准确、鲜明、生动”。但是,在现实的语言实践中,却大量地存在着语言的模糊现象。如说:“前面有一座高山”,这里的“前面”和“高山”就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前面”到底有多远,“前”到什么地方。“高山”到底有多高,高出海拔多少公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模糊现象 语言实践 交流思想 思维 运用语言 随机性 客观事物 模糊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与认识论的发展
19
作者 孙剑平 《高校教育管理》 1992年第1期53-58,共6页
长时期来,人们已经习惯于以经典数学的精确方法来对待我们所面临的弥漫性世界。特别是人们在从事各门科学的探索时,大多具有以下基本信念:各类客观现象的每一个案的类属或性态,相对于不同的类别划分标准来说,均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因此... 长时期来,人们已经习惯于以经典数学的精确方法来对待我们所面临的弥漫性世界。特别是人们在从事各门科学的探索时,大多具有以下基本信念:各类客观现象的每一个案的类属或性态,相对于不同的类别划分标准来说,均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因此,可以在某一点或若干点把某一类客观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把该类客观现象中的每一个案都唯一地划归某一类别,恰当地运用经典数学这个工具,各门科学均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知识形式;一门科学只是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工具时,它才达到较为完善的地步。在谈到设立“经济科学”诺贝尔奖时,埃里克·伦德伯格教授曾代表诺贝尔委员会为这一决定作出以下解释:“经济科学已日益朝着数学的精确性以及对经济内容的定量分析方向发展”,这种数学分析的技术是如此成功,足以使那种“模糊的、用文字表达的经济学”相形见绌了。这里,埃里克·伦德伯格所表达的,正是上述基本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客体 模糊现象 划分标准 模糊数学 模糊 认识形式 质态 认识论 个案 知识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与辩证法
20
作者 孔慧英 《理论月刊》 1986年第4期53-56,共4页
从模糊发展到精确,从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这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为了分析和处理模糊现象,突破精确数学的框架,创立了一门新兴数学——模糊数学。它实现了处理模糊性事物在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重大突... 从模糊发展到精确,从心中无数到心中有数,这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为了分析和处理模糊现象,突破精确数学的框架,创立了一门新兴数学——模糊数学。它实现了处理模糊性事物在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模糊数学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精确性与模糊性相互关系的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模糊 辩证法 模糊集合 模糊现象 亦此亦彼 精确数 精确性 模糊逻辑 数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