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模糊次优Bang-Bang控制
1
作者 赵大海 李宏男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结合Takagi-Sugeno型模糊逻辑和次优Bang-Bang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模糊次优Bang-Bang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结构控制,对其减震效果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 结合Takagi-Sugeno型模糊逻辑和次优Bang-Bang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模糊次优Bang-Bang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结构控制,对其减震效果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而且对不同强度的地震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控制 摩擦阻尼器 模糊次优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g-Bang+模糊PID煤湿度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2
2
作者 欧青立 吴兴中 崔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786-790,共5页
介绍了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煤湿度控制系统,采用Bang-Bang与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在线调整PID的参数来优化PID性能,使系统在静态、动态都有比较理想的性能指标。选用ARM7 LPC2131作为控制器,给出了控制系统的... 介绍了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煤湿度控制系统,采用Bang-Bang与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在线调整PID的参数来优化PID性能,使系统在静态、动态都有比较理想的性能指标。选用ARM7 LPC2131作为控制器,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模糊规则表,并对控制器硬、软件进行了设计。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bang-bang控制 湿度控制 模糊规则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次优控制的空气悬架仿真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世磊 詹长书 +1 位作者 陈开来 狄佳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21-25,66,共6页
针对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空气弹簧关于气囊压力、有效面积、有效容积、垂向变形的弹力模型。采用多变量反馈机制,改进了次优控制理论,使之能够应用到空气悬架中。提出一种用于空气弹簧悬架的模糊控制与次优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针对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空气弹簧关于气囊压力、有效面积、有效容积、垂向变形的弹力模型。采用多变量反馈机制,改进了次优控制理论,使之能够应用到空气悬架中。提出一种用于空气弹簧悬架的模糊控制与次优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并基于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单轮1/4车辆振动模型。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空气悬架和模糊次优控制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针对非线性空气悬架所设计的控制器显著地改善了车辆平顺性与道路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次优控制 模糊控制 平顺性 道路友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模糊广义系统的次优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林娜 张庆灵 刘国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4-247,共4页
基于T-S模糊系统模型,对一类非线性广义系统进行建模,给出了使得模糊广义系统二次稳定的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同时求出了该控制器下系统二次性能指标的上界;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形式给出了使系统二次性能指标上界最... 基于T-S模糊系统模型,对一类非线性广义系统进行建模,给出了使得模糊广义系统二次稳定的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同时求出了该控制器下系统二次性能指标的上界;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形式给出了使系统二次性能指标上界最小的优化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使得模糊广义系统二次稳定的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例子证明了该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模糊控制 广义系统 次优控制 PDC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直驱式数控转台系统L_1次优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宜标 黄伟 孙晓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8,共5页
针对直接驱动数控转台伺服系统易受负载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特点,设计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L1次优速度控制器。首先,使用T-S模糊模型来逼近直接驱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求出的模糊模型来设计控制器。然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 针对直接驱动数控转台伺服系统易受负载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特点,设计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L1次优速度控制器。首先,使用T-S模糊模型来逼近直接驱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求出的模糊模型来设计控制器。然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 I)获得速度闭环模糊系统模型的L1范数上边界,将L1最优化控制问题转化成为次优化控制问题。最后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条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1次优速度控制器使直接驱动伺服系统对负载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转台 永磁力矩电机 直接驱动 L1次优控制 T-S模糊模型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柱温箱控制系统设计
6
作者 闫丹 苏淑靖 +2 位作者 吴梦香 郭杨盛 亢叶飞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2,共6页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 针对柱温箱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时变问题,设计一种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上以温度偏差作为决策变量,较大温度偏差采用改进Bang-Bang温控策略,中等温度偏差采用模糊温控策略,微小温差采用模糊PID温控策略,硬件上以Cortex-M3内核处理器为核心,结合温度采集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稳态精度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设定温度为40.00℃时,稳态误差在0.04℃以内,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温箱温控 复合温度控制方法 改进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ng-Bang的水泥立式辊压磨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先垒 袁铸钢 张强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实现多变量、大延时、非线性的水泥立式辊压磨自动控制,提出基于Bang-Bang和模糊PID的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Bang-Bang控制方法来加速跟踪收敛速度,采用模糊PID控制器以保证跟踪误差收敛至任意小的界内。该方法应用于山东某水泥厂原料... 为实现多变量、大延时、非线性的水泥立式辊压磨自动控制,提出基于Bang-Bang和模糊PID的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Bang-Bang控制方法来加速跟踪收敛速度,采用模糊PID控制器以保证跟踪误差收敛至任意小的界内。该方法应用于山东某水泥厂原料粉磨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系统稳定,达到了减小磨机振动、提高产量和节能降耗的目的,从而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辊压磨 bang-bang控制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和Bang-Bang双模控制在联合粉磨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鉴君 张强 申涛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7,共7页
针对联合粉磨系统自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和bang-bang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关键变量,如出磨提升机电流等;采用bang-bang控制对出磨提升机电流的误差进行约束,并利用fuzzy控制以减小出磨提升机跟踪误差... 针对联合粉磨系统自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和bang-bang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关键变量,如出磨提升机电流等;采用bang-bang控制对出磨提升机电流的误差进行约束,并利用fuzzy控制以减小出磨提升机跟踪误差,使其收敛到有界,用bang-bang控制对称重仓总量给定和超细粉煤灰的大颗粒细粉配比。双模控制应用于联合粉磨系统,其出磨提升机电流、称重仓料位以及粉煤灰库提升机电流均平稳变化,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粉磨系统 模糊控制 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切换线Bang-Bang变结构控制及在调平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春鹏 宿浩 +2 位作者 王鲁昆 徐朝阳 唐功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151,130,共8页
为满足调平系统对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了应用于调平系统的Bang-Bang变结构控制算法,同时给出了切换线参数的配置原则;针对固定切换线的Bang-Bang控制对变化的负载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了模糊自适应变切换系数的方法,降低了系统... 为满足调平系统对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了应用于调平系统的Bang-Bang变结构控制算法,同时给出了切换线参数的配置原则;针对固定切换线的Bang-Bang控制对变化的负载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了模糊自适应变切换系数的方法,降低了系统在切换线附近的抖振,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调平速度。对比调平系统中普遍采用的PID控制方法,该方法仅需调节一个参数,降低了参数整定的难度。仿真和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是稳定的、简单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平系统 变切换线 变结构控制 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可调整的双模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陈蓉 吴慧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7-19,60,共4页
基于规则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理论,针对被控量变化范围较大的一般模糊控制算法存在“盲区”较大的特点,从提高控制精度的角度提出了采用Bang-bang控制与规则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控制算法,经在速度控制系统中运行表明,该控制方法... 基于规则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理论,针对被控量变化范围较大的一般模糊控制算法存在“盲区”较大的特点,从提高控制精度的角度提出了采用Bang-bang控制与规则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控制算法,经在速度控制系统中运行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控制精度高 、实时性能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可调整 模糊控制 双模 调速系统盘 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优控制的空气悬架道路友好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世磊 詹长书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道路友好性,针对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空气弹簧与气囊压力、有效面积等因素有关的弹力模型。采用多变量反馈机制,改进了次优控制理论,使之能够应用到空气悬架。基于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单轮1/4... 为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道路友好性,针对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空气弹簧与气囊压力、有效面积等因素有关的弹力模型。采用多变量反馈机制,改进了次优控制理论,使之能够应用到空气悬架。基于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单轮1/4车辆振动模型。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空气悬架、模糊控制器和次优控制器模型。结果表明,针对非线性空气悬架所设计的控制器对车辆平顺性与道路友好性有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次优控制 模糊控制 平顺性 道路友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辨识与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邵俊鹏 王仲文 +1 位作者 李建英 韩桂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8-492,共5页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为提高系统的性能,首先介绍了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实时工作间(RTW)的半实物仿真环境和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系统...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为提高系统的性能,首先介绍了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讨论了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实时工作间(RTW)的半实物仿真环境和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系统模型辨识及验证。在此基础上,以辨识得到的模型为控制对象提出了一种Bang-Bang与模糊PID非线性控制方案,与传统PID以及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采用Bang-Bang与模糊PID复合控制,在系统参数变化、外界扰动的影响下,系统的快速性提高,稳态误差得到消除,具有较好的动态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模型辨识 bang-bang控制 模糊PID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模态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少莉 姚锡凡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都有其不足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知识、Bang -Bang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规则 ,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 ,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都有其不足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知识、Bang -Bang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规则 ,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 ,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明显优于模糊控制 ,超调量和加工速度显著优于PID控制 ,而且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控制 模糊控制 bang-bang控制 PID控制 切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宏安 李建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99,共3页
对一个电液主动悬架装置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该装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以装配该悬架装置的1/2车辆模型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个力追踪控制系统。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 对一个电液主动悬架装置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该装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以装配该悬架装置的1/2车辆模型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个力追踪控制系统。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保证悬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电液减振器 随机次优控制 模糊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拦截弹非线性控制系统性能研究
15
作者 凡国龙 梁晓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38,共4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拦截弹执行机构非线性特性影响控制系统响应,提出基于次优控制理论及bang-bang控制理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舵偏角速率饱和影响控制系统响应,通过改进正定阵P,Q来确保系统响应特性;针对舵偏角饱和影响控制系统响...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拦截弹执行机构非线性特性影响控制系统响应,提出基于次优控制理论及bang-bang控制理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舵偏角速率饱和影响控制系统响应,通过改进正定阵P,Q来确保系统响应特性;针对舵偏角饱和影响控制系统响应,通过建立bang-bang开关曲线,分析推导出开关切换次数及最优时间表达式;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临近空间拦截弹的舵偏角饱和严重影响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弹 舵机非线性 次优控制 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的建模与智能复合控制(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宪文 李树江 柴天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8-103,共6页
由于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UHPDCEAF)炼钢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在炼钢过程中存在着较强的非线性、不确定性、时变性和强耦合.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建立它的精确数学模型是非常困难的,甚... 由于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UHPDCEAF)炼钢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在炼钢过程中存在着较强的非线性、不确定性、时变性和强耦合.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建立它的精确数学模型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据大量的炼钢实践经验和统计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常规控制和智能控制相结合的智能复合控制策略,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UHPDCEAF炼钢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智能复合控制 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预测控制 炼钢过程
全文增补中
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并网抑制冲击及直流侧纹波的控制算法策略
17
作者 王宁 于传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2-49,共8页
针对三相电压型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并入电网时,直流侧电压存在着启动瞬时超调量过大,造成电容电抗等器件损害和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在传统预充电阻+PI控制基础之上,直流侧电压采用一种Bang-Bang和模糊PI组合... 针对三相电压型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并入电网时,直流侧电压存在着启动瞬时超调量过大,造成电容电抗等器件损害和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在传统预充电阻+PI控制基础之上,直流侧电压采用一种Bang-Bang和模糊PI组合的控制算法,并运用了模糊规则多模切换控制器去确定阈值的切换值,最后在软件MATLAB/Simulink及实验样机(60 kVA)上进行分析与验证。发现直流侧的电容电压从零上升到期望值的静差率和超调量变小、且稳定后的纹波波动率也减小。结果表明了该组合控制算法优于传统预充电阻+PI控制策略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 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 bang-bang控制 模糊PI控制 模糊规则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温度复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克 吴双双 +2 位作者 柏文琦 林海军 叶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针对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电热炉系统温度的非线性、大滞后性以及难以建模等问题,以电热炉内部实测温度与目标控制温度之间偏差的绝对值|e|、温度阈值M1、M2的大小为决策变量,设计一种粗大偏差采用Bang-Bang控制、中等偏差采用模糊控制... 针对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电热炉系统温度的非线性、大滞后性以及难以建模等问题,以电热炉内部实测温度与目标控制温度之间偏差的绝对值|e|、温度阈值M1、M2的大小为决策变量,设计一种粗大偏差采用Bang-Bang控制、中等偏差采用模糊控制、细小偏差采用PID控制的分段式复合温度控制方法,同时给出基于该方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设计的复合温度控制方法,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的电热炉温度能够在35 min内达到目标值245℃,且控制误差≤0.2℃,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 bang-bang控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