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变电站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丽徙 王家耀 +2 位作者 贾德峰 陈根永 程其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87-89,共3页
鉴于变电站选址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且不完全清楚,部分决策指标又为不确定的模糊量的特点,文中研究了运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获取若干可行待选站址的样本集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运用模糊模... 鉴于变电站选址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且不完全清楚,部分决策指标又为不确定的模糊量的特点,文中研究了运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获取若干可行待选站址的样本集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从定性到定量排序,确定各选址决策指标和样本数据的优越度的方法。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变电站选址的综合决策量化水平和可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选址 地理信息系统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水质综合评价的改进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月敏 孙秀玲 +5 位作者 曹升乐 韩春 王甲荣 李鹏程 林洁 解文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65,69,共5页
传统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水质评价中应用时,均为对水质进行5级评价,而当水质指标监测值超出Ⅴ类水质标准时,5级水质评价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好,这样使得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 传统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水质评价中应用时,均为对水质进行5级评价,而当水质指标监测值超出Ⅴ类水质标准时,5级水质评价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好,这样使得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6级水质评价模型,并以小清河为例,采用该改进的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和传统的5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水质评价方法既考虑了所有参评指标对水质的综合影响,又考虑了水质指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的情况,评价结果较接近水质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水质评价 水质级别 小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亚敏 陈有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228-228,230,共2页
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对质量评价的分类、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中小型水利工程按质保量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中小型水利工程 施工质量 评价 分类 问题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